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如何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我数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各种各样的学生遇到的可真不少。下面就如何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谈些看法和做法。
  一、课堂上,师生平等“对话”
  我们不难看到在过分强调知识教学的课堂中,教师不知不觉成为具有“知识传递功能”的人,成为真正的代言人,成为知识的权威、课堂的主宰;而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知识的“接收器”,“唯师是从”,记着老师的教导,成为无个性、无自己思想的“复印机”。这样的师生关系是纯粹的“教”与“学”的关系,是缺乏平等的、缺乏沟通的关系。只有确立“学生是课堂生活的主人”的观念,看到学生的潜能,尊重、信任学生,热情地激励和唤醒,让学生自主去探究、合作、讨论,使课堂学习成为师心灵彼此敞开、融洽对话的过程,学习才真正能成为学生主动参与、快乐活泼的自主活动。
  二、师生共建民主的教学氛围
  “对话”双方应该没有贵贱、高下、大小之分,放下权威的架子,命令式的语言会打消对方敞开心灵、情感交流的欲望,使“对话”中断。因此,民主、平等的氛围是“对话”进行的必要条件。要创造民主的教学氛围,教师首先要放下“教师”的架子,以真实又真诚的态度与学生交流,消除学生的疑虑,让他们敢与老师讲真话,乐于和老师讲心里话。曾记得上学期我接手的那个班,上第一节语文课,有位女生讲:“老师,您别生气,您的普通话不标准,还是用方言吧!”我放下师长的架子说:“我现在来当一次学生,请你们推荐一位普通话标准的读来我听。”确实,我们这些老教师的“二普通”还要经常注意平翘舌的发音,每次上课之前,都要告诫自己,不要被学生挑出毛病。渐渐地,我的威信竟然大增,学生说我“坦诚、值得信任、没有架子”。教然后知困,学而后知不足,与学生民主、真诚、平等的对话彼此有了收获,更可喜的是以后的每堂课学生都特别用功。 
  三、让学生的课堂上感受“我能行”
  教师不能总以成人的眼光去评判学生,任何的轻视和讽刺都可能让学生从此紧闭心灵之门,不再与老师真诚地交流。因此,教师应积极支持并参与学生引发的问题讨论,满足学生的需求,用积极性的评价使学生感受到“我能行”,消除自卑,树立自信心。要正面看待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各种活动,理解他们出现的错误,允许、容忍学生犯错误,做到:让敢于发言的学生不带着遗憾坐下,对每个积极参与发言的学生都画上满意的句号。在一次朗诵比赛上,谁都不肯先上去。一位学生突然举手说:“老师,我先上,如果读得不成功,你可不要责怪我,好吗?”我说:“怎么会呢?老师很欣赏你的勇气,你一定行。”在同学们的掌声中他走上了讲台且投入地朗读起来,得到了同学们的好评。我适时鼓励学生说:“相信自己并不比别人差,瞧,他不是成功了吗?”接下来便出现了同学们争先恐后都想尽情表现自己的场面。
  教学活动是学生知、情、意的综合体现,要满足和保护学生的情感需要,自主活动、展现自己的需要,同时也带来教学效果的提升。
  四、课外师生心灵的对话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多与学生进行轻松、自然的心灵对话,才能成为学生信赖的朋友。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真诚地和他们互相交心,架起一座师生间心灵的桥梁,这样的对话才是“润物细无声”。那么,课外怎样对学生进行“心灵对话”呢?
  首先是早上和学生刚见面的对话。如“你今天精神特别的好,老师相信你今天的表现肯定超过昨天”诸如此类的对话,让学生觉得老师可亲可敬,让他们的心情愉快,充满自信心开始新的一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璐语文】莫让课堂对话,陷入无语的尴尬NO.1
特级教师孙建锋的《白鹭》教学片段赏析
追问诗意语文之课堂:诗意的对话
教师这样教才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你学会了吗?
让精彩纷呈的师生对话启迪学生智慧
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需要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