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人老习惯 该改不该改
手机打车、群发短信、团购订餐,这些在年轻人看来“小菜一碟”的事情对中老年人来说却是“老大难”
老人老习惯 该改不该改
(汕晚2914.3.22)
学点网络知识

  自互联网巨头马云在网上曝出“打的软件让自家母亲打不了车”,到大学生为老人手绘“微信使用说明书”、打车软件和“QQ使用说明书”,老人与科技和新生活的话题,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网络时代的老人这个被挤在科技大门之外的群体,也再次进入我们的视野。

  老年人不会用微信微博发信息,不会使用打车软件,科技时代再次在代际鸿沟之间放大了距离。被现代生活方式推离的老人们,似乎遭遇了“脱轨时代”。

  “我们真的落伍了吗?”“我们被时代抛弃了吗?”老人们频频发出的疑问,既有被边缘化的焦虑,又有无奈的叹息。被时代眷顾的年轻人在现代生活里如鱼得水,与科技一起共享各种盛宴,而老人们心向往之,却无法融入,无所适从。  

  老人时间

  迷失在传统生活习惯中

  日前在中国银行鹭江支行,63岁张伯前来交违章罚单,他刚从交警大队违章处理室排队打了罚单出来,现在又赶忙跑到银行柜台来交钱,他拿的号是78号,前面还有40多人,起码得等一个多小时。而就在张伯捏着旧存折、拿着排号纸坐在座位上等待的时候,26岁年轻小伙子小李已经用银行卡在银行自助缴费终端上完成了缴费。小李说他没有去交警大队,“本来可以在家里通过网上银行支付的,但刚好顺路,也就进来交了,还是挺方便的。”相比于张伯花了大半天时间排队缴费,小李仅仅用了不到5分钟的时间。

  “退休后整个生活都回归家庭。日子变得轻松,但总觉得离社会越来越远;知道现在科技更新速度很快,但总觉得那些东西离我很遥远,自己的生活方式还是原来那样。有时出门办个事,感觉力不从心,人家讲了许多,我要过好一阵子才反应过来。”张伯向记者扬了扬手中的存折:“你看看现在的年轻人,谁还用存折啊,我儿子说估计以后连银行卡都不用了,看来我真的是落伍了!”

  一次在路边打车,他眼睁睁地看着旁边一年轻姑娘拿着手机连手都没招,一辆空的士就自觉停在了她面前,而自己在旁边等了半天也没看见一辆空车经过。震惊之余,老人更是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回家问了儿子才知道那姑娘多半是用了打车软件。“我觉得挺新奇的,本来想尝尝鲜,但儿子教了后没怎么学会,后来想用的时候都忘了,也就算了”。

  身陷“现代化困境”的老人,正被一波接着一波的科技浪潮推离生活主流。但网络时代让他们不得不加紧了追赶的脚步。广州赤岗的余阿姨去年好不容易和老伴儿一起学会了电脑打字,本以为从此会上网就能跟上社会的潮流,谁知现在儿女们又都在用手机软件交流、看新闻、购物,于是老两口又自己琢磨着开始学习使用微信和孩子交流。她挥了挥手中的老年手机无奈地对记者说,“我这个老年手机还不能用微信,还得换。”

  手机打车、群发短信、团购订餐,这些在年轻人看来“小菜一碟”的事情在中老年人看来却成了“老大难”。中山大学社会发展学系教授邱海雄认为,现代社会发展速度太快,生活环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剧烈的改变,老年人被疏离的几率越来越大”。

  拒绝网络

  希望享受人际交往的快乐

  每天晚上,在广州滨江大道上,你都可以看见一群身着白衣练太极拳的老人们。詹爷爷从乡下搬到广州,每天练太极拳让他感到身心顺畅,生活也变得有规律。

  这种生活老人很是享受,而谈及现代人形影不离的手机与互联网,他不悦地说:“我非常不喜欢现在年轻人整天沉迷于手机。像我女儿和女婿,下班回来开门换鞋的时候都还在看手机!回来后也不说带带孩子,而是又急着跑到房间里去开电脑”。詹爷爷说:“周末的时候晚上一两点才睡,一直耗在网上也不知道到底在干嘛。你说这样的生活方式好吗”?“年轻人好不容易剩点时间休息又都献给了网络啊手机啊电脑啊。连跟我说话的机会都很少。我一个人看电视,还不如出来打拳”。

  据调查,这种谈“网”色变的老年人不在少数。孙伯伯对近日的家庭聚会表示非常失望。饭桌上几个年轻人一直埋头玩手机,“一会儿哈哈大笑,一会儿又很激动,反正感觉比跟我说话开心。”2岁的小孙子也在一边吃饭一边看着IPad里的动画片,孙伯伯的老伴儿实在看不下,把IPad拿走,谁知孩子一下子就哇哇哭了起来。最让老人家受不了的是女儿还责备她。老人当场就和女儿吵了起来,一家人最终不欢而散。

  老人对于互联网的排斥与疏离,大学生志愿者刘星也深有体会。他是暨南大学大二的学生,现在是广州海珠区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一员。根据他的经验,如果做服务老人的志愿者活动,就要特别注意尽量避免在他们面前频繁的掏手机。“老人们更愿意你陪着他们说说话,即使没有话聊,也不要拿手机出来刷微博啊刷朋友圈。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种不尊重。”有次去社区做“老少同乐”长者关怀活动,有位老太太明确表示她不希望看着他们玩手机,因为她孩子在家就是这样。中山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黄少宽认为,老人们最大的心理障碍是不愿意学,即使会用也可能不愿意用。中老年人还是习惯于过去的生活方式。在黄教授看来,新兴的生活方式并不能代替所有,原来的生活方式并不需要一味地去否定。“年纪大一点的人就是喜欢逛商场,喜欢在店里消费体验,喜欢消费的过程,我不认为这就是落伍,或是要被淘汰。这只是生活方式的选择,你无法拿出标准去评判孰优孰劣”。   南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行立坐卧皆养生,一辈子的坏习惯该改改了……
老两口双双得胃癌,医生提醒:太多老人这个“习惯”该改改了
回乡过年3大“拦路虎”已出,吃饭、洗澡、上厕所,该改改了
为什么爸妈不再用我们帮他们网购了?
快乐存折
中老年人不会使用微信怎么办?此方法可以使老人全部掌握微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