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孙曼之的必须用历史的观点学习《伤寒论》 《伤寒论》条文排列规律研究 给经方求真先生的一封回...

必须用历史的观点学习《伤寒论》
             ——兼答“仲景就不怕脱阴吗?”一文

引用:
        伤寒论第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附子汤主之。
        这一条学生反复思索,至目前仍不明就里。
        按本条之意,“太阳病,发汗”,若为桂枝证用桂枝发汗,或麻黄证用麻黄发热,都为正治,若为正治,则不会出现一系列变证。变证之一是,汗“遂漏不止”,或为麻黄证而用桂枝发汗,以桂枝辛温,解麻黄之证,只会见无汗而壮热不止的变证,不会汗出不止。因此,此条当为桂枝证而用麻黄发汗,桂枝证,“发热、汗出,脉浮缓”,此卫虚而营实之证,风邪深入肌腠而蒸汗外出。今以麻黄发汗,营卫俱虚,表阳更虚,而邪尚在,故汗出不止。汗出不止,而亡津液,津液外亡则无小便可排而见小便难,体内津液不足,则不能濡养筋脉,而四肢微急,以肌燥故难以屈伸。同时,大汗伤阳,表阳虚微而不制水,故见汗出不止。
津液虚为阴虚,汗出不止而阳虚。此阴阳俱虚之证,或者阴虚更甚于阳虚。此时仲景以辛温之桂枝汤加附子,就不怕亡阴吗?
     在读《伤寒论》时,我们应该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凡汗、吐、下、火攻、温针等误治的结果,均为亡阳而非亡阴。除上条外,还可以举出以下几条:
    第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
    第38条大青龙汤方后注: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第69条: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第112条: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第211条: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
        

    还有一些类似条文,不必缕举。另外,大家知道,少阴篇五死证也都为亡阳证。
    因此,对于上引第20条,不必强解作亡阴,因为那样显然不符合仲景原意。
    联系到与《伤寒论》同时代或相距不远而早于《伤寒论》成书年代的《素问》、《灵枢》、《难经》、《神农本草经》等著作,皆持崇阳抑阴观点——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固有观点,那么,《伤寒论》同样持有这种观点就毫不足奇了。我们今天所接触到的中医脏腑、病机学说,基本上是形成于宋、元、明、清之际而与两汉时代的中医学说有一定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这些理论是在前人对于《伤寒论》不能完整解读的情况下形成的,因而就与《伤寒论》不能不有一间之隔。这是我们今天学习《伤寒论》时,不能不注意到的一个基本事实。特别是温病学派的兴起,对于中医病因病机学说作出了不少补充。我们今天读《伤寒论》的这些部分,总是觉得“不顺”,不能够进行满意的解释,就是这个原因。——今天的病机理论更强调误治后的亡津伤液,这是最明显的差别。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会用历史的观点研究《伤寒论》,而这一点正是古人所忽略了的。
    还可以举出几个例子,说明历史观点在研究《伤寒论》中的重要意义:
    依照后世的解释,大承气汤是燥实证,但原方用厚朴,岂不是火上加油,更燥结了吗?
    又如:后人解释太阳中风证为有汗,而第35条明确指出:“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第38条:“太阳中风,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后人的解释难道符合仲景原意?
    再如:《伤寒论》里小便辨证很多,而后世的脏腑辨证和诊断学说病不强调这方面。如果我们不注意这种差别,就不会真正读懂这一重要部分的内容。
    这一类问题还有不少。总之,用历史的观点学习、研究《伤寒论》,实在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法。上文作者提出这个疑问,正是独立思考的表现,这正是我们学习《伤寒论》所应该具有的态度。

《伤寒论》条文排列规律研究

  《伤寒论》条文排列有无其内在规律? 前人歧见纷出, 各衷其是。 此事于《伤寒论》研究,显然有重要意义。为避免逐条分析所造成的篇幅浩繁,本文拟以《伤寒论》六经各篇从六经提纲至“病愈时辰”有关条文,作一剖析,并作出相应的结论,以期抛砖引玉之效。

 

1.太阳篇

  

