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五)小儿黄疸
(十五)小儿黄疸
例一刘××,女,初生19天,因颜面头部多发性小脓疱疹三天,于1961年3月15日入院。患儿皮肤。巩膜软腭黄染,黄疸指数90单位,胆红质10毫克%,凡登白直接(+++)、间接(+++),麝香草酚浊度3单位,尿三胆及胆红质(-)。诊断:(1)新生儿败血症,(2)脓疱病,(3)生理性发黄。经用抗生素及输血,脓疱已瘥,惟黄疸日渐加重,大便色白,外科排除先天性胆道梗阻。会诊时患儿面目皮肤发黄已一月,有时呕吐,脘部胀气,小便短赤,筋纹青,舌淡红。辨证:胎毒内蕴,湿热不尽,肝脾郁滞,发为胎黄。治法:疏肝化湿。方药。茵陈6克白术10克枳壳5克桂枝3克茯苓12克法半夏5克鸡内金1枚炮姜3至2付。复诊:黄疸减退,因更换乳食致腹泻七次。此系脾胃娇弱,运化失调:治以温中健脾利湿。茵陈6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桂枝3克苍术6克炮姜3克苡仁10克砂仁3克法半夏5克麦芽10克鸡内金1枚2剂。三诊:腹泻已止,乳食佳,黄疸渐退,大便色黄,继以扶脾化湿之六君汤加茵陈退黄为主,乳食积滞加曲、麦;鹅口疮加白寇仁、厚朴、通草等调理善后。
(《廖溶泉儿科医案》)
例二余调,男,2.5月,1970年7月31日初诊。家人代诉:患儿系第一孕第一胎,出生后数日开始发黄,日渐加童,至今二月未愈。经某医院检查,诊为新生儿黄疸(病理性),谓非手术治疗不可,未遂。来诊时患儿面目追体黄如橘色,神倦,思睡,不欲饮乳,偶有呕吐,尿量少,色黄赤,大便于结不畅,色淡,唇舌紫红而黯。辨证,脾运不健,湿热之邪蕴蓄于内、不得宣泄而致胎黄。一治法:清热解毒,行气利湿。方药:绵茵陈9克炒栀子6至枳壳3克泽泻9克白花蛇舌草9克小叶凤尾草12克2剂。二诊(8月4日):药后大便较稀烂,按上方去枳壳加厚朴3克,鸡内金4.5克,云茯苓6.9克,3剂。三诊(8月7日):药后精神好转,胃纳渐增,舌色稍红,苔薄白,遵前法,稍佐益气之品。处方如下:绵茵陈9克枳壳3至云茯芩9至白花蛇舌草9克小叶凤尾草9克孩儿参6克3剂。四诊(8月15日):皮肤面目黄染渐退,神情较前活泼。尿量稍多,色较前淡,大便稀烂,每天1至2次:湿热已解大半,继以清热利湿解毒兼益气健脾。处方:孩儿参6克参须4.5克绵茵陈9克小叶凤尾草9克白花蛇舌草9克枳壳3克泽泻9克生苡仁12克岗梅根9克3剂。五诊(8月18日):前症显著好转,面目皮肤黄色渐退减,尿量增多,大便正常。按:5日方继服3剂,以后依此加减再服10余剂,诸证悉除。随访6年,小儿健康成长。
(《新中医》编辑室:《老中医医案医话选》,罗元恺医案,张玉珍整理。1977年)
例三杜某某,男,6岁,1953年10月出诊。冒雪玩耍,受寒战栗,小便不利,用热熨法暖脐下,小茴香煎汤服之,小便稍利,遂致面目发黄,黄色晦暗,腹胀尿少,食欲不振,便稀色灰,脉浮缓,苔白腻。辨证:寒湿阻遏,脾阳不振,胆液为湿所阻,溢于肌肤。治法:化气利水,温脾燥湿。方药:茵陈9克猪苓6克茯苓6克泽泻6克白木9克桂枝3克于姜3克服1剂,小便利,又服2剂,黄疸皆退,诸证悉愈。
(《窦伯清医案》
