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小儿肺炎
(二)小儿肺炎
例一陈某,男,7岁。病历号:16425。七日来高烧不退,咳嗽胸疼,头痛不食,腹部不适。一日来恶寒高烧,日哺尤甚,口干思饮,大便于,小溲赤。来院时体温39.6℃,重病容。右肺中部有实变征及罗音,心腹正常,胸透为大叶肺炎。自细胞10,200/立方毫米。舌质赤,苔薄黄,脉洪数。辨证:表邪入里,热的太阴。治法:辛凉解表,清肺化痰。方药:银花10克连翘10克桑叶6克菊花6克炒杏仁5克薄荷2.4克生石膏24克桔梗6克黄芩6克浙贝6克鲜生地12克甲壬金散及羚羊粉各0.3克,日服三次。服药1剂,体温下降,两剂后体温正常,两颧尚赤,咳嗽痰浊,粘稠难出,精神食欲均好,舌苔黄厚,脉数有力。表证已罢,里热未清,继予原方加减:银花10克连翘10克菊花6克炒杏仁5克生石膏24克桔梗5克鲜生地12克山栀衣5克大麦冬10克浙贝10克焦军5克紫雪丹1.2克,日服三次。又服两剂,热净身凉,午后咳嗽尚重,余症悉无。舌根尚有厚苔,脉缓,肺热未净,继予清热肃肺之剂;又三日后,肺内炎症大部吸收,仅轻咳有痰,乃出院疗养。附方:甲壬金散:天竺黄10克广橘红10克银花10克麻黄、桃仁各6克杏仁、栀子、川连各10克浙贝15克全蝎10克羌独活各6克锦纹30克赭石10克朱砂30克。上药共研极细未,每30克加羚羊角2.4克,犀角面1.5克,牛黄5克,麝香2.4克,珍珠1.8克,琥珀5克,冰片1克。共研匀备用。
(《赵心波儿科临床经验选编》)
例二冯××,女,6岁,1961年3月14日会诊。腺病毒肺炎住院三周,发热,咳嗽气喘,发憋,面青白,下利,肺部罗音较多。舌淡苔灰黑,脉滑数,属内饮兼感,治宜宣肺。处方:麻黄1.5克干姜0.9克细辛0.9克五味子(打)10枚法半夏3克桂枝1.5克生石膏6克炙草1.5克杏仁10枚白芍1.5克大枣2枚。以水300毫升,分三次温服。3月16日复诊:身微热,面红润,咽间有痰,食纳稍增,大便次数已减少。舌淡、苔灰黑已减,脉滑微数。治宜调和脾胃,理肺化痰。处方:法半夏3克橘红2.4克炙甘草1.5克紫菀2.4克五味子(打)10枚细辛0.9克苏子(炒)3克前胡1.5克生姜2片大枣2枚。3月17日三诊:热退,喘憋减,精神转佳,食纳好。脉缓,舌淡苔减,继服前方而愈。
(《蒲辅周医疗经验》
例三李某某,男,5个月,因发热咳喘已十一天转入某医院。住院检查:体重6.3公斤,缺氧1度,肺部扣诊浊音,听诊有水泡音,调线发现有大片实化。血化验:白细胞总数:24,200/立方毫米,中性68%,淋巴32%。咽培养有大肠杆菌,咽拭子分离为Ⅲ型腺病毒。诊断:腺病毒肺炎并发心力衰竭。病程与治疗:持续高热无汗,四肢不温,咳嗽喘促,音哑,痰阻不利,面青,口周微发绀,呼吸不匀,舌红无苔,脉滑微数。此证虽见舌红脉数,肺阴受伤之候,而高热无汗,面青唇绀,喘咳痰滞。仍属风痰阻塞,肺气郁痹,急宜疏风开肺宣痹,方药:僵蚕3克前胡2.4克牛蒡子3克桔梗2.4克杏仁3克射干2.4克甘草1.5克竹叶3克苇根9克葱白2寸。复诊(4月:2日):连服二剂,未获汗、惟四肢转温,表气仍闭,余证不减。遂改用射干麻黄汤加减,开肺宣痹,和胃涤痰。处方:射干1.5克麻黄0.9克细辛1.5克紫菀2.4克五味子10粒半夏3克茯苓3克化橘红3克甘草1.5克(炙)苏子2.1克(炒)生姜2片大枣2枚(劈)、再服2剂后,乃获全身淅淅汗出,肺胃和调,诸证渐除,病遂告愈。
(《蒲辅周医案》
例四李××、1岁半。患儿咳嗽,痰盛,发烧一周,因气喘鼻煽一天入院。体温39℃,呼吸60次/分,精神差,无汗。舌苔薄白,脉浮数。西医诊断:肺炎。x线胸透:右肺下野炎变。辨证:风温犯肺。治法:清热解毒,辛凉透表。方药:用麻杏石甘汤加味。麻黄3克杏仁9克甘草6克生石膏12克银花6克连翘9克桔梗6克芥穗12克鲜芦根30克。治疗经过:入院第二天,身热退(36.7℃),精神好转、咳喘减轻,痰减少,食欲不振,舌苔黄白垢腻。表邪已解,余热未尽。前方去芥穗,加枳壳12克。第3~4天体温正常,咳喘继减,食欲渐增。舌净,脉缓。宜辛凉轻剂以奠其后,用桑菊饮加减,第三天痊愈出院。、《赵锡武医疗经验》
