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3.中风、半身不遂

1。通脉汤(杨百荛)
  (组成]  黄芪30克当归15克  白芍15克  桃仁10克
生地15克川芎10克  丹皮10克桂枝10克茯苓10克
  (功效]  益气活血,逐瘀通络。
  [主治]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脉迟
缓或浮弱,舌苔薄白。
  [用法)  水煎,一日一剂,分三次温服。
  (方解]  上述症状,均属“中风”的范畴,古今皆称重证,
对其发病原因及其机理的认识,历代争论颇大。唐宋以前侧重于
外风,多从外风立论;从金、元起侧重于内风,多从内风立论。如
刘河间主“心火暴甚”;李东垣主“正气自虚”;朱丹溪主“湿痰
生热”;张景岳主“内伤积损”;尤在泾则进一步主张:“无论贼风
邪气,从外来者,.必先有肝风为之内应”,从内外二因立论,这与
《内经》所说的“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理论是一致的;、王清任
则认为中风“实因气亏"。当然,中风并非只因气亏,治疗时还必
须活血化瘀。
    本方是从仲景之桂枝茯苓丸和清任之补阳还五汤二方化裁而
成。根据气为血帅,血随气行的理论,以黄芪为君,重在补气;配
桂枝、桃仁、川芍、丹皮为臣,以活血通脉;用当归、生地、自
芍、茯苓为佐使,以养血安正,使瘀去而不伤正,活血而无耗血
之虑,共奏益气活血之效。
    (加减)  气血亏虚者加党参、丹参;神志不清者加石菖蒲、
远志;口眼歪斜较甚者加全蝎、蜈蚣;头昏者加菊花、蔓荆子;失
眠者加酸枣仁、女贞子、旱莲草;语言不利较甚者加胆南星、石
菖蒲;血压偏高者可倍用黄芪,再加入龙骨、牡蛎、磁石、珍珠
母之属以重镇熄风。   
    (按语)本方功擅益气活血,对中风后遗证属气虚者有良效,
中风初期实证者不宜之。
   
 
2。乌附星香汤(李仲愚)    ,
  [组成)  制川乌10克制自附子10克制南星10克木
香10克    ’
  (功能)祛风散寒,通经活络。
  (主治]  面瘫、面痛、中风偏瘫、痹证等。
  (用法)  水煎服,1日3次,饭后服。制川乌、制自附子、制
南星应先煎1小时,待药液不麻口后再加其它药物煎lo分钟即
可。    、
    [方解]  乌附星香汤是李氏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自制方荆。临床上广泛适用于面瘫、面痛、中风偏瘫、痹证等疾
 病,均能收到满意的效果。面瘫、面痛、中风偏瘫、痹症等疾病,
  其病因病机都是由于感受了风寒。如《张氏医通》中说:“面痛……
 不能开口言语,手触之即痛,此是阳明经脉受风毒,……自凝滞
  而不行。”《素问·痹论》也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本方中制川乌、制白附子、制南星都是辛温之品‘,有祛风通络、散
 寒、止痛、燥温化痰作用;木香以助理气通经;四药配伍,相得
 益彰,并可以此方作基础,随证加减。
    (加减]  血虚者加当归、川芎、生地、白芍四物汤以养血祛
  风;有瘀血阻滞者加桃仁、红花、赤芍、丹皮以活血祛瘀;筋脉
  痉挛抽搐者加僵蚕、全蝎、蝉衣、蜈蚣以熄风止痉;有热者加银
  花、连翘、黄芩、黄连等以清热;有气虚者加黄芪、、潞党参、白
  术等以益气;头昏眩晕者加钩藤、桑叶、菊花、草决明以清利头
 目;大便秘结者加酒军、火麻仁、郁李仁、蜂蜜等以润肠通便。
     [按语]  本方多燥烈,对寒痰瘀血痹阻经络者有卓效。然燥
 烈之剂多伤正气,故对体质虚弱者不宜之。
     附  李仲愚简介:1920年生于四川彭县,现为成都中医学院
 附院主任医师。李氏临床50余年,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尤擅长
 用祖传针法治疗疑难怪症。
     通讯地址:成都中医学院附院邮编:610000
 
3。通脉舒络汤(张学文)    ‘
    (组成]  黄芪30克红花10克川芎10克地龙15克
    川牛膝15克丹参30克桂枝6克山楂30克
    [功能]  益气活血,通脉舒络,排滞荡邪,祛瘀生新。
     [主治]  中风、痹证等偏于气虚血瘀者。  ,
    [用法]  常规煎服。
    [方解]  本方由清代王清任之补阳还五汤加减而成。方中黄
芪为补气要药,健脾益肺,益气通络,配合诸活血之品,其行气、
补气活血之功能更甚,乃方中君药;川芎为血中之气药,其性辛
香走窜,可温通脉络,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走而不守,既能上
行头目,又可外彻皮毛,旁达四肢,更可通行血脉;红花活血化
瘀行滞之力甚强,二者相得益彰,共司臣职;地龙咸寒走窜,入
络剔邪,畅通血气,熄风止痉;川牛膝味苦重于甘,攻破之力甚
强,非但可活血通络,祛瘀止痛,亦可弓f血下行,走而能补;丹
参功似“四物”,善活血凉血,养血益心,祛瘀生新,安神定志;
桂枝则可温经行瘀,通阳化气,此四者相伍,可佐君臣,增其活
血祛瘀止痛之效;山楂入血分,不但消食化积之功甚强,且其活
血散瘀消肿之力亦佳,故而独领使命。该方能补能攻,能上能下,
且寒温之品并施,以防辛温走窜之品伤及阴血,共奏益气活血,通
脉舒络,排滞荡邪,祛瘀生新之功。方中山楂一味既可奏活血散
瘀之效,又可消解诸药之腻,健脾和胃。
    [加减]    (1)意识、语言障碍明显,属气郁或痰湿内阻者
加郁金12克、菖蒲10克、法半夏10克、茯苓15克;(2)语言
障碍,吞服困难者,原方去桂枝,加胆南星10克、郁金10克;
(3)头痛甚者,去桂枝、红花,加僵蚕10克、菊花15克;(4)眩
晕明显,若系肝阳上亢者,去桂枝、川I芎、黄芪,加珍珠母30克
(先煎)、茺蔚子10克;(5)纳呆胸闷、舌苔白腻,湿浊明显者加
白术、茯苓各10克、苡仁20克或藿香、佩兰各10克;(6)呕吐
者加竹茹、姜半夏各10克;(7)便秘、口臭者加大黄12克(后.