【评按】小儿黄疸,明代儿科学家万全认为此病“多因湿热、食积,与大人不同”,或由于脾虚湿滞而发病。但其中有属于新生儿黄疸者,中医称之为“胎黄”。此证多由母体湿热遗于胎儿,亦有因分娩后胎儿感受湿毒所致者。小儿黄疸的治疗,当以清利湿热或扶脾导滞化湿为大法。
例一为母体湿热蕴滞熏蒸于胎,即所谓“胎黄”。儿体湿热盛,兼见肝脾郁滞,治宜疏肝化湿和中为主。方用茵陈五苓散加减,凉血解毒则非所宜。
例二亦属胎黄,但临床辨证有脾运失健、湿热蕴内、不得宣泄之象。治以清热解毒、行气利湿法,方用茵陈蒿汤加减,其中用白花蛇舌草、小叶凤尾草能加强清热解毒利湿之效。此案的另一特点是,前后五诊始终辅以行气药以助运化,有助于健脾法湿消黄。
例三属小儿阴黄,由于寒湿阻遏,脾阳不振,湿困中土,症见面目晦黄,腹胀纳减,便稀色灰。治以化气利水,温脾燥湿法。按茵陈五苓散原治小儿湿热阳黄,此案以本方加辛热之干姜以温中扶阳,使临床适应症有所改变,然究非阴黄常用治法。
(十六)小儿肝昏迷孙××,男,1岁,住院号:101917。患黄疸二十天,十天来加重,精神不好,于1970年7月15日入院。入院印象:急性肝萎缩,早期肝昏迷。入院后神志逐渐不清,时有躁动,今晨神志益昏迷,躁动加甚,不断抽风,周身黄染明显,腹胀,便溏色白。肝胁下0.5厘米,脾未触及。体温38.5℃。舌质红,苔黄腻,脉象滑数。肝功能:谷丙转氨迥320单位,麝浊17.9单位,麝絮(++),直接胆红质13.9毫克%,间接胆红质17.1毫克%,7月17日请中医会诊:辨证:湿热入营,侵入心包。治法:清热开窍,利胆消黄。方药:3号安宫牛黄丸,每日四次,每次半丸。胆郁通,每日四次,每次一丸。服药第二天,躁动略减,继服上药。第三天昏迷好转,热退。第五天神清,但视力障碍,仍服上方。8月7日复诊:饮食、神志、体温均正常,一般情况好。仅视力未恢复,巩膜尚微黄,大使每日一次,在胆郁通方剂基础上加清肝明目法治之。方药:草决明、密蒙花、杭菊花、马尾连各9克胆草3克淡竹叶、广郁金各4.7克茵陈6克甘草3至水煎,4剂。8月11日复诊:视力好转,眼球能随外物活动,于8月6日复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90单位,麝浊8.1,白蛋白3.1克%,球蛋白2.3克%。直接胆红质3.08毫克%,间接胆红质0.7毫克%。原方带药出院,门诊继续治疗。一个月后复查,一般情况好,视力已恢复正常。肝功能基本正常。附注:“胆郁通”为何氏验方,功能清利湿热,利胆消黄。其组成为:茵陈150克,郁金75克,甘草15克。共研细末,蜜丸,丸重1.5克。服法:一日总量,1岁2丸,3岁4丸,6岁6丸。主治急性传染性肝炎,包括黄疸型与非黄疸型,溶血性黄疸,慢性间歇性幼儿黄疸等辨证属于阳黄者,较有效验。
(《何世英儿科医案》
【评按】此例辨证属湿热入营,邪犯心包。故先治以安宫牛黄丸清热解毒,芳香开窍,开其闭以治其标;又以何氏验方“胆郁通”清泄湿热、利胆化郁以治其本。标本兼顾,效验颇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方剂名家陈潮祖:三香汤临床应用
湿热中阻引起的胆道疾病(胆结石)取穴法
肝胆湿热型胆石症实用偏方
《ZZZ》胆囊炎脾胃湿热的验案(重要)
医话2则:小方治疗新生儿黄疸
胎黄医话两则作者/郭锦章、李宏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