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好书

《窗外与窗里》:你了解王安忆吗?

2016-06-20 中国好书

少读王安忆的书,只知道她有本很出名的书《长恨歌》,就连这本很出名的书,也没有看,实在有愧。对于她有一个出名的老妈—茹志娟,所以对她有些偏见。以为她是以裙带出名,没有功底。偏见害人不浅,我是体会到了这个道理。

某天到图书馆去借书,不经意发现,有一本王安忆的书《窗外与窗里》。不起眼的封面,一看还是一本散文集。对于散文,有强烈阅读的欲望。拿起翻看了几页,内容还不错,就顺带借了出来。现在很少看小说,对小说有排斥,不知道缘故的排斥。有时间更愿意读一些散文,随笔之类的文字。我发现一个问题,一段时间对历史性的散文情有独钟。去年读到一本《正在消失的文化》,一本历史性的随笔。想象着作者那种走走停停,边走边写的状态,心里就有很多的向往和期待。虽然内容有点让人触目惊心,原来每一天那些古老的文化,都在渐渐消失。而现代人毫不知道珍惜,实在有些遗憾。笔者能够把这些即将消失的文化,写出来也算做了一件好事,至少以后还有人能从纸上看到这些。

花了几天,终于慢慢地把这本《窗外与窗里》看完。合上书,对王安忆有了更多的了解。原来以为她可能能把小说写好,不一定能写好散文。但是《窗外与窗里》,改变了原来的想法。质朴的文字,真挚的情感,不脱离带水,不矫揉造作,很干净,很干练。里面写了很多的文人,像鲁迅,萧军,史铁生等。听她讲这些人的事情,又外有一番滋味。写旅行,写旧事,都很有滋味。一本散文集,就这样不经意间,感动着读者,就想在煮茶一样,慢慢煮,细细品。其实好的文字,不一定要多么华丽,文句要多么迂回曲折。平淡中有真情,老老实实写字,踏踏实实做人。或许还是有道理的。这本书还是值得读,读后也有很多的收获。见过太多文字的堆砌,在矫揉造作的呻吟。还在自我陶醉,但是别人好像还是很有市场的。所以说市场是不是评价一本书的标准,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写得好,不一定卖得好。卖得好,不一定就是好作品。只能说在一定时期一定阶段上,卖的好的写得烂的作品,迎合了一份人的审美价值和心理需求。

在作文上,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喜欢平淡的娓娓道来,不留痕迹。有种人写作,就像一个旁观者,事不关己的叙述着别人或真实或虚假的事情,但这不是情感的冷漠,而是把激情冷处理。就像王安忆这本书,在文字上不出彩,却能在字里行间见到久违的真情。现在喜欢一种文字,就像樱花凋落后散落一地的状态。散落的姿态,美的气质,跃然纸上。多好的一种状态,作者漫不经心,读者随心所欲。只要情感的交融,即使对触摸到的文字,没有真切感,也会心领神会。

我想好一个好的作家,就像古龙笔下的小李飞刀,手起刀落,干净利落,静若处子,动若狡兔。谈笑间,飞刀已出手伤人。喜欢看小李飞刀脸上淡淡的笑容,就像喜欢读那些看似平淡如水实则百味杂糅的作品一样。高手过招,胜在从容淡定。

作为上海的一个女作家,住上海,写上海。在文坛,上海有五王一陆之称。全是女性作家,她们用女性的视角,用细腻的笔触来写,其实也很好。很多时候,更愿意读女性作家的写的东西,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总认为她们写的东西,有生活的味道,染上生活味的作品,更加让人觉得温暖。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点击展开全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生若觉很悲丧,只因未读史铁生
你会把不愿忘记的写下来么?
《王安忆自选集》
作家郁达夫经典名言十句,他那篇散文《故都的秋》真美,值得细读
王安忆
史铁生追思会上的王安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