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人荀子曾说: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他尊王道,称霸力;崇礼义,讲法治;主张“性恶”论,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他还提出万物都循着自然规律运行变化等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定胜天,反对宿命论。他主张重视社会秩序,通过法治来约束与规范人们的行为,同时要求统治者重视礼义道德教育,将法治与德治紧密结合起来。

学不可以已。《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本篇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前一部分,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论述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

开篇第一句为“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并通过“君子”之口提出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比喻任何人通过发奋学习,都能进步。这两个比喻来源于生活,浅显易懂,容易使人受到启发。意在表明只有刻苦学习,才能达到“青于蓝”与“寒于水”效果。“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紧接着文章继续设喻,进一步从根本上阐明学习的道理。之后,文章引出论断:“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强调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会取直,金属制成的刀剑之类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会锋利,这就好比自己广泛学习后,要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已经做过的事情,以后的行为就会知识通达而不再有过错。这里,荀子强调,学习首先需要修养品德气质,保持专一的品质;二要保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学习方向;三是要善始善终,切忌半途而废,以期达到完全而纯粹的精神境界。

重法爱民而霸。在国家治理上,荀子非常看重“礼”。他提出:“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以“礼”治国是取得天下的重要途径,不以“礼”治国就会丧失天下。他进一步提出:“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尽亡矣。”荀子认为,统治别人的人,推崇礼制而又尊重贤人,就可以在天下称王;重视法治而又爱护人民,就可以在诸侯中称霸。能采取德法并举的手段,就能把国家治理好。

荀子还主张“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他认识到,道德并不是万能的,单纯依靠道德并不足以教化百姓,对犯法的人不加以严惩,社会就会发生混乱,民心就不服,国家就不稳定。如果有现成的法律,就依法量刑;在实现法治时,刑罚必须与罪行相当;刑罚与所犯的罪相称,社会就安定;刑罚与所犯的罪不相称,社会就混乱。荀子认为,“正法以齐官”与“百吏畏法循绳”并行,对于犯法的官吏,也要依法惩治。只有这样,君主才能把自己的治国理念落到实处。

荀子力主慎刑,“乱其教,繁其刑,其民迷惑而堕焉,则从而制之,是以刑弥繁而邪不胜。”批评那些不知教化百姓而乱施刑罚的君主,不进行礼义教育而过多实施刑罚,这样虽然刑罚多但不能根治歪风邪气;只有礼义教育而不实行刑罚,这样做坏事的人就受不到应有惩戒而邪气日盛。他强烈反对以族论罪的株连,认为这是乱世的做法。主张只有合理利用法律的统治者,才能真正发挥法律的治国作用。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在《荀子·王制篇》中写道: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马骇舆,则莫若静之;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选贤良,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

这段文字的意思是:马受到惊吓,不能平稳驾车,那么乘车的人就不能安稳地坐车;老百姓惧怕统治者而不听政令,那么君王的统治地位就不稳固。如果惊马不好好驾车,就要想办法使它安静下来;老百姓不听政令,最好的措施是使他们得到实惠。选用贤德的人,推荐诚实谨慎的人,表彰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人,照顾好孤寡无依的人,尽力帮助贫穷的人,假如能做到这样,那么老百姓就能安居乐业。如果老百姓顺从政令而支持国家,君王的统治地位才能稳固。经传上说:“做君王的就好比是船,老百姓是水。水能载船,水也能翻船。”就是这个意思啊。

这里,荀子拿驾驭马车为例,说明马车要想平稳行驶,就必须有善驾的人才。进而说明处理国家大事如同驾驭马车一样,要选拔贤能的人,推举忠厚恭敬的人,提倡孝敬和友爱,收养孤寡之人,补助贫穷的人,如果是这样,百姓就会安心国家政事,拥护统治者。否则,失去民心,百姓就会像洪水一样倾覆统治者这只船。 (据《检察日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荀子》卷9王制篇诗解3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国学: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谁说的?行拱手礼,手应该怎样放?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2016年7月31日——丙申年六月二十八日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4、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谈谈“刳木为舟”与“覆舟载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