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红亮:古建筑照明中的“动情”与“造景”

????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心情改

古建筑照明中的“动情”与“造景”

文/周红亮


明确立意:古建筑照明核心是解决“被看”的问题,特指外观照明


无论是“情绪”也好,“材料”也罢,光终究是为空间中的人服务的,现在的建筑空间,哪怕是形态各异,由于生活方式的缘故,内核的光环境设计基本不会脱离当下的生活方式模版——起居、办公、社交,等等。


古建筑(仿古建筑),哪怕是构造上完整复刻古迹,内里的空间只要被使用,必然就是当下的东西。


举个例子,知名的高端精品酒店——安缦法云酒店,坐落杭州灵隐寺旁,建筑完整保留或依据古宅建成,外观上看,基本完美地呈现了古代遗风,放眼四周,让人顿感穿越:




但入得内里,基本布局也就是常用的酒店布局,把天地墙身家具更换为另一种材质,一秒钟变身瑞吉或喜来登(也是,古时只有蜡烛煤油灯、没有空调马桶电视机,格局怎么可能一致?)。



图:灵隐寺内的安缦法云度假酒店,外观就是一栋相当古朴的旧宅,走入客房,其睡房布局和现代的酒店的常用格局并无异处,都遵循了当下的生活方式和使用习惯去设计。


所以,现在谈论古建筑(仿古建筑)照明,说到底是个解决“被看”的问题,因此本文所论之角度,也是集中在如何“被看”上。


“动情”——寻找目标主体视觉可能击中目标人群意识的核心


微课堂文章中多次提及产品设计大师深泽直人在演讲《意识的核心》中,对“好设计”的一个方向性的定义,非常适合用来指导设计思维方式的确立:


在每一种条件或情形的任何事情或每一个事件都包含某种我们都认识或分享的如核心或者中心元素的东西,这种核心与深层的设计有着极大的关系。


所以,完成一个好设计的实质,其实就是去寻找产品击中目标人群意识的核心。


这样听来有点玄乎了,还是引用比喻:无论从规模还是风景来看,杭州西湖都不过是一方面积稍大的池塘,论水体的规模和气势,美国的五大湖可以秒杀西湖,但为何这么一方池塘对于国人的吸引力如此巨大?哪怕是人山人海踏“断桥”:



原因很简单:因为“西湖”这两个字形成诗意的意识核心早就根深蒂固。


我们从小接受的各种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早就在国人的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对西湖的意境的描绘,大概是包含这些形容的: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西湖风景六条桥,一株杨柳一株桃。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一系列古诗词不一而足。这个就是西湖的意识核心。




所以,没读过诗词歌赋映日荷花断桥残月的外国人跑来看西湖,指定无法感受这种意识。


同理所得,一个建筑的夜景表达,尤其对于古建筑(仿古建筑),这种形态本身就带有厚重的文化基础的标的物,考量如何让观者“动情”,必须是首要任务,然后,才是方案实施的“造景”。


一、如何“动情”


简单总结一下,要把握古建筑(仿古建筑)的夜景,让观者“动”之以“情”,需要把握好两要素:


1 | 文化符号:


包括建筑本身的表象特征和与文化相连的内涵特征。


表象特征譬如徽派建筑特有的白墙黑瓦马头墙、岭南建筑特有的锅耳顶、皇家建筑上砌的瑞兽琉璃瓦等等,这类通过视觉就能清晰识别的符号。


图:徽派建筑黑白分明,线条清晰,从外观上显著性非常高。



图:岭南建筑中经典的“锅耳”造型。


而与文化相连的符号,就可能包括但不仅限于建筑的特殊用途带来的表现,譬如有宗教意义的寺庙(香火与灯笼),有心理归属感的宗祠,有教育地位的私塾学堂,等等。


上述文化符号,都已经全方位地对建筑本身的表现提供了非常完备的描述。


用光的方案,也需要遵循这个脉络去梳理。




2 | 经验印象:

人的天性加上外部各种因缘和合遇到的事情,在记忆中叠加混合,慢慢地形成每个人的情感记忆,沉淀、保存为经验印像。


经验印象依据人的性格、兴趣、知识结构、时间、心情等诸多因素和合而成随着年龄、阅历的变化心像也会随之变化,就像弗洛伊德解析梦境所描述的,每个梦都是多个事物的奇妙组合,但怪诞之像背后又能找到合理的解释,其形成有个体差异,但都在大的环境和价值观的限定下发展。


当外部某种光影境界出现和内部类似经验、情感的心像相遇并产生共鸣时,人的情感大门即被开启,情感作用于身体,或快乐地大笑或悲伤地流泪……


图:著名灯光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在一个图书馆中用镜像和荧光灯管做的装置《气象计划》,它唤起了观者什么样的一种经验印象?


由此我们可以说——光的文化,其实就是调动特定人群对光的记忆印象,这个印象的因素包含了:明暗阴影构成、色温、光线角度等等,具体的参数组成的立体体系。


图:这个图片可能能马上调动起你的经验印象。


二、如何“造景”?


分析确立了“动情”的两个要素之后,也就是对标的建筑的“基调”——“要表达这个建筑什么样的感觉给大家看”已经定好,接下来的工作,其实就是一般建筑照明设计的常规步骤了:


规划景观视觉、划分区域、用光效果表现、选对应的灯。


其中特别重要的就是——规划景观视觉。


在文章的最前面,已经提及了“被看”的核心利益点,


所以能在哪个位置甚至是时点上“被看”,是“造景”的第一步。


图:乌镇西栅景区的其中一个夜景照明视觉,被不同色温、照度照亮树、墙身、瓦面,都是这是典型经过“造景”,因为这个视觉是从中一条石廊桥走过去才能看到的视觉,是典型的游客视觉取景点。


了解了如何把握古建筑(仿古建筑)的夜景,让观者“动”之以“情”,下期我们将通过举例来说明如何通过光来调动情感、引起共鸣。本文来自云知光会员读本《eLicht 云知光》贰,更多精彩内容……什么?你还没订阅,那我不说了。你去点击阅读原文免费申请订阅吧~


周红亮
照明设计师
北京周红亮照明设计有限公司
云知光照明微课堂专栏作者
设计理念: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万水千山总是情,评论一下行不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甘肃六旬农民仿古建筑 家中现“古建筑群”
故宫太和殿隐藏发视觉设计巧思#仿古建筑 #空间设计 #新中式 #古建筑之美 #传统文化
古建筑照明设计怎样才是最合适的?
【古建夜景】NO.1 对话陆章:照明工程的有机生态链
古建筑照明:在传承中创新
亮化工程中的古建亮化怎么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