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在音乐大厦的第几层?






















丰子恺的一篇散文《我与弘一法师》(见《丰子恺文集》第六卷)。丰先生从弘一法师人生观形成的过程,想到人生好像是一座三层楼的大厦:第一层是“物质生活”,第二层是“精神生活”,第三层是“灵魂生活”。一般人满足于锦衣玉食、荣华富贵、孝子慈孙,这就是满足于生活在人生的第一层楼。有的人,不满足于物质生活,还想追求精神生活,研究文学艺术,那就爬到了第二层楼。弘一法师不满足于文艺上取得的成就,还要追求灵魂的升华和净化,于是就追求宗教,这就是爬到了人生的最高层。丰先生说:他自己的脚力不够,所以只能住在二层楼,但是有时也勉力爬到三层去望望。




 

        我想,音乐是否也是一座三层的大厦呢?第一层是“旋律-歌唱”的音乐,第二层是“情感-哲理”的音乐,第三层是“智慧-创新”的音乐。




 

        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的音乐,基本上是用旋律来打动听众的耳朵的。比如,莫扎特的音乐和贝多芬的大部分作品,都富有歌唱性,即使交响乐、协奏曲、奏鸣曲和重奏曲的主题,也都可以哼唱出来,所以,很多人都能听懂,也都喜欢。这就是音乐大厦第一层的“旋律-歌唱”音乐。




 

        到了贝多芬后期,他的音乐(比如,多次被辛丰年老先生称作为“天书”的第29钢琴奏鸣曲,作品109号)实际上已经不讲究旋律了,我们听的时候要换一付新的耳朵才能听懂,因为我们不能到这样的音乐里去找好听的、有歌唱性的旋律,而要听音乐想要表达的一种情绪,一个哲理,要设法让自己被音乐所渲染的某种气氛所感染。贝多芬真是一位伟大的“乐圣”,因为虽然他生活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交接的时代,但是他在后期却已经超前写出了这种要到浪漫主义后期才真正出现的音乐。这种我称之为音乐大厦的第二层的“情感-哲理”音乐,要到勃拉姆斯、瓦格纳的时代才真正出现。勋伯格的这首六重奏也属于这一类音乐。




 

        最后一种音乐——存在于音乐大厦的第三层——就是贾教授所说的“最高形式的音乐”。在这样的音乐里,不但旋律,而且连情绪都不一定要考虑。作曲家最关心的是发现一种新的声音、找到音的最新排列、达到某种前所未有的声响效果。这是“创新-智慧”型的音乐。贾教授和他的同行们,就有幸能够爬上三层楼,钻进音乐的象牙塔尖里去,其乐融融。


 

 

        我想,我大概也只有丰子恺这点脚力,能够徘徊于音乐的一、二层楼之间,并甘心情愿、自得其乐地蛰伏在那里。至多有时再攀一层楼,到三层楼的楼梯口去好奇地偷窥一下而已。


 

       那么,你觉得你已经爬到音乐大厦的第几层了呢?






































升华之夜


 

 

有两个人在光秃而寒冷的树林中散步,

月亮伴随着他们;他们也注视着月亮。

月亮移过高耸的橡树 ——

只有黑色的树枝把天空划破,

没有云彩遮掩天空的亮光。

这时,传来一个女人说话的声响:
 

 

我怀着一个孩子,可他不属于你。

在你身边走着,我感到了自己的罪戾。

我再也不会相信幸福,

因为我已严重玷污了自己;

但是我强烈地渴望生命,

渴望做母亲的责任和欣喜;

于是我敢于,抖索着,

将我自己

投进一个陌生男人的怀里,

还以为自己的做法会得到主的佑庇。

而现在,生活开始了它的报复,

因为,哦,你哪,现在我已遇见了你!

 

 

她踉踉跄跄地继续往前,

她仰头眺望,月亮正紧随不放。

她阴暗的目光,淹没于月色的光亮。

这时,传来一个男子说话的声响:

 

别让你怀着的孩子,

成为你灵魂的负担;

哦,看呀,宇宙间一片微光闪耀,

这儿的一切都光辉灿烂!

