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京剧流派经典唱腔卡拉OK大全
中国京剧流派唱腔卡拉OK大全——叶派姜派俞派小生
叶派小生
叶盛兰对程门本派的剧目、表演、武打、工架和念、做等面的全面继承,并在多年的舞台实践中有重大的突破和发展,不仅青出于蓝,而且把程派小生艺术推向又一个新的高峰,其中最大的成绩在于唱工。
叶盛兰天赋优越,嗓音不仅宽亮高亢、圆润甜美,龙音、虎音兼备,而且耐唱,诸如大段的唢呐二黄、西皮三眼、原板等成套唱腔都能酣畅饱满、轻松舒展。唱法上,他远取德(珺如)、朱(素云),近摹姜(妙香)、金(仲仁),多方吸收了各家唱枪、唱法的精华,而使自己的唱腔华丽秀劲,并研创了反西皮唱腔。叶盛兰善于以丰富多变的唱腔塑造人物,如同一吕布,在《辕门射戟》中的西皮唱腔挺拔豪放,盛气凌人,而《白门楼》中的西皮唱段则凄婉迂曲、悲怆动人。有时以唱腔刻画人物的激愤,唱的及其苍凉悲壮,如《叫关》中的罗成。有时又以唱腔表现人物的绝望,唱得非常凄楚深邃,如《柳荫记》中的梁山伯。叶盛兰在唱工方面成功的艺术创造,适以补足了程派的缺陷(程继先不耐大唱),而使小生行当的艺术更为完善。对于程派的做工,叶盛兰于继承之外更有所发展,尤其刻画反面人物能够准确、生动、合理,如吕布的骄横浅薄,西门庆的凶狠狰狞都恰到好处。
叶在50年代以后,念白不须着意摹仿而酷似程继先,语气音色,皆可乱真,而且极有神韵,且进入最佳境界。他武功根底身后,腰腿功夫极佳,刀、枪、剑、棍等等开打纯熟脆帅,翎子甩发均有超出前人的表演技巧,《狮子楼》(饰西门庆)、《翠屏山》(饰石秀)等剧中翻扑功夫和武技均不在武生演员之下。除继承了程派的全部剧目外,中年以后上演了一批独有的剧目,如全部《周瑜》、全部《吕布》、全部《罗成》等,唱、念、做、打、表演都十分繁重,充分的展现了他全面的艺术造诣。《战濮阳》、《翠屏山》、《狮子楼》、《双合印》和50年代以来的新剧目《周仁献嫂》、《柳荫记》、《白蛇传》、《桃花扇》、《西厢记》和现代戏《白毛女》都属珍品,反串戏《木兰从军》、《南界关》、《英杰烈》等则因他曾习花衫,演来寓刚于柔,更别具风采。叶盛兰全面的发扬了程派小生的艺术,被认为是当代小生的首席演员,中年以后更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风格,成为当代最有影响的小生流派。弟子有萧润德、茹绍荃、李元瑞、张春孝、马玉琪、马荣礼、张岚方等,子少兰亦能继其衣钵,再传弟子有于万增等。此外,大多数小生演员都能摹学叶盛兰的演唱,影响极为深远。
姜派小生
姜妙香由青衣改演小生,师承冯蕙林、陆杏林,并取法德珺如、朱素云,博采众长而且富于创造,发展了小生唱腔以书,形成了新的流派,称为"姜派"。
姜妙香同梅兰芳合作近半个世纪,在梅兰芳创演的全部新戏和梅派传统剧目中,塑造了各种类型的小人物形象,使他的演唱艺术影响深远。并因长期的合作,具有梅兰芳相近的风格,儒雅庄重,真挚自然。他的戏路文武皆擅长而偏于文,唱做俱佳而精于唱,悲喜剧皆演而更宜于喜剧,其主要贡献在于改革、丰富了小生的唱腔。他嗓音甜润高亮,耐唱受听,他吸取了青衣的传统唱腔、唱法和运腔技巧,使之充分"小生化",脱俗而且无脂粉气。经他精心加工设计,创制出别致优雅、富于感情的新腔,如《四郎探母》中杨宗保"扯四门"的西皮唱段,经他演唱后,成为流传至今的名唱。
