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触摸宜昌历史 感受夷陵沧桑

触摸宜昌历史 感受夷陵沧桑---宜昌近代史之新中国篇(1)

原创2022-05-18 19:31·峡江云

前文有说过宜昌在日军侵华时的遭受了几乎是全国最严重的毁灭性破坏,随后又在内战之中遭受了一次打击,建国初期,留给大家的是一个仅有建成区2平方公里、7万余人口的小城市,但宜昌在建国后并没有迅速得到恢复和重建,而是持续低迷了较长一段时间。

1949年宜昌人民欢庆解放

自从1949年7月宜昌解放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宜昌各方面的发展一直很缓慢,说的好听一点就像'世外桃源',说的不好听就是被遗忘的角落。直至20年后的1970年,全市依然只有17.4万人,依然属于小型城市,再不复民国时期宜昌作为峡江明珠坐拥30余万人,商业繁华、摩肩接踵的往日雄风。

很多不熟悉宜昌的人对宜昌有刻板印象,以为宜昌是一个山区小城倚靠“两坝一峡”才迅速崛起成为今天的模样,应该与宜昌这一段经历有关,经历了清末和民国的熙熙攘攘,在计划经济时代,宜昌作为全国非常重要的水运枢纽空有宝山却无用武之地,想起来实在令人叹惋。

大家也可以从建国后20年宜昌的主要事件,对宜昌发展缓慢的原因一见端倪:

1949年7月16日,宜昌城解放;10月2日,宜昌在铁路坝召开3万人大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宜昌在白洋乡开展土地改革试点;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宜昌8000名青年踊跃报名参军,各届人士积极捐款,支援前线。

图片来源于网络

1951年5月,将英国人孟博和、美国人孙慈惠驱逐出境,次年又驱逐6人出境;12月开展“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和“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运动。

1952年3月,宜昌召开农业生产互助组代表会议,推广当阳季士国互助组的经验;7月开展群众性禁烟活动,流行百年的鸦片烟毒灭绝;10月开展扫盲运动,提高识字水平。

1953年3月,宣传贯彻《婚姻法》,破除封建陈规陋习,解放妇女;4月开展第一次人口普查;9月粮食油料开始实行统购统销政策。

1954年9月,棉布实行统购统销,计划收购,凭票供应;11月,宜昌市改由宜昌专员公署管辖。

图片来源于(天涯社区@宜昌石头)

1955年10月,城镇人口实行粮食“以人定量,凭证供应”。

1956年私营工商业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全部实行公私合营、合作商店、代销店等经营形式。

1957年,开展反右倾斗争。

1958年3月,毛主席乘“江峡”轮视察,靠近中堡岛并说:“诸葛亮在这里修庙,我们就在这里修坝。”

1959年1月,举行中共宜都工委、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成立大会。

1960年5月,国家主席刘少奇乘“江峡”轮视察中堡岛。

1961年4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设立宜昌专员公署;同年,开展国民经济调整,精简企业职工,动员城镇人口到农村安家落户。

1962年1月,开展精兵简政工作,至年底共精简干部职工4.2万人,压缩城镇人口6万余人到农村;11月,恢复枝江县。

1963年7月,各地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试点(简称“小四清”)。

1964年8月,开展“四清”(清政治、清经济、清思想、清组织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1965年3月,各地召开首届贫下中农代表大会,成立贫下中农协会。

1966年6月,开始“文化大革命”。

1967年3月,宜昌成立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代行党委、政府职权。

1968年1月,各级成立革命委员会;12月,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1969年7月,清江流域发生百年未遇洪水。

可以看出来从建国后的20年期间宜昌的整体发展是非常乏善可陈的,“一五”时期,市政府曾用当时财政支出的30%来发展生产,新建了印刷厂、纸厂、织布厂、制药厂和自来水厂等工业企业,为当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经济总量小、发展十分缓慢。

1958年至1964年的7年,每年平均的工业总产值只有可怜的3000多万元,全市还是只有上起西陵一路,下到九码头的一个狭长的、小小的沿江走廊,全市只有两座交通岗亭,最热闹的仅有解放路上不到500米的一条街区,最大的也只有那座三层楼的红卫商店,这个时候的宜昌不说发展壮大,甚至对比清末的时候的城区规模都已经大大缩水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交通建设

