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一典」处横逆之方,守贫穷之法,看古人怎样对付不讲理的人

【每日一典】处横逆之方,守贫穷之法

{原典}颜子之不较,孟子之自反,是贤人处横逆之方;子贡之无谄,原思之坐弦,是贤人守贫穷之法。

释文:遇到蛮横无理的人冒犯时,颜渊不与人计较,孟子则常常反省自己是否有过失,这是贤德之人在遇到不讲理的人时的自处之道。面对贫穷困境,子贡不向富人献谄取媚,子思则安 贫乐道,以弹琴自得其乐,这些都是贤良之人对待贫穷的方法。

(孔子塑像)

鬼谭点评: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不讲理的蛮横之人。不幸遇到这样的人,大多数人都会生气、愤怒,或与之理论不休,或者针锋相对,你不仁,我便不义,你骂一句,我便还一嘴,你吼一声,我便一跳三尺高。最后,非但讲不出理来,反而自己被气得半死,差点儿吐血。更有甚者,讲不出理便拳脚相加,大打出手,结果两败俱伤,事情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但是一些有修养的人,知书达理的贤德之人却不会这样做。他们认为这样做无异于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我们看看,古时候有着贤能高德的人都是怎么样做的呢?

山东曲阜颜庙

孔子有个高徒叫颜回。颜回在孔子的弟子里面,入门晚,年龄小,性格又内向,不喜欢说话,看起来一副很愚笨的样子,总被那些入门早的弟子看不起,所以总是被人戏弄。有一次,颜回和同学子路去泗水洗澡,看到一只很漂亮的五色鸟,就问子路:你认得这叫什么鸟?子路说:荧荧鸟。过了几天,俩人再到泗水洗澡时,又看到那只五色鸟,颜回再问子路,这鸟叫什么名字?子路回答说:同同鸟。颜回说:为什么一只鸟有两个名字呢?子路说:这有什么奇怪?就像我们鲁国的丝绢,用清水漂洗过的就是帛,用颜色染过就叫皂。这不是很自然的事吗?颜回明知道子路在戏弄他,却并不反驳他,不与他计较。

孔子总是夸颜回聪明,道德高尚,学生中有人就对颜回很嫉妒。有一天,几个人决定戏弄一番颜回,就故意把一块金子扔在颜回路过的地上,躲在一旁偷看。颜回走过来,看到地上一块闪闪发亮的金子,就捡起来,看到上面写着一行小字:天赐颜回一锭金。颜回看了看,就把金子翻过来,在背面也写了一行字:外财不发命穷人。然后又把金子放回原处。坦然而去。几个同学看到颜回如此品行高尚,同时又聪明过人,不得不服,后来都对颜回十分敬佩。

(山东曲阜孔子陋巷)

还有一回,颜回随孔子出游,期间遇到困难,断粮七天,大家都饿得不行了。后来子贡费了许多周折才买回一些米,颜回在烧饭时,屋顶上一块灰尘掉在了锅里,颜回就把那块灰尘捞了出来,又舍不得扔掉,就把灰尘连同捞起来的饭一块儿吃了。恰巧被在井边吊水的子贡看到了,以为颜回在偷吃,就把这事传开了,大家都认为颜回品行不好。子贡把这事报告了孔子,说老师总说颜回品行高尚,这样的人还能算品行高尚吗?孔子不相信颜回是这样的人,就把颜回叫过来,假意说,我前几天梦见先人,大概是先人要佑佐于我,你把煮好的饭拿来,我要把干净的饭先贡献先人。颜回就诚实地说:刚才有一块灰尘掉到了饭里,我把弄脏了的饭捞了出来,又舍不得扔掉,就吃了下去。孔子一听就明白了,那些背后议论他的人也明白了真相。于是,颜回的高尚品行再次让大家敬佩。

这就是上面典故里说的“颜子之不较”。正因为颜回从不与他人计较是非长短,才彰显颜回的宽厚和仁德的品行。颜回后来被人称孔子“七十二弟子之首”,其学说思想被后人称为“颜子儒学”,学有大成,正是起因于他的宽厚仁德。

(孟子文献)

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对待那些不讲理的蛮横之人又是什么态度呢?

孟子说:“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 ’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而已矣。 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

孟子认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君子什么时候都要把“仁爱礼义”放在心上。你爱别人,别人就会爱你,你敬别人,别就会敬你。但是要遇到那些不讲理的蛮横之人,不讲仁爱礼义,怎么办呢,就要先检讨自己,反省我有没有做的不够仁爱,不够礼义呢?如果我检讨之后,他还不讲理,那我就先再躬身自问,我是不是对人不够忠厚诚恳呢?如果我做到忠厚诚恳,他还是这样子,那么就安慰自己,这不过是个狂妄之徒罢了,这样的人与禽兽没有什么区别,对禽兽又何必计较呢!

不与蛮横之人计较,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这就是古代儒家的智慧。

山东济宁孟子孟府

安贫乐道,是儒家的守贫之法。子贡就说过“贫而无谄”,我们常言说的人穷志不短,穷人同样可以有高贵的品格,有高尚的人格,在富人面前用不着去献谄取媚。孔子的学生原思(原宪)在做孔子家臣时,孔子看到原思家里很穷,就给了他九百斗谷子,以周济他的生活。可是原思坚辞不受。孔子死后,原宪住在一所破房子里,四处透风漏雨,但他依然每天安然地坐地弹琴,不以贫穷为耻,坚守自己的人格,不以自己的学问去谋利。“原宪甘贫”的故事至今仍然被人传颂,让后人学习。这样的“守贫之法”虽然不提倡今天的人效仿,但他坚守自己高尚人格的做法还是值得后人学习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围炉夜话:自守之道
论语:君子求诸己(15-21)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的教育智慧(连载86)
【智慧人生】处横逆而不校,守贫穷而坐弦|国学宝典《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处横逆之方,守贫穷之法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散文选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