姜妙香念白讲求声韵和吐字,强调语气的平易和传情。武功亦佳,扎靠戏开打利落,招数清楚,身手稳健,从不卖弄技巧。精心的琢磨剧中人物的心理、地位、环境、运用唱、念、做等身段予以恰当、合理的表现,是姜妙香演戏的一大特色。他能戏极多,袍带小生、扇子生、穷生以及翎子生的剧目都很精彩。《监酒令》、《辕门射子》、《白门楼》、《借赵云》、《黄鹤楼》、《罗成叫关》、《小宴》、《飞虎山》、《状元谱》、《连升店》等均富姜派特色。梅派传统剧目《宇宙锋》、《贵妃醉酒》、《虹霓关》、《穆天王》、《春秋配》、《奇双会》、《玉堂春》、《游园惊梦》及梅派新排剧目《西施》、《霸王别姬》、《洛神》、《木兰从军》、《太真外传》、《廉锦枫》、《生死恨》、《凤还巢》、《牢狱鸳鸯》、《春灯谜》、《黛玉葬花》、《千斤一笑》、《俊袭人》等,也都得到姜妙香的有力配合。
姜妙香有弟子50余人,较著者有阎庆林、沈曼华、江世玉、黄定、童寿苓、徐和才、刘雪涛等;津沪票界潘经荪、袁青云、何时希等皆与姜有交往,均擅演姜派名剧。
俞派小生的书卷气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226453.htm
从去年五月联合国确认昆剧为世界文化遗产以及今年纪念俞振飞百年诞辰的盛况来看,昆剧的冬天应该已经过去。百年振飞,也就是百年昆剧。俞老的一生,见证着昆剧由衰转苏的历史。也正是俞老、传字辈艺人及现在全国六个昆剧院团艺术家们毕生的努力,子规夜夜啼红血,才把东风唤得回。
昆剧从元末明初开始在昆山一带流行,到嘉靖年间魏良辅吸收四大声腔整理加工成为昆山腔,至今已有六百年的历史,成为中国戏曲的祖宗。每一个艺术品种,一代一代都有自己的代表人物。近百年来,作为一个群体,苏州昆剧传习所的传字辈艺术家功不可没,他们使濒临消亡的昆剧起死回生,《十五贯》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他们又教出上昆、苏昆、浙昆一大批现在也有六十岁左右的昆剧艺术家,使这一古老的剧种薪火相传。但是在二十世纪这一百年中,堪称昆剧泰斗、无与伦比的艺术大师,只有俞振飞一人。作为表演艺术家的群体,传字辈艺术之精湛,已经是顶峰了。而站在这个峰巅之上,社会影响更大,成就更为突出的,就是俞振飞大师。他不但是振兴昆剧的一面旗帜,戏曲教育、戏曲理论的专家和学者,还在舞台实践中创造出京昆小生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这就是书卷气。
书卷气是俞派小生的艺术特征。这种书卷气表现在舞台上,是儒雅俊逸;表现在演员自身,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俞老不论演哪一种类型的人物,演青年书生也好,演帝王将相也好,演寒儒穷酸也好,举手投足之间,都会流露出一种儒雅、高尚的气质。立有立相,坐有坐相,不论从正面看、侧面看,任何一个动作,都是美姿,都十分好看。《玉堂春》中王金龙侧身看状纸以掩饰尴尬的姿态,《群英会》中周瑜与诸葛亮“对火”的动作,多么优雅,没人能及得上他。即使在《武家坡》中反串老生,也还是透着书卷气。
