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我们努力工作、想拥有更多,却陷入不幸福的怪圈?

欢愉感是不持久的、暂时的东西。而幸福才是无条件的,是长久的。





我们努力工作,甚至加班加点,赚钱,然后去消费各种其实并不需要,也并不能带来长久幸福感的物品,宁愿付钱给别人来替我们照顾孩子,管理花园,因为邻居买了什么新款车而心动不已也想要拥有,年节假日互相送各种没用的礼物只是怕脸面上不好看,如此这般,一生都被卷入一场未加思索的循环。


一百件,刚刚好

作者 王泽


终结篇:刚刚好,才是幸福


读研究生的时候,各种因缘际会,让我把最后的设计项目和论文题目锁定在当时一个正在兴起的小众运动上,叫:Movement of Simple Living。这个运动的主旨,是基于对人们生活中一个怪圈的认识:我们努力工作,甚至加班加点,赚钱,然后去消费各种其实并不需要,也并不能带来长久幸福感的物品,宁愿付钱给别人来替我们照顾孩子,管理花园,因为邻居买了什么新款车而心动不已也想要拥有,年节假日互相送各种没用的礼物只是怕脸面上不好看,如此这般,一生都被卷入一场未加思索的循环。这个运动提出:为什么不能把生活简化,拥有更少的物品,对各种不需要的购买说不,缩短工作时间,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而用因此而节省下来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去做更能让自己快乐、健康的事呢?


Simple Living的一些参考书目


当时二十出头刚刚到美国不久的我,还合租在公寓里面,自己的东西基本上一个后备箱就装下了,说研究Simple Living却基本上没有什么切身的概念。从理论上数据上了解了一些,做了一个跟生活方式有关的设计项目,大而化之地讨论了一下设计能够从这样一个有意义的角度改变人的习惯和观念,就通关毕业了。再之后,我也不由自主,闭眼狂奔,一路陷入日常人生的琐屑,卷入了工作、赚钱、购物、拥有物品、总觉得自己拥有的还不够多不够好的漩涡。


而这个“简单生活运动”,这么多年过去了,依然很小众,倒是其他各种与它有着基本共通之处的小潮流却暗潮汹涌起来--时装界这几年的normcore风,最近随处可见的“胶囊衣橱”法,都是基于同样一种哲学:把最基本的简化到极点,让人生不再为物品所累,让我们拥有的物品最大限度地为我们服务


可见,当年还很菜鸟的我,倒是误打误撞地命中了一个有意义的点:空谈一个“简化生活方式”的理论,推广一种理念是无效的,要激发人们真正做出改变,得动用其他各种手段,其中,“设计”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当穿基本款tshirt成为夏季街头的潮流,即便是对“简单生活”完全不知所云的高中生也会紧紧跟上。但是,另一方面,“设计”又有着它不可避免的死穴:产品设计出来就是要大家来买的,因此款式再简单、搭配再简易,也没有用,解决不了人们买太多、拥有太多、人生和衣橱都各种臃肿的问题,甚至成了这种行为的帮凶。作为设计师,我也是深感其责的。所以,归根结底,这种简化人生的改变,还是只能来自于每个人的内心需要。虽然可以借力于转瞬即过设计潮流、几个时装blogger的图片博,或者偶一为之的小清理,却不能单靠它们。这是一种生活方式上的大改变,是要跟以往的各种习惯决裂的行为。


说回我做论文的时候,正经读了不少书讲解simple living的书。和现在的很多所谓推荐“胶囊衣橱”和“简化生活”的公众号、文章、博客一样,这里面也不乏打着这个旗号,实则让你把生活搞得更复杂的。比如,为了保护环境什么的,推荐各种自己种菜、自己做各种东西的菜谱和do it yourself的方法。这些没有错,但是对一般人来说,看着那些拍得干净美好的图片,也被诱惑着去尝试,最后的结果往往只是乱买了一堆昂贵的工具,真正做不出什么来。这其实与简化生活完全背道而驰。现在的一些推荐简单单品什么的文章,其实也会造成这种效果:白tshirt再简单,也经不住你买10件8件堆起来。所以这些都是自欺欺人的玩意儿,写这些的也不过是抓住了我们内心的魔鬼,那种总想“再来几件”的欲望。现在回忆起来,当时所读的参考书里面,反倒是我们东方的一些古老的哲学更有价值。比如其中有一句号称是引用了孔子、但是我怎么也没找到原文的话这么说:he, who knows he has enough, is rich


