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秘方解秘:皂荚治疗面瘫及骨关节病好

皂荚辛咸温,有小毒。常用于祛除风痰、除湿毒、杀虫、通经络。本人多年来用皂荚散吹鼻孔治疗面神经麻痹,动辄应手取效。一般取大皂荚若干(文火炙干),研极细末,装瓶密封备用,临用时用苇茎杆或用纸卷细卷装药少许吹鼻孔内,向右歪斜吹左鼻孔,向左歪斜吹右鼻孔,早晚各一次,10天内基本痊愈。此为民间人士传我的秘方,用了几十例,无不应手。曾有一女患,26岁,医生,生育后受风出现面神经麻痹,嘴角向右歪斜,因为她是一个三甲医院的西医医生,所以用西医治疗一个多月,静滴脱水药、激素、维生素类药物、神经营养药、甚至抗菌素也上了,无明显好转。最后到我这里,用此方10天痊愈,后有人说,西医治疗一个月后到了快要见效的时候,正好赶上中药治疗,所以好象是中药治好了,其实是西医的功劳,听完此话,一笑了之。

 

皂荚治疗痹症也有很好疗效。痹症书本上分为寒痹、风痹、湿痹、热痹、风寒湿混合痹,而临床上并不是这样的情况,以风寒痹多见,有以大关节为主的病变,有以小关节病变为主的病变。《本经》说皂荚“主风痹,死肌”。并有皂荚丸一方,研细微末成密丸,3g/丸。每服3-6g,3次/天,1疗程/月,有效率95%以上。在治疗中,一般服药7天,关节疼痛即明显减轻,关节活动度也明显改善,行动日渐灵活,轻中度患者1个疗程即可治愈,重度患者2-3个疗程基本能恢复日常活动,生活可自理。曾治疗过一例强直性脊柱炎,一例重症肌无力、一例脊髓空洞症,2个疗程痊愈。偏瘫患者也可应用,效果不错。儿童患者0.5-3g。

 

                                            皂荚丸证--百看不厌

 

                                                      曹颖甫等

 

 

                                                      皂荚丸证其

《要略》曰:“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按射干麻黄汤证但云咳而上气,是不咳之时,其气未必上冲也。若夫本证之咳逆上气,则喘息而不可止矣。病者必背拥叠被六七层,始能垂头稍稍得睡。倘叠被较少,则终夜呛咳,所吐之痰黄浊胶粘。此证予于宣统二年,侍先妣邢太安人病亲见之。先妣平时喜进厚味,又有烟癖,厚味被火气薰灼,因变浊痰,气吸于上,大小便不通。予不得已,自制皂荚丸进之。长女昭华煎枣膏汤,如法昼夜四服。以其不易下咽也,改丸如绿豆大,每服九丸。凡四服,浃晨而大小便通,可以去被安睡矣。后一年,闻吾乡城北朱姓老妇,以此证坐一月而死,可惜也!

曹颖甫曰:有黄松涛者,住城内广福寺左近,开设玉器店,其母年七旬许,素有痰饮宿疾,数年未发,体甚健。某秋,忽咳嗽大作,浊痰稠粘,痛牵胸肋,夜不能卧,卧则咳甚,胀痛更甚,前所未见。病发三日,乃延余诊,其脉弦数,气急促,大便三日未行,力惫声嘶,喘不能续,证己危险。余乃告其家人曰,此属痰饮重证,势将脱,若不急救,再延片刻,无能为矣。于是急取控涎丹一钱五分,以开水冲元明粉三钱吞送。不久,咳减,气急稍定。至晚,大便下,作黑色,能安眠。达旦,诸恙尽失。于是始知控涎丹系十枣汤变其体制,用以备急者也。然考此病本皂荚丸证。金匮所谓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是也。但此证来势暴厉,病体己不支,恐皂荚丸性缓,尚不是以济急耳。

皂荚丸证其二

门人卢扶摇之师曹殿光,芜湖人,年五十所,患痰饮宿疾,病逾十载,扶摇不能治,使来求诊,其证心下坚满,痛引胸胁,时复喘促,咳则连声不已,时时吐浊痰,稠凝非常,剧则不得卧。余谓其喘咳属支饮,与《伤寒论》之心下有水气,《痰饮篇》之咳逆不得卧,证情相类,因投以小青龙汤,不效。更投以射干麻黄汤,合小半夏汤,又不效。而咳逆反甚,心殊焦急。更思以十枣汤攻之,而十枣又为胸胁悬饮之方。思以葶苈大枣降之,而泻肺系为肺胀肺痈而设,皆非的对之剂。纵投之,徒伤元气,于病何补?因念其时吐痰浊,剧则不得卧,与《金匮》所载皂荚丸证,大旨相同。遂以皂荚炙末四两,以赤砂糖代枣和汤,与射干麻黄汤同服之。共八剂,痰除喘平,诸恙尽退。

皂荚丸证其三

余尝自病痰饮,喘咳,吐浊,痛连胸胁,以皂荚大者四枚炙末,盛碗中,调赤砂糖,间日一服。连服四次,下利日二三度,痰涎与粪俱下,有时竟全是痰液。病愈后,体亦大亏。于是知皂荚之攻消甚猛,全赖枣膏调剂也。夫甘遂之破水饮,葶苈之泻痈胀,与皂荚之消胶痰,可称鼎足而三。惟近人不察,恒视若鸩毒,弃良药而不用,伊谁之过欤?

