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秋夜望月

中秋夜望月
文/杨姣娥
一缕柔和的月光透过玻璃,泻在窗前的写字台上,似水银,似珠玉,又似清冷的白霜。推窗探头,举眼望去,一轮满月,高悬夜空,月儿呀,月儿,好美的月亮!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自古以来,我国许多诗人墨客均留下不少的玩月诗章,但专在八月十五晚观赏明月的风俗,还只是自唐朝开始。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这首诗是初唐诗人李峤所作,名为《中秋月》,是我国最早的中秋咏月诗。圆圆的明月跃上寒空,我们谁都说四海之内处处银辉洒地,但又如何知道千里之外有无风雨交加、阴霾布空的地方呢?诗句字面写中秋月的清圆玉润,却隐含着作者对远方亲人的遥念:担心对方住处天气欠佳,不能在佳节观赏到可爱的明月。
唐代诗人王健的千古名作《十五夜望月寄杜朗中》,让我们感受到了中秋月色和望月怀友之情:“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庭院当中,月光满地,树栖乌鸦,露水悄落,湿了桂花,如此晶莹明彻的中秋朗月,该有多少不得与亲戚朋友相聚合的人在悠悠而生思念之情啊。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圆、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极其珍贵,历来有“花好月圆人团聚”之谓。在王健的中秋望月诗里,我们看不到他的叙己之思情,却明了他“秋思在谁家”的轰然追问,这种明知故问,使人读之心动。
欧阳詹的《玩月》,又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赏月玩月的另一种心境,“八月十五夕,旧嘉蟾兔光。斯从古人好,共下今宵堂。”欧阳詹的玩月,使我们知道赏月玩月从来都是古人的喜好,赏月活动源远流长,迷人的月色惹人喜爱。可何谓中秋呢?据欧阳詹在《玩月》序中说:“此日为三秋之中,又为月之夕,故曰中秋。”所谓“三秋”,因秋涵三月,七月曰孟秋,八月为仲秋,。
在古代诗人的笔下,月亮一直是作为光明、纯洁、美好的象征。然而,同是面对一轮明月,抒发的情怀却会因人、因地、因时而不同。千百年来,这些诗篇让人感悟到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尽的韵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月四时好何事喜中秋?
寺中寻桂,钱塘观潮,月下闻笛,登高祈福……古人的中秋节还挺浪漫!
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今诗人咏中秋
《全唐诗》里的中秋节俗
望月怀古
读十首中秋节诗词,看古人如何赏月观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