你与我一起在冰冷的洋面上飘荡,

可一股共同的暖流却在我们之间往返;

从你到我,从我到你,

于是那陌生的孩子也就得到形变;

你将为我怀着那孩子,因为他也与我血肉相连。

你为我带来了荣耀,

你把我也变成孩子一般。

 

 

他把手放在她结实的腰上,

他们在微风中亲吻,

两人在暮色中漫步,夜空明净而高朗。












<升华之夜>是勋伯格第一部编号的器乐作品,也是勋伯格早期的标题性器乐作品.作品根据德国诗人夏德·德默尔同名诗歌的内容而创作,作曲家将诗歌中的人物心理与场景巧妙地融合为一部音乐作品.一方面,作品受到德默尔的同名诗歌的激发而创作;另一方面,作为独立的音乐作品,它不依赖于诗歌而显示出自身的独特价值.可以说,<升华之夜>是一部标题性音乐与纯音乐思维的交融.作曲家声称当时已经是一个"勃拉姆斯崇拜者",而他却同时崇拜着瓦格纳.这就是为什么在<升华之夜>里,既采用瓦格纳式的游移和声上的"音型与模进",又采用(作者称为)勃拉姆斯发展变奏的技术的原则.本文分三个部分,通过对弦乐六重奏<升华之夜>中所运用的和声技法、相关的作曲技法以及与诗歌内容相应的音乐表现作较全面的分析研究,对勋伯格的这部作品中的和声手法作出归纳和概括,以期对作者在这一时期的音乐风格作更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 勋伯格:弦乐六重奏《升华之夜》(作品第4号)


  •      
      “我曾试图在你的音乐中寻找我诗中的主题,但很快就把它给忘了,这音乐使我如此着迷。”

    •     ——戴默尔写给勋伯格 

                                                                   


  •      
      提起勋伯格,当今的音乐爱好者联想到的可能都是“十二音”、“无调性”。事实上,勋伯格的相当一部分早期作品,表现出的是浓厚的晚期浪漫主义风格,瓦格纳甚至勃拉姆斯的影响清晰可见,当中以室内乐音诗《升华之夜》、交响诗《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大型清唱剧《古雷之歌》最具代表性。


  •      
      《升华之夜》作于1899年,为弦乐六重奏而写,1917年作曲家又改编出弦乐队演奏的版本,钢琴三重奏版是勋伯格的学生Eduard Steuermann 在1932年改编的。作品的标题来自德国诗人戴默尔的抒情诗集《女性与世界》中的第一首诗《升华之夜》:


  •    
      第一段(极缓慢的)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 
      两个人在光秃的寒冷的林地中行走, 
      月亮在浮游,他们盯着它看。 
      月亮在高大的橡树上飘过, 
      没有一片小云朵把天上的光变得暗淡, 
      黑色的顶尖伸向天上的光。 
      一个女人的声音说:


  •    
      第二段(宽广的)是女人激动的独白: 
      我怀了一个孩子,他不是你的, 
      我犯了罪,走在你的身旁, 
      我对我自己犯了严重的罪行。 
      我不再相信会有什么好运气, 
      但我仍然强烈地希望 
      能得到一种充实的生活、 
      母亲的喜悦和义务; 
      以后,我变得无耻,以后,我震惊了, 
      我让我的身体被一个陌生人占有, 
      甚至还为此而感到满足。 
      现在,生活索取雪耻的机会: 
      现在我遇到了你,你。


  •    
      第三段(十分沉重的)描写女人的孤独无助: 
      她蹒跚地阔步走着, 
      她仰望着天空;月亮在浮游, 
      她的灰暗的眼光被月光吞没。 
      一位男人的声音说:


  •    
      第四段(极宽广并缓慢的)是男子温柔而谅解的答复: 
      不要让你怀的孩子 
      成为你精神上的负担, 
      看!宇宙的闪光是多么清澈! 
      这里,有一个围绕这一切的光辉, 
      你跟着我在冰冷的海上漂流, 
      但有一种特殊的温暖在闪烁 
      ——从你到我,从我到你。 
      它将把这陌生的孩子变形。 
      你将为我而生他,从我而生他; 
      你已把这光辉带入了我的心灵, 
      你已把我变成一个孩子。


  •    
      第五段(极其寂静的)描写这对情侣在升华之夜的幸福: 
      他搂着她的健壮的臀部 
      他们的呼吸在空中接吻。 
      两个人在晴朗的星夜走过。


