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827厂工业遗址

“三线建设”在宜昌县拉开帷幕如今部分废弃厂房开始焕发生机             三峡晚报讯 国庆黄金周前,夷陵区“魅力夷陵”微信公众号,一篇关于三线建设的文章引爆了朋友圈,也让许多网友纷纷对那些三线建设开启了集体记忆模式。

10月11日,我们在“魅力夷陵”主编的带领下,开启了寻找三线建设记忆的寻访之旅。

出发前,我们特意请来的专家、宜昌文史研究学者王念时说:“宜昌市的第一个开工建设的三线厂,就是715所,1965年在夷陵区的前身宜昌县开工建设的,宜昌县也有大量的三线厂,这些厂对宜昌市、宜昌县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原827厂工业遗址。827厂在莲沱修建,改变了乐天溪人们的生活,甚至周围一大片区域的居民的生活都因此而改变。

挖掘三线文化,为当地旅游文化产业注入新的元素

经宜莲公路到下牢溪,节假日热热闹闹的景区,只看到三三两两的客人,周围特别安静。

从008乡道拐到下牢溪边,一开始这段柏油路让我们以为道路改造完成了,没曾想走了几公里,前方还在修路,平坦的道路也变得崎岖起来,中间几次还要停下来让对面来车。

一路前行,我们到了下牢溪旅游综合开发项目部,这里是原来809厂的厂房。现在几幢建筑物外都有绿色的防护网,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

今年4月,在宜昌市委市政府的主导下,在三峡旅游新区管委会及夷陵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宜昌交旅集团首期投资5亿元,启动下牢溪旅游综合开发一期工程。“主要做两方面工作,一是河道综合整治,二是809工业遗址度假区建设。”下牢溪旅游综合开发项目部经理章乐指着下牢溪总体方案图介绍说。

在项目部办公室的活动板房边,一幢809厂旧厂房的屋顶已被拆完,就剩下四面墙梯竖立在空地上。项目部营销宣传负责人陈雨柔说,这里将被建设成为一个亲子中心,为了安全起见,除墙体外其他全部拆除重建,而墙体要进行专门加固,“但是墙体的风格还是原来那种工业厂房的样子。”

而活动板房另外一侧的被绿色防护网围起来的几幢厂房,是原来的职工宿舍,将会变身为中西餐厅和酒店客房。工人们正在抓紧时间施工,确保今年年底以前试营业。

下牢溪旅游综合开发项目部主管杨健说,809厂工业遗址改造摈弃了伤筋动骨的大修大建,尽可能保留809厂老建筑的灵魂主体,如木工车间、锅炉房、食堂等,经过加固、翻修后,将变身中西餐厅、养心书吧、亲子乐园、时光礼堂、艺术长廊等旅游配套设施。

王念时说,809厂是1966年开始在下牢溪的姜家庙村开建,原在山西太原的老厂于1969年迁入宜昌的新厂,后来809厂迁到如今的宜昌高新区辖区内,下牢溪的厂房成了工业遗址。而类似的工业遗址的再利用,给了809厂这些厂房新的生机。

“国内工业遗址再利用有许多好的先例,比如北京的798,我们宜昌也有好的例子,就是715位于体育场路延伸段的那一块如今成了创意园,各类文创企业在此扎堆,形成了以创意设计、动漫游戏、影视演艺、工艺美术、电子商务(专题阅读)、艺术培训等为主导的创意文化长廊。”他说。

“夷陵区在探索工业遗址再利用上下了很大功夫,特别是打造三线文化旅游品牌方面走在了前列,据我所知,黄花镇就在规划一个文博小镇的大项目,就是为了发掘夷陵区三线遗存。”王念时说,“夷陵区是宜昌第一个三线建设项目的地方,如今探索三线文化的挖掘,为当地的旅游文化产业注入了新的元素。”

三线建设给宜昌带来的不仅是工业遗产,还有建国后的第一次腾飞机遇

从下牢溪旅游综合开发项目部再往下牢溪上游走,沿路还分布着大量的809厂的厂房,直到姜家庙处,以一个高高的烟囱和几处厂房作为结束。

烟囱旁的房屋已经成为一个酿酒的作坊,旁边的厂区因为曾经拍摄过影视剧,到处都是当年布景后的断壁残垣。

“这么一大片都是809厂当年的范围,可见三线建设当年是多么的红火。”王念时说,“而且这样的红火在宜昌各地上演,甚至可以说三线建设给宜昌带来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次腾飞的机遇。”

