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补阳还五汤

【组成】  黄芪生,四两(120g  当归尾二钱(6g  赤芍一钱半(5g  地龙一钱(3g  川芎一钱(3g  红花一钱(3g  桃仁一钱(3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补气活血通络。

【药理作用】  具有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神经、调节内分泌、抗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中医证】  气虚血瘀证(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或肢体麻木,或肢体疼痛,或肢体困重无力,舌暗淡,苔白,脉虚弱或细涩。

【西医病】  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偏瘫)、末梢神经炎、面神经麻痹、关节炎、多发性周围神经炎等病的临床表现符合气虚血瘀证者。

【方证分析】      本方所治之证乃气虚不运,血行郁滞所致。正气亏虚,不能行血,血行不利而为瘀,瘀阻脉络,筋脉受损,则半身不遂,口眼斜;瘀阻心脉,心窍不利,则语言謇涩;气虚不能固摄,则口角流涎,或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气虚血瘀,脉络失养,则肢体麻木,或肢体疼痛;舌暗淡,苔白,脉虚弱或细涩,皆为气虚血瘀之征。治当补气活血通络。

方中重用黄芪大补脏腑经脉营卫之气,使气能帅血,为君药。血脉不利,以桃仁、红花、赤芍、川芎行血活血,使血运行于经脉之中,共为臣药。以当归补血养血,与黄芪相用,以冀气从血中而生;脉络不通,地龙通经活络,畅通血脉,为佐药。诸药相互为用,以奏补气活血通络之效。

配伍特点:补气药配补血药,使气能生血,血能化气;补血药配活血药,使血虚得补,血瘀得行,补血不壅滞,行血不伤正。

讨论:补阳还五汤治疗证型,有人称为中风,有人称为中风后遗症,有人称为气虚血瘀证,中风是病名而不是证型,中风后遗症是症状表现而不是证型,气虚血瘀证则是证型。再则,气虚血瘀证既包括中风病的部分病证表现,又包括中风后遗症的部分病证表现,具有广泛性与特殊性,所以将补阳还五汤治疗证型命名为气虚血瘀证比较妥当。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是治疗气虚血瘀证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或肢体麻木为辨治要点。

2.加减用药:若气虚明显者,加人参、白术,以益气补虚;若血虚明显者,加阿胶、熟地黄,以补血生气;若肢体浮肿者,加牡蛎、泽泻、商陆,以软坚利水等。

3.注意事项:寒瘀证者慎用本方。

【附方】 

泽兰汤(《医学心悟》)泽兰二钱(6g,柏子仁,当归,白芍,熟地黄,牛膝,茺蔚子各一钱五分(各4.5g。水煎服。功用:活血调经,养血益阴。主治:血瘀血虚证。月经不调,量少色暗夹瘀块,经行不利,或闭经,或腹痛,头晕目眩,心悸失眠,舌质暗夹瘀紫,苔薄,脉细涩。

补阳还五汤与泽兰汤均有补虚作用,补阳还五汤重用黄芪,治疗证型为气虚血瘀证;而泽兰汤用当归、白芍、熟地黄,治疗证型是血瘀血虚证。

【方歌】 

补阳还五用黄芪,桃红芎赤归地龙,

气虚络瘀身不遂,活血通络补气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芪配当归补气生血,退虚热​
补阳还五汤——经方解读(六十四)
沈绍功教授临床经验汇讲(91---101)
中医补气生血法
中风来袭半身不遂,一个方子,既能预防又可善后
补气生血——当归补血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