这段时间,宜昌相对取得了一定发展的领域首先应该还是在交通建设上:

建国初期,国家根据经济建设的布局和国防建设的需要,进行有计划的交通建设。50年代中期,宜昌形成以水运为主,陆路(民间运输、汽车)为辅的运输格局。

50年代初期,辖区各县乡建立了“划业工会”,船工由“船夫子”成为主人,木帆船实行“定港定籍,组织船民和码头工人开展反封建斗争和民主改革,废除封建把头制度,镇压了一批罪大恶极的封建把头和恶霸,建立了民船协会,从此开始了有组织的生产活动。

地、县及主要港口建立了民船管理机构。自1955年开始试办水上互助组和初级合作社,到1956年农业合作化高潮,全区建立了水上高级合作社。

1958年“大跃进”中,全区的木帆船运输合作社;陆运运输队、搬运站、造船厂大合并,组建县一级运输公司。同年底至次年初,县级运输公司转为地方国营。

这一时期水上运输除沟通城乡物资交流、满足人民日常生活用品运输外,还肩负着1952年荆江分洪工程、1954年特大洪水抗洪救灾运输及1958年支援丹江水利工程建设等水上运输。

图片来源于网络

1961年,水运行业贯彻中共湖北省委《关于调动木帆船船员积极性的八项措施》,国营公司解体,恢复一港一社集体所有制。在三年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中,广大干部、职工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致力改变撑篙、拉纤的落后状况,向运输机械化迈进。至1970年,全区专业水上运输已拥有机动船131艘,8090马力,机械生产的船吨达到85%。

同时宜昌的道路交通建设也取得了一定进步,到1966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380公里,基本实现了主要县域的公路通行,尤其西部山区外出的路有了一定的改善。

工业建设

此时朝鲜战争刚刚打完,我们用20万军人的牺牲才换来了国土的安宁,所以发展重工业是必然的选择,这是保家卫国的基本配置。宜昌自然也是这样,我们首先要发展的便是机械工业,虽然宜昌缺少适宜大规模开发的煤、铁、石油等资源,对应发展较少,但是也有其中的杰出代表。

宜昌市新华机器制造厂

1949年,宜昌市机械工业企业14家,从业人员97人,有车床19台,固定资产11,430元。每月生产织布机、轧花机、织袜机、弹花机、压面机,碾米机等126台,各种小农具2.5万件。

到1951年,机械企业增加到27家。政府在1951年组织13家核心企业联合组成了联众机器厂,这13家企业分别是渝兴隆机器厂,愼昌机器厂,兴昌机器厂,农民机器厂,华丰机器厂,吴道生翻砂厂,高兴盛机器厂,义顺昌机器厂,杜德昌机器厂,李正顺机器厂,熊德海铁器厂,向琪木模厂;同时组建的还有宜昌市营工程公司机械厂,这个厂是由宜昌市的失业工人组成的。到年底,两家厂合并组成新华机器制造厂。

新华机器厂的飞速发展,不仅为本厂带来福利,还为宜昌市及其他城市的机械行业培训和输送了大批技术人才。1953年,新华机器厂调出52名技工支援武汉汽车第四配件厂,同时抽调4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支持黄石及本市的工业建设。之后的宜昌船厂、柴油机厂、农机厂都抽调了大批老新华人。初建鄂西织布厂、利民化工厂等工厂时,这些宜昌市工业企业的保全工都是老新华人。

1956年,新华机器厂改名为宜昌市机械厂。新华机器厂的主要任务是船舶等机器的修理,同时也制造小型机器,如纬纱机、经纱机、皮带式钻床、刨床等,也生产农具,产品达到20多种。到1957年,已开始生产真空泵、制糖机、车床等通用机械产品。工厂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利润也逐渐上升,刚合并的1951年亏损,1952年还发不出工资,到1954年利润就达到16万元,1956年的销售总额达到108万元,利润高达30万元,是宜昌市工业妥妥的老大。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宜昌市八一钢铁厂