         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按:本条为太阳病之脉证定义。为了便于归纳条文,本文对于各篇的脉证,分为本证、感邪证及传变证三种类型。本条即为太阳病本证。本证为六经病的“原型”;本证在感受外邪后所形成的证,则称之为“感邪证”;感邪证发生传变后所形成的证,称为“传变证”。除上条太阳篇本证同时也具有感邪证性质外,其余各篇的本证均属于尚未感邪的、具有相应脏腑病理变化的经病原型,

      

         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

         风。”

         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

         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按:以上两条分别为太阳病感邪证之分类。

      

         第4条:“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

         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第5条:“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按:以上两条为太阳病之传变证。

      

         第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

        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

        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

        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

        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按:本条辩太阳病伤寒与温病之异。

 

         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

        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

        六故也。”

 

     案:本条论六经病发病病机的表里阴阳之辨以及病愈日期。

 

         第8条:“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

        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按:本条叙太阳病之自愈证。

 

              第9条:“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按:本条为“病愈时辰”。各篇均有此条。

 

2.阳明篇

          

              第179条:“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

        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

        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

        难是也。”

 

      按:本条为阳明病本证分类。

 

             第180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按:本条为阳明病本证。因传变证列于本条之后,可知本条实即未传变之证,故为本证。在《千金翼方》所载的唐本《伤寒论》及《金匮玉函经》中,本条均列为阳眀篇首条,极是。

 

             第181条:“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

        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

        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按:本条为阳明本证成因。

 

             第182条:“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

        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按:本条为阳明本证外候。以上均属于阳明本证,应视为一条并与太阳篇第1条相对应。

 

             第183条:“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

        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汗自出而

        恶热也。”

             第184条:“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

        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

        此为阳明病也。”

             第185条:“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

        因转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

        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第186条:“。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第187条:“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

        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

        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第188条:“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按:以上五条为阳明病传变证病机,应与太阳篇第4条、第5条太阳传变证相对应。

 

             第189条:“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

        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按:此阳明感邪中风证。在《伤寒论》中,伤寒之后方有传变之事,中风则无传变只有感邪。由于风邪的这个特殊性质,所以除太阳篇外,其余各篇都把风邪单独列出。本条本来应与太阳篇第2条相对应,而列于阳眀篇本证之后,今序于传变证之后,即有单独列出的意义。

 

             第190条:“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

        寒。”

             第191 条:“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

        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

        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按:以上两条为阳明病传变证分类。本篇阳明病病机分寒热两端,即由此衍生而来并且贯穿全篇。

 

              第192条:“阳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

        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

        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

 

     按:本条为阳明自愈证,与太阳篇第8条的太阳病自愈证相对应。

 

              第193条:“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按:本条与各篇“病愈时辰”条对应。

 

3、少阳篇

 

              第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按:本条为少阳病本证。与太阳篇第1条、阳眀篇第179条、第180、181、182条本证条文相对应。

 

              第264条:“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

        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第265条:“伤寒,脉弦细,头疼发热者,属少阳,可发

       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

 

     按:以上两条分别为少阳感邪证之中风、伤寒分类,与太阳篇第2、3条、阳明篇第189条相对应。

 

              第266条:“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满,干

         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

        胡汤。”

 

    按:本条为少阳病传变证病机,与太阳篇第4、5条及阳明篇第183至188条相对应。

 

              第267条:“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

         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案:本条为少阳病汗吐下禁忌,句首无“少阳病”三字,属承前省略,应依例与上条合为一条。据《千金翼方》所引唐本《伤寒论》即为一条。

 

               第268条:“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

         目合则汗。”

 

     按:脉浮大为风邪之象,风为阳邪,化热至速,故太阳中风传入少阳也就迅即化热而入阳明,从而形成三阳合病。此条与阳明篇第189条“阳明中风”相类,应视作对应条文。彼条云:“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恶寒、发热为太阳证;口苦、咽干为少阳证;腹满、微喘为阳明证。可知与本条对应无疑。

 

              第269条:“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

          阳去入阴故也。”