  •      
      《升华之夜》是单乐章作品,可以再按照表情标记再分成5段(庄板、十分渐慢地、沉重有力的、柔板、柔板),这正好和戴默尔的五节诗相对应,分别描绘五个场景。其中第一、三、五段音乐都建立于一个象征着男女主人翁漫步的动机之上,它在全曲中作用有点类似莫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中的“漫步主题”,起到贯穿全曲的作用。第二、四段是音乐的核心部分,分别描写女人的坦白与男人的宽容。


  •      
      第一部分在壮丽而又稠密的动机笼罩之下展开,展现了一出月光照耀、清晰明朗的夜色。


  •      
      第二部分,d小调的第一主题代表女人向男人承认自己的不幸遭遇,并发展成为“戏剧性的情感爆发”。第二主题随着以降b小调开始描述女人的不幸和孤独。c小调的第三主题表现女人被迫的忠诚。最终,女人“屈从于母性的本能,怀上了一个她不爱的男人的孩子。她甚至认为自己因履行了做母亲的义务而值得称颂和被赐福。”


  •      
      第三部分,“漫步动机”变得比开始时更为沉重,反映出女人在坦白后的不安与内疚。


  •      
      第四部分,博爱而高尚的男人的对白转为造成鲜明对比的D大调。弱音与和声在新的音响效果中尽现了“月色的美丽”。根据勋伯格自己的说法,这一段“反映了一个男人具有了和大自然的壮丽和光辉一般和谐的爱。” 
        


  •   第五部分是总结性的结尾,乐曲重新回到“漫步动机”,但已转变为大调,象是微风中林间微弱的响声,用弱奏的琵音将全曲结束部分画出最动人的一笔,寂静明亮而感人肺腑。



































荒山之夜


 

 

是谁,敢在冬日广场上冒充雕塑?

他的皱纹波浪起伏,像一面旗

“道德是脑髓的缺陷”,远方则是天穹的

缺陷。燕子会酝酿出一颗北京的苦痣

 

15岁时,抒情的风水学凶多吉少

大树是城市的铆钉,一排排将路钉死

可我仍深爱着你呀:1987年夏天

火灾中的少女*、食堂、花茶与穆索尔斯基

 

初恋血淋淋地照亮了我在黑暗学院

幽居时,度过的每一个荒山之夜*

而“现实对我伟大的性格来说未免太棘手了”

少年的獠牙挑翻灵感,如咬碎屋顶的月亮

 

我来自鸟笼。你来自蜡烛。可他呢?

他来自笔管胡同外一面腐烂的墙*

记忆是什么?就是吃饭、性交、读书或造反时

你都会惊觉:“‘我’是他人,另一个人”













 《荒山之夜》为19世纪俄罗斯作曲家、“强力集团”主要代表人物穆索尔斯基(Mussorgsky Modest Petrovich,1839—1881)完成于1867年的管弦乐作品,取材于俄罗斯民间神话。穆索尔斯基去世后,由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于1886年整理并配器。




 
《荒山之夜》,这首乐曲在音乐会上受欢迎程度始终不减。“荒山”是指基辅附近的特里格拉夫山,传说每年的女巫安息日都会有妖魔鬼怪出现。穆索尔斯基曾经说过,自己的音乐信念就是再现人民的幻想。《荒山之夜》所要表现的并非是精灵和魔王的嬉戏宴乐,而是有着光明战胜黑暗的比喻。原稿最早完成于1867年,不过这部管弦乐曲直到穆索尔斯基去世后五年才得以首次公演,现在演出都采用经里姆斯基·柯萨科夫修订和配器的第四稿版本。


    
    里姆斯基-柯萨科夫不愧是配器大师,在这部作品中他让每种乐器恰到好处地发挥其特点,也使听众感受到配器所带来的不同音色的对比。乐曲以快板开始,小提琴和木管奏出狂风劲吹阴森可怖场景,三个长号和一个大号齐奏表现出魔王的降临。直到表现破晓之后才放缓速度。在竖琴的琶音衬托下,单簧管用神秘而甘美的声音唱出了乌克兰民间的抒情牧歌,当长笛明亮清澈的声音穿透一切的时候,新的一天开始了。


































净化之夜

 

 
 

是谁,披着红头发在宫中生吞皇帝?

