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二篇妇科一杂病(共35案)

第二篇  妇科

一.杂病(共35案)

(一)丁某      女   48岁  2011年5月6日一诊

主诉:诸病缠身,久治不效。

病史:七七之年,天癸竭,地道不通。近年精力差,体弱多病,特求丸药调理。刻见:

1. 慢性肠炎6年,饮食不慎(如食辛辣油腻厚味,受凉等)

则腹痛腹泻。平时大便软,一天2~4次,夜尿3次。胃嘈杂灼热打呃。(发则口干,一月有4~5天)。

2.畏冷易感。感冒则额头,枕部及肩胛胀痛伴心悸。特别是每天上午9点左右痛甚而思睡(查有鼻炎)。

3.脱发目雾。

4.左膝关节酸痛,遇冷加重。

5.面萎黑斑。

6.月经20天一行,经期头痛腰疼。带多味臭伴瘙痒。

7.记忆力差,失眠多梦。

8.背心发凉,足冷(下雨天,晚上明显)。

9.回忆12年前患肺结核咳嗽1年余,严重时眉毛脱落。常服清热药,鸭苦胆等1年多而愈。平素易上火。

检查:脉沉细弦(稍见紧涩),尺弱,舌淡红少华,苔薄。

辨证:脾肾亏虚,气血不足;气滞血瘀,肝郁风湿。

治法:健脾固肾,调养气血;疏肝和胃,祛风除湿。

处方:参苓白术散,归脾汤,八珍汤等加味。

人参60克     西洋参60克   茯苓60克    白术40克     苡仁40克    莲米40克      山药120克    扁豆40克     砂仁20克    檀香30克    黄芪90克     龙眼肉30克   当归40克    枣仁40克   远志15克    龙骨30克       石菖蒲15克   龟板30克   川芎30克    白芍40克     大熟地40克   桃红各15克   香附30克     柴胡25克      枳实30克    怀牛膝30克    枸杞40克   菟丝子40克   补骨脂40克   制首乌40克  刺猬皮40克     乌蛇40克    蚂蚁40克     灵芝40克     海马20克   阿胶60克        蛇床子30克    蒲公英30克   

诸药烘干研粉,水泛为丸,一天2~3次,每次6~12克,感冒停服。

2011年11月7日回访(患者为吾亲戚):

1.大便成形,一天一次。夜尿1次。

2.感冒大大减少。

3.左膝关节冷痛消失。

4.头发掉得少了,发质转黑。

5.睡眠安稳,精神变好。                

6.面色红润有泽,黑斑消失。

现在唯月经不调。告之七七之时,月经不调属自然规律,自我感觉良好即可也。

按语:女子经带胎产消耗气血,半百之际,脏腑精血俱亏:

脾不足则食少便泻;肾不足则腰酸膝冷;心不足则心悸

怔忡;肝之不足则失眠多梦;肺之不足则气喘易感······

任何疑难病,治疗不围绕补先天肾精,后天脾土,调补气血,平衡阴阳,皆难治愈!

 

(二)白某  女  54岁  2012年2月5日一诊  

主诉:体弱多病,久治不愈。

病史:平素易感冒,长期头晕心悸,身软乏力。医院查有冠

心病,近半月诸症加重,住院治疗不效,慕名求中药调理。

刻见:

1.寒热小汗,头晕心悸,疲倦异常。

2.腰痛。

3.耳鸣目雾。

4.小腹胀痛。

检查:脉沉弦细小紧,尺弱,舌淡苔厚腻。指甲白,结膜白。

辨证:心血不足,心神失养,复感外邪。

治法:先服汤剂益气透邪,后予丸药调补气血,养心安神。

处方:

汤剂玉屏风散,小柴胡汤等化裁。

黄芪30克    荆防各15克     白术15克    柴胡15克

黄芩12克     党参30克      茯苓20克   炙甘草12克

陈皮12克      半夏曲12克    枳壳15克    枣仁30克

川芎10克      苡仁30克

3剂水煎内服

汤剂服完接服丸药----

丸药以玉屏风散,十全大补汤,六味地黄丸等化裁。

黄芪100克   云防风25克     白术30克     人参60克

西洋参100克  二冬各30克    北五味30克   海马30克

茯苓30克     陈皮30克    当归头30克     川芎25克 

白芍30克    二地各40克   桃红各15克     香附25克

合欢皮花各25克  玫瑰花25克    丹参30克  檀香30克   

砂仁25克    山药90克    山萸30克        泽泻15克

丹皮15克    怀牛膝25克   枸杞30克     菟丝子25克   

桑寄生30克   枣仁40克   柏子仁30克      灵芝30克   

红景天30克   田七30克   莲米30克        芡实30克

阿胶120克  蚂蚁30克   乳没各30克    鸡血藤膏30克 

诸药烘干研粉,炼蜜为丸,一天2~3次,每次6~12克,

感冒停服。

2012年6月18日回访:神增食振,头不晕了,耳鸣目雾及心悸消失。只在劳累后心悸略有见。药后无不适。

2012年8月8日二诊:诸症十去八九。一星期前感冒,输液治疗5天不愈,诸症复发。

刻见:

1.头晕不清晰,额头及太阳穴胀痛。

2.心悸怔忡,身软乏力。

3.胃脘发胀,厌食。

4.寒热略作。

5.口干渴思冷饮。

检查:脉沉细,舌淡苔腻。

辨证:风邪未尽,心脾两亏,中虚运迟,内有郁热。

治法:建中透邪,消食导滞。

处方:小柴胡汤等化裁。

柴胡15克     黄芩12克    瓜壳15克    半夏曲12克  

陈皮15 克     茯苓20克    葛根30克      僵蚕12克

荷叶10克    太子参25克     木香12克     砂仁12克     

青木香3克    花粉12克

焦三仙30克  5剂水煎内服

2012年8月19日三诊:诸证减,胃不胀,食已振,二便调。

精神好许多。刻见:

1.面少华,额头晕。

2.心悸怔忡,身软乏力。

3.口干减不多。

4.晨起有眼屎。

检查:脉沉渐起,舌略淡。

辨证:气血双亏,血虚血瘀,心脑失养。

治法:调补气血。

处方:八珍汤,杞菊地黄丸等化裁。

党参20克    茯苓20克    白术15克    炙甘草12克    当归10克    川芎8克    白芍12克     生地15克    山药20克    山萸12克     泽泻12克    丹皮12克    枸杞15克      菊花12克    葛根25克   枣仁20克    莲米15克    枳实15克      焦三仙30克    

15剂水煎内服

2013年1月29日四诊:前药服后,改善有---

1.头晕心悸,身软乏力好许多。

2.腰痛微。

3.抵抗力大大增强,感冒极少了。

4.耳鸣消失。

5.食欲好许多。

6.二便正常。

7.睡眠安稳。

8.腹痛消失。。

现在进一步需要改善:

1.冠心病,偶发心悸怔忡。

2.间歇性太阳穴胀痛(感冒后明显)。

3.腰身略感酸痛,腰足乏力。

4.目雾。

5.畏冷。

6.夜尿3~4次

检查:脉沉细(右脉较有神),舌淡苔薄。血压140/80毫米汞柱。心率66次/分。

辨证:气血双亏,肝肾不足。     

治法:温补气血,培补肝肾。    

处方:十全大补汤,六味地黄丸等化裁。

黄芪60克     桂枝15克    炙甘草15克     海马30克   海龙30克    海狗肾2条    地鳖虫30克     人参60克    西洋参60克    茯苓30克     白术30克     枳实30克      陈皮30克   当归30克     川芎15克     赤芍30克    二地各30克     桃红各15克   香附30克    丹参30克     檀香30克     砂仁30克     山药60克   山萸30克   泽泻15克    丹皮15克    菟丝子30克    复盆子30克   枸杞30克    制首乌30克   北五味30克   怀牛膝30克  补骨脂30克  黑芝麻30克  桑螵蛸30克    桑椹子30克枣仁30克   柏子仁30克   灵芝30克  合欢皮花各25克  玫瑰花25克    桑寄生30克   红景天30克   田七40克    莲米30克     芡实30克   龙眼肉30克   杜仲30克   胡桃肉30克   天麻40克   阿胶120克    鱼膘胶150克       蚂蚁100克   乳没各30克  鸡血藤膏40克  鸡内金30克 诸药烘干研粉,炼蜜为丸,一天2~3次,每次6~12克,感冒停服。

2014年5月7日回访(介绍他人求治):诸症已愈,整天干活而不觉得累(以前走路吃饭都是有气无力,疲倦不堪)。

按语:

1.新病加痼疾,当先祛新病,后议痼疾。分步治疗,方不失

医圣之训;

2.脉细尺弱,舌淡为心血不足,心神失养。故本案冠心病重在养血,稍加活血。不可本未倒置;

3.海马有温阳活血,强壮神经之功,本案用之意义重大。

 

(三)邓某   女 49岁 2011年4月21日一诊 

主诉:长期体弱多病,久治不愈。

病史:长年生病,除了吃饭就是吃药。治疗几十年,没有效果。缘于20年前产后大出血未调治。因患多种病,长期服药少效,且许多药物对胃刺激大,故不敢轻易服药和相信医生。邻居袁某顽固性风湿病在我处治愈。慕名求治。刻见:

1.腰椎左侧胀痛(B超查有小结石)牵及整个左足胀痛;右肩胀痛;经期腰胀加重。

2.浅表性胃炎10年。受凉食冷,服药不慎等则胃胀,饥则胃难返酸。

3.肾病综合征6年。回忆6年前发病时表现为呕吐,出冷汗,头晕目花,身肿尿少等。西药治疗效不显,平时反复发作,担心恶化。

4.乙肝小三阳6年,查肝功正常。

5.头目胀痛,畏冷易感,稍动发热汗出。

6.白天小便少,夜尿3次,失眠耳鸣。

7.口苦口臭不思饮。

8.月经紊乱,提前7~12天,3~4天净,色淡量少有块。经期小腹坠胀。带下色黄。

9.肢麻目雾发白。

检查:脉沉细涩,舌淡,苔腻白。

辨证:脾肾气虚,肝郁夹风湿。

治法:健脾补肾,疏肝养血,祛风除湿。

处方:补中益气汤,四逆散,桂枝汤加味。

党参30克     白术20克     黄芪60克      升麻8克     柴胡15克    当归15克     炙甘草10克    陈皮12克     香附15克    枳实15克     桂枝12克      白芍15克     茯苓20克     川芎12克    寄生20克      六汗20克         云防风10克   苡仁20克    藿香15克     佩兰15克夜交藤20克   生姜3克    大枣3枚   5剂水煎内服

2011年5月3日二诊:左侧腹股沟痛明显减轻,左膝关节及胫部痛稍减。最近几天下雨较冷,加之停药一天诸症略有反复。服药未影响胃,药后小便增多,头面及全身紧胀感减轻大半。大便变软,口苦口臭变化不大,黄带减少。睡眠转佳。精神增加,气色好转。患者要求丸药调理,临床症状:

1.腰腿痛。

2.大便不畅。

3.口苦口臭。

4.头目胀。

5.失眠多梦耳鸣。

6.身软无力,动则易累。

7.全身发紧发胀发痛。

检查:脉沉细涩,舌淡苔腻白。

辩证:脾肾不足,气血大亏,肝郁夹风湿。

治法:健脾补肾,益气养血,疏肝解郁,祛风除湿。

处方:先服汤剂,丸药善后。

汤剂:

党参30克     白术20克       黄芪60克    升麻8克   柴胡15克    当归15克      炙甘草10克   陈皮12克      香附15克    枳实15克     桂枝15克      白芍15克     茯苓20克     川芎12克    寄生20克      六汗20克       云防风12克    苡仁20克     藿香15克    佩兰15克

鸡血藤20克    夜交藤20克     生姜3克    大枣3枚  

7剂水煎内服

丸剂处方:金匮肾气丸,补中益气汤,乌头汤等加味。

熟附片25克   肉桂25克   黄芪90克    云防风20克   白术40克   人参60克     西洋参100克  当归30克   川芎30克      白芍30克   大熟地30克    茯苓40克    檀沉香各20克  升柴各15克   苡仁40克    莲肉30克        山药100克     山萸30克   泽泻40克   丹皮25克    桃红各15克     乳没各30克   怀牛膝30克  枸杞30克   菟丝子30克  制首乌30克  制二乌各30克  麻桂各20克   赤小豆40克  防已40克   干姜15克     鸡血藤膏60克     全虫30克   蜈蚣30克     阿胶100克   合欢皮30克    益母草30克   泽兰30克    麦冬30克     北五味30克  

上等蜂蜜适量,诸药烘极干,炼蜜为丸,早晚各服9克,感冒停服。

2011年12月3日回访(介绍亲戚求治):腰痛,肾病综合征,胃病愈后未反复,眠食俱佳,感冒少了,他证十去八九。因晕车不便面诊。

按语:方药数十味,看似杂乱无章,有同道曰:“此乃大杂烩也”。实不解其中奥秘也。顽症痼疾,非此不克!因病情之复杂,某一成方很难照顾之。灵活运用成方加减变化为一个复方,取其精华,众药合而发力,疗效神奇!