例五何××,男孩,九个半月。病历号,68068。1962年12月10日初诊。患儿因咳嗽月余,日渐加重,且发热作喘,经某院诊为支气管肺炎(极重型)。体温39.8℃,精神不佳,时时烦扰昏睡,呼吸促迫,鼻扇肋动,喘憋(给氧气吸入),面赤唇红,大便每日8~9次,有奶瓣,粘而色黄,小便黄少,脉浮数有力。辨证:肺内蕴热,感受温邪,邪热充斥内外,的伤津液。治法:清热解毒,宣肺疏解,少佐益阳。方药:芥穗3.6克板蓝4.5克薄荷1.5克花粉6克炒栀3克元参6克射干1.8克麻黄0.9克杏仁3克安宫牛黄散0.9克(分三次服)服药三剂病情好转,体温渐降至正常,喘平,咳嗽有痰,大便正常,眠食均佳,上方去牛黄散加减,再予数剂告愈。
(祁振华治验,邵慧中整理:小儿肺炎辨证用药的经、、验介绍,《中医杂志》10:8,1964)
例六曹某某,女孩,9个月,病历号:68264。患儿因咳五天,身热二天,喘憋半天,经某院急诊
(因高烧服退热药后,体温突降),诊为重型小叶性肺炎,喘息性支气管炎合并心力衰竭。来诊时体温36℃,精神萎靡,喘憋鼻扇(给氧气吸入),胸部膨隆,喘气抬肩,气道痰鸣,大便日一次正常,小便略少,面色灰白,暗而不泽、口鼻周围青紫,舌苔薄白,舌质红)口内干而少津,脉数疾。听诊两肺密集细小水泡音,心率174次/分。辨证:温邪入肺,表邪不尽,正气已虚。治法:清热解毒,益阴宣肺解肌。方药:青蒿6克葛根3克麻黄0.3克元参4.5克牛黄散0.3克(分三次服)。服药当天夜间,体温回升至39℃,不久即自然下降。次日体温正常,精神好转,喘减微咳,撤氧气吸入,上方去牛黄散、青蒿、葛根,加麦冬、花粉各4.5克,射干2.4克。服六剂后肺罗音消失,痊愈停药,经追访未复发。
(祁振华洽验,邵慧中整理:小儿肺炎辨证用药的经验介绍,《中医杂志》10:8,1964)
【评按】小儿肺炎多属祖国医学温热病范畴,既是常见多发病,又是对小儿健康生命具有较大威胁性的病证。临床以身热、咳喘、胸痛、鼻煽为主症。中医认为以外感风寒、风热,肺气失宣,内蕴痰热,邪闭肺络为其主要病因、病理。治疗以宣肺定喘、清化痰热为大法。
例一为大叶性肺炎,中医辨证属风寒束表而肺热炽盛,表里俱热,邪热闭肺。由于邪在肺经气分,日晡热甚,热灼肺络,故于辛凉解表、清肺化痰的同时,加用羚羊、甲壬金散(赵氏经验方)等,直折内外之热,使病速愈。例二、例三为腺病毒肺炎,例二中医辨证为外寒内饮,属于伤寒的范畴,故治以宣肺,发散风寒,温化寒饮为主、方用小青龙加石膏汤,加石膏者,因风寒束肺、郁而化热故,是为兼治之法。当证情缓解后,继用调和肺胃、化痰祛湿,是为先宣后降治法。
例三为风寒犯肺,症见高热无汗,咳喘痰滞)面青唇给等症。已见舌红脉数。为肺阴伤之征,似不宜汗,但由于患者无汗,肺气郁闭,急则治标,当以辛温开闭取汗,表邪解而阴液存,是为治疗中的变法、例四为风温犯肺,用麻杏石甘汤参入银翘散中主药以清热解毒,辛凉透表;复诊以辛凉轻剂善其后。此案反映了赵氏善于揉合经方、时方于一炉,见效颇快。
例五为肺内蕴热复感受温邪。以致邪热充斥内外,津液的伤,治宜清解疏宣,少佐益阴之品,方中加入安宫牛黄丸(《温病条辨》方)能加强清热解毒,兼开痰热之闭,临床适用于肺炎热毒炽盛、痰热内闭患者。
例六为重型小叶性肺炎、喘息性支气管炎合并心力衰竭。辨证为温邪袭肺,表邪不尽而正气已虚。祁氏治以清肺解毒,开肺气之闭为主,益阴解肌为佐。牛黄散则不宜久用,以其寒凉伤正,终以清热润肺法收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儿肺炎治愈难 京城名医有经验
小儿肺炎屡试屡效方
中医不传之秘剂量之——麻黄
郭生白《小儿肺炎》
治疗小儿风热咳嗽,6种药最常用
《内证观察笔记》无名氏(7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