他腋窝漆黑,如被烧焦的旧社会

“我痛哭,我看见黄金——却不能一饮”

她的乳房太傲慢,那是肉体的清真寺

 

对于1989年的传统而言,我是个色目人

每个中国人都是“一位华沙幸存者”

经济异教徒衔枚疾走,洗劫了友谊与音乐

我的灵魂始终未离开一架砖头录音机

 

我的哭墙一直是家中那面书墙

而“祖国,我怕它。我难以忍受”

带着闪光之恨、狡猾之思、色情之静

暴风雨曾为17岁的龙猛醍醐灌顶*

 

 

在听十二个*、十二宫与十二音体系的净化之夜

他秘密地与山林、恶及九幽祖成十二平均律

当“我把自己武装起来,反对正义”时

却发现世间万物从未有过平等:这便是太平

 

 









   《净化之夜》为20世纪美籍奥地利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及“十二音体系”创始人之一阿诺尔德·勋伯格(Arnold Schoenberg,1874—1951)作于1899年的弦乐六重奏曲,又名“升华之夜”。1917年改编为管弦乐曲,1943年修订,属于勋伯格的早期作品。作品标题本来自德国诗人理查·戴默尔的同名诗歌。而《一位华沙幸存者》为勋伯格1947年的晚年作品,附带歌词。因他是犹太人,在读到纳粹将犹太人关进毒气室时,一群犹太人忽然集体高唱《听吧,以色列人》等消息时,早已身在美国的勋伯格忽然大为感动,只用了12天便写完此曲。少年时第一次听到这个曲子的录音,后来也常听,深受其“无调性”音乐及其后表现主义思想的影响。本诗中几则引语亦皆来自兰波。

 

 

 

注2:色目人,即古代波斯人。龙猛,即龙树菩萨,梵名 Nagarjuna。九幽,为东土佛教吸收道教神话后衍义出的关于地狱分野的名词,即“九重地狱”或“九幽十八狱”。哭墙,即耶路撒冷哭墙(西墙),古犹太国遗址,千百年来为犹太人祷告哭诉之地。

 

 
 

注3:《十二个》为俄罗斯诗人勃洛克诗作。十二宫即黄道十二宫。十二平均律,亦称“十二等程律”,后来一般指西方音乐律学上通用的把一组音(八度)分成十二个半音音程的律制,各相邻两律之间的振动数之比完全相等。巴赫曾以此写过钢琴组曲。但十二平均律最初本来自中国明代律学家朱载堉(1536-1610)著名的十二平均律理论,可参阅其《律学新说》。而勋伯格的“十二音体系”因将八度中的每个音都列为同等重要,故无所谓调性,也倾向于旋律学意义上的平均主义了,虽与十二平均律无关,却有异曲同工之妙。我因此于1992年也曾写过一首叫《十二平均律》的诗,收入《花与反骨》。














   















阿诺尔德·勋伯格1874年9月13日生于维也纳,1951年7月13日卒于美国洛杉矶。勋伯格是一个自学成才的作曲家,小时候家境贫寒,十六岁时父亲去世。这些不利的环境并没能阻止他热爱音乐和学习音乐的决心。他八岁时开始学习小提琴,以后又自学大提琴,参加业余乐队,而且自己尝试着作曲。他经常如饥似渴地去听音乐会和歌剧,从中得到学习和熏陶。父亲去世以后,由于家境日益困窘,他到一家银行当了办事员,以增加一些家庭收入。就在这个时候,他偶然结识了作曲家亚历山大·策姆林斯基,并跟他学了几个月的对位法,而这就是后来成为现代音乐杰出作曲家的勋伯格所受到的唯一的正规音乐教育。从此,他开始了音乐创作生涯。1897年,他的处女作《D大调弦乐四重奏》问世。


 

    1901年赴柏林,在一个酒馆乐队任指挥,后到斯特恩音乐学院任教。后来又回到了维也纳,于1910年担任了音乐学院的和声教师。此后,来往于维也纳和柏林两地,几乎没有中断过教学活动。他的学生中最著名的是奥地利作曲家A.贝尔格和A.von.韦贝恩(他们师生三人常被称作新维也纳乐派)。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阿诺尔德·勋伯格于1915—1917年在奥军服役。1918年组织维也纳私人音乐演出协会,专门演出20世纪的新音乐。战后在柏林普鲁士艺术学院任教。1933年,纳粹上台后勋伯格离职移居美国。1935—1944年先后在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和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任教。1941年他取得美国国籍,在那里定居,直到逝世。