他说,自从1949年7月宜昌解放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宜昌各方面的发展一直处于很缓慢的发展节奏之中,说的好听一点就像是世外桃源,说的不好听就是被遗忘的角落,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期,宜昌在当时的西坝工业区开始有了一些小型工业项目,几乎都很小,只有宜昌船厂、磷肥厂、民康药厂等少数几家略微有点规模。历史资料显示,1958年至1964年的7年中,正常年份的全市(以下均指地市合并前的宜昌市建制)工业总产值只有可怜兮兮的3000多万元。

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叶,宜昌被列入三线建设,国家大量投资建厂和沿海工厂内迁落户宜昌后,这种状况才彻底改观,宜昌才迎来了新中国以来的第一次腾飞的机遇。三线建设大大促进宜昌工业的发展,1965年全市工业企业虽有122个,但都是小型企业,职工只有1.22万人,1978年企业总数增加至251个,职工人数大幅增加至5.57万人。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更为迅猛,1965年度为4681万元,只5年功夫提高了1.28倍,1970年工业总产值突破亿元大关。又过了10年,1980年实现的工业总产值几乎是10年前的7倍。

根据三线建设的统一安排,1966年3月,在国家第四机械工业部的部署,将北京774厂的锗低频大功率晶体管生产线及775厂的高压整流管、小型闸流管等4条生产线调拨给宜昌市,为的是填补鄂西电子工业的空白。那一年5月和6月,宜昌市政府分别批准成立宜昌市半导体厂(1969年7月之前名叫市无线电厂)和宜昌市电子管厂。1969年10月,四机部在北京举行会议,会后国家投资141.8万元,在宜昌市石板溪建起了鄂西第一座大型电子企业,这也是铁路坝工业区的开始。

1967年3月,经国家计委和机械工业部批准,湖北钢球厂也在当时的市区石板溪破土动工兴建,于是在原来川汉铁路旧址的铁路坝一带,除了宜昌电子管厂和湖北钢球厂之外,先后有宜昌市电线厂、宜昌轮胎厂、宜昌硬质合金厂、宜昌制药厂等企业陆续建成,由此形成了宜昌又一处新兴工业区,一批工业产品获得国家金奖、银奖和部、省优质奖,有的产品用于国家重点建设。“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就有宜昌半导体厂生产的3AD-5锗管,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致电祝贺并受到表彰。”王念时说。

“由此可见,宜昌的大中型工厂企业中,十之八九都是当年三线建设所结下的丰硕成果。”他说,“回过头来看夷陵区,《宜昌县志》就记载,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前期,一些三线厂矿陆续迁入,使人口相应增加。其中,1970年即迁入5.9万人,对于一个县而言,这就是天翻地覆的改变。”

“这些三线企业曾经为宜昌的工业带来发展机遇,如今夷陵区对工业遗址再利用、再开发,也为三线企业的工业遗址利用进行了一个有益探索。”他说,“这样不仅留住了三线记忆,同时也可以让它们继续为宜昌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光发热。”

827厂让莲沱人用上了电灯此后20多年没收过一分钱                

 三峡晚报讯 本报记者聂烽 丁薇/文 郑联学/图

以前每次去三峡坝区,经过莲沱大桥之后,发现山上有几十幢红墙高楼,一看就是一个大型工厂,问了之后才知道这是827厂。

当时觉得在这样一个地方工作真是浪漫,每天面朝长江、春暖花开。

10月11日这天,终于迎来了这个机会,在乐天溪镇党委宣传委员杨龙的带领下,我们终于有机会一探这个巨大的厂区。“827厂在莲沱修建,改变了乐天溪人们的生活,甚至周围一大片区域的居民的生活都因此而改变。”他说。

原827厂旧厂房里,还有少数留守职工居住,让空旷的厂区内尚留有几丝人气。

827厂建设前莲沱人要去宜昌只有乘船和翻山

从宜昌城区出发,过虾子沟上宜莲公路,经三游洞、三峡人家停车场,分别穿过黄山洞隧道、木鱼槽隧道和天柱山隧道。

迎接我们的69岁的原莲沱村治保主任邹昌玉说,1970年12月开始建827厂时,从宜昌、秭归和仙桃过来的民兵在这一带负责开山,装了大量的炸药炸山,但是并没有成功,“最后还是1972年改由部队来修建,放弃了临江劈山的方案,改为挖隧洞和架桥的方式,这才有了这3个隧洞。”

