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惊弓之鸟》教学札记
       
  《惊弓之鸟》教师这样开课”这件事已经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关注,就连动物报小雁子也给我发了一封报道:本报讯,昨天我一同胞飞过魏国,被该国射手更羸一箭射死,死者的母亲已经告上法庭,状告更羸杀害野生动物,法院已受理此案,将择日开庭审理。”

  然后教师故意很严肃地说大雁国已经对更羸治罪,责成我这个法官把更羸抓住,判处死刑。学生情不自禁叫起来:不行。看来教师从课文特点出发,从孩子年龄特点出发,营造了一个非常好的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情境,孩子们都愿意到课文中给更羸找证据开脱罪证,孩子们在这种强烈的阅读需求中的的确确读进课文中去了。

  但是我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孩子们都这么一致认为更羸没有罪呢?是对更羸喜爱的感情驱使?是教师语言的暗示?这两者都是可能的原因。但不应该没有一个孩子有不同看法呀,课堂上这样同一的声音让我感到困惑和不安。我问老师:怎么没有一个孩子会认为更羸有罪呢?老师笑了,说:有,小组讨论时,有孩子提出,被同学按下去了。哦,原来如此。孩子们和老师真是“心心相印”啊,知道老师需要什么样的声音,就发出什么样的声音,真会“配合”老师啊。我提出这个问题时,有人不以为然,认为这个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创设这个情境让孩子读书。我却始终难以释怀:教师创设情境的目的是让孩子们更好地读书,读得有趣味,读得主动。如果为了这个目的,牺牲掉孩子们独立的人格培养,我以为是因小失大。我想之所以有孩子会按下其他同学的发言,说明孩子们已经不是全身心真正投入学习,而是在配合亲爱的老师在表演。孩子们这样做肯定也是以前积累下来的习惯。可见,我们的课堂还没有真正转变观念,还是在为老师的教服务。没有充分尊重学生,张扬学生的个性,哪怕那样的课堂会失控,会难以操作,但是孩子们是在用自己的心说话,敞开心扉说自己想说的话,没有任何顾忌。

  
 [2005-07-28]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学反思 | 为语文课上的朗读构建情境
教育教学反思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组评课稿集 (
语文生活化的特点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我来评课(14)从童话里走出来的老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