 

    艺术创作


 

    勋伯格的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


 

    1908年以前为调性时期。主要受勃拉姆斯和瓦格纳的影响,作品充满德国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的气息,并把以瓦格纳为代表的半音化创作技法发展到了极限。这时的作品还没有完全抛开调性,如弦乐六重奏《升华之夜》(1899,于1917年改编为弦乐队曲)、康塔塔《古雷之歌》(1900—1901)、交响诗《普莱雅斯和梅丽桑德》(1903)等。



  1908—1920年前后为无调性时期,他开始探索一种新的无调性的音乐风格,这个时期的作品已是“勋伯格风格”特点的作品了,标志着他的创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时期的音乐具有表现主义的特征,他的许多重要作品都是在这一时期写出的。在他的作品中,不同音高的各音之间的结合,不再像传统音乐那样,以某个音为中心,不协和和弦也不再像传统的音乐那样,需要“解决”到协和和弦。勋伯格采用无调性音乐风格是同他作品中的表现主义特征相联系的。他从表现主义美学思想中汲取灵感,先后创作了一批无调性作品,成为第一位放弃调性的作曲家。如单人剧《期待》(1909)和说白歌唱《月迷的皮埃罗》(1912)等。这些作品表现了诸如绝望、恐惧、紧张、痛苦等病态心理或情绪,音乐语言夸张、变形、怪诞。在《月迷的皮埃罗》中,勋伯格还发展了一种介于说话与歌唱之间的说白歌唱。无调性阶段的重要作品还有《五首管弦乐小品》(1909),戏剧配乐《幸运的手》(1913)等。


 

    1920年以后为十二音技法时期。经过长期的探索,勋伯格在无调性音乐的基础上,找到了一种组织音乐材料的新方法,形成了所谓十二音音乐。作曲家用半音阶中的12个音,自由组成一个音列,音列可以原形使用,也可以逆行、倒置、倒置逆行。这4种音列形式可移置于半音阶的任何高度,从而可形成48种样式。音列中的各音(全部或部分)既可相继出现形成曲调,也可同时出现形成和弦,以此构成全曲。勋伯格后期基本上采用十二音技法进行创作,重要作品有《乐队变奏曲》(1926—1928)、《小提琴协奏曲》(1935—1936)、《钢琴协奏曲》(1942)、《华沙幸存者》(为朗诵、男声合唱及乐队而作,1947)、歌剧《摩西与亚伦》(1951)等。他在晚年偶尔也写作有调性的作品。


    勋伯格还创作了4部音乐戏剧作品:1909年的独幕独角音乐戏剧《期待》,1913年的独幕配乐戏剧《幸运之手》,均运用自由无调性写成。1930年的独幕歌剧《日复一日》则是严格的十二音体系的作品。未完成的三幕歌剧《摩西与亚伦》创作于1931—1932年间,也是一部无调性的十二音音乐作品。这是一部带有清唱剧性质的歌剧,作品叙述了犹太人在摩西的率领下的出走埃及的过程。剧中人物们交替采用传统的唱法、半念半唱的朗诵式行腔和有韵律的说白。摩西只有一个高潮性的唱句。这部歌剧的前半部分有很多引人入胜的表现,特别是狂乱的“金牛犊之舞”,但后半部分乏味,大部分篇幅在讨论宗教。虽然在戏剧性的发展上缺乏贯穿性,但音乐部分却具有高度的统一性。




 

    艺术评价


 

    勋伯格的音乐以旋律性和抒情性擅场,但也极端复杂,将节奏、织体、曲式等种种因素发挥尽致,听起来颇为费力,但听者越来越感到值得努力。勋伯格的伟大不仅在于他的创作本身,还在于其艺术胆略以及对20世纪音乐强烈而深远的影响。勋伯格是一位具有大胆创新精神的作曲家,创作除早期作品外,大多难于被人理解,当时经常遭到冷遇。在他死后,对他的音乐的评价,也一直存在争议。


 