                第270条:“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

          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按:以上第269条为由阳证转入阴证的传变证。第270条为三阳证转入三阴证的传变证,为全书的转折点。这两条与第266条同样为传变证而性质不同,故列于其后。

 

第271条:“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

             ”

 

    按:本条为少阳“欲已”证,与太阳篇第8条、阳明篇第192条的“欲愈”证相对应。

 

             第272条:“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

 

    按:此条与各篇“病愈时辰”条文相对应。

 

 

4、太阴篇

 

                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

          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

 

    按:此条为太阴病本证,与太阳篇第1条、阳眀篇第179、180、181、182条及少阳篇第263条相对应。

 

                第274条:“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

          而数者,为欲愈。”

 

       按:本条为太阴感邪中风证并含“欲愈”意义,与太阳篇第2、3条、阳明篇第189条、少阳篇第264、268条相对应并与各篇“欲愈、自愈”条文相对应。

 

                第275条:“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按:本条与各篇“病愈时辰”条文对应。

 

5、少阴篇

 

               第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按:本条为少阴本证,与太阳篇第1条、阳眀篇第179、180、181、182条、少阳篇第263条及太阴篇第273条相对应。

 

                第282条:“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

          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

         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

         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第283条:“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

         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按:以上两条为少阴病虚寒病机。第283条未冠 以“少阴病”三字,当依文例与上条合为一条。

 

                第284条:“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劫

          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

 

     按:本条为少阴病阴虚证病机。以上三条为少阴本证之分类,连同第281条,均属本证,与太阳篇第1条、阳明篇第179、180、181、182条、少阳篇第263条及太阴篇第273条相对应。

 

                 第285条:“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

           汗。”

          第286条:“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

          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按:以上两条为少阴病汗下禁忌。

 

                 第287条:“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

           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

          下利必自愈。”

                第288条:“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而踡卧,

           手足温者,可治。”

                 第289条:“少阴病,恶寒而踡 ,时自烦,欲去衣

           被者可治。”

 

     按:以上三条,分别为“自愈”、“可治”病机,与太阳篇第8条、阳明篇第192条、少阳篇第271条及太阴篇274条相对应。

 

                 第290条:“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

 

    按:本条为少阴感邪中风证,与太阳篇第2条、阳眀篇第189条、少阳篇第264、268条及太阴篇第274条相对应,同时又具有“欲愈”意义。

 

                 第291条:“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按:本条与各篇“病愈时辰”条对应。

 

6、厥阴篇

 

                  第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

           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 ,下之利不止。”

 

     按:本条为厥阴本证,与太阳篇第1条、阳眀篇第179、180、181、182条、少阳篇第263条、太阴篇第273条及少阴篇第281条相对应。

 

                  第327条:“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

           愈。”

 

     按:本条为厥阴中风证,与前引各篇中风条文对应,亦与诸篇“欲愈”条文对应。

 

                  第328条:“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按:本条与各篇“病愈时辰”条对应。

 

7、归纳分析

     若将以上各篇从“提纲”至“病愈时辰”各条文归纳,则可分为以下六项内容:

        1、本证;

        2、本证或感邪证分类;

        3、传变证病机;

        4、中风证;

        5、自愈、可愈、可治证;

        6、病愈时辰。

     各篇此部分条文中,有内容缺如者,如太阴篇只有第(1)、(4)、(6)、项;厥阴篇只有第(1)、(4)、(5)、(6)项。亦有未可入此六项者,如少阴篇汗、下禁忌二条;太阳篇温病一条;风寒证鉴别一条,共三条未可入此六项内容。但凡具有以上六项内容者,原书均写入各篇首条至“病愈时辰”部分,此即具有布局规律意义。

 

8、结论

    由以上归纳,可得出如下结论:

       8·1  本文虽仅归纳分析一部分条文,然《伤寒论》条文排列自有一定规律,显然可见。

       8·2   由以上所归纳之六项内容,可知此部分条文作为一个整体看,实具有各篇导言或序言性质,故其各项具体内容之展开,叙于其后。

       8·3   由其排列布局规律,可知各篇之本证与传变证分别论述,自可见“六经提纲”非可视为各篇脉证纲领。少阳提纲何以不涉及寒热往来、胸协苦满、干呕诸证?阳明提纲何以不涉及胃寒证?厥阴提纲何以不涉及厥热胜复及攻下证?太阴篇何以有攻下法及少阴提纲与三急下证之关系如何理解?凡此种种,均可由本证与传变证分叙而知其故。

