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反思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属书信体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一封信。这封信首先表达了“我”和妈妈对加利先生的问候和深深的谢意,接着深情回忆“我”的爸爸出征前后的情景,在悲痛中怀念着自豪和崇敬,并表示要向爸爸学习,用生命捍卫和平。最后,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理解信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是本文的教学重点;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是本文的难点。

为了理解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我采用这样的教学程序:在扫光了课文的生字,读顺了课文以后,便由课题引入,体会人物的动作、神情的句子,了解他当时复杂的内心活动,通过学生的表演、朗读,让学生们体会主人公对父亲深切的思念及敬佩的心情。我认为这一设计能让学生们产生共鸣,激发他们内心对小主人公的父亲“一位伟大的维和英雄”的钦佩之情。因而找到一个中国孩子呼唤的是什么?再由这一段扩伸到课文的每一段当中,比如加利先生对父亲的高度评价,父亲对我的承诺,父亲遗体回来描写的段落等,然后再到联系现实,提出呼吁。并且在教学时,我特别注意朗读的训练,还做到了堂上背诵。尽管学生没有我预想的能被感动得流泪,也没有太多的忧伤,但是他们确实在朗读方面有提高了。并且能深深地理解课文的主旨:要和平不要战争。

但是,在引导学生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这一教学难点时,没有达到我预想的效果;我原本设计的是联系生活实际,分析了当前的国际形势,列举了当代还有很多国家的人民正处在战争的痛苦中,他们或失去父母、孩子、妻儿等等,让学生切身体会,只有“世界和平,才是真正的和平”,从而树立他们维护和平的观念。也许因为他们还是孩子,他们生活在一个富强和平的国度;他们的生活无忧无虑,只有父母的关爱与呵护,他们的心里什么都是美好的,没有战争,也没有经历过生离死别,所以他们才体会不出忧伤。不过,我相信等到他们到一定的年纪,有了生活感悟之后,一定不要老师教,他们也能感悟出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以读为主、读中悟情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反思
15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四年级下册第十五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二课时教案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实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