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两例保育猪高残次的诊治

两例保育猪高残次的诊治

李增强1,2,喻正军1,2*,李聪3
(1.扬翔研究院兽医研究中心,贵港 537100;2.扬翔养殖技术学院,贵港 537100; 3. 广西扬翔农牧猪病监测中心,贵港 537100)


1 既往病史
养殖场名称:种猪场A
地 址:贵港
规 模:360-400头母猪
2011年10月份之前,猪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母猪返情率高达20%左右,后备母猪出现严重的子宫内膜炎;保育猪难养,猪只被毛长,猪群消瘦,关节肿大,喘气,腹式呼吸,使用过青霉素、头孢噻肟、阿莫仙、氟苯尼考、替米考星和磺胺嘧啶钠等抗生素治疗无效果,发病率30%左右,死亡率20%,残猪率18-20%。解剖症状为肺间质增宽,肺脏出现肉样变,部分出现绒毛心,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脾脏肿大,大部分肾脏为土黄色或有白色的坏死点,关节囊有黄色或白色液体,使用抗生素药治疗效果不理想,相继使用阿莫西林、头孢类药、氟苯尼考等药物进行治疗,死亡率仍居高不下。


图1发病猪消瘦,被毛粗乱图2腹腔纤维性粘连

表1 种猪场A原免疫程序


养殖场名称:种猪场B
地 址:贵港
规 模:360-400头母猪
该猪场在2012年2月12日开始,产房阶段1-10天的哺乳仔猪频频发现皮毛松乱,精神沉郁,关节肿大,跛行,体温39.5-40.0 ℃;部分眼睑水肿,甚至出现神经症状,保育猪的发病率30%左右,死亡率高达20%,有时出现采食正常,无任何症状突然死亡。解剖症状为肺间质增宽,肺脏出现肉样变,部分出现绒毛心,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脾脏肿大,大部分肾脏为土黄色或有白色的坏死点,关节囊有黄色或白色液体,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理想,相继使用阿莫西林、头孢类药、氟苯尼考等药物进行治疗,死亡率仍居高不下,每天仍有3-5头保育猪相继死亡,该问题一直困扰着该场的生产成绩。
注:当时处于低温,高湿的气候;母猪分娩舍结构是传统的产栏,舍内猪栏坡度不够,常积水,地面粗糙,仔猪容易受伤易继发链球菌、副猪和大肠杆菌等细菌感染;母猪产前、产后药物保健不到位;春节前后人员流动大,卫生跟不上,消毒不到位。

2 实验室检测结果
两个场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基本一样。
病原检测:圆环病毒;
细菌分离:副猪嗜血杆菌和链球菌;
3研究院控制措施
3.1 种猪场A的控制措施
母猪:
1)母猪产前4周肌注扬翔研究研制的研究院2号4 mL/头;产前2周加强免疫研究院2号4 mL/头。
2)母猪产前产后7-10天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电解多维拌料
3)母猪进产床前驱虫1次
仔猪:
1)免疫程序

表2 产房仔猪免疫程序


2)断奶前后7天全群投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电解多维拌料,减少由于断奶及换料引起的应激,降低发玻
3)其他注意事项: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栏舍环境卫生,母猪进产房彻底洗澡消毒、驱虫,产房彻底清洗、消毒和干燥5-7天后方可进猪,保温箱放布袋,在仔猪关节贴上胶布防止由于地面粗糙受伤,减少感染,去势接产严格消毒等。加强母猪的营养提高母猪采食量,防止便秘,补充VE和VC等维生素提高母猪的免疫力。
3.2 种猪场B的控制措施:
和种猪场A的控制措施唯一不同的是:对母猪的控制措施。仔猪的控制措施和种猪场A的一样。
种猪场B的母猪控制措施为:
1)母猪产前4周肌注扬翔研究研制的研究院2号4 mL头;产前2周加强免疫研究院2号4 mL/头。
2)母猪产前7天至产后7天使用支原必净+黄芪多糖+电解多维拌料,母猪分娩后使用易速康消毒。
3)母猪进产床前驱虫1次。
4 治疗结果
4.1 种猪场A的治疗效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随机选择6窝母猪,对照组按照原免疫程序免疫,实验组使用研究院的控制方案进行,观察到临床症状见表4。实验组被毛整齐,猪群均匀度整齐,采食量正常,基本上没有腹式呼吸现象,无关节肿大,跛脚等,死亡1头;对照组被毛长,猪群不整齐,消瘦等,死亡6头,残猪比例高于实验组。


4.2 种猪场B的治疗效果
该方案连续使用一段时间后,该场产房再没出现1-10天的哺乳仔猪皮毛松乱,精神沉郁,关节肿大,跛行,体温39.5-40.0 ℃,部分眼脸水肿,甚至出现神经症状等症状,恢复正常生产。具体数据见表3。


5案例总结
这两个猪场的发病情况有一定的相似性:保育猪死亡率高,残猪比例大,猪只不好养,发病率基本上30%左右,死亡率20%左右。发病猪都出现了关节肿大、喘气、跛行和消瘦等。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效果不理想。实验室检测也显示这两个场的病原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因此使用相似的控制措施也起到了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通过这两个猪场的发病情况也可以看出,圆环、链球菌和副猪等病原在猪场存在较大的感染率,是造成保育猪高残次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还需注意环境应激因素、使用全价营养提高猪只整体的免疫力,从而降低保育猪的高残次和高死亡。因此,规模化猪场应重视圆环、链球和副猪等疾病在保育猪高残次中扮演的作用,同时做好疫苗的免疫接种,合理的药物保健,全价营养和饲养管理等,降低保育猪的高死亡和高残次,减少经济损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技术】保育猪猪关节肿大,慢性跛行,试试这个治疗方案!
保育猪防病控制措施
保育猪猪毛卷消瘦、腹泻咳喘,死亡率高!
猪副嗜血杆菌病
冬季蓝耳病活跃猪场须重视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治
一起蓝耳病和多种细菌性疾病混合感染病例的诊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