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眼底出血症
眼底出血症

14.1 槐花侧柏汤

【来源】石守礼,《新中医》(3)1990年

【组成】槐花、侧柏叶、仙鹤草、旱莲草、生蒲黄、连翘、生地、白芍各15克,炒荆芥、焦栀子各10克,茜草、黄芩各12克,小蓟、白茅根各30克,三七粉3克(冲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清热凉血,止血化瘀。

【方解】眼底出血,多责之于肝肾,因目为肝之窍、瞳神为肾所主,肾水不足不能涵养肝木,则相火易动,火妄动则易致血热;怒气伤肝,肝气郁结,久郁化火,肝火上炎,灼伤脉络,致血溢络外,或胃火上燔,或肝郁瘀阻,逼血于外所致。归之多因火邪犯血,血热妄行而致。本方由十灰散、槐花散、小蓟饮子加减化裁而成。方中槐花,侧柏叶、山栀子、小蓟、茅根、连翘、黄芩清热凉血止血;生地、白芍、旱莲草滋阴清热凉血;仙鹤草、炒荆芥收敛止血;茜草、生蒲黄、三七粉行血祛瘀。据现代药理研究,槐花及连翘中含有丰富的芦丁,它有降低毛细血管脆性、降低血压以及止血之作用。故可用于各种类型的眼底出血。

【主治】眼底出血症。如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高血压或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多种眼底病中。

【加减】胃纳差,加炒白术;便秘,加大黄;血压高者,加益母草、川牛膝;视网膜有水肿者,加车前子;出血吸收后,减白茅根、小蓟、焦栀子、侧柏叶、荆芥,加当归、玄参;出血渐吸收,有机化物或有硬性渗出时,减焦栀子、侧柏叶、荆芥,加夏枯草、海藻、昆布;气虚者,加党参,黄芪。

【疗效】治疗30例(32眼),结果出血完全吸收者20只眼(黄斑出血1只眼,视网膜静脉阻塞5只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高血压动脉硬化眼底出血各7只眼);出血大部分吸收者6只眼(视网膜静脉阻塞、高血压动脉硬化眼底出血各3只眼);出血不见吸收或反复出血者6只眼(高血压眼底动脉硬化出血者5只眼,黄斑出血1只眼)。治愈好转率为81.25%。在出血吸收之病例中,服药剂数最少为10剂,最多为310剂,5例病程在1年以上患者中,只有1例吸收,且服药剂数最多。32只眼经治后视力几乎都有提高,最好者视力由指数/1尺增加到1.0,而且有些患者的未出血眼经过治疗后,视力也有所提高,说明中药确有增视之作用。



14.2 生蒲黄汤

【来源】陈达夫,《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组成】生蒲黄25克,旱莲草、藕节各30克,丹参20克,丹皮、生地、郁金各15克,荆芥炭、山栀子各10克,川芎、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凉血止血,活血化瘀。

【方解】血灌瞳红,多因血热妄行,不得循经所致。故方中用蒲黄、旱莲草、藕节、荆芥炭凉血止血;丹皮、山栀清血中郁热;丹参、生地、川芎养血活血,可使肝血得养,止血而不留瘀;郁金疏肝行气,清心凉血;甘草和中,调和诸药。诸药协同,具凉血止血、活血化瘀之功,用于眼内出血症,有肯定疗效。

【主治】血灌瞳仁。适用于眼内出血症。

【加减】热象偏重者,加元参、茅根、侧柏叶、茜草炭;出血多者,加仙鹤草,血余炭、百草霜;肝阳上亢者,加夏枯草、石决明、天麻、钩藤;心脾气虚者,加人参、黄芪;如果心肝两经热邪极重,可合犀角地黄汤。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颇佳。



14.3 排血汤

【来源】陈国秀,《中医杂志》(10)1990年

【组成】当归、赤芍、川芎、丹参、黄芩各12克,景三七30克,生地、金银花、丹皮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热凉血,消肿止血。

【方解】本方以四物汤为基础,熟地改生地,白芍改赤芍,清热凉血兼祛瘀止痛。伍以川芎活血行滞;当归补血和血;景三七、丹参止血散瘀,消肿止痛;丹皮清热凉血;黄芩、金银花清热解毒。诸药协同,共奏清热凉血、止血散瘀,消肿止痛之功。

【主治】眼内出血(如视网膜出血,玻璃体积血,前房积血等)。中医称之为“血灌瞳仁”。

【加减】临床运用,可根据病情适当加减。如热甚者,加茅根、大小蓟一类;寒者,加温中散寒的肉桂、炮姜,并能促进血行;阴虚者当滋阴养血以固本;若舌质深红发紫或见紫斑点者,须伍以桃仁以强化逐瘀之力。

