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患者吃“假药”也会起效 越贵效果越好

 

2015-02-10
来源:重庆晚报

一项关于安慰剂的最新研究近日在美国公布。研究中,医学研究人员不用常规的药物,而用安慰剂冒充新药,给一群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治疗。而且,同一种安慰剂被研究者描述成两种价格的药物。结果发现,知道自己使用了更昂贵药物的患者表现出更好的治疗效果。

患者注射生理盐水

这是第一次由真正的患者参与的安慰剂研究。研究者认为,它证明了患者对费用的感知会增加安慰剂效果。关于安慰剂效果已有详细记载,指的是由虚假的治疗或药物带来的症状缓解。本次实验中的帕金森病是一种会不断发展的神经系统疾病,而据一位未参加该研究的专家表示,帕金森病没有特效药。

研究人员在报告中写道:“对于帕金森病的患者,以及其他疾病的患者,安慰剂潜在的巨大用处仍未被开发。”该报告已刊登在《神经病学》期刊上。

据悉,在该研究中,12名帕金森病患者被告知注射了一种新药,来帮助他们的大脑分泌出帕金森病人缺乏的神经传递素----多巴胺。之前,这些患者都在服用治疗帕金森病的常规药左旋多巴。

患者注射了两次,还被告知每次注射的是该药物的不同版本。一种价值1500美元,另一种100美元。而实际上,两次都是普通的生理盐水。

效果接近正规药物

研究者们发现,当这些帕金森病患者认为自己注射了更贵的药物时,他们在运动技巧的测试中会有更好的表现。而且,如果认为是先注射了更贵的药物,他们的表现还会更好。

虽然两种安慰剂的效果都没有使用左旋多巴好,但更贵的安慰剂效果已经与其接近。目前还没有后续的研究来弄清这些提高的测试结果能持续多长时间,因为这些患者已经恢复了原先的治疗方法。

“我将这些效果归因于患者认为接受了更好的药物,因为它的价格高于他们平时所习惯的。”该研究的负责人阿尔伯托?易斯贝表示。他是辛辛那提大学帕金斯病研究中心的主任。

患者也迷信品牌

不过,当研究者查看这些患者大脑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测试时,却发现那些便宜的安慰剂更能激发某些区域。这一结果超出了他们先前的预料。易斯贝表示,这很可能是因为当患者认为自己被注射了便宜的药物时,在测试中会更加努力。



此外,研究报告还指出,我们的发现补充了最近一项类似研究的结论,即相较于没有注册商标的药物,病人更偏爱那些著名品牌。

欺骗患者引伦理争议

该研究中欺骗患者的行为也引发了有关医学伦理的争论,它破坏了医生和患者之间互相信任的关系。

哈佛大学医学院安慰剂项目的主任特德?卡普特查克表示,这样的欺骗在临床的实践中也是不被允许的。“我不认为该研究有什么直接的实际应用。告诉人们那东西很贵,那是欺骗。在临床实践中是不允许的”。

然而,根据美国2008年一项对内科医生和风湿病医生的调查,其中有一半医生表示开出过安慰剂治疗,62%的医生认为这在医学伦理上是允许的。只有2%的医生承认使用了糖衣药丸,但有41%的医生表示开过非处方的止痛药,还有38%的医生承认开过维生素。

不过,卡普特查克认为该研究还是有促进作用的,给安慰剂可以增加治疗效果提供了新的证据。尽管大多数人只把安慰剂看作替代药物的糖衣药丸,但真正的效果是来自患者和医生之间的沟通,特别是医生让患者感到希望,认为医生的努力会对病情有帮助。

什么是安慰剂

安慰剂指不含任何药理成分的制剂或剂型,外形与真药相像,如蒸馏水、淀粉片或胶囊等。

安慰剂效应又名伪药效应、代设剂效应,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安慰剂效应于1955年由毕阙博士提出。与之相对应的是反安慰剂效应,即病人不相信治疗有效,可能会令病情恶化。对此效应的大小,研究仍存在争议。

安慰剂有何作用

安慰剂并不含有药物成分,也不是一种治疗方法,但有时却会产生奇妙的类似正规治疗方法的效果。它可以稳定病人情绪。一般说来,病人有获取药物求治的愿望并想达到一定目的,这个愿望越强烈,效果越好。另一方面,施治者具有一定威望和经验,威望越高,经验越丰富,效果越好。



据报道,由病人高度信赖的医师治疗,安慰剂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短期疗效最高可达约70%。抑郁症患者约有30%到45%会对安慰剂有反应,5%的轻度抑郁症患者以及16%的重度抑郁症患者症状通过抗抑郁药得到了缓解。服用安慰剂的女性生育率有所改善,可能是因为安慰剂帮助她们减轻了压力。对恶性肿瘤患者,安慰剂对缓解某些症状会产生安慰剂效应,但对延缓生命无效。一项新的研究发现,给受咳嗽折磨的孩子们服用安慰剂被证明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安慰剂为何有效

为什么安慰剂会起作用?甚至在患者被告知服用的并非真药时也有效?哈佛大学安慰剂研究与互助治疗项目负责人卡普特查克说,这是期望在发挥作用。他说,更有可能的是,患者适应了积极的环境,创新的治疗方式和每日例行服药让他们开始愿意改变。

研究显示,精神状态会影响到一个人的食欲以及一种名为生长激素释放因子的生成,餐后的饱腹感就与这种物质有关。

卡普特查克认为,目前证据在于安慰剂改变的并不是疾病的基本生物学功能,而是患者的感觉或对疾病反应的方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慰剂效应
69思维模型:安慰剂效应一心理暗示的强大力量
关于抗抑郁药,那些令人震惊的真相
心身密码——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效应和疗效的“金标准”
神奇的“安慰剂”:为什么医生开的“假药”,同样能治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