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父爱如山【闻达】
    近几日,闲来无事。也不知怎的,父亲的面容总是浮现在我的眼前。他那消瘦而棱角分明的面孔,还有他那渐渐远去的身影,依然是那样清晰。忽然间,父亲的身影化作了一座山,化作了一座为我遮风挡雨,教我履行人生道路的山。虽然这座山不高不大,可我还是觉得,这是任何一座金山银山都无法相比的,这是我心中至高无上的山。
    我儿时的父爱是朦胧。
    打我记事起,我就不知道父亲的模样,母亲也极少谈到父亲,只知道父亲离我们很远很远。稍大一点了,在邻居们的口语相传中才隐隐约约知道,有历史问题的父亲在南方的一个农场。
    那时,父亲在我的心中就是一年一两封极其简短的来信,还有每到秋天我们收到父亲寄来的厚厚的棉被。
    我少年时的父爱是怨恨。
    后来,母亲跟我们讲,在我3岁的时候,父亲作为外来人口无法证明自己的历史,被当地政府不知道带到哪里了。母亲在那里无法生活下去,带着我们如同逃难一样回到了东北的外婆家。
   到了上学的年龄,别的孩子都是父母带着去报名,我却是外公带着去报的名。虽然年纪还小,不懂得什么是惆怅,也难免少了几分仗义。上学不久,文革就开始了,我这个说不清道不明的父亲自然就成了同学和邻居们茶余饭后的话题。甚至我们母子还被作为另类,时时都能感受到那种无形的压力。
    加入红小兵先要同父亲划清界限,还要公开表态,而且要多次表态,直到组织上认为态度诚恳才行。
    好在我们兄妹三人与母亲一样天性善良,人缘又好,与同学相处融洽。加上我们聪慧好学,不久就有了进步,还成了学生干部。这种得意和受宠使我们暂时淡忘了父亲带给我们的阴影。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承受经济上的压力。起初的几年,父亲那里音讯皆无。即使后来有了音讯,对家里也没有任何资助。 
 

 

    母亲每月工资只有386,要养活我们兄妹三人实在是太难了。我经常看见母亲一个人在偷偷流泪,这种情景让我刻骨铭心。
    在我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母亲交给我7元钱买冬季用煤。不知咋地如何也找不到了,吓得我直哭,那可是全家人过冬的取暖钱啊。虽然后来找到了,可这件事我依然记忆如新。
   懂事的我们在主动地帮助家里做些事。每到卖秋菜的时候,我们都要赶到大菜市忙着检人家丢弃的菜叶,以节约经济上的开支。
    后来,我们找到了糊火柴盒的活,每月能有89块钱的收入。为了能多挣一点钱,一放学我们都要急忙赶回家,完成每天的任务,有时一干就要到半夜。就是因为这儿,所有的体育活动对我来说都是弱智
    初中毕业了,像我们这样出身有问题的,只有带头申请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下乡后,正逢村里招聘广播员,我有幸被选到大队。
    对父亲的怨恨是从征兵开始。下乡的第二年部队来征兵,由于我在大队工作,与领兵的首长接触自然就多了一些,首长也非常希望带我走。随着外调的一纸证明,彻底打碎了我的当兵梦。在父亲的外调证明上清楚地写着历史不清四个大字,这四个字如同千斤巨石一下就把我压垮了。
   这张外调证明就如同一张宣判书,决定了我的人生道路——考大学过不了政审关,回城找不到好的工作,甚至于婚姻也要因此受到影响。在那个年代,出身比什么都重要,哪怕是沿街乞讨的流浪汉也要比我光彩。这历史不清让我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转不过弯来,我把所有的怨恨,都集中在父亲身上。
 
 
 

