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器乐进课堂,其乐无穷

  潜江市第二实验小学贺芹

  为培养学生的综合音乐能力,创建学科特色,我们音乐组选定了器乐进课堂这一内容进行研究。我们认为传统的中小学音乐教学方法基本属于被动教学模式,教唱歌,讲乐理,欣赏经典是音乐课的基本内容;学生没有机会和条件用自已的双手练习和演奏音乐课的内容,所以课堂上学的东西得不到练习和巩固。“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在这一领域内,它为我们音乐教学提供了独特而令人高兴的音乐教育价值、效果的可能性。儿童们充满着喜悦的心情,在教师的指导下,一定能将这种可能性逐渐变成自己的东西。”这精辟的论述,道出了器乐教学的宝贵价值与意义。器乐教学在音乐教育体系中既是学生学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又是开发其智力的重要途径。人的大脑是由左、右半球所组成的,其中有些地方是特殊的最富有创造性的区域。当学生学习弹琴与绘画时,双手必须做精细、灵巧的动作,这就使这些区域的活动力被激发出来,处于“兴奋”状态。许多科研成果表明,当学生学习与演奏乐器时,由于左右手指经常运动,使得反应更加灵敏,智力得到开发,而且对左半球与右半球的协调、平衡、和谐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与影响。这种智力的促进与开发,既表现在反应灵敏、思想开阔上,也表现在观察力敏锐、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等方面。从生理上分析,学生在演奏器乐时,美妙音乐影响其情绪,情绪又影响着荷尔蒙的分泌,进而影响其大脑分析能力和记忆力的发展。由此可见,通过演奏美的音乐不但能激发与影响学生的情绪,促进智力的开发,而且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在城市学校,器乐进课堂已很普遍,学生不仅在学校,而且在家庭中也会学习一两种乐器。因此,乐器对于城市孩子来说已是司空见惯。但是在农村学校,由于经费等各种原因,有的小孩连常用打击乐器都没有看到过。在音乐教科书中,一年级就要求学生接触碰铃、木鱼、响板等乐器,同学们很好奇,也都很感兴趣。为了利用学生们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欲望,学会享受音乐,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发展学生合作能力及创造能力,尝试让同学们自制乐器的想法油然而生。

  在《小乐手》一课中,要求学生认识串铃、舞板、三角铁、蛙鸣筒这四种打击乐器,能分辨它们的音色,并学会演奏这些乐器,同时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与本课四种打击乐器相仿的简易的节奏乐器。能在自制或演奏打击乐器中,体验探索和创造的愉悦。能学会演唱歌曲《蒙古小夜曲》,并能使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课堂一开始,我向学生介绍了几位乐器朋友,看着我象变戏法似的拿出一件件打击乐器,孩子们兴奋极了,不时发出“啊!”、“咦”的感叹声!观察乐器时格外认真,木制蛙鸣筒、金属音色的三角铁……不同材质的乐器以不同音色吸引着他们,只见他们一个个瞪圆了眼睛,听着、看着,用声音模仿着。

  学习演奏时,因为乐器的缺乏,他们用手拍击着节奏,一点也不觉得累。好在学生带来了铁勺、梳子、竹板、钥匙串等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当我请他们找一找自己带的材料哪些可以发出类似的声音时,他们用铁勺对敲,打着竹板,刮着梳子,摇着钥匙串,敲着听着,认真极了,俨然一位小小演奏家呢。

  为训练演奏能力,我先选择了一首他们非常熟悉的歌曲《粉刷匠》,请学生用

  自制的乐器为歌曲伴奏,有的学生根据节拍伴奏,有的根据节奏伴奏,听起来乐感很强。我肯定了他们的伴奏。接下来,我用故事导入一首新歌《蒙古小夜曲》,边讲故事边用乐器配合表现。《蒙古小夜曲》描述了牧羊姑娘引着羊群回家的情景。歌曲有四个乐句组成,每个乐句不同的节奏型正好适合一种乐器来演奏,并且着四种乐器不同的音色也很符合歌曲每个乐句表现的情景。这就增添了演奏的美感和趣味性。不是纯粹为了伴奏而伴奏

  我引导学生用自制的乐器为《蒙古小夜曲》伴奏时,我一个人不停地敲着,换着乐器,我想如果学生来敲,也会像我一样手忙脚乱。于是,我采用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谈谈中小学课堂教学乐器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人教版)
让器乐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飞翔
音乐教研活动《小乐器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
浅谈新课改下应如何进行音乐教学
【今日头条】彭桥中心完小音乐课题组开展实施“乐器进课堂,快乐促成长”活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