下);(8)抽搐者,去桂枝加僵蚕、钩藤各10克。    ’  :
    (按语]  方中山楂运用颇有新意,值得玩味。盖中风患者多;
肠厚脂高,本品既可薄肠又可化脂,且能活血,尚能防黄芪壅补
之弊。一药四功,确为善用药者。   
    附张学文简介:生于1935年,陕西汉中人。现为陕西中医
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兼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等职。临
证注重气血,强调祛邪,每获显效。    ’
    通讯地址:陕西中医学院邮编:710000
 
4.制稀莶至阴汤(任应秋)
  [组成]  制稀莶30克干地黄9克盐知母12克  当归
9克枸杞子9克炒赤芍12克龟板6克牛膝9克甘菊
花9克郁金9克丹参9克黄柏3克
    [功效]  滋肾平肝,通经活络。
    [主治]  中风阴虚证。症见头晕耳鸣、目眩少寐,突然发生
舌强言蹇,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用法]  日一剂,水煎二次分服。
    [方解]  制稀莶强壮筋骨,通经除痹是方中主药;干地黄,
枸杞子,龟板养阴滋肾,柔肝熄风;当归,牛膝,赤芍,丹参,活
血通络,知母,黄柏,菊花,制阴虚阳亢,引火下行。全方合用
有滋肾平肝,通经活络之功效。
    (按语]  本方用于中风阴虚证,如症见阳虚肢凉证,或痰热
腑实证均不可运用。
    [典型病例]  陈××,男,50岁。
    二十天前刚睡一觉醒来,想翻动身体,即觉手足不灵活,勉
强从右侧翻到左侧。可是再想翻回来就不行了。旋即口角歪斜,说
话费劲,发音不清,舌头运动不自然,手足左半正常,右半呈弛
缓性瘫痪。经××医院诊断为脑血栓形成。住院半月疗效不显,嘱
其服中药治疗。诊得脉弦细而数,舌质红,苔薄少津,胸闷心痛,
咽干思饮,小便色深,阴虚热亢,内风暗动,经脉血滞之候,即
疏至稀莶阴汤,减当归为3克,去黄柏,加连召9克、栀子9克、
花粉9克。服三剂,烦热退,语言清,口角歪斜也有改善,是心
经之热已退,而经筋中所滞之血热,尚未清彻也。复于方中去连
召、栀子,加橘络6克,广地龙3克。连进七剂,瘫痪恢复,手
足运动正常。惟舌质尚红,脉仍弦细,阴虚尚待继续滋养,改用
六味地黄丸。续服十剂。完全康复。    .