公路是1973年建成的,当时邹昌玉还在外地当兵。1976年复原回家的他才发现,回到西陵峡边的莲沱老家再也不是到下牢溪之后就要爬山路了,“只用在路边拦了过路的解放汽车,就能一直坐到家门口去。”

这次回家颠覆了邹昌玉对家乡的印象,也深切感受到827厂的到来给当地带来的巨大变化。

在827厂建设前,莲沱不通公路,当地人要去宜昌县或宜昌市,只有乘船和翻山。“当时的船都是集体的船,我们整个莲沱大队也就一艘木船,忙生产都忙不过来,更不大可能用来载人去宜昌县。”他说。

剩下的唯一方法就是翻山出门了。当时从莲沱去宜昌县,必须先翻过天柱山,脚程快的青壮劳力,爬上天柱山山头就得90分钟左右,年老体弱的村民则需要2个多小时。天柱山下山后就是王家坪,走到兆吉坪后再到下牢溪,最终就可以抵达宜昌县了。

“去一趟宜昌县,青壮劳力单独走单程就要近5个小时,一去一来得一天时间。”邹昌玉说,“所有的路中,最难走的一段路就是爬天柱山。”

邹昌玉带着我们去找当年上山的路,但是经过44年的历史变迁,上山的路早已湮没在荒草之中,连他都已经难以找到当年的路了。

“我记得非常清楚,莲沱附近有一个叫鸡毛坪的地方,当年有个产妇难产,需要送到宜昌县去手术,村里派了10多个劳力抬着送医院。”他回忆说,“因为山高路远,爬上天柱山需要10多个青壮劳力不停换班,即便大家再怎么加快脚程,最终产妇还是死在了路上,一尸两命,现在想想就痛心。”

“如果路通了,送到宜昌县最多一个小时,这个时间连天柱山山腰都爬不到。”他说。

827厂医院很多手术都能做,村民看病不用去县城

过了宜莲公路的莲沱大桥,然后一个上坡经过一段公路桥后,就是莲沱村村委会了。“这里是原来827厂的2号楼,也是办公室。”杨龙说。

从村委会右侧的篮球场旁阶梯上去,就进入到827厂区了。路的右边是曾经的食堂,当年单身的员工都在这里进餐。

再往上面走,就是827厂的生活区了,每隔几米就能看到5层的红砖楼房,在第三幢宿舍楼和第四幢宿舍楼之间,有一片空地,被留守的原827厂员工的家属开辟成菜地,我们看到了正在收小白菜的赵文书。

63岁的她是江对岸三斗坪镇人,嫁给了827厂的员工。“他是莲沱附近的人,因为家庭成分好,被827厂招工进去了。”她说。

她告诉我们,1971年的时候,她还经常从江对岸来莲沱,当时827厂这片住宿楼的地方都还是一片木棚,直到后来从古老背烧制了红砖逆江而上运到莲沱,再运上山修建宿舍楼。

她指着村委会方向说,那里有1号办公楼和2号办公楼,1号办公楼旁是个礼堂,礼堂往山上就是医院,最上面是小学。

如今1号办公楼和礼堂已经倒塌,医院的大部分房子也已倒塌,只有少量医院房子和小学还在。“827厂的医院修建好了之后,在周围一带是赫赫有名,很多大手术都能做,周围的人生病,特别是一些大病,比如阑尾炎手术都不用再赶往宜昌县去了。”她说,“我们老家有个亲戚曾经因为事故,膝盖骨几乎粉碎性骨折,来到厂里医院治疗了很长一段时间康复了,花了40多块钱。”

关于827厂医院曾经给周围居民带来的便利和实惠,莲沱的村民都对一件事记忆深刻。大约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当地一位村民夜间走到了村里的柑橘园内摘橘子吃,被村里柑橘护卫队发现,由于枪支走火,这位村民被误伤,一粒子弹伤及其右下腹。

受伤的村民很快被送到827厂医院,经过医院医生的抢救,村民脱离了生命危险并康复。“当时大家都以为抢救不过来了。”邹昌玉说,“换做以前,就要爬天柱山送到县城去抢救,那估计就危险了。”