        8·4    除太阳篇太阳病分类已包括中风条文外,其余各篇均有中风一条单独列出。盖风为阳邪,化热至速,与伤寒传变异,故单独列出。由此可知风寒二邪各有其传变规律,非可混为一谈。

给经方求真先生的一封回信

按:最近收到一封短信,发信人是伤寒论坛的经方中先生,他在中国中医药论坛的网名是“经方求真”,下面是我给他的回复:
        孙先生你好!
        我是伤寒论坛的经方中,向您请教一个问题:您是如何看黄煌先生的学术观点的呢?
打扰您了。
经方求真先生:
你好!
    谈起黄煌先生的方证对应说法,有必要追溯一下近代中医的发展走向。
    自从鸦片战争以来,在西学东渐风气影响之下,中国的传统文化逐渐处于守势。中国传统的专制主义、封建宗法制度以及依附于它们的文化传统,得到了五四运动的强有力冲击,建立在阴阳五行学说基础上的、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医文化,自然也遭到了当时已经接受 新文化的知识界的质疑或批评。中医的衰落无疑是近代全球化历史潮流中的一个必然的结果。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自上一个世纪二十年代以来,一部分虽然受到新文化影响但又企图挽救、改造旧有的中医学的有识之士,发起了向当时的国民政府争取中医合法地位的请愿运动,后来又展开了兴办中医学校、编写中医学新教材、研究中医与西方科学结合可能性等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些活动为日后新中国中医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但是,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这样的中医保留运动,实际上有以下几个重要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
    首先,是中医与西医的关系。
    当时并没有认识到中医在认识论、方法论方面所具有的独有的、有别与一般科学的认知原则的重要意义,而是用努力发掘中医的“科学性”来证明中医应该存在的理由。对于中医学中不符合这些原则的部分,或者束之高阁,或者重新改造,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对于中医教育则参照西医教育的基本方法进行设置并且这种思路一直延续到至今,近几十年来一直在推进标准化教材、考试与学术判断标准,实质上极大的妨害了中医传统理论与实践的传承发展。
    其次,中医课堂的教育方法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由于中医具有个体化诊治操作的特点,因此,大课堂教学方法使学生们无法直观地学习到中医诊治的具体过程,尤其是四诊几乎完全无法通过课堂教学来领悟。另一方面,中医院校的学生,自进校门之日直至毕业为止,由于课程与见习、实习的西化,他们实际上并没有直接参与真正中医方式的诊断过程从而获得感性认识的机会。这是中医教学始终不能解决的两个问题,也是其毕业生毕业之后, 在若干年之内都不能具有临床实践能力的根本原因。
    以上这两点原因,即没有根据中医理论与实践的特殊性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与没有解决中医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问题,是造成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医临床水准逐步走向衰落的主要因素。
    由于中医教育在培养临床能力方面的的成功率过低,于是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毕业生临床能力一代不如一代。一个常见的情况是,一个勤于读书的毕业生,在就业以后一二十年以后,在临床治愈率方面却不能有明显的提高,从而陷入于悔不当初的苦恼之中。对于中医究竟能不能治病的质疑,已经是中医界普遍的现象,张功耀等人反对中医的言论,说到底,还是因为他们自从进入中医学院以来,就没有见到过真正的能够熟练的进行辨证施治的好中医的缘故。