    附  任应秋简介:字鸿宾,1914年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
家庭,四川江津县人。17岁拜当地名医学医3年后,即到上海向
当时沪地名医参师请益,为以后的学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35岁开始,在不间断临证的基础上,把精力转移到研究、
整理与撰述中医典籍方面。近40年来写了大量科学论文,撰写了
一系列中医论著。重要的有:《任氏论医集》、《中国医学史略》、
《中国各家学识》等数百万字。曾任北京中医学院教授、中医系主
任,各家学说教研室主任。历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副会长,国家
科委中医专业组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专业组召集人、全
国政协委员、全国科协学会工作委员等职。
5.桑钩温胆汤(赵金铎)
  [组成]  半夏9克陈皮9克茯苓15克甘草6克枳
实9克竹茹9克桑寄生15克钩藤15克
    [功效]  清热熄风,钩藤通络。
    [主治]  中风先兆,中风发作,复中风,中风后遗症均可运
用。
    [用法]  每日一剂,清水浸泡药物30分钟,煎煮沸后20分
钟。二煎共取汁300毫升,二次分服。
    [方解]  桑钩温胆汤是由古方温胆汤加桑寄生、钩藤而组
成,方中半夏、陈皮、茯苓燥湿化痰以通络;枳实、竹茹清热降
逆以化痰;甘草和中,诸药能化痰浊清湿热而不伤正;加钩藤平
熄肝风而不燥;桑寄生滋补肝肾而不腻,扶助正气而不碍邪,对
风痰内阻、肝肾不足者最宜。此方组成,不偏不倚,谨守中风病
机,轻重缓急,标本兼顾,无论是中风先兆、中风发作、复中风、
中风后遗症均可运用之。
    [加减]  运用时,根据具体情况加减化裁。常加竹沥水,以
加重化痰浊之力。若痰迷心窍,阻于廉泉,神昏、舌强语謇者,加
石菖蒲以化痰开窍。痰浊化热,痰热交阻,舌苔薄腻者,则以全
瓜蒌或胆星易半夏,或少加黄芩以助清热。眩晕则加菊花、白蒺
藜以清头目。心烦不寐,贝¨加莲子心、生龙牡。风痰内阻,气机
不行,府气不通者,合以《活法机要》的三化汤,釜底抽薪,待
大便通后,可减去方中大黄。羌活在中风初起少量短时运用,有
助于熄风,之后在去大黄的同时可一并除去。大便通后,大黄可
换用火麻仁以辅助大肠之传导职能。若大便秘结而血压高者,则
加决明子,或将决明子研为末,与适量的蜂蜜调匀为膏,每次一
匙,日服二次,一般中风先兆、中风发作、复中风均用煎剂,中
风后遗症用膏剂。俾府气通,则风痰可去矣。肢体麻木、偏瘫、舌
质暗红,甚则夹瘀斑者,加地龙、丹参、丝瓜络以活血化瘀通络。
黄芪切不可用,误用则有腹胀、烦躁之弊。肝肾不足明显者,则
加女贞子、旱莲草平和之品,滋而不腻;而六味、左归皆属禁忌
之例。
    (按语]  赵老临证数十年,功专内科,尤长于中风的治疗。
他认为,中风乃内科大证。随着人民生活改善,过食肥甘、恣饮
醇酒,已为常事。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脾运不健,气不布津,聚
湿生痰,痰湿内蕴,郁久化热,热极生风,此其一。中风年龄均
在四十岁以上,人至此时,阴气自半,肝肾亏损,水不涵木,木
少滋荣,内风旋动,此其二。长期的饮食不节与阴气的自然亏损,
两者相加,日积月累,是致病的主要因素。于是,痰借风势,风
夹痰行,阴阳为之而失衡,气血为之而逆乱,营卫为之而不周,构
成该病本虚标实、虚实互见、正邪交争的病机特点。基于此,所
拟经验方桑钩温胆汤,治疗中风药后诸症无不效验。
    [典型病例]  肖××,男,66岁。住院号15787。
.  春分之日(1983年3月21日),自觉气候较热,汗出较多而
脱减衣服,晚间即感背部发凉。次日晚8时左右,正坐与家人说
话时,突感舌强语謇,左侧口角麻木及肢体无力。第三El渐至左
侧肢体活动不灵活,但尚能自己行走,到×x医院就诊,该医院
未明确诊断,予针刺及服中药一剂,返家后又自服人参再造丸及
牛黄上清丸各一丸、疏风活络丸一袋,下午渐感左侧肢体活动障
碍,不能行走,口眼歪斜,口角流涎,精神困倦,昏昏欲睡,遂
急症入我院。视患者面色微红,形体肥胖,舌淡红少津左歪,苔
黄厚腻而不成片,脉左沉细弦,右弦滑,经问已大便四日未行,测
血压150/90毫米汞柱。中药诊断:中风;西医诊断:脑血栓形成。
辩为风痰交阻、腑热泄热,用桑钩温胆汤与三化汤化裁。处方:桑
寄生15克,钩藤15克(后下),清半夏9克,橘红9克,茯苓15