书卷气是由两种因素决定的,一是剧中人物的身份,二是演员自身的素养。京剧、昆剧中的小生,基本上都是知识分子,都有很高的文化修养。李白是诗人,周瑜是儒将,潘必正、柳梦梅、张君瑞都是书生,就是《金玉奴》中的莫稽,《打侄上坟》中的陈大官,在穷愁潦倒之前,也是读书人。这些人不是娄阿鼠,不是鲁智深,他们的文化素养决定他们的举止不可能是猥琐的、粗鲁的,只能是儒雅的、飘逸的,这是剧中人物应该具有的气质。但是这种气质不是每个演员都能表演得出来。要演出书卷气,演员本人必须具有这种气质。俞振飞就具备这种条件。他父亲俞粟庐是个大知识分子,不但是戏曲家、音乐家,还是书画鉴赏家,写得一手好字。俞振飞跟父亲学字,跟苏州名画家陆廉夫学画。深厚的文化根底,广泛的艺术爱好,会使一个人的谈吐和行为高尚起来,文雅起来,形成一种文化人的气质,在演戏的时候,就会自然地流露出来。所以现在的青年人,如果要演京昆小生,一定要追求书卷气,把书卷气作为艺术的高境。而要达到这种高境,就要打好文化基础,提高艺术修养。
俞老这种艺术上的高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刻苦学习的结果,是一板一眼、一丝不苟、长期磨练的结果。俞粟庐先生的昆剧造诣极深,人称“江南曲圣”。俞振飞三岁丧母,粟庐先生以父代母。三岁小孩临睡难免要哭,粟庐先生哄哭的办法就是给儿子唱昆曲。他每天唱同一支曲子,叫《红绣鞋》,这样二三年下来,小俞振飞就会唱这支曲子了。他六岁正式学唱昆曲。父亲家教极严,不论三九三伏,粟庐先生每天都要把儿子带到苏州城头练嗓子。一支曲子每天要唱一百遍,每字每腔都要符合标准,才能唱别的曲子。如果不合标准,就要再唱一百遍。
俞粟庐教俞振飞昆曲,只教唱,不教做。唱工是严父所教,做工则是名师传授。俞振飞十四岁跟昆剧艺人沈月泉学戏,二十八岁拜京剧小生程继先为师。周瑜的戏、鞋皮生的戏,就尽得程继先大师的传授。
俞老的戏德极好,非常谦虚,非常尊重人,非常好合作,从不掠人之美,把人家的东西说成自己的。俞振飞的表演艺术当然自成一派,但是他从来不说自己是一个派,而说是向别人学习的结果。王金龙看状的身段,他说是从电影明星李丽华父亲那里学得来的。一九五六年,周传瑛因演出《十五贯》而红得发紫。周传瑛很谦虚,说俞振飞嗓子好,“他演况钟,效果肯定比我好得多。”而俞振飞则说,看传瑛的戏我越看越觉得自己不行。“要我演,非得脱空身子学几个月不可。”一个艺术家,如果不是刻苦磨练,不是虚心好学,他就达不到艺术的高峰。如果没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他就成不了大海。俞老的艺术已经炉火纯青、至善至美了,但他并不自满,总觉得别人有许多东西值得自己学习。现在有些人,不是把功夫用来攀登艺术的高峰,而是着意包装自己,推销自己,换取虚名。而虚名终究是虚,而真正的艺术造诣,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攀登,一天一天地积累。而当你攀上了高峰,即使桃李无言,还下自成蹊。俞振飞之路,就是艺术家的方向。(许寅萧丁)
《解放日报》2002年11月1日
俞派小生艺术的"稳、准、狠"
■蔡正仁http://bbs.dlut.edu.cn/nforum/article/XiquQuyi/6353
几十年来,我学俞老的表演艺术体会最深的是三个字:"稳、准、狠".