曹颖甫曰:亲治张大元喘咳,不得卧,亦用控涎丹法,一下而愈。近数年来大元染有烟癖,浓痰和水而出,一夜得一大玻璃杯。诸痰饮方绝无功用,皂荚灰亦无济。大约水气太甚者,既不当用涤除油垢之法,而中有浓痰者又非温药所能治乎?


                                           皂荚丸证其

郑左住方滨路口 年八十二岁 湿痰之体,咳嗽,四肢浮肿,病情属溢饮,原当发汗利小便,但以浊痰阻于胸膈,咳而上气,但坐不眠,痰甚浓厚。病急则治其标,法当先用皂荚丸以下胸膈之痰,俾大小便畅行,得以安睡,方是转机。今按两脉结代,结代之脉,仲景原以为难治,药有小效,方议正治。

土皂荚去黑皮去子去弦酥炙研细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丸日三服

以黑枣二十枚浓煎去渣送丸

拙巢注:病家将此方询诸他医,医以剂峻,劝勿服。其后究竟如何,不可得而知矣。

曹颖甫曰:皂荚丸之功用,能治胶痰,而不能去湿痰。良由皂荚能去积年之油垢,而不能除水气也。然痰饮至于嗽喘不已,中脘必有凝固之痰,故有时亦得取效。惟皂荚灰之作用乃由长女昭华发明。彼自病痰饮,常呕浓厚之痰,因自制而服之。二十年痰饮竟得割除病根。予服之而效。曹殿光适自芜湖来诊,病情略同,故亦用之而效也。

【按】 《金匮》本方云:“皂荚八两,刮去皮用,酥炙。右一味,末之,蜜丸,桐子大,以枣膏和汤,服三丸,日三,夜一服。”刮去皮用者,刮去其外皮之黑衣也,酥炙者,用微火炙之,使略呈焦黄即得,勿成黑炭也。服三丸者,每服三丸也。日三夜一服者,日中三服,夜间一服,竟日共四服,计十二丸也。故或云本药荡涤刺激之力甚大,一日用量不得过梧子大三丸者,非也。枣膏和汤者,言预用枣肉煎熬成膏,及应用时,取膏加热水,使混和成汤,送本丸也。尤氏云:饮以枣膏,安其本也。此说甚是。伸言之,即恐皂荚入胃,非但去浊痰,并将殃及胃中宝贵之津液,故必用枣膏以固护之,此吾友吴凝轩之说也。吾师代枣膏以砂糖,无非取其便捷,然其保津之功,恐不及枣膏远甚。顾二者皆属甘味,与甘草之安肠生津,饴糖之建中定痛,有异曲同工之妙。

综计以上本汤四案,第一案邢太安人先一日四服,共进如梧子大者十二丸,次一日共进如绿豆大者三十六丸。今案凡蜜丸如梧子入之丸药,每钱约得十余丸,则如梧子大十二丸者,量仅钱许耳。第二案曹殿光用皂荚末四两者,乃其八日间之总量也。即先一日服皂荚末一两,次日改服射干麻黄汤一剂,以后第三、第五、第七日同第一日,第四、第六、第八日同第二日。按每日服末一两较第一案之钱许量已大增,但此为皂荚焦黑之灰,彼为同品炙黄之质。黑者力微,黄者力巨,故其量为反比,而二者病情又有重轻之分,故量虽迥异,并非矛盾。第三案吾师自以皂荚大者四枚炙末,盛之得一小半碗。余尝试择大皂荚一枚,不去皮弦与子,衡之,得新秤一两许,又取大者二枚,炙之使焦,研之为末,衡之,得六钱许。是四枚末约为一两二钱许,与第二案所称之两许,亦尚相合。第四案如古法,与第一案同。按本药究属峻品,无经验之医士初次试用,宁肯每服五分递加,较为妥当。

又按用皂荚无非取其荡涤胶痰,而其能荡涤胶痰者,盖即赖其中含有石碱素。西医谓驱痰剂西药如西尼加根,中药如远志,桔梗,皂荚,中皆含有石碱素,所谓刺激性驱痰剂是也。故用牙皂之荚,可以代西尼加根云云,中西学说相通,信哉。

曹颖甫曰:除痰之药以有碱性者为长,故咯痰不出者,用桔梗甘草汤,无不克日取效,以桔梗含有碱性故也。痰粘胸膈而不出,则用有碱性之桔梗以出之,所谓在高者引而越之也。胶痰在中脘,则用有碱性之皂荚以下之,所谓在下者引而竭之也。凡用药有彻上彻下之异,可因此而观其通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案见解之皂荚丸
皂荚丸证其二
金匮要略学习笔记——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 脉证治第七
朱良春先生用皂角 牵牛治疗顽固便秘的经验体会
李今庸,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4.3)射干麻黄汤半夏厚朴茯苓生姜汤皂荚丸厚朴麻黄汤泽漆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