还有一段是某著名喇嘛说的,大意是,幸福(happiness)是人生的终极意义,而它与欢愉感(pleasure)是不同的。pleasure产生于你得到了一样想要的东西之时,比如你的邻居买了新车,你也想要,你最终也买了新车,所以你感到挺爽。而这样的欲望会不断产生,有时你能得到,有时则得不到,得不到就会感到不爽。因此欢愉感是不持久的、暂时的东西。而幸福才是无条件的,是长久的


这些年来,我对这两种说法越来越信服。


富与不富有都是相对的。前几天刚读到文章讲纽约年薪50万美元的银行高管如何个个月光捉襟见肘--因为他们在那个位置上要为了维持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富有的表象而负担很多昂贵的开支。不去讨论说这样是不是很傻或者很没必要,道理是对的:再有钱的人,也会觉得自己钱不够花,可以再多来点儿。同理,女人的衣橱永远少一双鞋子,一条裙子。我们拥有的东西,总归是“不够”好,“不够”多的呀。怎么解?被翻译成英文的孔夫子说了:富不富,全看你觉得够不够。一个年薪五万的人可以觉得够花了,年薪500万的依然可以入不敷出,就看你怎么想,怎么花。一个女人可以把五双鞋穿得漂亮利落衬托气质,也可以买500双之后依然克制不住地去看新款。数量到了一个值,温饱解决,日常方便、安全感达到,其实就看自己了。


再扯远一点的话,可以看看我们每日的各种烦恼--自己烦恼不够用来分析的,可以去论坛看一看众人的烦恼。除了天灾人祸生老病死,那些日常的抱怨、愤怒、郁闷几乎无一不来自于“不满足”。


“我的专业选得不够好”,“我的同事升职了为什么不是我”,“我没有男朋友好惨”,“我老公很闷不会哄人”,“人在国外好孤单”,“我想出国没有机会”,“买房买不起”,“湾区小黑屋房奴好累”。


而这些“不满足”全都是关于“所得”的不满足,反正没见有人抱怨自己“努力不够”,“学得没有别人多”,或者“升职加薪名不副实”的,呵呵。


人非圣贤,自然有七情六欲,人生的痛苦,也就都来自于此。虽然我们不可能一个个都坐地成佛清净六根,但是可以努力让内心少一些“不满足”,多一些“这真好”的欣赏,“这足够”的知足,和“刚刚好”的幸福感吧。而这种“心”态,也不可能一夜之间强迫发生,更不是摆出“满足”的“姿”态来假装的。有了建筑一个“满足人生”的目标,还有很多方面的功课要做。从衣橱开始,慢慢地延伸到卧室、厨房、储藏间、书房、客厅,工作,生活,健身,心态。一步一步的来,好似实践中修行。希望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拥有过多的物品,不仅是对钱物的浪费,也构成对人生的浪费--你花在选购、使用、照顾这些物品上的时间和精力,都加在一起,往往是不值得的。而比这更要命的是,这让人生一方面稀里糊涂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另一方面又时刻充满了“不够好”的遗憾和“不够多”的不满,说到底是对自己人生的“没把握”


二十多岁的时候,基本上还是学生心态,从无到有的建设衣橱和人生,什么风格都想尝试,左一件右一件,穿一次就忘了,或者穿得不适合自己也无妨。过了三十,看看每年的账单花在这些东西上的钱财,再看看几乎爆炸的衣橱,不由要质疑其中的滑稽。翻腾出早都不记得曾经买过的古灵精怪衣物,好像不留神发现了少年时写的不着四六照片,扔了好像可惜,留着又别无他用。在角落里堆着,不愿意做决定。一年,两年。直到有一天,要为了工作和生活搬家,直到终于跟谈了多少年的那个人说分手要全盘重来,直到生日蛋糕上的蜡烛提醒我们哇塞真的不能再卡哇伊下去--其实外界的因缘不是真正的原因,真正的“直到”是当我们自己终于有了勇气和力量,和过去的自己说bye-bye,要开始一场“对自己有把握”的人生


在温饱已经解决之后,“有把握”的感觉,和收入、消费水平的关系并不大。你的“100件衣橱”也许总体花费5万刀,也许是一千刀,都没关系。也许你需要200件,也可能你只要50件。关键是对自己来说“刚刚好”。不多,不少,足够。我很好,有青春,也有阅历;有感情寄托,也有独立自我;有恰到好处的衣橱,也有正合我意的人生。