物资紧俏的年代,在莲沱晒经坪什么都能买到

上世纪60年代末,随着827厂的进驻,平时宁静的村庄顿时变得热闹起来,记忆中的家乡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65岁的屈万银是土生土长的莲沱人。红火,是他当年对莲沱的最大回忆。

他告诉我们,1969年下半年,827厂征用莲沱晒经坪200多亩土地,人员都陆陆续续来到镇上,用牛毛毡、芦席搭的工棚,厂旁的晒经坪一共40多户人家,当时全都住满了。

人多自然就热闹起来,还多了许多以前未曾见过的稀罕物。“我还记得有一天,一辆崭新的解放牌汽车开到了莲沱街上,老百姓跟看稀奇一样,追着看。”他说。

后来,部队也开了进来,还带来了大型发电机,于是从那时开始莲沱集镇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电灯。“这灯一点就是20多年,没收过一分钱。”

人多了,通电了,通水了,通路了,晒经坪一下子热闹起来,莲沱也因此成了周围的焦点。“到了827厂放电影的时候,莲沱简直人山人海,三斗坪的人都过江来。”屈万银说,“我现在经常开玩笑,说当时莲沱就是周围十里八乡的CBD。”

“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我们这一块儿的经济文化生活可以说是相当丰富。”他现在还记得,当年晒经坪沙坝上搭了好大一个台子,一到过年,从中央到地方各个文艺团体,都会来部队慰问演出。平时里唱歌跳舞、放电影、唱样板戏,热闹非凡,用老屈的话说,真是让人见了世面。

“《地道战》、《白毛女》、《红高粱》,反正以前只要允许放的片子,我们当地人都看得到。”

提起看电影的事儿,屈万银的女儿到现在还一脸兴奋,“那时827厂的高音喇叭,整个晒经坪都布满了,每天放学只要一听通知今天有什么电影,我们赶紧回家写作业,洗完澡就跑去看,买包瓜子,一边看电影一边嗑瓜子,渴了喝瓶汽水,好舒服。”

不仅文化娱乐活动多,在物资紧俏的年代,在莲沱晒经坪什么都能买到,布、糖、盐、肥皂、火柴,什么都有。“山上村民办年货都去827买。”屈万银说。

“当年莲沱一带确实是周边一带最繁华的地方,直到827厂撤走。”杨龙如是说,“在三峡工程建设前,这里也是乐天溪最繁华的地方。”

原827厂厂房遗址。

用32个轮子的汽车拖设备这个庞然大物好神奇      

      三峡晚报讯 本报记者聂烽 丁薇 文/图

除了827厂,还有就是去往晓峰三峡大瀑布路上那排房子。这里是715所,宜昌第一个开建的三线建设企业。1964年8月,三线建设拉开大幕。1965年,海军第七研究院715所(代号706)在宜昌县晓峰乡新坪建厂,1970年建成。这就是当年宜昌城区市民议论的“在大山肚子里放炮,把山掏空后放进一座代号厂”的那个规模很大的国防工程。10月12日,在夷陵区黄花镇新坪村网格员刘萌冉的带领下,我们去探访了分居晓峰河两侧的715所。

躲在家人背后偷偷探出头来看觉得这个庞然大物好神奇

从宜兴公路天河龙宫对面的新坪村委会出发,沿着公路走了大约500米左右,右拐过桥就是715所了。

靠近公路旁的厂房,很多都被当地人租用,或用于仓库,或改作他用,一些还被修缮过。但是往山上走,厂房就显得破败不少,只有少数建筑物内还能看到有人居住的痕迹。

我们在这里大约走访了1个小时,遇到的6个住户,不是年老失聪,就是外地人在此借住,没有人能够说清楚当年三线建设的情景。

中午11点,刘萌冉带着我们去715所的生产区。“那里还住了很多村民。”她说。

从宜兴公路往前再走几百米,过了晏家河上的大桥,上了一个坡之后,就是一排排灰色墙体的房子,一看就跟附近贴有瓷砖的村民自有住房有着明显区别。“从河边开始是1号楼,一直往里数公里,都是715所的房子,前面是住的地方,往黄家冲里面走,就是厂房。”刘萌冉说。