 

(四)唐某  60岁  2013年1月23日一诊   

主诉:长期心情郁闷,疾病缠身。

病史:长年官司缠身,忧愁思虑,肝木克土,出现诸多症状,久治难愈,邻居介绍,特求丸药调理。刻见:

1.胃返酸打嗝10年。

2.头闷晕不清晰3年。

3.阵发性寒热(一天2~3次)。

4.长期眠差梦多。

5.便软尿频。

6.易发口腔溃疡,牙易出血,口渴不思饮。

7.耳背目雾肢麻。

检查:脉沉细涩,舌瘦小,苔薄腻,边齿印。     

辨证:气虚肝郁,脾肾不足。  

治法:益气疏肝,健脾固肾。

处方:参苓白术散,四逆散等化裁。

上等黄芪30克   白人参15克  西洋参15克   茯苓30克     白术30克      炙甘草15克    苡仁30克    莲肉30克山药30克      扁豆30克     砂仁15克     香附15克      木香15克     吴萸10克    黄连10克     乌贼骨15克大贝15克     九香虫15克   刺猬皮30克    柴胡15克      枳实15克     白芍15克    连翘15克    乳没各15克白蒺藜15克    钩藤15克   天麻15克     菟丝子30克    鱼膘胶30克  蚂蚁30克  焦三仙各30克 

诸药为散,炼蜜为丸,每服6~12克,日2~3次。感冒及消化不良停服。

2013年2月25日回访:

1.胃好了,受凉略打嗝。

2.头晕明显减轻。

3.大便渐调,夜尿如前。

4.睡眠转安。

5.口腔溃疡未出现。

2013年3月20日二诊:胃返酸打嗝减大半。头晕微。大便基本正常,夜尿如前。睡眠安。

现在要彻底解决:

1.胃略返酸。

2.头略闷胀痛。

3.夜尿仍多。

4.手足麻木。

检查:脉弦细略见小紧,舌淡红少华,苔薄腻,边齿印(较前红活)。   

辨证:气虚肝郁,脾肾不足。  

治法:益气疏肝,健脾固肾。

处方:参苓白术散,四逆散等化裁。

上等黄芪45克  白人参30克   西洋参30克   茯苓30克     白术30克     炙甘草15克     苡仁30克    莲肉45克山药30克     扁豆30克      砂仁15克     香附15克      木香15克      吴萸12克    黄连15克    乌贼骨15克大贝15克     九香虫15克    刺猬皮40克   柴胡15克      枳实25克      白芍15克     连翘20克   乳没各15克白蒺藜25克    潼蒺藜25克    钩藤20克   天麻15克        菟丝子30克   鱼膘胶30克   蚂蚁45克    莱菔子30克      鸡内金30克    丹参15克   檀香15克      海马15克    田七25克     芡实25克    金樱子25克     黄精25克     

诸药为散,炼蜜为丸,每服6~12克,日2~3次。感冒及消化不良停服。

2013年6月13日回访:胃完全好了,头不胀痛,手足麻木消失,夜尿一次。

按语:“虚郁”为病之因,疏肝健脾为治之大法。一诊诸症渐平,二诊小便仍多,肾气不固也,因加海马,芡实等温肾固摄。辨证准确,用药精当,一剂知,两剂愈也。中药是治疑难病之首选,而丸药又是打开疑难病大门的钥匙。

 

(五)文某   女   39岁  2011年1月17日一诊

主诉:头晕失眠8年。

病史:以前产后失于调理,平时工作繁忙,加之运动极少,出现失眠等症状。经人介绍,慕名求丸药调理。刻见:

1.晚上兴奋,难入睡8年。长服安眠药助睡。

2.头晕耳鸣,心悸怔忡。

3.大便干燥难下,2~3天一行,喝蜂蜜水可缓。

4.腰酸背痛,腰冷腹凉,偶发胃痛,烦躁。

5.疲倦经少,面生黑斑。

检查:脉沉细,舌体较瘦,质淡少华,苔薄。

辨证:气血大亏,心肾不交,心神失养。

治法:大补气血,交通心肾,养心安神。

处方:八珍汤,枕中丹等加减。

黄芪100克     西洋参60克   党参120克    茯苓60克    白术30克    炙甘草15克     当归60克    川芎25克   白芍30克    二地各60克   龟板40克    石菖蒲15克    远志15克   龙牡各30克    合欢花25克   淫羊藿30克     海狗肾3条    莲米60克    山药90克    北五味30克  二冬各30克    龙眼肉60克    枣仁60克   蚂蚁30克      灵芝60克    枸杞60克    菟丝60克     制首乌60克   黑芝麻120克   大云60克   柏子仁60克   火麻仁60克    阿胶120克    鸡血藤膏60克  上等蜂蜜适量,诸药烘极干,炼蜜为丸,早晚各服9克,感冒及经期停服。

2011年4月15日回访:睡眠转佳,大便已畅,精神见爽,黑斑变淡,气色转佳。

按语:阴虚阳亢,故晚上兴奋,难入睡。其大便干燥,为阴虚血少,肠道失濡,非热也。胃不和则夜不安。滋阴阳潜则神安,滋阴肠润则便通,此千古不变之理!