    勋伯格的最大贡献在于继承、发展并最终打破了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的音乐传统,系统地创建了序列主义的音乐理论和方法,从而完成了从浪漫主义音乐向现代音乐过渡的历史性任务。他首创了“十二音体系”的无调性音乐,他的无调性音乐和十二音音乐对20世纪的音乐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最初在德国、奥地利,后来在法国、意大利、美国等国,不少作曲家都采用他的作曲方法。


 

    除了作曲,勋伯格毕生还以极大的热情和精力从事教学工作,培养了许多“十二音体系”的作曲家,后来许多都成为了位世界著名的作曲大师,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音乐教育家。他的学生韦伯恩和贝尔格等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他的序列音乐理论,贝尔格、威伯恩被合称为“新维也纳乐派”,即“表现主义”音乐流派。他对音乐所进行的重大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影响了一大批年轻作曲家,如达拉皮科拉、欣涅克以及肖斯塔科维奇等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他的影响。


 

    此外,他的理论著作《和声学》(1911)、《音乐的思想与逻辑》(1934—1936,未完成)、《音乐创作基础》(1948)、《配器学》(1949)和《和声的结构功能》(1937—1948)以及论文集《风格与思想》(1950)等也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阿诺尔德·勋伯格是二十世纪奥地利重要的作曲家,他引领了一个时代音乐发展的方向。他的早期有调性的作品虽受到浪漫乐派的影响,但同时也凸显出自己的特色,为表现主义音乐的到来奠定了基础。在他的许多早期作品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是——弦乐六重奏《升华之夜》。 《升华之夜》是他早期调性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部作品是根据德国诗人夏德·德默尔的同名诗歌而创作的。本文结合德默尔的诗歌对勋伯格的《升华之夜》进行分析和研究。升华之夜的音乐以旋律性和抒情性擅长,但也极端复杂,将节奏、和声、曲式等种种因素发挥尽致,听起来颇为费力。其中不乏有些调性模糊的段落,这也预示着他个人创作的第二个时期,无调性时期即将到来。 本论文首先,将对升华之夜的谱例进行简单的分析,包括和声、曲式等创作方法。其次,重点探讨升华之夜所反映出来的人文精神、哲理性、美学原理及心理学的基础。期盼本论文对于研究勋伯格的作品及同时代其他作曲家的创作有一定的价值。 














   


 



























 








专辑英文名Schoenberg Verklaerte Nacht & Schubert Quintet

 
 
专辑中文名勋伯格升华之夜和舒伯特五重奏

艺术家 The Hollywood String Quartet 

古典类型室内乐
 
资源格式FLAC
 
版本[TESTAMENT]
 
发行时间1993年
 
地区: 英国

语言: 英国



作曲:Arnold Schoenberg, Franz Schubert

演奏:The Hollywood String Quartet, Alvin Dinkin, Kurt Reher

录音日期:1950 (Schoenberg), 1951 (Schubert)

发行日期:1993

发行公司:TESTAMENT






























专辑介绍






勋伯格的《升华之夜》是单乐章作品,可以再按照表情标记再分成5段(庄板、十分渐慢地、沉重有力的、柔板、柔板),这正好和德默尔的五节诗相对应,分别描绘五个场景。音乐的高潮应该在第四段,这段用的笔墨最多,也就是“男人”的场景,这是升华的时刻,男人怀着博大而高贵的爱,接受了一个不是自己的孩子,可以感受到此时音乐中流动着的一股温暖之意。原来的《升华之夜》是一个弦乐六重奏(两把小提琴、两把中提琴、两把大提琴),几十年以后正式改编成弦乐队版。虽然没有听过六重奏的版本,但是我觉得,改编以后的庞大乐队所发挥出来的整体音乐表现能力肯定要强于最初的弦乐六重奏,而且摆在我们面前的又是这样一个崇高的升华的爱的主题。




一边阅读德默尔的诗,一边听勋伯格的音乐,觉得异常的合拍。第一次置身于诗与音乐交融的境界,已经令我感动不已了。





下面这段介绍很有帮助:



“昨天晚上我听了你们的《升华之夜》,如果没有对你们的六重奏表演表达一份谢意的话,我将认为这是一大疏忽。我曾试图在你的音乐中寻找我诗中的主题,但很快就把它给忘了,这音乐使我如此着迷。”(理夏德·德默尔[Richard Dehmel]写给阿诺尔德·勋伯格,1912年12月12日)。