克,甘草6克,牛膝9克,羌活6克,酒川军9克,枳实9克,厚
朴9克,竹沥水60毫升(分冲)。服三剂后,大便畅通,便软成
形、量多,随之语言渐清楚,精神渐振,血压降至120/78毫米汞
柱。舌上有津,苔仍黄腻不均,脉如前,左侧肢体不能活动。一
周后,下肢能在床上活动,上肢亦稍能抬起,口角已不流涎,纳
食渐增,脉有缓象,上方去羌活、厚朴、大黄,加火麻仁9克,地
龙15克,竹茹12克,胆星10克。十天后,病者能于凳上坐立。
两周后能由家人搀扶到厕所大小便,自己能扶住床沿迈步活动,食
量已恢复至病前,每日八两。三周后,能独自行走,左上肢能抬
举平肩,舌体正,I:I眼歪斜不甚明显,苔根部黄,脉缓和,能自
由行走,脚趾已能活动,上肢抬举过肩,手指握力增强,舌根部
有少量黄苔,脉沉缓。能自理一部分生活,住院五周后出院。
6.加味导痰汤(张觉人)
  [组成]  姜半夏10克茯苓10克陈皮10克甘草5克
胆南星10克枳实9克天竺黄9克竹茹10克桑枝20克
木瓜9克丝瓜络10克
  [功效]  化痰通络。
  [主治]  风痰阻络所致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症。
  [用法]  水煎服,温分二次服。    。
  [方解]  方以导痰汤燥湿豁痰,行气通络;天竺黄、竹茹清
热化痰,醒脑定中;桑枝、木瓜、丝瓜络化湿舒筋通经活络。
    [按语]  本为风痰阻络所致中风而设,临证尤以形体丰满,
1:2角流涎,喉中痰鸣,肢体麻木,时或神志昏蒙,心烦脘闷,苔
腻而黄,脉象弦滑为辨证要点。如能切中病机使用本方,疗效肯
定显著。
    [典型病例]  曾某,女,73岁。
    患者形体壮实,素有眩晕。日前猝中,左半身不遂,面歪口
角流涎,喉中痰鸣,神志时蒙时清,鼾睡,言语蹇涩,肢体麻木,
-t,-烦脘闷,兼有便秘,舌苔黄腻,脉象弦滑。审症可知风痰阻络,
治拟化痰通络:加味导痰汤加石菖蒲9克、莱菔子12克。服药5
剂,便秘通,痰涎少,神转清,不鼾睡。鉴于“痰瘀相关”,守方
加丹参15克,以助通络。连进30剂,患者下肢功能逐渐恢复,上
肢亦可抬举,惟觉呆板,生活可以自理。
7.益气通络汤(张觉人)    。
    (组成]  黄芪30克赤芍6克JI-I芎5克  当归12克
地龙9克桃仁9克红花6克丹参12克桑枝12克川牛
膝9克
    (功效]  益气活血通络。
    [主治]  中风以气虚血滞为主要表现者,症见半身不遂。肢
体乏力,患侧手足浮肿。面色萎黄少华或紫暗,语言蹇涩,日眼
歪斜,舌淡紫,脉细涩无力。
    [用法]  每日一剂,水煎二次,早晚分服。
    [方解]  本方以补阳还五汤为主,益气活血,祛瘀通络。加
用丹参以助活血通脉;桑枝,川牛-膝舒筋化湿,通经活络。
    [加减]  口眼歪斜加僵蚕、全蝎。言语蹇涩加石菖蒲、远志。
中风日久,偏枯不用,加水蛭虻虫搜风通络。
    [按语]  气虚血滞型中风患者主要见于中风日久,或体力不.
济者,以肢体乏力,手足浮肿为辨证要点。如见阴虚口苦口渴,舌
红少苔者,则非本方所宜。
    (典型病例]  谭某,男,62岁。   
    中风半年余,辨证经用益气活血化瘀法,方取补阳还五汤加
味治疗2月余,虽可下床扶杖跛行,但患侧手背、足背瘀肿,以
致手不能握,足只能拖行。舌质紫暗,间有瘀斑。据症治拟搜逐
通络,药用:黄芪30克,赤芍6克,川芎5克,当归12克,地
龙9克,桃仁9克,红花6克,桑枝12克,怀牛膝9克,石楠藤
15克,乌梢蛇12克,砂炒水蛭碾末1克(另包,冲服)。连进30
剂,手、足背瘀肿逐渐消退,步履再不觉艰难。嘱手指加强锻炼,
以利功能恢复。
 
8.三化复遂汤(焦树德)
  [组成]  生大黄3~10克枳实10克厚朴10克羌活
10克全瓜蒌30克半夏10克  防风10克  桃仁泥10克
钩藤20~30克元明粉6—9克(分冲)
    [功效]  通腑化痰,活血通络。
    [主治]  中风病中经证,表现为神志清楚,半身不遂,病侧
肢体不能活动,肌力0度或l度。大便秘结,数日甚至十余日不
能自行排便。可兼见口中有热腐气味,舌苔厚腻而黄,脉象沉滑,
重按有力等症。或渐渐出现神识恍惚,有欲向中腑证转化趋势。
    [用法]  每日一剂,水煎服,元明粉需每次以半量冲服,日
服二次。
    [方解]  仲圣有“邪在于经,即重不胜(指肢体沉重不能自
由活动)”之说,后世医家又有邪中于经,必归于腑之论。证之临
床,中风病,邪中于经者,除半身肢体不遂,不能自己活动外,又
多出现大便秘结,阳明经痰热结滞,腑气不通之证。常须同时通
其阳明腑气,使大便通畅,半身不遂之情也常随大便的通利而随
之明显好转,活动度一日比一日增强,而渐恢复正常,如大便不
