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面向市场、准确定位培养高职特色人才

面向市场、准确定位培养高职特色人才

 

   从2003年开始承担二年制数控技术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后,我院在二年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上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明确培养目标,准确定位

 

   我们把明确培养目标,准确定位作为培养工作的切入点。通过对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等数十家数控企业的深入调查,结合二年制高职数控技术的特点,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我们把培养的人才定位为:培养岗位适应性强、紧缺性较大、具有一定加工工艺知识和数控加工操作、编程技能,具有较强数控机床机械、电气调试和维护维修能力的数控设备维修人员。并细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和手工编程,取得数控机床中级操作工证书,这是较低的要求;二是掌握一定的数控加工工艺,能熟练应用CADCAM软件进行自动编程,获得得数控工艺员职业资格证书,这属于标准要求;三是具有较强的数控机床的机械和电气调试和维护维修能力,能够取得数控高级操作工的职业资格证书,这是较高的要求。

   

二、精心制定教学计划,确定培养方案

 

   在明确培养目标后,我们开始着手制定教学计划,从职业能力分析入手,明确适应工作岗位所必需的专业能力,在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分解出对应的知识和技能,最后确定模块化的培养方案。并组织专业委员会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修改,也借鉴了"二年制高职高专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建议方案"和兄弟院校的相关的教学计划。我们确定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是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关系,基础课程的学时压缩的比较多,相对增加了英语和高等数学的课时,专业课程的学时也受到压缩,根据数控毕业生工艺相对较弱的情况,适当增加了数控加工工艺课程的学时;二是理论内容与实践环节的关系,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理论课程的学时普遍减少,实践环节得到一定加强;三是教学内容适应性与针对性的关系,根据"针对一个岗位,适应一批岗位"的要求来安排教学内容;四是学生当前就业需要与终生学习要求之间的关系,以当前就业需要为重点,兼顾学生终生学习的需要,通过选修课和课外小组等形式,尽量提供条件满足个别学生学习深造的要求。

  

 三、重建课程体系,抓住重点

 

   重建课程体系是整个培养工程的首要任务,也是培养方案能够贯彻落实的重点。由于培养目标的差异和学时的变化,大部分的课程都需要重新的构建。构建的原则是在模块化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化。我们首先规划了三个综合课程:《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数控机床编程操作与加工》。其中,《数控机床编程操作与加工》已经编写完成,于2004年8月由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八章,前面三章内容是数控机床编程所必需的数控机床结构、数控加工工艺和数控编程的基本知识,第四章到第七章内容分别是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加工中心和线切割的编程操作与加工,第八章介绍了两个自动编程软件,CAXA制造工程师和MasterCAM。本书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综合了《数控技术》、《数控编程》、《数控机床操作与加工》等内容,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既可作为程理论教材,也可作为数控中级操作工职业资格培训的实践教程。《机械设计基础》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变教学观念

   无庸置疑,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培养学生的质量。二年制紧缺人才培养工程需要一支业务过硬的"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我们把提高教学质量重点放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上,通过两年来的培养和锻炼,初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的教师队伍。这支双师型的师资队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实践性强,所有数控教师都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在数控技术的实践环节中都能边讲解边示范,讲课时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学生中运到很好的示范和表率作用。二是教学观念新,我们的教师从事教学改革多年,思想解放,与日俱进,能够根据二年制紧缺人才培养工程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创新。为教学培养方案贯彻落实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五、进行教学方式改革,增强实践性

 

   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乘我院的教学质量年的东风,我们把制作了多门课程的教学多媒体课件,逐步把应用CAI课件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突破口,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直观、形象的特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开发的《公差与配合多媒体课件》获得教育部信息中心多媒体课件大赛三等奖和学院多媒体课件二等奖;我们还开发《切削原理与刀具CAI课件》和《数控机床编程操作与加工多媒体课件》。另外,在《机械设计基础》和《CAD/CAM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也采用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通过采用这些多媒体课件,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除了应用多媒体课件,我们根据紧缺人才培养工程的特点,强调教学方法的实践性。教学方法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一是互动性,更加重视学生的参与。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多多参与,亲自动手,亲自操作。二是要根据专业实际合理确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坚持以实践为本。三是要把学业与就业、创业紧密结合,更加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努力使学生通过实训教学获得就业的技能和创业的本领。

 

 六、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建设一个能满足教学要求的实训基地是贯彻落实培养方案的前提条件。经过几年的建设,我院的数控实训基地已经初具规模,投资600余万元,具有数控加工中心、数控铣床、和数控车床、数控线切割等设备30余台,基本满足了教学的需要。为了充分发挥设备效益,保障教学实训的真实职业环境,我们还积极承担社会加工任务,为学生提供了实际训练的有利条件。

   

七、积极推进"双证书制"

 

   按照训练内容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接轨、考核与社会职业资格证书接轨的指导思想,积极推进双证书制工作。组织本专业学生参加了国家制图员、数控加工中级工、数控工艺员、AUTOCAD等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考试,毕业生中取证率都在90%以上。通过开展双证书制工作,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增强了就业竞争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编程 数控车床加工视频教学 数控编程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工程训练采用集教学、训练和创新活动一体化的新型教学模式研究
《数控机床编程与加工: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分册》
国外的数控机床先进到什么程度?不需要编程,电脑识别就能加工
数控编程:数控与数控编程技术专业学习内容指导(针对自学朋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