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华夏九塞之大汾关

天下名关多矣!

在冷兵器时期,各国各地无不利用其地理天险修关构隘,以保护其领土财产与人民。尤其是进入春秋战国后,王权软弱,各路诸侯崛起,各国纷争不断,在华夏大地上修建了许多名关险隘。比较有名气的如函谷关、方城关、雁门关,居庸关、大汾关等。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人们对名关的认识也不同,就如同我们今天对古关的看法,除了自然景色与历史文化外还有多少人认可它的军事作用呢?

因此,选列华夏九塞颇具争议。好在汉语中的“九”就有数量众多之意。最早出现“天下九塞”的是那本传奇古籍《吕氏春秋》,由秦相吕不韦门客编写的奇书。《吕氏春秋·有始篇》中讲:“何谓九塞 ? 大汾、冥厄、荆阮、方城、崤函、井、令疵、句注、居庸。”

今天我们说说大汾关。

大汾关,遗迹在今山西灵石南关镇附近。在介休至霍州长约70公里的雀鼠谷一线,历史上有“汾水关”、“阴地关”、“阳凉南关”,“大汾塞”等,是春秋时期护卫晋国的关隘之一。

雀鼠谷南口是灵石县南关,是灵石交通枢纽、军事重镇。唐《高壁镇新建通济桥记》:“粤兹雄镇,实河东军之要津。封接蒲城,当舜夏墟之旧地,有关曰阴地,有亭曰雁归。固晋川之一隅,通汾水之千派。金城汹涌,林麓森沉;东控介峦,西连白壁。峰巅万仞,壁峭千寻;足食足兵,有威有固,则代郡雁门何越之有?”

明万历版《灵石县志》:“阴地关在县西南五十里,即南关镇。唐宋以来,雄关横亘。太宗取霍邑,曾驻兵于此。”清嘉庆版《灵石县志》:“阴地为古之关隘,征战之地也。”《五代史》:“唐文德元年(888)五月,以兵三千属张浚屯于阴地。十月,张浚之师大败于阴地。”清道光版《霍州志》:“昭宗大顺元年(890),招讨制置使张浚讨李克用,击阴地关败,浚遁。也就是在这年,李克用依据阴地关险地抗拒王师,三战三捷,王师败遁。

天复元年(901)四月,侯言出阴地关以攻晋。唐李嗣昭复取汾州,斩李塘,遂出阴地取慈州,降其刺史唐礼。……梁开平二年(908),晋周德威、李嗣昭将兵三万,出阴地关攻晋州,刺史徐怀玉据守。……贞明元年(915),唐庄宗取魏博,匡国军同州节度使王檀……以奇兵出阴地袭太原不克而还。周显德(954-959),刘崇南寇,命河中节度使王彦超领兵取晋州……自阴地关与符彦卿会师,围汾州。……宋建隆元年(960),太祖征李筠,诏建雄节度使杨延章率所部入阴地,分贼势,贼势平。……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令灵石阴地关穿堑垒石以为固,使丁壮守之。”历明到清,以至民国红军东征、国共联合抗日,阴地关仍继续发挥着军事要地和重要战场的军事作用。

阴饴甥,原名吕甥,晋献公的外甥,也是晋献公信任的重臣,公元前661年晋献公灭掉霍国(今山西霍州一带)后,将其地封给阴饴甥,作为他的食邑,阴饴甥修建了阴地关(阴饴甥在左丘明的《左传》中有记载)。雀鼠谷古道“两山夹水,崖路险峻,左右悉结,偏梁阁道,累石就路,萦带岩侧,或去水一丈,或高五六尺,上戴山阜,下临绝涧”。

此后的韩、赵、魏三家分晋战争,以及秦始皇横扫六合的全国统一战争;汉与匈奴的南北民族战争,还是魏晋隋唐改朝换代的战争,阴地关均发挥了巨大的军事作用。特别是赵匡胤、赵光义两代皇帝,以经营十年之力才得以攻下太原,阴地关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小的,难怪其弟兄彻底焚毁太原城后还将阴地关改为阳凉南关,后简称为“南关”,一直沿用至今。

今天,我们驱车经过雀鼠谷古道,仍然能够感受到它的险峻。

2021年12月3日星期五,上阳书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灵石历史沿革
韩信墓
卷一百十六
三晋寻古在中部丨宋晓明
山西有个全国唯一以陨石命名的县 这块陨石还在
隋文帝在汾河上捡了一块陨石,顺手立了一座县城,就是山西灵石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