通,腑气闭阻,全身气血运行也因之不畅,故半身不遂之症也多
不见好转,所以前人制订了三化汤(大黄、枳实、厚朴、羌活)以
专主此证。然而本证不仅腑气不通,而且还有痰浊瘀血阻滞,经
络血脉不通之证,故在三化汤中加入化痰降浊、活瘀通络之品,而
成三化复遂汤。方中以大黄荡涤胃肠,下燥结除瘀热推陈致新,枳
实行气降痰,除痞消积,二药一走血一走气,共为主药。以厚朴
行气除满,消痰化食,半夏除湿化痰,下逆止呕,羌活搜肝风,理
游风,共为辅药。以全瓜蒌降气化痰,润肺滑肠,桃仁泥活血润
燥,通大便血秘,防风搜肝散风行滞气,钩藤舒筋活络,乎肝熄
风,共为佐药。元明粉咸能软坚,通腑泻热,为使药。
    (加减]  上肢不遂者,可加桑枝30克、片姜黄10克、红花
10克。下肢不遂者,可加桑寄生30克、怀牛膝12~15克、川断
15克。大便通畅后,可减去元明粉;去元明粉后,大便仍一日二
三次者,可减少大黄用量,但不可去掉;去元明粉后,大便虽能
一日1次,但感到排便不太通畅,腹部略感胀满者,可另加焦槟
榔10~12克消滞行痰,通降腑气。时日稍久,病入血分,瘀血症
明显者,可加红花10克、鸡血藤15克、川芎6克。患肢感到有
胀痛者,可加红花10克、地龙9克、地鳖虫6克、络石藤20~30
克、伸筋草20~30克。舌苔厚腻、食纳不香者,可加苍术9克、
藿香10克、佩兰10克、陈皮3--6克、茯苓10克。兼有言语不
利者,可加全蝎6~9克(或蝎尾10~20条)、菖蒲10克、远志
10克。有欲向中腑证转化者(神识有些恍惚),可加菖蒲12克、远
志12克、天竺黄10,克,或再加服牛黄清心丸。   
    [按语]  本方使用辨证要点是腑气不通,大便秘结。在中风
之初。及早运用,疗效更佳。    、
    (典型病例]  李某,男,65岁,农民。
    4天前感到右上下肢麻木,活动不利,但尚能活动,言语声音
有些改变,说话较笨。次日诸症越来越加重,经检查诊断为脑动
脉血栓形成。患者意识尚清,能回答问题,但朦胧嗜睡,言语蹇
涩,勉强能听清楚,自诉头晕。右上肢完全瘫痪,右下肢能勉强
抬离床面,不能屈伸活动。右侧面部下半部瘫软,口向左歪,右
侧口角下垂流涎。大便秘结,已数日不行。舌苔白厚略黄,脉象
弦滑有力,腹部切诊未见异常。四诊合参诊为中风病中经证(已
向中腑证转化)。治法:祛风化痰,通腑活络。以三化复遂汤随证
加减。处方:防风6克,胆南星9克,半夏9克,化橘红12克,
茯苓9克,炒枳实9克,生大黄3克,羌活6克,全瓜萎30克,
红花9克,姜片黄9克,桑枝30克,2剂。
    上药进2剂后,大便已通畅,右上肢屈伸、抬起比上次又有
明显恢复,右下肢屈、伸、抬、蹬等各种活动近于正常。但大便
又干结未行,头晕已除。舌上有瘀斑,舌苔化薄白。脉象右手弦
滑,左手略弦,右手脉大于左手脉。上方去白僵蚕,加元明粉15
克(分2次冲服,嘱如服第一煎后大便通下,第二煎可不再冲服
元明粉),大黄改为9克,一剂。服此药后,大便通畅,诸症均有
好转,又去元明粉、桃仁,进5剂后,患者口面歪斜已完全恢复,
言语清楚,下地可以自由行走,右半身不遂已基本恢复正常。舌
苔正常,脉象略弦,病已基本治愈,又投以收功方如下:胆南星
9克,半夏9克,茯苓12克,生大黄6克,羌活6克,红花9克,
桃仁9克,赤芍12克,白蒺藜9克,桑枝30克,3剂。患者经治
半月自已走着出院。    ‘
    附  焦树德简介:出生于1922年,河北辛集市人。早年幼承
家学,后又亲聆老一辈中医名家教诲,学术根底深厚。现任北京
中日友好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常务理事‘,内科
学会副主任。临床擅治疑难杂证、危急重证,不但对功能性疾患
疗效卓著,对器质性疾病也效果惊人。其对旭痹、心痹、咳、喘、
哮、肝胆病、脾胃病以及高血压、神衰等病的独到见解,辨证论
治经验和组创方药,很有特色,确是我国当代学验俱丰又锐意创
新的中医名家。    、
    通信地址:北京中日友好医院    邮编:100029
9.镇肝复遂汤(焦树德)
    [组成],生石决明25~35克(先煎)  生牡蛎20~30克
(先煎)1生代赭石20~30克(先煎)  胆南星10克,制半夏10
克化橘红12克茯苓15克钩藤30克(血压高者后下)  全
蝎6~9克桑枝30克红花10克桃仁10克赤芍12克
白芍12克  菖蒲10克  郁金10克  炙山甲6~9克  竹沥汁
50~60毫升羚羊角粉1~1.5克
  (功效]  镇肝熄风,化痰活络。
  [主治]  脑血栓形成刚发病后,或突患脑溢血轻症(出血量
少,未出现神志昏迷者),可即服此方。