在这样的衣橱里面,你知道每一件衣服的位置,了解它们的最佳搭配,清楚哪一件已经有些磨损可以开始寻找替代品,也不会记错它们需要干洗还是手洗的材质要求。下一次去客户处开会,去远程出差打包,去闺蜜的暖房派对,你都可以顺心顺手地找到适合自己性格身材、也适合场合的衣服和配件。去逛街、收到邮件推广新款上架,你能快速的浏览一遍就筛出少数几件适合自己、值得考虑的单品,而轻松地对满眼花花绿绿说no。你也明白,适合自己的未必适合别人,她们爱的,可能与你完全不搭。


你知道自己的长处,简历上的亮点,拍照好看的角度。你也了解自己的弱点,需要朋友肩膀的时刻,在办公室容易控制不住情绪的trigger。你知道客户想听的也知道自己能说的,看得出那个人邮件中字里行间的暧昧,也不用点破他言不由衷的表达。你明确自己的类型,不再在无所谓的事情和人身上耽搁留恋,对不适合自己的可以淡淡说no,对让你真正心动的能坦然相承。你的选择不再需要别人的首肯,这种独立的孤单,你已经能够扛得起。你知道自己是不完美的,但是并不为此焦灼。因为,现在的你,和今后任何一个时间节点上的自己,都是“刚刚好”。这是一辈子的功课


这个专栏写到这里,我的衣橱已经整理完毕,前后对比一下,现在的只有之前的1/3的内容了。但是每一件我都清清楚楚地了解,真心的喜欢。其间也有新购入来取代旧品的几件,虽然处理掉还可以穿的、曾经喜欢的衣服有些不舍得,但是因为有新的、更好的来代替,还是很开心的。新旧交替,现在的衣橱简明清爽,可以在日后一段时间都让我享受伸手拿出任意一件都很好的感觉,也为以后的更迭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


我计划的搬家,因为种种原因,被延后了。倒是工作室月底要搬家了。搬到一个面积小一些但是环境更好的地方,和上百家小型创业公司共享公共空间,我的队伍的目标更清晰,与新伙伴的接触和合作也需要更新鲜的面貌。我正在对团队进行动员:不要想因为我们有什么东西所以就要把它们怎么搬过去,而要想,我们过去之后必需的是什么,do we need it? 一定要从最简、最少的开始,我们的新开端才能是好的,如果缺什么还可以添,一口气都搬过去很容易就成了占地儿却用处少的垃圾。


工作室新址窗外


搬家也好,搬工作室也好,收拾衣橱也好,甚至是与人交往、决定一段关系的去留,用这样几个原则来收尾吧:


一,确定自己的目标。


是简单舒适版休闲为主的衣橱,还是利落干练上班版为主,是方便搭配第一,还是样样精品更重要。也包括:整体的预算、放置和收纳的空间。



二,在决定去留时要问自己的问题。


1. 这是适合我的么?(符合我的性格么?符合我的生活方式么?适合我们工作的方式么?)


2. 这是能加分的么?(让工作更舒畅?让我的形象更符合我想要和应该成为的样子?)


3. 如果没有这个东西,会不好么?(没有这个杯子我会想念么?处理掉这个小包,下次去参加婚礼--一年一次,问题严重么?)


4. 有没有(更好的)替代品?(黑裤子里面它是最好穿的么?有了多用的卷尺,是否可以不再保留三条小号直尺?)


5. 都基本决定后,退后一步,看看最后都加起来的效果,整体统一么,整洁明了么,是否需要微调?



三,给自己定的规矩。


1. 以什么原则决定添置新物品。比如:处理一件旧的,才能添一件新的。


2. 下面的更新和升级想要什么路线。第一步已经定了目标,第二步实现了,那么你的下一个目标呢?是多添几件持久的经典款么?是允许自己在黑白灰的基础上添一两个颜色么?是慢慢的把平价基本款升级为质量更好的品牌的单品么?你在今后一段时间的目标也应影响到这些决定:五年内我要升总监!两年内想要搬家换房子!一年内要升级做美妈!或者,我的团队下面六个月要完成一个很大的项目,需要能够高速高效的开展工作;一年内要扩展,成员加倍。等等等等,那个未来的自己,应该是现在做选择的指路明灯。




王泽作品:

这些让人幸福的小物,可以避免一些崩溃

27件必备单品,帮你清爽过夏天

选对配件,黑白灰≠性冷淡


本文节选自豆瓣阅读专栏《一百件,刚刚好》



一百件,刚刚好

作者 王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一本书叫, 努力工作的人是幸福的
穿出幸福感
物品整理‖关于整理的92条笔记
30岁一事无成,她丢掉1200件东西,逆袭成中国收纳女王
“一事无成的30岁,我靠整理物品,重拾了人生的掌控权”
走出消极心态的怪圈、空虚是内心的黑洞、懒惰人生之大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