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木防己汤、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
木防己三两,石膏十二枚(鸡子大),桂枝二两,人参四两
 
上方去石膏加芒硝三合、茯苓四两即为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
 
防己使气化利而水自行,喘满可止,并能通腠理、利九窍,桂枝能助膀胱气化,增强利水作用,二药并用,辛苦相须,能散结气而行水,心下痞坚可除;石膏辛凉,清郁热,镇咳逆;人参扶正补虚。共为补虚散饮、去水行气之方。
 
【冠心病】《金匮要略◎痰饮篇》中说:“夫有支饮家,咳烦,胸中痛者……”徐忠可说:“支饮本不痛,蔓延至胸痹而痛。”由此可知支饮亦可引起胸痹。
 
卜XX,男,60岁,木匠,1979年5月12日初诊。胃脘憋闷,气短,心前区痛已八年。当时作心电图发现心肌下壁梗塞。心前区经常痛,服硝酸甘油后能缓解。面部有黧黑斑。舌质绛,苔薄白,脉左右沉紧。印象:胸痹。辨证:饮邪积于胸胁。治则:补虚散饮,消痞除坚。处方:木防己9克,桂枝9克,石膏24克,党参24克,服十二剂,胸痛止,胃脘憋闷消失,唯胸部仍稍有憋闷感。疗后二年复查,两年来未出现剧烈心绞痛,只在过度劳动和情绪激动时,胸部稍有隐痛。一直参加一般体力劳动。心电图复查与疗前同。
 
【窦性心动过速】荆XX,女,57岁,工人,1979年9月13日初诊。心悸气短、胸部憋闷、失眠已四十天。近来经常心慌,活动后加剧,早晨起床时脉搏120次/分,稍微活动则达140~15O次/分。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动过速。舌淡,苔薄白,脉沉紧。印象:心悸。辨证:饮邪凌心。治则:补虚散饮,行气去水。处方:木防己9克,桂枝9克,石膏24克,党参24克,夜交藤30克,炒枣仁30克,服十二剂,症状完全消失,临床治愈。
【胁痛】杨xx,女,48岁,干部,1980年1月17日初诊。左侧胸痛已三周,左乳房以下牵连及后背时时作痛,活动和深呼吸则痛剧。X线透视无异常发现。辨证:饮留胸胁,阻抑气机,升降不利。治则:补虚散饮,行气去水。处方:木防己9克,桂枝9克,党参24克,石膏24克,枳实9克,服六剂,症状消失。
 
【手麻】徐xx,女,43岁,工人,1982年11月4日初诊。右手发麻,右肩发凉已三个多月,夜间加剧,现手麻不能持物,胸憋气短。脉左右沉紧。印象:痹证。辨证:饮邪留聚,濡渍肌肉,痹而不仁。治则:补虚散饮,祛风通络。处方:木防己9克,桂枝9克,党参24克,石膏24克,地龙24克,僵蚕15克,羌活12克,服十二剂手麻肩冷消失,又服六剂巩固疗效。
 
【颜面神经麻痹】杜xx,男,64岁,工人,1983年5月6日初诊。左侧面瘫己半月,左额纹消失,左眼不能闭合,左鼻唇沟消失,口角向右歪,曾服补阳还五汤九剂,效果不明显。现胸憋气短。脉沉紧。印象:口眼喎斜。辨证:膈间支饮,风痰阻络。治则:温化痰饮,祛风通络。处方:木防已9克,桂枝9克,党参24克,石膏24克,羌活12克,川芎9克,炒土元9克,僵蚕15克,服二剂,症状消失,左侧面肌活动自如,口角已正,左眼能闭合,又服三剂以巩固疗效。
 
【脑血栓形成后遗症】房XX,女,61岁,1979年10月20日初诊。右侧上下肢活动不利已六天,因晨起在户外活动后受凉引起,右手不能高举至肩,手指不能捏物,右腿不能迈步,言语不清,口角不歪,胸憋气短,胃脘憋闷。苔薄白,脉沉紧。血压170/110毫米汞柱。印象:风中经络。辨证:痰湿阻滞,经络不通。治则:补虚散饮通络。处方:木防己9克,桂枝9克,党参24克,石膏24克,红花9克,地龙24克,三剂。
 
10月22日复诊:服药后症状好转。两腿已能自己行路,右手已能高举过顶,但仍头晕,手指仍不灵活。血压l60/90毫米汞柱,脉沉紧。处方:木防己9克,桂枝9克,石膏24克,党参24克,红花9克,地龙24克,白术12克,泽泻30克,三剂。
 
10月25日三诊:服药后右手灵活,头晕好转,有时心悸失眠,血压160/90毫米汞柱,脉沉紧。处方:木防己9克,桂枝9克,党参24克,枳实9克,芒硝9克,茯苓18克,红花9克,地龙24克,夜交藤30克,炒枣仁30克,又服三剂,诸症状消失。
 