1899年9月份,阿诺尔德·勋伯格花了三个星期谱写成了这部作品第四号,当时他正和亚历山大·冯·策姆林斯基(Alexander von Zemlinky)以及后者的妹妹玛蒂尔德(Mathilde)——后来成为勋伯格的第一任妻子——在裴尔巴赫(Payerbach)度假。手稿最后完成于1899年12月1日。这部标题音乐的主题——“只限于勾画自然、表达人类情感”(勋伯格语)——来自于理夏德·德默尔的同名诗《升华之夜》,选自1896年出版的诗集《女人和世界》(Weib und Welt)。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默尔是德国受到高度评价的抒情诗诗人之一。他的主要作品《两个人的爱情故事》(Zwei Menschen: Roman in Romanzen,1903)从新艺术的风格观念上来讲是色情与性*描写的尝试。第一个重要故事是《升华之夜》(当时已经出版,但是没有标题),诗歌表达了“对新的反资产阶级性道德的感伤哀怜和伟大的爱神能够避开陈规习俗,战胜一切的思想”。



五节诗歌勾勒出五部分对比鲜明的内容:两人的林中情景(第1、3、5段);一个爱着眼前的男人却怀着别人孩子而自我谴责的女人的表白(第2段);男人抚慰女人并且接受了孩子的表白(第4段)。德默尔的诗带有自传色彩,文中的情节正影射了他和伊达·奥尔巴赫(Ida Auerbach)的关系。当他碰到这个女人的时候,她已经结婚怀上了另一个男人,康祖尔·奥尔巴赫(Consul Auerbach)的孩子。



采用了单乐章曲式的《升华之夜》代表了19世纪晚期两种音乐发展趋势的接合点:单乐章奏鸣曲的趋向(以弗朗兹·李斯特的b小调奏鸣曲为历史典范)和单乐章交响诗。勋伯格的改编总的来说遵从了原诗的意境。叙述性的部分(森林场景)和中间情节(直接的对话)像是回旋曲式前后照应。第一部分在壮丽而又稠密的动机笼罩之下展开,展现了一出月光照耀、清晰明朗的夜色,这在第二部分中,经过女人向男人承认了自己的不幸遭遇(第一主题由d小调与前段连接)后,发展成为“戏剧性的情感爆发”(勋伯格,1950年为《升华之夜》表演按语)。现在,第一部分以一个停留记号搁开,第二主题随着以降b小调开始描述女人的不幸和孤独。c小调的第三主题表现女人被迫的忠诚。最终,女人“屈从于母性的本能,怀上了一个她不爱的男人的孩子。她甚至认为自己因履行了做母亲的义务而值得称颂和被赐福。”这一部分以E大调展开,借用先前素材中出现过的主题做进一步阐释,在结尾处有一个明显的休止。然后是一个对照性的带有描影法音色的过渡,作为通向第三部分的桥梁。接着又采用了音乐开始时的主要动机,并以“发展的变奏”风格(使人想起布拉姆斯)进行。博爱而高尚的男人的对白在第四部分中转为造成鲜明对比的D大调。弱音与和声在新的音响效果中尽现了“月色的美丽”。根据勋伯格自己的说法,这一段“反映了一个男人具有了和大自然的壮丽和光辉一般和谐的爱,他就能够不顾这一悲惨的境遇。”第五部分是总结性的结尾,在将开场主题转为大调(对应第四部分的主旋律)的同时又汲取了第三部分主题中的元素。






1939年末,美国出版商,埃德温·F·卡尔姆斯(Edwin F.Kalmus)向勋伯格表达了希望出版新版《升华之夜》的意向,而且这得是一个有所改进的(力度和弓法的变化,等等)为弦乐队改编的版本,勋伯格同意了。其实早些时候的1917年勋伯格已经为环球版(Universal Edition)写好了一个弦乐队版本(添加了一个低音提琴声部)(目前所知的第一次以这一形式演出这部作品是在1918年3月14日的莱比锡音乐厅[Leipzig Gewandhaus]);但是许多次的演出经历也致使勋伯格决定修改这个版本。当卡尔姆斯方面的计划未能实现的时候,勋伯格把目标转向了纽约的联合音乐出版商(Associated Music Publishers)。弦乐队改编中的调整和修改主要是针对力度和清晰度,还有速度标记。在1942年12月22日的一封信中,勋伯格描述了对1917年版本所做的改进:“新版本……一方面将改善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之间的平衡,另一方面,是中提琴和大提琴之间的平衡,它将恢复由六件等同的乐器所组成的六重奏的原始版本的平衡感。”

