【疗效】治疗20例21只眼,结果显效14只眼(占66.6%),有效6只眼(占28.7%),无效1只眼。总有效率为95.3%。治疗时间最短为2周,服药8剂,最长为6周,服药24剂。一般病情较轻或初患病者,治疗1周即可见效。



14.4 眼底出血方

【来源】李儒珍,《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①太子参30克,淮山药15克,白术10克,茯苓、仙鹤草、紫珠草、生地黄、白茅根各15克,林子尖、地榆炭各10克,阿胶珠、白芨各15克,白芍10克,生藕节30克,女贞子15克,炙甘草10克。②太子参30克,淮山药15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桃仁12克,红花10克,丹参20克,田七末3~5支,益母草12克,仙鹤草、白芨各15克,浙贝母、夏枯草各12克,炙甘草3克。③北黄芪、党参、五灵脂、生蒲黄各15克,桃仁12克,红花10克,田七末3~6支,丹参15克,枳实、五倍子、透骨草各12克,牡蛎30克(先煎),海藻10克,玄参15克。

【用法】随证选用一方。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①益气健脾,凉血止血;②益气健脾,活血化瘀,清热明目,凉血止血;③补气益肾,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止血。

【主治】眼底出血症。一般乃眼底由于老年动脉硬化或青年视网膜反复出血之血热妄行所致。辨证论治,区分3期用药:眼底前期出血(多由于肝火血热上炎,脾虚失运,脉络不通等)用方①;眼底中期出血,一般在经过方①疗程3~4周,治疗效果欠佳,即转入中期,可选用方②;眼内后期出血可用方③。

【加减】方①和②可随证加减。

【疗效】临床屡用,每获良效。

【附记】临证应用,应随证选用。用方①可连服2~3周,出血即行停止、吸收、视力进步。若证转中、后期可选用方②或方③,用之多效。



14.5 止血化瘀汤

【来源】莫继馨,《新中医》(6)1987年

【组成】当归、炒丹皮、炒白芍、白芨、黄芩、连翘、侧柏炭各6克,炒荆芥3克,决明子、旱莲草、生地、夜交藤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活血化瘀,凉血止血。

【方解】本方是已故名老中医莫维馨治眼底出血诸症的经验方。系根据数十年眼科临床经验创制而成。方中生地、丹皮、白芍、当归、侧柏炭、荆芥炭、旱莲草等七药为不易之品,此七药既可止血,又可行血,可谓动静结合,深得配伍之妙。黄芩、连翘、决明子,清热泻火;夜交藤、白芨,养血、活血、止血。合而用之,共奏活血化瘀,凉血止血之功。

【主治】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眼底出血)。

【加减】服药后到出血停止,视力开始好转时,加大蓟炭6克,桑寄生10克。用治各种眼底出血的加减:外伤性出血,每用刘寄奴、川续断;高度近视继发黄斑部出血,佐以桑椹子、枸杞子、熟地易生地;糖尿病眼底出血,酌增淮山药、天花粉、首乌、玉竹、黄精;视网膜静脉血栓,配合丹参、川芎、王不留行;妊娠毒血症眼底出血,选加桑寄生、双钩藤、半枝莲。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甚佳。赵经梅临床验证效佳。


外伤性前房出血

   田蒲茅根散 [药物]生田六粉 6~9 克,蒲黄、白茅根各 25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  此方治疗外伤性前房出血 50 例,显效 40 例,好转 8 例,无 效 2 例。 [来源]   熊棣华,湖南中医杂志
16外伤性散瞳

   加味止痛没药散 [药物] 没药、血竭、朴硝各 3 克。大黄 6 克,煅石决明 30 克。 [ 用法]上药共研末,分为 4 份,早晚用清茶调服。 [疗效] 此方治疗外伤性散瞳 2 例,均获治愈。 [ 病例]  高××,男,  26 岁。1 周前球赛时左目被撞,当即视物模糊, 疼痛。检查左目视力 1.0,针孔 1.0 耶桔氏 4;球结膜充血,内毗侧球结膜裂 伤,瞳孔散大,约为 5 毫米,对光反射消失。以此方 4 剂,并配合针刺疗法。 10 天后复查左目视力 1.2 耶格氏 1,自觉基本清晰,仍畏光,瞳孔为 5 毫米 大,有微弱对光反射。又治疗 10 天,视力恢复正常,双侧瞳孔等大(2.5 毫 米),直接、间接光反射正常。 [来源] 亢海荣,浙江中医杂志  