【甲亢】王xx,女,42岁,工人,1981年6月19日初诊。发现甲状腺肿大已一年多。心烦,手抖,失眠,心悸,怕热,手足心多汗,多食易饥,便秘。一年前西医诊断为“甲亢”。曾服甲基硫氧嘧啶、他巴唑等效果不明显,脉搏110次/分,两手平伸则抖动,二尖瓣区有Ⅱ级收缩期杂音,甲状腺呈弥慢性肿大。近半年来体重下降六公斤,眼裂稍增宽,眼球突出不明显,胸闷气短。舌光红,脉左右沉紧。印象:瘿证。辨证:气滞痰凝。治则:补虚涤痰,软坚散结。处方:桂枝9克,木防己9克,石膏24克,党参24克,海浮石15克,生牡蛎12克,黄药子9克,蛤粉15克,共服一百二十剂,症状消失,甲状腺大小正常,1983年1月24日复查,无
 
复发,身体状况良好。
 
【胃下垂】牟XX,女,44岁,农民,1979年8月9日初诊。胃脘憋胀,胸闷气短已四年,全身串痛已一。1978年作钡剂X线透视诊断为:胃下垂。舌淡,苔白,脉左右沉紧。印象:隔间支饮。辨证:支饮碍胃,气机不利。治则:补虚散饮,去水行气。服木防己汤九剂,症状消失。
 
【浮肿】房xx,女,43岁,农民,1983年3月28日初诊。全身肿痛无力,胸憋气短,眼干己二月余。化验尿常规正常。两小腿有凹陷性水肿。纳可,大小便正常。舌淡,苔薄白,脉沉紧。印象:水肿。辨证:水饮停滞,气化不利。治则:补虚散饮。处方:木防己9克,桂枝9克,石膏24克,党参24克,通草6克,车前子15克(另包),竹叶12克,服六剂,痛止,肿消。
 
【痹证】崔xx,女,34岁,农民,1952年9月23日初诊。夜间右小腿肌肉剧痛已四年,因产后六天受凉和生气引起,痛时哭叫不休、彻夜不宁。每天傍晚开始发作,直至次日天亮,其痛始减。近两月来,白天亦屡屡作痛,胸憋气短,面部黧黑,服西药镇痛剂不效,服中药百余剂亦未见效(多为祛风燥湿、通经活络之品)。小腿未见异常。苔薄白,脉沉紧。辨证:血虚感寒,气滞饮停。治则:补虚散寒,温经活络。处方,木防已9克,桂枝9克,石膏24克,党参24克,川芎9克,川牛膝15克,威灵仙12克,六剂。10月14日复诊:服二剂后痛止,唯腹泻较重,水样便日五、六次,乃自去石膏,服之未泻。右小腿痛止,胸憋气短好转,脉沉紧。仍按原方再服六剂,腹泻时去石膏,嘱复发时再诊,疗后半年未见。
 
【乳癖】卓XX,女,32岁,干部,1982年5月11日初诊。发现左乳肿块并胀痛一月。病人于上次月经前发现左乳胀痛有肿块,有压痛,以后则经常隐痛,有时牵扯到左臂,月经正常,检查发现左乳内上象限有2x3平方厘米肿块,中等硬度,不粘连,表面皮肤正常,腋窝淋巴结未触及。钼耙照像有中等透光度椭圆形阴影,中间无钙化点。胸憋,气短,脘部胀满。舌苔薄白,脉沉紧。辨证:痰核结聚,气血不通。治则:补虚散饮,祛瘀通络。处方:木防己9克,桂枝9克,石膏24克,党参24克,王不留30克,丝瓜络15克,大贝粉3克(冲),川楝子9克,片姜黄9克,服十五剂后,肿块见消,仍留有枣核大硬结,压痛消失。又服原方十二剂,临床治愈。
 
痰饮为患,变化多端,所以李士材在《医学入门》中有百病兼痰之论,俗云“百病都由痰作祟”。中医《内科学》中说饮证:“是指水液在体内运化输布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圣济总录》中说:“若三焦气塞,脉道壅闭,则水饮停滞,不得宣行,聚成痰饮。”《金匮要略》把饮证分为四种: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根据支饮所在部位的不同,又把支饮分为:胸中支饮,心下支饮,膈间支饮。“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此为水停膈间,气血皆不通利,上迫于肺,发为喘满,寒饮留伏于里,结聚不散,则心下痞坚。尤在泾说:“支饮上为喘满,而下为痞坚,则不特碍其肺,抑且滞其胃矣。”作者认为,抓住胸脘憋闷、气短甚至喘满,则可辨出膈间支饮。只有久病才出现面色黧黑。左右寸关尺脉均沉紧是很重要的,脉沉为水,脉紧为寒。沉紧为水饮内停之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木防己汤及病案
木防己汤应用
痰饮内阻,胃失降浊,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木防己汤的解读应用
石膏、芒硝、各种痰、老痰:李克绍先生解读木防己汤
『金匮要略』《金匮要略》(十一)痰饮咳嗽病→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