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与南湖结下了不解之缘
——宜昌老城区人文地理巡礼(七)
    荆楚网消息 (三峡晚报) 刘思华上世纪50年代的南湖(市政协文史委提供)
    我出生于南湖旁的力行三街,生于斯长于斯的我与南湖结下了不解之缘。
    南湖在宜昌形成的历史悠久,是因长江河道的变迁而形成。据地质资料表明,远古由于长江宜昌主河道的淤塞改变,于是原河床的始端成为东湖,末端成为南湖。所谓东南两湖之称谓,系地理方位确定的,东湖以南的湖自然冠名为“南湖”。清同治《宜昌府志》曰:“南湖在南门外,去城三里”。同时要标明的是,它距长江不足一里。
    南湖曾有过绚烂多彩的时光。宜昌现存的多部史志记载着赞誉南湖潋滟的湖光景色。且有“古木凭空卷、崎岖路径斜、苍藤缠竹笋、老柳傍荷花”(明董治策《南湖饮王光禄带树居》),还有“南湖荷叶覆鸳鸯、五月开塘雪藕尝”(清严思浚 《东湖竹枝词十首》),又有“偶向南湖闲荡桨、鸳鸯惊起藕塘西”(清喻太寿 《东湖杂咏》)。明清时的南湖,夏末显现出“南湖湖水碧于油、莲叶莲花水上浮”(清张鹏举《东湖竹枝词》),深秋进入人们眼帘的是 “南湖几点残荷碧、西塞千山落木秋”(清萧绍祖《九日登东山寺》)的景象。可以想见当年伫立湖旁的情景,眼前是一派湖波荡漾、湖水涟漪而美不胜收的荷塘,适宜的城市郊外自然环境。
    实际上明清诗人笔下的南湖水面很大。明代诗人雷思霈有“东岭直趋青草渡、南湖横绕绿萝溪”,清代诗人严思浚有“绿萝溪上绿萝低、青草滩边青草齐”的诗句。青草渡又称青草铺、青草滩,在今万寿桥稍上游的位置。而绿萝溪 “发源于东山寺左,会南湖水,出天官桥入江”(清同治《宜昌府志》),更能证实南湖水域之开阔。另有清代诗人雷振的“山光围翠筱、霜气老池荷、野水澄南浦、罗枫带绿萝”,把绿萝溪与南湖紧密相连的关系及广阔的水域叙述得淋漓尽致。
    由此可见,南湖当年的水面,按现在的地理位置讲,是起于云集路止于胜利三路。上世纪80年代初进行全市地名考查时认为,今南湖与八合塘均属南湖水系,两者之间有一条水河沟相连。于是才有绿萝溪水会南湖水流入长江之说。把话说回来,湖塘之间的水河沟清末由于城区向东南拓展,遂被填平修为道路,路名“隆中路”,它的一头直抵南湖。
    到了清末民国时期,由于泥土淤塞等自然原因和筑路修堤等人为的原因,把南湖分成为若干个湖塘。民国初年,修建了一马路及延伸段鹏程路到南湖,把偌大之湖隔成有水面的大南湖和无水面的小南湖。在小南湖一侧,修筑了隆中路及两旁若干条街巷。隆中路东头筑起高高的石坎堤防,堤外的水面被定名为 “八合塘”,断开了南湖水系。到上世纪30年代,大南湖周边又修筑了康庄路和湖堤街。至此,南湖及周边的这个格局一直保持到下半个世纪。
    城区最初扩展到南湖地区的上世纪20至30年代,南湖仍是满湖荷莲,风景依旧美。那时有人在湖的两端建起了水榭和湖心亭,从事说唱曲艺活动,使南湖的文化底蕴得到了升华。
    由于南湖及周边地势低洼,南湖成为一潭死水。加之民国后期战乱仍频,以致对湖区管理失控,居民住宅沿湖而建,各种污水倾湖沉淀,湖中污泥日积月累,卫生环境越来越差,到了人们怨声载道的地步。
    这是历史地理给我们留下的遗憾。宜昌解放后,这也成为市领导人在城区的一大心头之患。于是在上世纪中后期有过两次大战南湖的经历。第一次是1958年春,中共宜昌市委和市人民委员会发出“全党动员,全民动手,艰苦奋战,改造大南湖”的号召。从市长到广大市民积极行动起来挖污清淤。我们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也参加了这场 “兴修水利,除四害、灭四病、讲卫生和绿化荒山、美化城市”的运动。少年当自强。我和我的同学卷着裤腿,挑着装有污泥的布兜口袋你追我赶。其往事至今难以忘怀。
    1976年,又是一个春天。我们虽早已参加工作,但大多数并没有离开宜昌,喊着“战天斗地”的响亮口号,再次参加了“大战南湖、挖泥除污”的战斗。通过这两次改造大自然治理大南湖,修建了堡坎,植上了杨柳,环境大为改观。我们也感悟到与地斗其乐无穷带来的享受。
    南湖地区不仅是治污,还有治内渍的问题。据市政协编印的《宜昌百年大事记》记载,1935年7月上旬,宜昌大雨5日不止,江水泛滥入市,南湖居民住宅水齐楼檐,当数市区受灾最重。南湖水患的问题一直困扰到宜昌解放以后。
    我对南湖的感受,从1953年自带板凳走进距南湖近在咫尺的长康路民办小学那一天开始。记得入学当年的冬天特别冷,屋檐下挂着长长的凌沟子,上学还带着取暖的烘篮。南湖上结有一层厚厚的冰,下课后,我们这些无忧无虑的学生在冰面上尽情嬉戏玩耍。
    风雨南湖伴随了我的童年及青少年时代。由于南湖地势低洼,晴天相安无事,同学们愉快上学。每逢阴雨天周边一片泞泥,要穿着鞋底有四个铁方钉的木履鞋到学校,闹水荒是常有的事。记得1954年8月那几天,天天倾盆大雨。力行一街至四街及大碑巷、和成里由大公路向隆中路倾斜的几条街下段被水淹。那天我家也进水一尺来深,不得已在堂屋里摆凳搭木板桥,以求出行方便。大水退后,在去学校的路上,眼见比我家地势更低的隆中路和长康路水淹线印齐屋门楣,我们校舍一片狼藉。
    文革结束后改革开放初期,市委、市政府将彻底治理南湖地区内渍问题纳入议事日程。1982年在力行二街口正修建的滨江公园内建立了“滨江泵站”,并对这一带下水道进行了改造扩建,彻底解决了南湖、隆中路、长康路一带内渍问题。
    长康路小学早已不复存在,我们这些学子也都各奔东西,但50年后又欢聚在一堂。走南湖,看南湖,抒情于南湖的沧桑历史和美好今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丽的公园
南昌之美美在水
全球最早的高清卫星地图,原来宜昌早在50年前就被美国“看光了”
​绍兴东湖“湖中之奇”
城以湖兴,全国十个水面最大的城中湖,黄石磁湖排名第五!
总投资5亿元左右!占地1200亩!保定南湖公园传来最新消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