"稳"是小生表演的基础,综观俞老对各种人物的表演,可以看出一个非常重要的"轴心",那就是"稳",无论是风流潇洒的书生还是地位赫赫的皇帝,或是喝得酩酊大醉的名士,还是穷酸潦倒的秀才,看俞老的表演首先就觉得十分贴切,很有分量,而这个"分量"就是"稳".记得俞老在《琴挑》中饰演的潘必正一角,他一出场,给人的感觉就是年少书生特有的"书卷气",而不是轻浮的纨绔子弟。这个"书卷气"的第一印象就是"稳",没有这个"稳"字,"书卷气"就失去了依托,那么也就谈不上去要求"准"和"狠"了。
另外,这个"稳"字,还包含着一个很重要的内在因素:那就是角色的气质,也可以说是一个演员的气质,"书卷气"就是这个气质的"核心".有了这个核心加上在领会人物的情感上把握得很准确,既不过火亦不太慢,"领会准确、夸张得度"便是这个"准"字,每次看他的表演都非常迷人,无论是听他的唱念,还是看他的表演,都给人一种十分崇高的艺术享受。譬如,他经常演的《跪池》中陈季常一角,此戏看上去好像是一出讽刺性很强的娱乐戏:陈季常见到自己的老婆就如老鼠见到猫一样,是昆曲中十分着名的一出"怕老婆"戏,但俞老没有一味地把陈季常演成纯粹是个怕老婆的书生,他把陈季常的"惧内"深化成"爱之愈深、惧之愈切"的一个双重人物,这就给准确地表演这个角色提供了广阔的艺术空间,这也是俞老高人一筹的地方。
何谓"狠"?用俞老的话来说,就是"逮着了狠狠地咬一口",亦就是"画龙点睛".记得他在教我演《墙头马上》这场戏时,剧中主角裴少俊有一段"扬鞭跨马"边走边唱,当唱到"……跨了雕鞍……"这四个字时,"雕鞍"两字正好是整个唱段中最长最高的腔,老师说:"逢到又长又高的唱腔时你千万不要让它一带而过,应该逮着它死死不放狠狠地'咬'上一口才行,否则就白唱了。"为此他在这里特意安排了一个身段,然后用尽"全身力气",努力将"雕鞍"二字高歌出去,从而令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就是俞老所说的"狠"字。
"稳、准、狠"作为一种完整而独到的表演艺术,是互相依存、相互促进,同时又相得益彰的。俞振飞用毕生的精力将昆、京剧的小生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为小生艺术的"书卷气"营造了一个几乎完美的"制高点"。
A面(叶派)演唱者周建
《罗成叫关》——黑夜里闷坏了罗士信
【唱唢呐二黄导板】黑夜里闷坏了罗士信,【原板】西北风吹得我透甲寒。耳边厢,耳边厢又听得更锣响亮,想必是,想必是苏烈收了兵。二秦王他本有爱将意,三王爷并无有痛臣心。只杀得江上渔翁收了钓,牧童牵牛转回家门。底观寺院钟鼓响,【散板】秀女房中掌银灯。
勒马停蹄站城道《罗成叫关》罗成唱段
【二黄导板】勒马停蹄站城道,(原板)银枪插在马鞍鞒。临阵上并无有文房四宝,(白)拔宝剑,割白袍,(唱)修书长安。银牙一咬中指破,【西皮慢板】十指连心痛煞了人。上写着罗成奏一本,启奏秦王有道君。尉迟恭在床前他身染重病,【原板】无人挂帅统雄兵。三王元吉【快二六】掌帅印,命俺罗成做先行。黄道日不叫臣出马,黑煞之日出了兵。从辰时杀到午时正,午时又杀近黄昏。连杀四门我的力已尽,北门又遇小罗春。【流水】多多拜上秦叔宝,三岁罗通你看承。本当再写各公位,袍短血干写不成。一封血书【散板】忙修定,儿到长安搬救兵。
《白门楼》——每日里在宫中逍遥饮酒
京剧《白门楼》(每日里在宫中逍遥饮酒)李宏图(2010年国庆版)北京京剧院演出
【西皮二六】每日里在宫中逍遥饮酒,到如今身无事我驾座在徐州。曹瞒他那里兴兵入寇,我若是到战场群贼的命休。侍臣看过了皇封御酒,【摇板】今日里与妃子一醉方休。
《白门楼》——今日里在阵前大败一仗
吕布:【西皮导板】今日里在阵前打败一仗,【慢板】似猛虎离山岗洒落平阳。想当初众诸侯齐会一党,约定了虎牢关大摆战场。一杆戟一骑马阵头之上,战败了众诸侯桃园的刘、关、张。今日里失小沛身入罗网,怕的是进帐去一命身亡。【二六】俺好比夏后羿月窟遭殃;俺好比楚重瞳自刎在乌江;俺好比绝龙岭闻仲命丧;俺好比三齐王命丧在未央。没奈何进宝帐将贼哄诓,【摇板】我这里低下头假意归降。【快板】大耳贼忘却了辕门射戟,有纪灵统雄兵将你来逼。不是我在辕门射中画戟,焉有你今日里身挂紫霓?【摇板】二次里进宝帐再去下跪,我死后汉室中英雄有谁?