沿路的厂房,除了少数危房外,很多都有人居住,大部分都是当地的村民或搬迁移民过来的人,其中就包括56岁的郭宏华。

他住在715所原实验室,也是黄家冲里倒数第三幢建筑,旁边是一个大车间,里面拴着两头牛。“这里原来有个设备,像卫星锅一样,但是非常大,记得当年拖进来的时候,用的汽车有32个轮子。”郭宏华说,“我当时才7岁左右,从最后一幢厂房后山那边的新坪村大队8组赶来看汽车,这是我这辈子第一次看到汽车,躲在家人背后偷偷探出头来看,觉得这个庞然大物好神奇,居然能够自己动。”

运气好早晨能坐上715所的解放牌卡车去晓峰上学

郭宏华跟715所的接触是从上小学开始,每天他从黄家冲里面的苏家岗出来上学,运气好的话,能够赶上所里运送职工的通勤车——解放牌卡车。

“遇到的时候就跟司机说下,能不能带我们出去,司机们人都很好,让我们上了卡车带出去。”他说,“在晏家河那里就下车,然后步行去晓峰上学。”

如果没有赶上通勤的解放牌卡车时,就要沿着厂区的公路往外步行上学。“早上6点半左右,厂里的大喇叭就响了,厂里的员工开始做早操,那场面非常壮观,沿路都能看到一堆又一堆的人在做操。”郭宏华回忆说。

在郭宏华的印象中,715所这些厂房好像都没有生产过。“到他们搬走,除了三车间给宜昌市生产过一些指定产品外,其他车间虽然都有设备,但从来都没生产过。”

不过,还在上小学的郭宏华当时很受工厂里的女工们喜欢,每次放学时还没到下班时间,经过厂区的郭宏华不时被女工们拦下来,捏捏脸、摸摸头。“还拉着我问这问那。”他说。

有时候郭宏华还能给家里带来“商机”,因为家里就在厂区附近,很多女工在逗他玩的同时,还问他家里有没有鸡蛋、水果,有的话就让家里人送来偷偷地卖。“我记得好清楚,当时一个鸡蛋能卖6分钱,家里人拿过去偷偷卖,还能够贴补家用,为了这事,母亲还表扬过我。”他笑着说。

厂房周围山清水秀,郭宏华在这里养了15头牛

郭宏华住的是原来的715所实验室。一楼现在是客厅、餐厅和厨房,二楼是他的卧室。走进一楼,可看到周围的墙壁被重新粉刷过,非常新。“我是2011年才到这里住的,利用这些废弃的厂房养牛养鸡。”他说。

实验室左侧空地被郭宏华用网子围起来,里面养了30多只鸡和两只鹅。我们抵达时正好是他喂鸡的时间,只见他从厨房灶台后面的一个蛇皮袋里舀了小半桶的玉米粒后,打开一个大铁门,就到了养鸡的地方。

他蹬上一条板凳,拿出塑料桶的小铁碗,舀了一碗玉米粒,右手使劲一洒,玉米粒散落在场地中间。30多只鸡蜂拥而至,分食这些玉米粒。

这还不是老郭的主业,他的主业是放养在山上的15头黄牛。喂完鸡后,他带着我们去实验室旁边的生产车间,原来的机器早已被运走,空旷的厂房里堆着大量的稻草。“一头牛生病了,还有头母牛生崽,都拴在车间里。”他说,“其他的13头牛都在山上,我每天要去山上看下是不是跑远了,不过再过段时间天气冷了,可能就要牵回来拴着过冬。”

虽然占用了几个厂房,但是目前郭宏华还没有遇到来收房租的人。“听住在河边厂房的人说,以前要收房租的,但是一直没有人过来。”他说,“反正这些厂房空置着,我就暂时利用起来,真要有人来收房租,到时候再商量。”

前方是原715所实验室,也是郭宏华现在的住所,旁边是废弃的生产车间,成了郭宏华的养牛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线工程”:宜昌工业摇篮
魂牵梦萦“809”!40年前驻沟为“备战”,40年后进沟是“回家”
宜昌那些美丽的桥!
图说你宜昌(连载五)
重庆幸福的兵工厂旧址,昔日三线厂甚是闹热,如今旧貌换新颜
三峡文化之“欧阳修眼里的三峡”——赏析欧阳修三峡诗词艺术特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