八一钢铁厂位于夷陵路伍家岗段408号,是冶金行业地方钢铁生产的骨干企业,主要生产圆钢、螺纹钢、方钢、半圆钢、窗框钢、角钢、线材等产品。八一钢厂起源于1958年的大办钢铁,当时市委利用省投资的300万元资金建钢铁厂,1959年省军分区所属的八一钢厂前往宜昌与钢铁厂合并,于是定名为八一钢厂,设计规模为年产钢30万吨,铁50万吨,钢材20万吨,共有职工3516人。1960年上半年,共生产钢锭23.89吨,1961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关闭。1965年重新启动,1966年省计委将钢厂列入省小工业基建计划,计划规模年产钢材8000吨,年底便投入了批量生产。

经过历年的技术改造,到1975年已经形成了年产钢7000吨,钢材3000吨,矽铁1200吨的生产能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同时宜昌的轻工业及和民生相关的企业则不少还是也有了一定发展:

宜昌市印染厂

宜昌市印染厂脱胎于地处市环城北路的鄂西织布厂的浆染整车间,渊源则可追溯到1949年9月挂牌成立的宜昌市国营棉织生产合作社(即鄂西织布厂前身)。该社为了提高棉布生产的后整理能力和增加色织布品种,1953年12月新增一套染整设备,形成了后来的鄂西织布厂浆染整车间。

1966年6月,以这个浆染整车间为基础,抽调宜昌市棉织厂76名浆染工种部分人员,成立了一家全民所有制企业宜昌市染整厂。成立之初主要设备仅卷染锅六口,拉幅机、烘干机各一台。该厂以染纱为主,也染布、浆纱。

图片来源于(天涯社区@宜昌石头)

新华印刷厂

这是一家1949年9月1日成立的小型老国企,建厂初期的厂址在城区民主路老公记钱庄内。主要设备有对开机、四开机、机刀各1台,石印机10台,圆盘机8台,手摇铸字机2台,全部用手工脚踩式摇动风盘操作,大约有20多名员工。

1950年厂址迁到南正街,后来厂名改为“地方国营宜昌专区新华印刷厂”;1953年与《宜昌日报》社合并,更名为“宜昌日报印刷厂”;1954年从宜昌日报社分出,名称再次改为“地方国营宜昌地区新华印刷厂”;1957年再次迁址于城区环城东路东门一带,此时生产设备仍然是老样子,土气、简陋,手工操作。大约有了100多名员工,印刷书刊和杂件,杂件包括表格、发票等,印刷工艺全市手工操作。1964年,为适应印刷业的发展,厂内组建了彩印车间,开始生产彩色印刷品种,当时仅有2台手摇圆盘石印机,印刷单色的证书、奖状及医药标签等产品。

宜昌市食品公司

1956年,宜昌市食品公司接收了宜昌地区食品公司移交的大公路屠宰场,并将由屠宰工人组织起来于1951年办的肖家巷屠宰场收归国有,两场合并,组建了宜昌市食品公司肉类加工厂。

这个肉食品加工厂不仅宰杀生猪,还宰杀羊和不能耕地的牛,但主要是宰杀生猪,因此市民称之为杀猪厂(屠宰厂)。原市食品公司的职工全部归属于这个屠宰厂,西坝的生猪转运站则予以撤销。

到了1964年,肖家巷的“杀猪厂”也搬迁到杨岔路,与宜昌地区食品公司合并。从此,宜昌食品公司主营改为肉食品加工厂,每天宰杀生猪一两千头和少量牛羊,成为宜昌市民肉类食品生产最重要的基地。该厂产品不仅是猪肉,还有少量牛肉和羊肉。

解放后至放开经营前,生猪屠宰加工经历了手工(50年代至60年代)、半机械化(70年代初)、自动流水线(70年代至1990年上半年)三个阶段。1960年代,该厂宰杀生猪全是手工作坊式生产方式,用最大的铁锅烧开水,手工刨毛。1970年代初,市肉联厂购置了一台刨毛机,开始用机械刨毛,随之安装了一条用人工推动的生产线,猪吊在工艺线上剖腹,取内脏、劈边。这样,从手工操作进入半机械化的操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宜昌市交电批发公司

宜昌市交电批发公司座落在风景秀丽的滨江公园之畔,傲岸入云的玉白色十一层交电大楼,为美化宜昌城增光添彩,与古建筑镇江阁遥相呼应,与举世闻名的葛洲坝水电站冠盖相望。公司成立于1954年,当时,干部职工43人,办公室、门市部、仓库1000平方米,全是租赁。经营交通电工和统配管物资,商品规格800余种,除多股紫铜线,花胶线、皮线、灯泡等少数商品数量较大外,其它交电商品小而全,年销售额100万元。