    (用法)  日一剂,水煎二次,早晚分服。先煎的药物需煎煮
20分钟后,再加入其它药物同煎。后下的药物需待诸药煎煮好后
再加入进去,1--2沸后既可,方中竹沥汁兑入药汁中同服,服时
滴入姜汁2~3滴。羚羊角粉冲入药汁中服。
    [方解]  本方以安魂汤和导痰汤加减化裁而成。方中以生代
赭石镇肝降逆,生石决、生牡蛎养肝阴,潜肝阳,为主药;、以南
星、半夏、钩藤、全蝎、羚羊角化痰熄风,牛膝(配代赭石)引
风阳下行,以交于阴中,共为辅药;用白芍养血柔肝,郁金舒郁
化风,橘红、茯苓,健脾化湿,菖蒲开窍涤痰,红花、桃仁、赤
芍活血行瘀,以应血行风自灭之理,桑枝祛风活络,通达四肢,竹
沥善祛经络之痰(滴入生姜汁既助辛通之力,又防寒滑伤胃),共
为佐药;以炙山甲通经络直达病所为使药。
    [加减]  半身不遂主要在上肢者,可减郁金、赤芍(以免药
味太多),加片姜黄9~12克、葛根10克、羌活6克。半身不遂
主在下肢者,减药同上,加桑寄生30克、怀牛膝15克、川断15
克、地龙9克。言语不利明显者,可加羌活6克,改全蝎为9~12
克。口跟歪斜较重者,减药同上,加白僵蚕9----12克、白附子6克、
白芷6克。大便不畅通者,加川军3~6克、全瓜萎30克,把桃
仁改为桃仁泥。患肢有时出现拘挛者,可加伸筋草30克、生苡米
30克、鸡血藤15克。
    (按语]  本方用于中风初起,中医辨证属肝阳旺、肝风盛之
证。表现为卒然中风,神情烦躁,半身不遂,口面歪斜,言语不
利,神志清楚,或兼患肢抽动拘挛等,如能切中病机及时用药,疗
效肯定满意。
    [典型病例]  冯某某,男,59岁。1986年4月24日初诊。
    患者前天下午突然发现面部向右歪斜,流涎,很快又感到左
上下肢活动不灵活,随即卧床休息。次晨左上下肢不会自己活动,
口面仍歪斜,并且有时抽动,左下肢也有时抽动,并略有拘挛之
象,面部略红,神情烦躁,经CT检查,右侧脑部有梗塞灶,临床
诊断为脑血栓形成。观其病人面部发红,神志尚清楚,但夜间有
时朦胧嗜睡,左下肢和面部有时感到有抽动。血压170/100毫米
汞柱,左侧半身不遂,肌力0度,左面及口角下垂,舌苔白腻,脉
象弦滑有力,左手脉象大于右手。四诊合参,诊为中风病中经证,
并有向中腑证转化之势。须急治以镇肝熄风,化痰活络,以镇肝
复遂汤加减治之。共服药22剂(过程略)左侧肢体功能恢复,血
压平稳,痊愈出院。
 
10.活瘀复遂汤(焦树德)
  [组成]  桑枝30克地鳖虫6~9克红花10克桃仁10
克皂刺6~9克赤芍9~12克蜈蚣2-3条钩藤30克
半夏10克化橘红12克茯苓15克地龙6~9克川断15~
18克怀牛膝15克炙山甲6-9克
  [功效]  活血通络,化痰熄风。   
  (主治]  中风病中经证的恢复期。证以半身不遂为主,其它
症状不明显,中风后数月(或更长时间),半身不遂之症迟迟不见
恢复者。
    [用法)  日一剂,水煎二次,早晚分服。
    [方解]  本方以桑枝通利四肢关节,祛风活络,地鳖虫破血
逐瘀,搜剔血积,通经活络,共为主药。红花、桃仁破瘀通经,行
血润燥,皂刺搜风通络,溃散壅结,赤芍散瘀,行血中之滞,蜈
蚣入肝祛风,并善走散,钩藤除风舒筋,共为辅药。半夏、化橘
红、茯苓化痰祛湿,和胃健脾,地龙性寒,祛湿清热.,以防瘀血
久郁化热,并善通下肢经络,川断补肾肝,壮筋骨,怀牛膝益肝
肾,强筋骨,起足痿,共为佐药。炙山甲活血通络,引药直达病
所为使药。中医学有久病入血分之说,故本方组用多种破瘀、行
血、活络、祛风之品作为主要成分,又配以化痰祛湿、健脾胃、补
肝肾之品,使之祛风不燥血,破瘀不伤正,标本同治,提高疗效。
  ‘[加减]  大便经常干燥者,加全瓜萎30克、酒军s克,或
加当归9克、生军3~5克(体胖痰盛者,用前者、体瘦者,用后
者)。上肢不遂明显者,去地龙,加片姜黄9~12克、桂枝6~12
克。言语不利者,去蜈蚣,加羌活6~9克、全蝎6--9克。兼有
头晕者,去地龙,加天麻9~12克、泽泻25----30克。症情深痼者,
可加水蛭3~5克。下肢不遂明显者,可加重川断、牛膝的用量,
另加杜仲15克、补骨脂(或巴戟天)9---12克。足部浮肿者,加
重地龙、茯苓的用量。患侧的脉象明显小于健侧脉象者,可加黄
芪15,---30克、当归9克:见人易哭者,去赤芍、地龙、加天竺黄
9克、合欢花6克、节菖蒲9克、远志9克。吞咽时容易发呛咳者,
可去赤芍、蜈蚣,加代赭石15~25克(先煎)、旋覆花10克(布
包)、羌活9克、全蝎9克。健忘者,去地龙、赤芍、蜈蚣,加菖
蒲9~12克、远志肉。9~12克、生龙骨15克(先煎)、炙鳖甲15
克(先煎>、水蛭3克。肢体沉重,舌苔薄腻,痰浊壅盛者,可加
竹沥汁60毫升(兑入生姜汁二三滴)分冲。