专辑曲目: 

 
 


1. Schoenberg Verklaerte Nacht - 1.Sehr langsam
2. Schoenberg Verklaerte Nacht - 2.Etwas bewegter
3. Schoenberg Verklaerte Nacht - 3.Schwer betont
4. Schoenberg Verklaerte Nacht - 4.Sehr breit und langsam
5. Schoenberg Verklaerte Nacht - 5.Sehr ruhig
6. Schubert Quintet in C D.956 - 1.Allegro ma non troppo
7. Schubert Quintet in C D.956 - 2.Adagio
8. Schubert Quintet in C D.956 - 3.Scherzo (Presto) & Trio (Andante sostenuto)
9. Schubert Quintet in C D.956 - 4.Allegretto












 





















































专辑英文名Verklarte Nacht, Pelleas & Melisande

 
专辑中文名净化之夜,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

 
艺术家: 勋伯格

 
资源格式APE

 
版本Sinopoli,Philharmonia Orchestra,DG

 
发行时间1995年
 
地区: 德国
 
语言: 德国



作曲:Schonberg

演奏:Sinopoli,Philharmonia Orchestra

发行公司:DG

资源出处:Emule搜索

































专辑介绍:
 



 


以前一听到勋伯格的钢琴协奏曲、利德和月光下的皮埃罗之类的音乐人总恍惚,阖上眼睛,前面尽是一片密密麻麻的几何图形,这种像做游戏般用十二音体系谱写出来的曲子一点儿也不动听,而且冷冰冰的,太抽象。大概只有熟悉这种作曲法的人才能够体会到其中的奥妙吧。



不过第一次听《升华之夜》(Verklaerte Nacht)真怀疑这还是不是勋伯格,分明就是瓦格纳嘛。啊,原来早期的勋伯格深受瓦格纳、布拉姆斯、沃尔夫等人的影响,这部《升华之夜》就是一个佐证,它让我不禁惊叹起这位十二音作曲家勾勒旋律和营造浪漫的非凡才能。半音体系的使用给音乐带上了浓厚的艳情色彩和性的意味,犹如置身仙境,目睹着一场凄凄惨惨的爱情剧的上演。就像理夏德·德默尔的原诗当初遭到攻击,被认为性方面的描写太直露一样,勋伯格的音乐也曾经被认为过于激进。



勋伯格的《升华之夜》是单乐章作品,可以再按照表情标记再分成5段(庄板、十分渐慢地、沉重有力的、柔板、柔板),这正好和德默尔的五节诗相对应,分别描绘五个场景。音乐的高潮应该在第四段,这段用的笔墨最多,也就是“男人”的场景,这是升华的时刻,男人怀着博大而高贵的爱,接受了一个不是自己的孩子,可以感受到此时音乐中流动着的一股温暖之意。原来的《升华之夜》是一个弦乐六重奏(两把小提琴、两把中提琴、两把大提琴),几十年以后正式改编成弦乐队版。虽然没有听过六重奏的版本,但是我觉得,改编以后的庞大乐队所发挥出来的整体音乐表现能力肯定要强于最初的弦乐六重奏,而且摆在我们面前的又是这样一个崇高的升华的爱的主题。




一边阅读德默尔的诗,一边听勋伯格的音乐,觉得异常的合拍。第一次置身于诗与音乐交融的境界,已经令我感动不已了。








专辑曲目


 


01. Die Viertel ein wenig bewegt - zogernd


02. Heftig
03. Lebhaft
04. Sehr rasch
05. Ein wenig bewegt
06. Langsam
07. Ein wenig bewegter
08. Sehr langsam
09. Etwas bewegt
10. In gehender Bewegung
11. Briet
12. Grave
13. Molto rallentando
14. Pesante
15. Adagio
16. Adagio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音乐“三重楼”,你在何处观?赏析《升华之夜》(上)
勋伯格:管乐五重奏
浅论音乐与绘画的关联
张旭东丨哲学家阿多尔诺笔下的勋伯格与斯特拉文斯基
西方音乐史核心笔记(下)
历数音乐史上伟大的“革命和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