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城山脚夫的生活道

青城山脚夫的生活道 

 张满志原创

9月14日,应朋友之邀,游都江堰和青城山。上午冒着小雨游览了都江堰,下午,雨停了,开始登青城山。本来这次出游关注的是世界文化遗产,主题是“拜水”和“问道”,但当青城山的脚夫从我身边走过,看到他们的汗水滴答滴答落到地面的情景,我被震撼了,他们几乎吸引了我所有的心思。

脚夫们身背50公斤的水泥,脚步比我走的还快。但他们每走200米左右就要放下来歇歇脚。

  “老乡,辛苦了。请问今年多大岁数啦!”我向一位花白了头发的老者问。

“63啦。”老者边走边喘着粗气,用本地方言回答。

“运一趟水泥需要多长时间?”

“来回也就三个小时左右,”虽然还喘着粗气,但语气很轻松。

“一趟挣多少钱?”

“12元。”

问答过程中,老者没有哪种因为了养家而来卖苦力的牢骚和埋怨,扑面而来的是发自内心的乐观、自信和坚毅。

青城山由于山势的缘故,没有直接通到山顶的公路,所以山上的所有物资都是由人背上去的。一路上,三三两两的脚夫正在运送各种物资。走到陡坡处,空手的行人都很费劲,脚夫们背负着重物攀登,付出的气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脚夫队伍中还有妇女和十六七岁的孩子......

 据说,就是这样的苦力活,脚夫们还是争抢着干。老者们运送的水泥只送到半山腰的工地,还是比较近的。往山顶上送柴米油盐或旅游纪念品的女脚夫,一趟下来要七八个小时,也就挣30元左右。

      路上,抬滑竿的脚夫热情吆喝着招揽生意。身旁的树林里飘散着淡淡的薄雾,泉水哗啦啦地流淌着,远处不时传来的几声美妙的鸟鸣......背水泥的脚夫向上登山的背影和这山、这水、这林、这雾构成一幅活的画卷。画卷里脚夫的形象就像我们的祖先从原始部落艰难走向现代文明的一个缩影。

根据导游的指引,到达天狮洞后就往回返。下山的路上,脚夫的缩影一直在我脑海了旋绕。脚夫用生命的一部分换取微不足道的回报,但他们很自信,很宽容,很乐观;而我们很多城里人付出的比他们少很多,得到的比他们多得多,还享受着比脚夫好上几倍的现代文明生活,却不自信,却心胸狭窄,却满肚子的不满和牢骚,生活还缺乏幸福感!这是为什么?

  
走出青城山门,在长长的登山梯旁,有一块石匾,刻着道家明言。我不由得默念起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是啊,正像庄子所言:“道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道家的文化博大精深,令人向往,让人敬畏,千百年来,有多少志士仁人参悟修炼,但有几个人能悟透?

回望青城,高山仰止,让我最难忘的还是青城山脚夫。因为他们才是青城山道教文化精神的实践者,他们用生命和行动传播着青城山的生活道。大道至简,对我们凡人来说,青城山脚夫的生活道可能更容易领悟和运用。道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思想,一种理念;生活道是对工作、生活的一种态度,是一种思想的净化,是一种坚韧,是一种豁达,是一种宽容,是一颗平常心......

      明白了什么是生活道,才明白什么是工作,什么是幸福,才知道该如何工作,该如何幸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脚夫调》经过深情演绎,感悟父辈创造美好生活的艰辛历程
《金慕禅传奇》第七回:法显祖天师
《脚夫调》的内容只反映劳动生活。()
七绝·晨练偶得59:青城山
[原创]人需要一种向上的高度--凤舞琴鸣的blog
闲谈莫论人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