《辕门射戟》——某家今日设琼浆
吕布:【西皮导板】某家今日设琼浆,【慢板】只为解和免争强。怒气不息纪灵将,那一旁闷坏了桃园的刘、关、张。停杯不饮心暗想,从今后两家罢息刀枪。【西皮摇板】将军休要逞刚强,【二六】刚强怎比楚霸王。霸王强来乌江丧,那韩信强来他丧未央。这都是那前朝的刚强将,哪一个刚强他又有下场。争战哪有息战上,退后一步又何妨?【摇板】人来看过葡萄酿,我与你两家解和饮琼浆。
《辕门射戟》——将军休要逞刚强
【西皮二六】将军休要逞刚强,刚强怎比楚霸王。霸王强来乌江亡,那韩信强来他丧未央。这都是前朝刚强将,哪一个刚强他又有下场;征战哪有息战上,退后一步又何妨?【西皮流水】纪将军休要怒满膛,某家言来听端详,征战哪有息战上,自古征战两家有伤。人来看过葡萄酿,【西皮摇板】我与你两家解和饮琼浆。【西皮流水】哪里是腹中无酒量,分明有事在心旁。一个好似出山虎,一个好似奎木狼。二虎相争阵头上,狼必受屈虎必遭殃。方天戟插至在辕门上,再与二公做商量。某家有话凭天讲,将军使君听端详:你我同到辕门上,方天戟插在中央。我若是射中了画戟上,两家收兵罢刀枪。我若是射不中了画戟上,任你两家摆战场。三人携手同路往,论什么刚来你逞的是什么强!
《群英会》——人生聚散实难料
人生聚散实难料,今日相逢遇旧交,群英会上当醉饱,畅饮高歌在今宵。
《群英会》——安排下巧计谋营门不锁
周瑜:【南梆子】安排下巧计谋营门不锁,转眼见蒋子翼早已睡着。假意儿装醉样和衣而卧,朦胧眼且看他行事如何。
《周仁献嫂》——劝娘子休得如此毁谤
【二黄原板】劝娘子休得要如此毁谤,这也是临难时须用智囊。你就该且容我把话细讲,怒冲冲埋怨我于理不当。我与那杜仁兄手足一样,我怎能昧心肠,攀贼党,忘恩负义,为虎作伥,利禄心狂,我岂能丧尽了天良!
《周仁献嫂》——迷惘惘葬埋了我的妻
迷惘惘葬埋了我的妻,悲切切一路行来不敢啼。低头遮面过闹市,十目所视十手所指都对我冷眼横眉。世间哪有真情理,世人哪有真是非。我夫妻生离死别报知己,莫非说此情只有苍天知?昏暗暗问天天无语,黑沉沉问地地也无言空唏嘘。难道说,九天之上九地之下,包罗万象尽是鬼蜮,此恨绵绵无尽期。
《小宴》——那一日在虎牢大摆战场
那一日在虎牢大摆战场,我与那桃园弟兄论短长。关云长挥大刀猛虎一样,张翼德挺蛇矛勇似金刚。刘玄德舞宝剑浑如天神降,怎敌我方天戟蛟龙出海洋。只杀的刘关张左遮右挡,俺吕布美名儿天下传扬。
B面(姜派)演唱者范宗昆、张建强
《玉门关》——离长城跨雕鞍暗思想
【西皮导板】离长安跨雕鞍按辔思想,【慢板】叹不尽功名事古今贤良。通西域只带着三十六将,顺说那众番王和好汉邦。玉门关黄沙起风吹如浪,耳听得牧马嘶遍地牛羊。乘长风行万里英雄气壮,【摇板】息干戈保
《玉门关》——都只为保社稷远离国境
班超:【西皮二六】都只为保社稷远离国境,凭胆略和机谋身入番廷。我也曾与老王详谈细论,怎奈他心不定似有隐情。莫非是那匈奴在暗中指引?【摇板】还需要细观察见机而行。
《玉门关》——班超唱段听树梢风悠悠人烟寂静
【二黄慢板】听树梢风悠悠人烟寂静,对此景不由人心不安宁。都只为鄯善王犹豫不定,怕的是通西域大功难成。
《玉门关》——说什么敌众我寡难取胜
【西皮二六】说什么敌众我寡难取胜,班超有话说君听自从那番贼来犯境,烟尘四起黎民涂炭不安宁。投笔从戎【快板】习兵刃,越过了千山万水才出于门。擒虎子怎能不把虎穴进,破贼兵必定要仗众位将军。今夜晚你我同上阵,千军难抵我三十六人,火光现,杀声震,睡梦中怎料到天降神兵!【散板】今日里闯虎穴威风凛凛,万里外破匈奴同立功勋!