    改革开放以来,在众多的中医学子们为了评职称晋级而忙于制造陈陈相因而且千人一面式的论文写作的时候,一部分工作在临床一线的、希望在临床实践方面有所作为的同志们,面对临床能力的日益下降局面,在几个方向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一个方向是学习日本汉方医的治疗方法。以胡希恕先生为先导,以黄煌先生为殿军,一个以方证对应为号召的潮流,在中医界蔚然成风。另一个方向是玄学,是从中医固有的笼罩着神秘色彩的玄学求救。他们以为目前中医临床能力的不足,是因为解放以后不再提倡学习五运六气、河洛象数等古代玄学的缘故。目前在几乎所有的中医论坛,玄学内容已经占据了很大一部分阵地,成为中医论坛的一个新亮点。第三个值得注意的动向,是以李可老中医为号召的、发起于民间中医的“火神热”。火神热的兴起,是在中医疗效日益低下的背景下,企图在一两味中药里面找到一种具有普遍疗效药物或特效方剂的努力。由于他们对于中医主流学术界长期以来存在的某些偏颇倾向与国家主管部门对于中医政策的某些失误的猛烈攻击,而得到中医学人的普遍响应,又由于某些中医论坛与海外中医人士倪海厦先生等人的大力推波助澜,虽然由于火神派的基本方法与中医传统理论违背,因而长期以来不被主流学术界所认可,但近几年来也已成主流学术界不能不回避的话题。
    关于火神派,目前已经有多位学者对于其理论与实践做出了评论,兹不赘述。
    玄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同时是中医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我们没有必要因为它的反科学色彩而坚决否定其在中医学术中存在的意义。事实上,中医的很多概念与“玄”都难以严格区分开来,中医学也叫做“岐黄术”,而“岐黄”本来就是道家的别名,就可以说明这一点,这是历史形成的既成事实。科学只是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并不能作为评判一切事物的客观标准,这一点在西方科学界也已经是一种共识了,——我们不应给科学赋予任何政治含义,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但是同时也应该指出,尽管中医与玄学关系密切,但玄学并不等于医学。中国古代医学史的实践证明,任何玄学的方法都无法代替临床辩证论治的具体操作,那种乞灵于某一神秘的方术来进行临床实践的思想,不是对于中医发展史的无知,便是故意的欺骗。
    至于方证对应,其方法之简便快捷,可以为初学者之一助,即使对于具有一定中医学基础的临床医生,就其简化诊断治疗的过程而言,无疑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方法。但其最大的不足,则是把本来丰富多彩的辨证论治内容一概省略,把作为中医基础知识的《伤寒论》缩减为一节课就可以讲完的便捷窍门,结果是:中医学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将名存实亡,并且大大降低了实际疗效,——目前日本汉方医学的治疗方法只是西医的辅助手段,便说明了这一点。如果说,目前还有很多方证对应的追随者,那实际上是因为,真正能够进行熟练的辨证施治的好中医太少了,因而他们无缘亲睹辨证论治是怎么一回事的缘故。
    无论是火神、玄学还是方证对应说法,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对于中医传统意义上的辨证论治的否定,而事实上中医界对于辨证论治存在意义的质疑,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一定是我们的中医管理、教育政策在哪一个环节出了什么问题,才使得人们对于辨证论治丧失了信心,才使得人们四处求索,甚至把目光投向了国外?这一现象,难道不值得中医界包括国务院卫生部的中医主管人士深思反省!
    应该明白,辨证论治是一把钥匙可以打开所有疾病锁的万能钥匙,是中医学有别于西医治疗方法的根本特征。脱离了辨证论治的中医,只不过是一大堆供人随时查询的单方验方选集,也就不成其为医学理论了。——而辨证论治的取消之日,也就是中医作为一种理论体系的消亡之时,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一切“神方”、“秘方”都是固定不变的死方,只有辨证论治,才是中医诊治疾病的永不枯竭的活水源头。因此,学习中医首先就要学会辨证论治。出神入化的熟练运用辨证施治的方法,应该是一切有志于中医事业的中医学者永不停止的追求目标。明白了这一点,自然就会知道我们在目前中医发展的纷纷扰扰的喧嚣叫卖声中,如何取舍与如何学习中医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伤寒】条文第234条
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论说条文之第121条
伤寒论解读(连载二十五)
大熊猫老师玩转伤寒系列090409
中医入门之太阳病(三)
华医世界《讲透经方》笔记之李赛美教授讲桂枝汤(二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