电光性眼炎    连菇胆乳液 [药物] 川黄连、山慈菇各 2 克,入乳 20 毫升,猪胆汁 5 毫升。 [用法] 将黄连、山慈菇用人乳、猪胆汁磨汁,药汁澄清过滤滴眼, 每天滴 3~10 次。 [疗效]   此方治疗电光性眼炎 20 余例,多在 3 天内痊愈。 [ 病例]  凡×\u65292X男,  15 岁。上学路遇建房使用电焊,被电弧光灼伤 而致两眼如红杏,痛似砂磨,红热的手,欲睁不能,畏光流泪。检查除结膜 充血外,尚见角膜混浊不清。以此液滴眼,5 小时后即可睁眼.1 天后热除肿 消。共滴 7 次痊愈。 [来源]  傅德元. 陕西中医 注:药液以鲜为佳,超过 2 天则不宜用。


眼底病

   菊花猪心汤 [药物]菊花 30 克,猪心 1 只。 [用法] 将菊花塞入猪心内,加水适量,用文火堡熟透,吃肉喝汤, 每 3 天 1 次。 [疗效]  此方治疗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多例,一般 3~5 次可愈。 [病例]   殷××,男,  27 岁。以腰腿痛住医院,并伴右眼视物模 糊月余。眼科诊为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用西药治疗 50 天无改善,后以上 方服 3 次后痊愈。随访至今无复发。 [来源]  钟国城,新中医

活血通窍散    [药物]  水蛭、炮穿山甲、丹参各 90 克,麝香 3 克。 [用法] 前 3 味共研细末,再入麝香,和匀,分 90 包,每天服 4 次, 每次 1 包。 [疗效]    此方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有效。 [病例] 阎××,男,  27 岁。34 前右限突然雾视片刻,此后视力骤 降,仅存光感。某院诊为视网膜中夹动脉阻塞,用西药治疗乏效。检查左眼 视力 1.5,右眼光感。右视乳头境界稍模糊,颜色较淡,微白色;黄斑区呈 樱桃红色斑点,中心凹反光隐约可见;视网膜动脉明显变细,呈淡白线样, 视网膜呈乳白色混浊。伴头昏眼胀,舌紫暗,脉弦细。以此药散治疗 4 天, 头昏眼胀消失,右眼视力恢复至 0.2;续服 5 天,视力上升至 1.0,眼底视神 经乳头较前清晰,色淡白,视网膜动脉已畅通,黄斑区近于正常,视网膜有 色素沉着。又以丹参煎汤送服妃菊地黄丸 1 月善后。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来源]   杨声銮,浙江中医杂志  

六虫散    [药物]土鳖虫、壁虎各 10 克,麝香 0.1 克,全蝎 6 克,蜈蚣 2 条, 白花蛇 1 条。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天服 2 次,每次 5 克,以温开水冲服。 [疗效] 此方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 30 例,治愈 12 例,显效 16 例,有 效 2 例。 [病例]徐×\u65292X女,  35 岁。1 月前因感冒右眼突然雾视片刻,以后视 力骤降,仅存光感,并伴头晕眼胀,经西药治疗病情好转,停药 2 周后视力 剧降。检查左眼视力 1.5,右眼 0.1。右眼底视网膜以视乳头沿静脉分支有大 量放射状出血,直至周边;动脉细,静脉明显怒张、弯曲、色暗;部分血管 被出血遮盖,中心凹光反射消失。西医试断为视网膜静脉阻塞。以此方治疗 1 个月后右眼视力恢复至 1.2,眼底复查出血完全吸收。 [来源] 吕长青,等,陕西中医


  滋肾明目汤    [药物]何首乌、丹参、菟丝子各 30 克,川断 20 克,当归、赤芍、红 花、菊花、草决明、车前子、甘草各 10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病变 30 例,治愈 15 例,明 显好转 8 例,好转 7 例。 [病例]王××,女,  32 岁。2 周前有感冒史,左眼视力下降,眼前 有阴影遮挡 6 天,用西药治疗 2 周效不佳。检查视力左眼 0.5,右眼 1.2;左 眼眼底黄斑部水肿,并有少许灰白色渗出点,中心反射消失。以此方加茯苓、 猪苓各 20 克,服 7 剂后左眼视力增进至 0.7,黄斑水肿明显减退;上方加拘 杞子 10 克又服 7 剂,视力提高至 0.9;上方去菊花又服 9 剂后视力 1.2,眼 底黄斑水肿消失,渗出吸收,中心反射可见。又服 5 剂以资巩固。 [来源] 岳爱环,等。四川中医

利水明目汤 [药物]  黄芩、黄连、泽泻、柴胡各 10 克,黄柏 9 克,茯苓、车前 子各 12 克,菊花,丹参、拘妃子各 15 克,大黄、甘草各 6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分 2~3 次服,7~10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123 例,治愈 91 例, 好转 28 例,无效 4 例。 [来源]  于再隆,等。陕西中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眼底出血辨治体会
中药治疗眼底出血经验总结
陈达夫医案(三)
中医治疗【血灌瞳仁】(眼底出血)验案五则
十二、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十三、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方汇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