宜昌市麻纺厂

1950年代前,本市有一些纺制麻线,供制鞋业和渔业用的家庭作坊。建国初期,这些制麻户组成了合作社。1958年,这个合作社与宜昌棉絮加工合作社及其他几个小手工作坊联合在一起,组建的一个小厂,厂名为“宜昌野生纤维麻袋厂”, 这个小厂就是宜昌麻纺厂的前身。

土法上马,房屋简陋、分散,前为店铺,后为作坊,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都很低下。这是的生产设备,有脱胶锅2口,弹花机4台,脚踏纺线车12台,电动纺线机45台,软麻机3台,抓麻机1台,铁木织机4台。此时的员工,是原合作社社员(家庭妇女和社会青年居多),生产技术、文化水平较低。不久,上级从棉织企业调进一部分技术工人,同时,工厂通过自办“红专学校”,选派职工外出学习培训,聘请技术人员上门传艺等形式,提高职工的技术水平。

1959年7月,为了支持宜昌麻纺织厂的生产经营,湖北省纺织工业局将原“湖北官麻局”59台英国制造的麻纺织设备调归宜昌。这些设备主要有重型麻袋织机23台,软麻机2台,头梳机、二梳机、粗纺机个1台,并条机3台,细纱机2台,织布机5台,设备总重量达500吨。

利用这套设备,该厂形成了准备车间、整理车间和布机车间,准备车间即前纺车间,其生产工序是将黄麻原材料纺成麻线;整理车间先前是整理班组,其工序是对麻线进行整理;布机车间是麻袋成品车间。

为了安装这套设备和试产,该厂专门调进2名多年从事麻纺织专业生产的老师傅,进行具体技术指导。工厂没有为这套设备建设新厂房,还是安装在老厂房里。这套设备看上去是来自纺织工业比较发达的英国,但使用时间已久,设备故障频发,而零部件在国内很难找到,因此经常被迫停机,生产效率并不太高。尽管如此,这59台制造麻袋的机械设备,还是被认为揭开了宜昌市机器麻纺织业的历史。

1959年,国家首次投资42.34万元,全厂职工320名,全员劳动生产率770元/人。1960年,增添二梳机、细纱机、重型压光机各一台,年生产能力达到8万条。这一年,该厂开展红旗手、多面手、巧姑娘竞赛评比活动,以提高挡车工操作技术水平。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他的一些工厂和国营项目因为时间过去太久,具体名称和内容很难考证,在此就不再一一列举。

农业生产

而从农业来说,宜昌是一个山区较多的地市,西部是山区,大面积喀斯特地貌分布,土地贫瘠,山地崎岖,农业发展空间有限,而传统的柑橘、茶叶等产出因为不是粮食刚需,也被进行了强制性抑制发展(宜红这个世界知名的产业品类在全球畅销了百年后的忽然衰落也正是在这个期间,真的太可惜了)。而宜昌东部的宜都枝江等县又直接面临三峡奔涌而下的水流,常年洪涝灾害连绵不绝,也给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分析建国20年来宜昌发展比较缓慢的原因,主要还是由于计划经济时代,主旋律不是经济建设,当时全国的商业活动几乎销声匿迹,宜昌作为传统港口城市的转运贸易等优势不能发挥,商业活动的停滞让宜昌这个港口城市的核心需求降低到极点,自然也就很难有比较好的发展。

图片来源于(天涯社区@宜昌石头)

不过不用担心,宜昌虽然在建国后经历了长达20年的经济停滞,但宜昌在新中国的第一次飞速发展的契机已经到来,宜昌也将利用这次机会再次崛起,宜昌拥有的天然地理优势绝不会随着体制的改变就此衰落,详细内容请见下一篇内容《三线建设:宜昌的奋进之路》。

【本文由本头条号特约作者聂小疯供稿,峡江云修改编辑。后续本头条号将陆续推出《宜昌近代发展史之新中国篇(2)》等系列文章,敬请期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宜昌最大招商项目濒临破产
你是那天上的星星
【阅览】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凝聚着宜昌科研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
【家有老照片】您还记得宜昌有哪些老工厂?
1937年,上海企业大西迁——“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30多年前的煤球厂:小机器生产三轮车运输,忙得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