    (按语]  中风恢复期患者比较难治,肢体功能难以恢复。如
能配合心理治疗,加强功能锻炼疗效更佳。
    [典型病例]  曹某某,男,59岁。
    中风半身不遂已半年,西医诊断脑盥栓形成。目前患者神志
清楚,右侧半身不遂,不会翻身,不能坐起,不会说话,喝水急
时或喝大口水时,则发呛。食纳一般,二便尚可。舌苔白厚,脉
象滑略弦,右手脉大于左手脉。四诊合参,诊为中风病中经证恢
复期。乃痰浊壅盛,痰阻舌本,气血瘀结,阻滞经络,血脉不通
而致半身不遂之证。治宜活瘀通络,化痰开窍。以活瘀复遂汤加
减,共治疗二月,患者能独自行走,说简单句子,生活能自理,
11.通栓汤(金振堂)
  (组成]  黄芪30克当归15克川芎6克赤芍15克
桃仁6克红花6克地龙10克水蛭3克草决明15克首
乌20克泽泻10克
  [功效]  益气活血,祛痰通络。
  [主治]  中风先兆,中风、复中风、中风后遗症等气虚血瘀,
血脂增高,血粘增高的血栓病。
    [用法]  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毫升,分2次温服。
    [方解]  本方由补阳还五汤化裁而成。方中以黄芪益气升阳
为主药,可推动血液运行;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
化瘀;地龙、水蛭二虫活血化瘀通畅脉络,地龙还可引血下行,水
蛭活血可降低血粘度;草决明平肝潜阳,首乌滋肾柔肝,泽泻坚
肾利尿降浊,三药可降血脂,改变血液粘度,具有降脂祛痰化浊
的作用。诸药合用益气活血,祛痰通络。
    [加减)  血压偏高,有热象,去黄芪加黄芩、莱菔子、石决
明、夏枯草;心肾阴虚,加麦冬、花粉、黄精;肾阳虚,加淫羊
藿、菟丝子;肝风内动,加天麻、钩藤、石决明;痰迷心窍,加
菖蒲、郁金;痰湿阻滞选加温胆汤,湿痰加法半夏、腹皮、白术,
热痰加竹沥水、胆星;阴虚阳亢,去黄芪,加葛根、石决明、生
牡蛎;腑气不通,加大黄、槟榔(通后即去掉);肝肾阴虚,加女
贞子、旱莲草;肢体麻木,选加稀莶草、川牛膝、防己、灵仙、丝
瓜络、桑寄生、鸡血藤等;脾虚,选用四君子汤;肾虚内夺风痱
症,重用首乌、黄精,选用山药、当归、白芍、熟地、山萸、莲
子、芡实。
    [按语]  通栓汤益气活血、祛痰降浊,但水蛭药量应从小量
开始,以3~6克为宜。要根据血液流动性、血脂、血粘情况调整
用量,要注意出血症状。
    (典型病例]  金某,男,58岁,工人,1985年10月21日
初诊。    ’
    高脂血症5年余,因与儿子生气,第二天睡醒后,’左半身不
遂,口角流涎,意识清楚,血压正常,语言无碍。血流变提示:中
度血液粘滞;甲皱微循环提示:血流缓慢,红细胞聚积。CT:脑
梗塞。舌暗红白苔,脉弦滑。证属中风,气阴亏虚,痰瘀阻滞;治
宜益气活血,祛痰降浊,予通栓汤。处方:黄芪30克,当归15克,
川芎6克,赤芍15克,地龙10克,桃仁6克,红花6克,丹参
20克,水蛭3克,首乌20克,泽泻10克,草决明lo克。水煎,
每日一剂,5剂药后,无不适,无反应。继服5剂,口角流涎好转,
下肢稍能屈曲。上方15剂后,可在床上移动;30剂后血脂正常,
血流加快,红细胞聚积明显减轻,血粘明显降低。再进10剂可下
地拐行。嘱病人加强锻炼,去水蛭再进10剂巩固效果。
12.柴牡三角汤(陈苏生)
    [组成]  北柴胡9~12克生牡蛎30~40克山羊角15--
24克水牛角15~24克生鹿角6~9克
    [功效] 宣畅气血,化瘀醒脑。
    [主治]  中风及其后遗症。
    [用法]  每日一剂,水煎二次,分二次服,方中药物质重味
潜,需久煎才能取得药效,每煎沸后再煮60~90分钟,滤渣取汁。
    [方解]  北柴胡,宣畅气血、推陈致新。生牡蛎,潜阳软坚、
消痰行水。柴、牡同用,无升阳僭逆之患,有降泄疏导之功。它
不仅通血道,亦走水道,故以为君。山羊角代羚羊角,能平肝熄
风,善解脑血管神经之痉挛。水牛角代犀角,能清心止血,治神
志昏沉,起醒脑解毒之用。生鹿角不同予鹿茸和鹿角胶,它能消
血肿。古人用一味生鹿角研末,醋调敷乳痈立消,故可移治脑部
凝血留瘀,起潜移默消之效,五昧药合而为方,对脑部气血郁滞、
水液潴留、有积极疏导作用。
    [加减]  结合辨证,方中常伴用香附、乌药以调气活血;苍
术、川朴以健胃宽肠;郁金散瘀;菖蒲开窍;夜交藤通络安神;合
欢皮和血缓痛,以为常法。其加减法:(1)当脑溢血尚未完全停
止前,除遵守医嘱保持安静外,如见头面潮红,意识模糊者,可
加用代赭石15克,干生地15克,苎麻根9克,病重者可酌用广