《监酒令》——刘璋唱段微风起露沾衣铜壶漏响
【二黄导板】微风起露沾衣铜壶漏响,【回龙】披残星戴斜月巡查宫墙。【二黄三眼】站立在金水桥举目观望,又只见紫雾腾云绕建章。这龙楼与凤阁依然无恙,唯不见当年的创业高皇。到如今扶社稷谁是良将,不由人心酸痛泪落数行。
《监酒令》——忧国家只觉得神魂飘荡
刘章:【西皮原板】忧国家只觉得神魂飘荡,细思量又添了无限惆怅。高皇帝三尺剑起义芒砀,风云会斩白蛇【二六】威名四方。用张良与韩信登台拜将,灭秦楚兴炎汉霸王死在乌江。锦山河归一统不能安享,【摇板】只落得星月冷空照未央。
《四郎探母》——杨宗保唱段杨宗保在马上忙传将令
【西皮导板】杨宗保在马上忙传将令,【原板】叫一声众兵丁细听分明。萧天佐摆下了天门大阵,他要夺我主爷锦绣龙庭。向前者一个个俱有封赠,退后者按军令插箭游营。耳边厢又听得銮铃震,【摇板】军士撒下绊马绳。
《孝感天》——风飘飘冷飕飕黄昏惨淡
共叔段:【二簧慢板】风飘飘冷飕飕黄昏惨淡,想当初在宫中奉母承欢。
《孝感天》——虽是儿丧黄泉也却心甘
魏   氏:【同回龙】虽是儿丧黄泉难以心甘。
共叔段:【反二簧慢板】悲切切尊国母飞魂魄散,悔不该妒兄位自惹祸灾。连累了我母后无依无伴,儿死在九泉下心中难甘。
中国京剧经典流派唱腔卡拉OK大全目录
中国京剧经典流派唱腔卡拉OK大全——杨派老生
中国京剧经典流派唱腔卡拉OK大全——余派老生
中国京剧经典流派唱腔卡拉OK大全——言派奚派老生
中国京剧经典流派唱腔卡拉OK大全——高派麒派老生
中国京剧经典流派唱腔卡拉OK大全——谭派李派老生
中国京剧流派经典唱腔卡拉OK大全——叶派姜派俞派小生
中国京剧经典流派唱腔卡拉OK大全——裘派郝派侯派袁派花脸
中国京剧经典流派唱腔卡拉OK大全——张派旦角
中国京剧经典流派唱腔卡拉OK大全——马派老生
中国京剧经典流派唱腔卡拉OK大全——梅派旦角
中国京剧经典流派唱腔卡拉OK大全——青衣老旦
中国京剧经典流派唱腔卡拉OK大全——老生
中国京剧经典流派唱腔卡拉OK大全——老旦
中国京剧经典流派唱腔卡拉OK大全——花脸
中国京剧经典流派唱腔卡拉OK大全——现代京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代昆曲宗师的书卷气
友竹:昆与京通、文同艺合的大师——纪念俞振飞先生诞辰120周年
陈均:1950年代以来昆曲流派问题的回顾与省思 ——以昆曲“俞派”的建构与展开为例
俞振飞书法2幅
戏曲:京昆双擘
我的师叔俞振飞先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