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柳河县长青小学  马楠

教学目标

1.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2.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特征,能运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在学习中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学习新知识,训练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一定比例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学校开展的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学习生活,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需求,参加了不同的社团活动。(出示课件活动图片)

师:老师对篮球社团和足球社团同学的人数进行了调查。得到了这样一个结论。

课件出示:

我们长青小学青芽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其中篮球社团和足球社团的人数比为7:9。篮球社团人数是足球社团的(     ),足球社团的人数是篮球的(      ),篮球社团人数是两个社团总人数的(       ),足球社团人数是两个社团总人数的(    )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老师只给出了一个比,同学们竟然想到了这么多分数,其实运用比和分数之间的联系,会帮我们解决很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师:我们来看一幅图,这个见过吗?你对它有哪些了解?(配制洗洁精的瓶子)

师:就像同学们说的这样。

“这是某种清洁剂浓缩液的稀释瓶,瓶子上标明的比表示浓缩液和水的体积之比。按照这些比,可以配制出不同浓度的稀释液。”

师:从这段话里你读懂了什么?(预设:瓶子上的比指浓缩液和水的体积比)有什么不明白的吗?(浓缩液,稀释液是什么)谁知道?能帮同学解答这个疑问吗?(学生解释,可举例解释)

2.师:明白了吗?好,妈妈要用这个配制瓶配制洗洁剂。(出示课件)同学们自由读题。

师:从题目中你读懂了什么?(要按1:4的体积比配制。500毫升中,既有浓缩液,又有水。要求浓缩液的体积和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题中的1:4是什么意思?

师:怎么样,同学们,能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吗?有困难的话,可以用我们以前学习过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借助线段图理解分析题意,再解决。

3.汇报

①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时,巡视,选一名同学去板演。板演后讲解自己的解题方法。

②板演同学讲完,再找一名同学用展台展示,再次讲解。

③谁的方法和他不一样?展示,讲解。

师:谁也是用的这种方法,再来讲解一下。

4.检验

师:这道题做得对不对呢?我们怎么检验?(方法一液体相加,方法二液体相比。)

提问后老师总结:把计算出来的浓缩液的体积加上水的体积是否等于500;也可以把计算结果去比,看是否是1:4。

师:检验是我们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他能告诉我们自己的解答是否正确,能帮助我们养成对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

5.比一比

师:下面我们来看这两种方法,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与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有关?小组交流。

汇报:方法一是先求一份再求几份儿。方法二是将比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分数乘法知识进行解答。

第一种方法运用了转化的思想,把比的问题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分数乘法问题。(板书:转化)

师:我们是按照比将这500毫升进行分配,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按此分配。(板书课题:按此分配)

三、巩固反馈

师:下面我们用这节课学习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出示练习题1

1. 某妇产科医院上月新生婴儿303 名,男女婴儿人数之比是51︰50。上月新生男女婴儿各有多少人?

师:谁来读题?你能分析一下吗?(男婴与女婴的人数比是51:50,男婴与女婴的总人数是303,我们要按照51:50分配303)

同学们独立完成,汇报订正时让同学展台展示讲解。

根据同学回答适当评价与提醒注意

2.有一个长方形的花坛,周长200 m,长与宽的比是3∶2。 这个花坛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m?

师:自由读题。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好,独立完成吧。

汇报时候展示出错同学的解题,目的在于提醒同学读题要认真,思考要周密。

师:看清题里的条件给的是哪几个量的比,再看题中给的量是否是这几个量的和,而后再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四、小结

 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今天我们研究了按比分配的问题,我们以前经常采用的分配方式是平均分。那么平均分是不是按比分配呢?是按几比几分配呢?

五、板书

按此分配

       分数乘法的意义      

                                                           转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4年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教案(人教版)
平均数
数学中的能力培养
数学教学要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董董教学随笔101】课堂内外 校园生活
乘加 乘减》教学设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