犀角6克磨汁冲服。口噤不能服药者,可用鼻饲。至宝丹亦可用
(不排除现代医学抢救措施)。(2)当脑溢血已经停止,仍须防其
络创复裂,加用女贞子9克,旱莲草9克,仙鹤草15克(云南白
药亦可用)。(3)中风后,血压仍偏高,头痛头晕,泛恶,拘急者,
可加用石决明30克,代赭石15克,干地龙9克,生牛膝9克。
(4)中风后,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半身不遂者,可加用明天麻
9克,僵蚕9克,决明子9克,茺蔚子9克,郁金9克,菖蒲9克,
钩藤12克,全蝎4.5克。(5)中风后,痰涎壅滞,时时搐弱,咳
利不爽者,可加用陈胆星6克,天竺黄9克,郁李仁9克,瓜蒌
9克,淡竹沥一支冲;大便闭结不下者,可加用生川军9克后下,
以得下为度。(6)中风后,余热不退,或有感染,汗出热不解,口
干舌绛者,可加用土茯苓30克,忍冬藤24克,连翘9克,白薇
9克,丹皮9克,山栀9克,合欢皮24~30克。
    [按语)  本方对于出血性或缺血性中风,或脑部血循环障碍
所引起的各种脑病,都有较好的疗效。特别是上盛下虚之人,运
用宣畅气血,清除脑内积瘀与潴液,从而调整脑部血行障碍,对
逐步恢复脑功能,改善后遗症,有良好的作用。
    [典型病例]  徐某,男,62岁。
    曾二次中风,脑CT提示为:多发性脑梗塞。患者体丰,向有
高血压史,于1989年第二次中风时,神志昏迷,四肢活动不利,
以左半肢为甚,纳呆嗜寐,大便艰,口干欲饮,舌红绛中裂,脉
弦细而数,风痱病灶深邃,残瘀凝滞,不易速解,与柴牡三角汤
加味:柴牡三角汤药量同上,加入土茯苓30克,忍冬藤24克,连
翘9克,自薇9克,茺蔚子9克,决明子9克,女贞子9克,郁
金9克,菖蒲9克,夜交藤15克,枳实9克,生川军9克(后
下)。三天后通便,神昏渐清,原方去枳实、生川军,加苍术、川
朴、知母,服后纳食渐增,便亦畅,寐亦安,口干、舌绛中裂均
有明显好转,前后诊治五月余,肢体活动日趋好转,病情稳定。
13.首乌补肾方(苗香圃)
   
    [组成)  制首乌20克女贞子20克枸杞子15克旱莲
草20克丹参30克  肉苁蓉15克仙灵脾15克石菖蒲10
克郁金lo克胆南星10克水蛭10克
    [功效]  补肾活血化瘀。
    (主治]  脑梗塞。    .
    (用法]  每日一剂,早晚二次,水煎服。
    [方解]  脑梗塞属中医“中风”范畴,大多发生于中老年,
苗师认为其基本病机为肾虚血瘀痰阻。所拟方中制首乌、女贞子、
枸杞子、旱莲草补肾养阴填精益髓;肉苁蓉、仙灵脾温肾壮督,兼
能润肠泻腑;丹参、水蛭活血化瘀,兼通脑络;石菖蒲、郁金、胆
南星豁痰开窍,醒脑化浊。
    [加减]    (1)神志不清者加安宫牛黄丸化痰开窍;(2)大
便秘结者,加大黄泻热通腑;(3)肝阳上亢者,加羚羊粉凉肝熄
风;(4)肢体拘挛,肌张力较高者,加木瓜、白芍、葛根柔肝解
痉,甚则加全蝎、蜈蚣通络解痉;(5)恢复期头痛者合四物汤养
血活血;(6)肢体浮肿沉重疼痛者,加麻黄、桂枝通络止痛;
(7)恢复期及后遗症期,气虚症状明显者,加生黄芪益气活血,但
用量宜从30克开始,逐渐增加到120克,若突然大量应用,易出
现患肢疼痛;(8)心烦失眠,卧起不安者,加生龙骨、生牡蛎、珍
珠母,镇静安神;(9)患肢功能恢复迟缓,加制马钱子强筋骨,利
关节;(10)血脂高者加决明子;(11)兼有糖尿病时,加片姜黄、
鬼箭羽;兼冠心病者,加桃仁、全瓜蒌、檀香、砂仁等。
    (按语]  脑梗塞病位在脑,脑为髓之海,肾主骨生髓,无论
是肾虚导致的痰瘀内生,还是痰瘀损伤脑髓,其发病后的病理状
态都是肾虚血瘀。苗师指出,脑梗塞脑组织受损是肾虚的微观指
征;梗塞灶周围的缺血暗带及水肿带是痰瘀的微观征象。依据这
一微观辨证认识,对脑梗塞患者无论有无宏观的肾虚症,及早应
用补肾之品确能起到保护脑组织的作用,语言、肢体功能恢复快,
致残率明显降低。在具体运用上,发病初期,痰瘀较重可致腑实,
宜活血化瘀佐以补肾,兼顾通腑,使浊气得降,痰瘀可化,有益
于肾虚的恢复,标本兼治,相得益彰。恢复期及后遗症期,肾虚
为主要病机,补肾可使精气血俱旺,促进活血化瘀,再参以活血
化瘀之品,经络通畅,语言肢体功能日见恢复。以本方为基础,灵
活加减,临床效果甚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焦树德:中风病中经证3方】4
脑血管意外(中风)秘方
中风后遗症的中医辨证论治
中风半身不遂治验
一剂中药治疗中风
浅析中医辨证论治中风后遗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