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第1课时 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目标

  1.会利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重点)

  2.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体会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难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等式的基本性质有哪些?

  2.解方程:(1)x-9=8; (2)3x+1=4.

  3.下列各题中的两个项是不是同类项?

  (1)3xy与-3xy;  (2)0.2ab与0.2ab;

  (3)2abc与9bc; (4)3mn与-nm;

  (5)4xyz与4xyz; (6)6与x.

  4.能把上题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吗?如何合并?

  5.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什么?依据是什么?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利用合并同类项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例1 解下列方程:

  (1)9x-5x=8;

  (2)4x-6x-x=15.

  解析:先将方程左边的同类项合并,再把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解:(1)合并同类项,得4x=8.

  系数化为1,得x=2.

  (2)合并同类项,得-3x=15.

  系数化为1,得x=-5.

  方法总结:解方程的实质就是利用等式的性质把方程变形为x=a的形式.

  探究点二:根据“总量=各部分量的和”列方程解决问题

  例2 足球表面是由若干个黑色五边形和白色六边形皮块围成的,黑、白皮块数目的比为3∶5,一个足球表面一共有32个皮块,黑色皮块和白色皮块各有多少个?

  解析:遇到比例问题时可设其中的每一份为x,本题中已知黑、白皮块数目比为3∶5,可设黑色皮块有3x个,则白色皮块有5x个,然后利用相等关系“黑色皮块数+白色皮块数=32”列方程.

  解:设黑色皮块有3x个,则白色皮块有5x个,

  根据题意列方程3x+5x=32,

  解得x=4,

  则黑色皮块有3x=12(个),

  白色皮块有5x=20(个).

  答:黑色皮块有12个,白色皮块有20个.

  方法总结: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相等关系为:黑色皮块数+白色皮块数=32,并能用x和比例关系把黑皮与白皮的数量表示出来.

  三、板书设计

  1.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解方程的步骤:

  (1)合并同类项;

  (2)系数化为1(等式的基本性质2).

  2.找等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1)设未知数;

  (2)分析题意找出等量关系;

  (3)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4)解方程并作答.

  教学反思

  本节从复习入手,帮助学生回顾合并同类项的相关知识,为学习用合并同类项解方程做好铺垫.教学中采用引导发现的方法,课堂训练中鼓励自己动手,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习惯.

  第2课时 用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目标

  1.掌握移项变号的基本原则;(重点)

  2.会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重点)

  3.会抓住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难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上节课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它们都有这样的特点:一边是含有未知数的项,一边是常数项.这样的方程我们可以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答.那么像3x+7=32-2x这样的方程怎么解呢?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移项法则

  例1 通过移项将下列方程变形,正确的是(  )

  A.由5x-7=2,得5x=2-7

  B.由6x-3=x+4,得3-6x=4+x

  C.由8-x=x-5,得-x-x=-5-8

  D.由x+9=3x-1,得3x-x=-1+9

  解析:A.由5x-7=2,得5x=2+7,故选项错误;B.由6x-3=x+4,得6x-x=3+4,故选项错误;C.由8-x=x-5,得-x-x=-5-8,故选项正确;D.由x+9=3x-1,得3x-x=9+1,故选项错误.故选C.

  方法总结:①所移动的是方程中的项,并且是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而不是在这个方程的一边变换两项的位置.②移项时要变号,不变号不能移项.

  探究点二: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例2 解下列方程:

  (1)-x-4=3x; (2)5x-1=9;

  (3)-4x-8=4; (4)0.5x-0.7=6.5-1.3x.

  解析:通过移项、合并、系数化为1的方法解答即可.

  解:(1)移项得-x-3x=4,

  合并同类项得-4x=4,

  系数化成1得x=-1;

  (2)移项得5x=9+1,

  合并同类项得5x=10,

  系数化成1得x=2;

  (3)移项得-4x=4+8,

  合并同类项得-4x=12,

  系数化成1得x=-3;

  (4)移项得1.3x+0.5x=0.7+6.5,

  合并同类项得1.8x=7.2,

  系数化成1得x=4.

  方法总结:将所有含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左边,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然后合并同类项,最后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特别注意移项要变号.

  探究点三:根据“表示同一个量的两个不同的式子相等”列方程解决问题

  例3 把一批图书分给七年级(11)班的同学阅读,若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若每人分4本,则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

  解析:根据实际书的数量可得相应的等量关系:3×学生数量+20=4×学生数量-25,把相关数值代入即可求解.

  解:设这个班有x个学生,根据题意得

  3x+20=4x-25,

  移项得3x-4x=-25-20

  合并得-x=-45

  解得x=45.

  答:这个班有45人.

  方法总结: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应抓住题目中的“相等”、“谁比谁多多少”等表示数量关系的词语,以便从中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方程.

  三、板书设计

  1.移项的定义:

  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2.移项法则的依据:

  移项法则的依据是等式的基本性质1.

  3.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4.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先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来解方程,从而引出了移项的概念,然后让学生利用移项的方法来解方程.学生在移项过程中,大致会遇到以下几种比较常见的情况:①含未知数的项不知道如何处理;②移项没有变号;③没移动的项也改变了符号;第一种情况在授课过程中强调不够,后面的两种情况出现最多,因此在教学设计当中应给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引导学生正确地解方程.

  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七年级数学上册_3[1]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中考:初中数学公式、定理汇编(1)
初中数学:我们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半生缘
北师大八年级下2.4 一元一次不等式(第1课时)
5.2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第一课时)+导学案++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