         1979
年,我以顶替的名义无可奈何地到一家工厂当了工人。
    我工作后的父爱是激励。
       “
历史不清这四个字一直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在全国平反冤假错案中,我一边流泪一边将父亲蒙受的冤案,以及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形成了上述材料,寄给了当地的公安机关。
    不久,就收到了负责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的韦修武同志的回信。一周后,父亲的问题就有了结论。不会喝酒的老父亲,高兴地以酒庆祝自己的清白。是啊,背了20多年的沉重包袱终于可以放下了。
    读书的渴望使我走进了夜大,经过夜大的补习我想去考大学好好读些书。父亲知道后对我说:考吧,只要能考得上,家里再难也要供你念。
    虽然父亲回来后家里的生活稍有一些改善,可还是非常拮据,每到月底粮食总是不够吃。我知道,他这是宁可少吃一口也要让他的儿子读书,让他的儿子有出息。父亲因为不识字才吃了一辈子的苦,他是希望他的儿子比他强啊。
   在父亲的鼓励下,我刻苦学习,大量读书,希望通过学习改变我的命运。我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如今也算是学有所成了吧。
   我成家后的父爱是理解。
   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不养儿不知父母恩,真正理解父亲是我有了女儿以后。
    在父亲平反后的几年里,家里日子过得还是非常艰难,父亲决定办理退休。我们当时都不理解,为什么要退休啊。后来,父亲给我讲了他退休的理由。他总觉得欠儿女的、欠家里的太多了。儿女们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有限的工资生活都很艰难,根本无法为儿女操办婚事。他要多挣一些钱,让儿女们体面地成家立业,他要为儿女、为家庭多做一些贡献。
    于是,我们再看到的父亲总是在辛勤地劳作,总是在推着千斤重的货物奔波在市场。每天天还没亮他就推着货物出发了,晚上67点钟才能回来。
回到家里,一双腿肿得老粗老粗,母亲每天都要烧一盆热水为他烫脚。就这样,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酷暑严寒,父亲总是艰难地一步步顶风冒雪去市场卖货。每天迈着沉重的脚步出去,再带着疲惫的身影回来。
 
  
 

   几年下来,父亲积劳成疾,患上了严重的心脏病,心跳超过了常人,可他还在不停地干。我知道他这么干就是为了他的一个心愿、为了他的一个责任、为了他的一个补偿
    就在儿女们都成家立业以后,他真的病倒了,诊断结果为食道癌。儿女们在为他四处求医,他却十分坦然。父亲说,在他的三个兄弟中他算是高寿了,知足了。我理解父亲的知足包含了他觉得尽到了作为父亲应该尽到的责任、包含了他非常满意他的儿女对他的深情、包含了在他有生之年能够与家人的团圆。
    在父亲临终的那一段日子里,我守在他身旁有半月的时间,在这段期间父亲和我谈了许多许多,这时我才真正理解了我的父亲。
    父亲对我讲述了他的一生。父亲出身贫苦,家里租不起土地,爷爷、大伯给别人当长工来养家糊口。有一个叔叔在他很小的时候由于无钱治病夭折了。为了活命,父亲跟着部队走了。在卢沟桥事变中,他是守桥部队的。在坚守阵地时被日军炮火炸得埋在弹坑里才检了一条命。在南方的农场期间,许多人在疾病和精神压力下死去了。父亲说他命大又检回了一条命,所以他知足了。
         1971
年,17岁的姐姐忽然得上了贫血病,当时家里还非常困难。父亲说,哪有钱给姐姐看病,只有听天由命了。好在姐姐也如父亲一样命大,不久就康复了。我们没有怪父亲,他当时真的是无能为力了。
    父亲长母亲10岁,和母亲感情很深,拿母亲为小妹妹,凡事总是让着母亲。临终前,父亲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母亲了,父亲和我交待的最后遗言就是母亲的事。他说母亲一生不容易,跟着他没有过上好日子,他觉得对不起母亲。所以,父亲对母亲是格外在意。他为母亲留了一笔钱,虽然数目不大,但足以让母亲安度晚年了。我们理解父亲,按照他的意愿在照顾我母亲。
    父亲非常思念故土,在他身体还好的时候经常要回到河南老家看看。其实,老家已经没有什么亲人了,他就是要回去,每次还要带许多东西,一个人累得不行,他还总是乐此不疲。
    父亲说,在他百年以后要把骨灰安葬在老家。在这点上,我们没有遵从他的意愿。那样的话,父亲不是离我们太远了吗?我们要留住父亲,让他留在我们身边,我们也能经常看看他老人家。
    我了解父亲的性格,为他选择了一个僻静的墓地,而且面对大海、面对阳光。因为父亲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应该坦诚地面对这个世界,静静地安息。
    父亲一生磨难,却从来没有怨恨,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组织。他觉得一切都过去了,也许这些都是命运的安排。这种达观从容的心态一直在影响我。是啊,心静自然凉,我们最难得的不就是心静吗?
   父亲离开我们有14年了,我却觉得父亲离我越来越近,觉得父亲的恩德越来越厚重,厚重得变成了一座山。我站在父亲搭就的山上,看清了世事、读懂了人生、学会了做人,这是父亲留给我的一笔无价的财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父爱如山
默爱如山
描写父爱的句子(3)
致父亲节:父爱如山
爸,您辛苦了!
《椰城》文学第5期“散文世界”作品/父爱如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