(六)匡某  女   65岁    2010年9月17一诊

主诉:体弱多病,久治不愈。

病史:体弱多病,久治无效。查有高血压,糖尿病,长期住院治疗。1年前胆结石切除后身体更差,近来加重。邻居介绍,慕名求诊。刻见:

1.全身颤抖,气断息微,心悸怔忡。自诉“胃极难极胀,食道及胃灼热欲饮冷,饮冷后胃又难受”。

2.形胖面白,腹部膨隆,食后胃胀。

4.抵抗力极差,头晕汗多怕热。

5.大便干燥,2~3天一行。服清热药大便洞泻不止。

检查:脉沉细弱几无,舌胖淡红少华,上布少量薄白苔。
辨证:元气大亏,中气下陷,变症蜂起。

治法:补中益气,调和脾胃。

处方:补中益气汤等加味。

党参25克     白术15克   黄芪60克    升麻5克     柴胡10克     当归12克   甘草6克   陈皮12克     枳实20克    白芍15克  檀香粉4克(冲服)

丹参15克   砂仁10克    茯苓20克    乌贼骨15克大贝15克  蒲公英15克  枣仁25克  焦三仙各15克

姜枣米引    

1剂水煎内服 

2010年9月18日二诊:胃难胃胀减轻,可吃一小碗稀粥。身稍有力,能够外出走走,气喘平息,大便仍干,颤抖停止,口干饮冷减,汗仍多,神增。左脉沉弦细(见于寸关两部),右脉沉细难寻,双尺弱几无,舌同前。继前法。

党参30克   白术15克    黄芪90克   升麻7克

柴胡10克     当归12克    甘草6克    陈皮12克枳实20克  白芍15克 檀香粉4克(冲服)

丹参15克 砂仁10克     茯苓20克      乌贼骨15克

大贝15克 蒲公英15克  枣仁25克  焦三仙各15克

柏子仁15克     姜枣米引   1剂水煎内服

 2010年9月19日三诊:腹部膨隆胀满大减,按之腹部平软,胃胀已微,胃难已瘥,汗减少许多,气短消失,大便一天两次,先干后稀,基本正常,口干思冷饮减轻,饮食有增,身颤抖停后未作。
  查左脉沉弦滑稍有力(寸部明显,关尺沉涩弱似见)。右脉沉弦滑细(寸关明显),尺脉沉涩弱,依稀可触。舌胖淡少华,舌上已续生薄白苔矣。诸病皆吉。
   上方柏子仁减为10克,服2剂。

2010年9月23日四诊:诸证更好,临床症状:
1.气喘渐平。2.胃胀减轻许多。3.食欲增加。4.汗大减。   

目前解决:
1.胃部仍阵阵难。    2.阵阵头紧(一天数次,一次数秒)。3.阵阵手足厥冷痛。 4.大便已两天未行。   5.小便仍频,下身痒。 6.口仍干燥。
查脉较三诊有力,舌胖淡稍有泽,已续生满舌薄白苔。
三诊方加麦冬20克,五味7克,蛇床子10克,山药40克。黄芪增至100克。服3付。
2010年9月30日五诊(丸药善后):饥锇时胃胀胃难,食后消失。能吃干饭了。不喘气,大便 1~2天一行,尚调。小便减少,下身不痒,口干减轻。稍觉口淡乏味。
检查:左脉弦滑,右脉沉弦细数,尺已应指。舌胖淡红润。。
拟补中益气汤等加减组方。

党参100克   白术60克     黄芪120克   升麻15克   柴胡25克    当归45克  炙甘草20克    陈皮20克     枳实30克   白芍45克   丹参30克     檀香30克      砂仁20克 茯苓30克     乌贼骨30克   蒲公英30克

大贝30克     柏子仁60克  麦冬30克   五味子25克熟附片30克  山药120克   莲米30克  枸杞30克     黄精60克     葛根60克  黑芝麻30克    大云30克

诸药烘干研粉,炼蜜为丸,一天2~3次,每次6~12克,感冒停服。

2010年10月8日回访:疗效颇好。
2010年11月23日回访:丸药吃了大半。诸症进一步好转,眠食,二便,精神俱佳。现在每天坚持外出散步活动,定时休息,按时吃饭,高高兴兴,健健康康安度晚年矣。

按语:患者住医馆附近,多次回访,病情稳定。年老体衰,

多种疾病缠身,最易耗损真元,元气大亏,虚而下陷,衍生

诸症。治疗若一叶障目,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恐难全也!

病家可登寿域乎?徒赖西医输液治疗,呜呼---气何以复,

根何以固?

李东垣之“补中益气汤”-----人类的一枚长寿果也!

患者大虚,非此不足以力挽狂澜!


(七)何某   女  18岁  2013年11月17日一诊  

主诉:精力差不能学习半年。

病史:自幼体弱,近读书用功,暗耗精血,大脑不耐思考,休学半年,求中药调理。刻见:

1.形瘦面白,精力不济,头晕疲倦,晨起更显。

2.眠差梦多。

3.畏冷,手心有汗。

4.饥则胃痛,大便偏干。

5.口渴思热饮,

6.发脱耳鸣,乳房平软。

检查:脉沉细(略带弦紧),舌淡胖,苔腻。

辨证:气血双亏,肝肾不足,湿浊中阻。

治法:调补气血,培补肝肾,理气化湿。

处方:归脾汤等化裁。

上等黄芪60克  白人参30克  西洋参60克  太子参60克丹参45克    龙眼肉60克   当归30克    枣仁60克柏子仁60克 白术枳实各60克    檀香15克  砂仁15克远志20克     茯神30克    石菖蒲20克   龟板60克龙牡各30克    阿胶120克   蚂蚁60克      大云30克火麻仁60克   桑椹子60克   桑螵蛸30克    枸杞60克制首乌60克   雪蛤油20克    海马15克     麦冬45克北五味45克   山药90克  百合60克   灵芝孢子粉30克女贞子60克   旱莲草60克  青木香30克     香附30克夜交藤60克   紫河车30克   黄精60克    玉竹60克五谷虫60克   合欢皮60克    焦三仙各30克

诸药为散,炼蜜为丸,每服6~12克,日2~3次。感冒及消化不良停服。

2014年2月27日回访(其母李某求治乳腺增生):精神增加,睡眠转好,夜梦减少,晨起不疲倦。上课不打嗑睡了。大便正常,口渴消失,耳鸣不复存在。

按语:妙龄少女而精神萎顿,一因禀赋不足,二因读书暗耗精血,三因经血丢失。探明此理,治疗有的放矢。归脾汤对心脾血亏,精气神不足等证效果较好,加阿胶,龟板,雪蛤油,枸杞,制首乌等滋阴润燥;伍桑螵蛸,海马,紫河车等温阳壮神。以有血肉有情之品调补七情之病,制丸缓服,可凑大功!


(五)罗某  女   46岁  2012年3月22日一诊 

主诉:腰椎骨质增生1年。

病史:因工作关系,长期站立10余年。1年前左侧髋关节及左腿胀痛乏力,查为骨质增生。建议手术,患者拒绝,慕名求丸药治疗。刻见:

1.双足反复水肿,左足胀痛乏力。全身强硬。

2.形瘦面萎,眩晕耳鸣,嗜睡性差。

3.食欲差,消化弱,大便不成形。

4.咽干口渴喜热饮,易上火,皮肤易痒,

5.经期长(10天),量少有块。

6.易发口腔溃疡,牙易出血。

7.易脱发,有紫癜。

检查:脉沉细略弦,尺弱,舌淡。                  

辨证:肾虚血弱,气滞血瘀,筋骨关节失养而痛。

治法:补肾强骨,温补气血。                      

处方:金匮肾气丸,八珍汤等加减。

肉桂15克     熟附片15克    生地100克   山药100克      山萸40克     泽泻25克      茯苓40克     丹皮25克

当归30克  川芎25克   二芍各45克   生炙甘草各25克   桃红各15克   香附25克  苏木30克      西洋参100克

白术40克     青皮30克     丹参30克     檀香30克     砂仁30克     乳没各30克    地鳖虫30克   炮甲30克

血竭30克    海马30克    海狗肾2条   鱼膘胶200克    蚂蚁200克    田七60克    鹿角30克   鸡血藤膏60克

阿胶100克   全虫30克       蜈蚣30克     龟板60克      玄参60克    巴戟30克      仙茅30克    湘莲肉60克

芡实30克    赤小豆30克    苡仁30克    凤凰衣30克     杜仲30克      枸杞30克   制首乌30克  玄胡30克    合欢皮花各25克  鸡内金60克

诸药烘干研粉,以膏代蜜制丸,一天2~3次,每次6~12克,感冒停服。

膏剂处方:

桑椹子100克  桑寄生100克  六汗100克   石楠藤60克    鹿含草60克  络石藤60克   豨莶草60克    党参200克

木瓜150克   女贞子100克  旱莲草100克  金樱子60克   川怀膝各60克  穞豆皮100克  防已60克   海桐皮60克

徐长卿60克 露蜂房60克  夜交藤150克  莱菔子100克    枳壳60克  山查100克

2012年5月18日二诊:除腿肿痛减不多,其他有显著改善:

1.面色渐华,食欲增加,精神好转,已不嗜睡。

2.口腔溃疡未出现。

3.脉沉弦细,尺渐应指,舌渐荣。

2012年7月23日回访:

1.足肿消失,腿痛大减。

2.神振面华,食欲颇好,大便成形。

3.眩晕耳鸣不复存在。

4.经量增,5天净,无瘀块。

5.睡眠安稳,口腔溃疡未出现,牙不出血了。

6.脉弦细有神,尺渐应指。舌渐荣。

2013年11月21日回访(介绍表妹治疗不孕证):腿不肿不痛,至今未发。

2014年7月5日回访:腿痛愈后,至今未发。

按语:《黄帝内经》曰: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肾主骨,伤骨即伤肾之谓也。长期站立可致下肢静脉血液循环不良或静脉曲张而足肿。年近七七之年,气血虚而肾根摇,故出现诸亚健康状态。

    初诊,罗某家人不相信中药有效,坚持手术治疗。患者惧之,要求中药一试。遂成对立两派-----医患一派,患者家人及邻居为一派。他们甚至嘲笑中药能治愈此病!

   治疗数月,罗某腿痛若失,其他诸症亦有明显改善。

  “中医之生命在于疗效”,此案验之,最具说服力。

 

(六)白某  女   38岁  2012年7月2日一诊

主诉:腰痛5年。

病史:CT查:腰椎4-5膨出,2-3骨质增生。久治不效。同事介绍,特来求诊。临床症状:

1.五年前左侧腰部扭伤,疼痛反复发作。一年前加重,牵及左腿坐骨神经呈放射疼痛,晨起更显,痛处喜温喜按。行走困难。

2.面白有斑,手心易汗。

检查:脉沉细涩,尺弱,舌淡苔薄。血压90/60毫米汞柱。

辨证:肾虚血弱,气滞血瘀。  

治法:补肾强骨,温补气血。

处方:金匮肾气丸,八珍汤等加减。

桂枝15克    肉桂15克     熟附片15克     生地60克 山药90克    山萸40克    泽泻15克        茯苓40克 丹皮15克 当归30克    川芎25克      二芍各25克   炙甘草40克  桃红各25克  香附25克     苏木25克   西洋参60克   党参100克    白术40克    青皮30克  丹参30克     檀香30克    砂仁30克    乳没各30克 地鳖虫30克   炮甲30克    血竭30克       海马30克

蚂蚁60克      田七45克     鹿角30克     木瓜45克鸡血藤膏6克   阿胶100克    全虫30克     蜈蚣30克龟板30克    巴戟30克     仙茅30克    

诸药烘干研粉,炼蜜为丸,一天2~3次,每次6~12克,感冒停服。

2012年11月25日二诊:腰痛消失,腿痛减半,仍屈伸不利。血压110/80毫米汞柱,黑斑变淡。

检查:脉沉弦小紧(右弱),舌淡苔薄。    

辨证:肝肾不足,气血双亏,气滞血瘀。    

处方:金匮肾气丸,八珍汤等加减。

桂枝20克    肉桂15克     熟附片15克   炒生地90克山药90克   山萸40克    泽泻25克       茯苓40克 丹皮15克    当归30克    川芎25克      二芍各25克炙甘草40克    桃红各25克   香附25克    苏木25克 西洋参60克   党参100克    白术40克    青皮30克  丹参30克    檀香30克    砂仁30克    乳没各30克  地鳖虫30克     炮甲30克    血竭30克    海马40克

蚂蚁150克     鱼膘胶120克  田七60克     鹿角30克木瓜45克  鸡血藤膏10克     阿胶100克    全虫30克蜈蚣30克    龟板30克      巴戟30克     仙茅30克怀牛膝30克  杜仲60克    枸杞30克    制首乌30克  玄胡30克   诸药烘干研粉,炼蜜为丸,一天2~3次,每次6~12克,感冒停服。

2014年5月12日回访(携家人求诊):诸症若失,面斑不见。

按语:肾主骨,骨关节痛责之肾弱,为虚痛。从本治,肾精强壮,其痛自解。此案痛处喜温喜按,更是本虚夹寒也,以金匮肾气丸化裁温肾阳,益精血,果愈。


(七)毕某   男   40岁2012年3月14日一诊

主诉:腰椎骨质增生10年。

病史:长年劳作,经常汗出湿衣,居住潮湿,加之房事频繁,

出现诸多症状。临床症状:

1.腰腿冷痛10年,近6年加重。查为腰椎骨质增生,腰椎变形。痛处固定,喜温喜按。

2.畏冷易感。

3.盗汗,汗出湿衣。手足易汗,尿黄乏力,口稍渴。

4.头晕耳鸣眼花。

5.眠差梦多。

6.发白发脱。

7.性差,早泄7年。

检查:脉沉弦紧,舌淡胖,苔白腻。

辨证:寒湿羁留,郁而化热;气阴不足,心肾不交。

治法:散寒清热除湿,益气养阴安神。

处方:麻黄加术汤,桂枝芍药知母汤,十全大补汤等化裁。

麻桂各25克  二术各30克  熟附片30克  制二乌各30克

黄芪100克  云防风30克    二芍各25克     知母25克

肉桂15克    白人参60克   西洋参100克    当归30克

川芎25克    二地各25克   茯苓30克       山药40克

山萸30克    泽泻15克     丹皮15克     怀牛膝25克

枸杞30克    菟丝子30克   补骨脂30克   制首乌30克

青盐25克    杜仲25克     胡桃肉25克     丹参25克

乳没各30克   苡仁30克    莲肉30克       扁豆30克

砂仁30克     陈皮30克    全虫30克       蜈蚣3克

炮甲30克    蚂蚁30克   地鳖虫30克      海马30克

海狗肾2条   苏木30克    香附25克        玄胡25克

龟板60克    远志15克    石菖蒲15克    龙牡各30克

乌蛇30克    淫羊藿30克  鸡血藤膏40克    枣仁30克

柏子仁30克  灵芝30克     血竭30克       田七30克

麦冬30克    北五味30克   阿胶100克      朱砂15克

天仙藤30克    络石藤30克   石楠藤30克 焦三仙30克

诸药烘干研粉,炼蜜为丸,一天2~3次,每次6~12克,

感冒停服。

2012年5月18日回访:

1.腰痛大减,左足麻痛消失。

2.感冒少了,盗汗消失,白天汗少许多。

3.食欲增加,手心汗止。

4.药后胃不胀,口不渴。

2012年8月5日二诊:

1.腰痛微.     

2.极少感冒,汗出少了。手足心汗大减。

3.食欲振,小便正常,头晕未出现。

4.左足痛缓。左足不发凉发木了。

5.口渴思冷饮大减。      

6.睡眠很好。

现在想彻底解决两问题:

1.腰痛。

2.性生活不满意。

检查:脉弦紧渐缓,舌淡红欠荣,苔薄腻。

辨证治法处方仿前。

麻桂各25克  二术各30克  熟附片30克  制二乌各45克

黄芪100克  云防风30克  二芍各40克     知母25克

肉桂15克    白人参60克   西洋参100克    当归30克

川芎30克    二地各30克   茯苓30克       山药40克

山萸30克    泽泻15克     丹皮15克     怀牛膝60克

枸杞30克    菟丝子30克   补骨脂30克   制首乌30克

青盐25克    杜仲60克     胡桃肉25克     丹参30克

乳没各60克   苡仁30克    莲肉30克       扁豆30克

砂仁30克     陈皮30克    全虫45克       蜈蚣45克

炮甲45克    蚂蚁60克   地鳖虫45克      海马45克

海狗肾3条   苏木30克    香附30克        玄胡30克

龟板60克    远志15克    石菖蒲15克    龙牡各30克

乌蛇30克    淫羊藿30克  鸡血藤膏100克   枣仁30克

柏子仁30克  灵芝30克     血竭30克       田七60克

麦冬45克    北五味30克   阿胶100克      朱砂25克

诸药烘干研粉,炼蜜为丸,一天2~3次,每次6~12克,

感冒停服。

2014年1月13日回访:诸症十愈八九。一年前外出打工,

天暖之时,身体颇好,腰痛至今未作。

按语:肾主骨,肾虚骨痿,腰腿或软或痛。复加风寒湿邪着

而不去,遂作冷痛也。素体阴虚,邪从热化,于是盗汗口渴

尿黄等渐次出现。寒热混杂,虚实互见,治疗颇难。桂枝芍

药知母汤可破解之。伍麻黄加术汤增强散寒除湿之用,配十

全大补汤益气养血固本。腰椎增生及变形,此乃慢性病,须

药物浓度在体内缓慢积蓄,以量变促质变。故连服两剂而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阴阳两虚同仁堂含人参的中成药,8种含人参的中成药
品读红楼之人参养荣丸
不孕不育
详解10种健脾胃中成药,一招搞定脾胃病,放在圈子一生受益!
【李可六经临床方剂参考(孙其新《李可六经辨证学》】
全民皆脾虚!四种健脾中成药,各有妙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