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73岁的宜昌市实验小学,竟有这么多你不知道的秘密

在宜昌,提起市实验小学,它的老中青少四代校友,都可以说道说道:建国初期,用砖头、木板搭成的课桌凳;70年代,老师在玻璃纸上画的投影片;90年代,唱到北京的儿歌《雀尕飞》:21世纪,全国知名小学,宜昌家长心目中的“热门小学”。他们在回忆间,满是对童年时光的怀念,对学校的眷念。

“铁打的学校,流水的学生”,学校的一草一木,不知送了多少批学生,学校一批又一批的领导和老师们,忙到“白首也不悔”。

走进宜昌市实验小学的校史馆,仿佛走进了它73年的“前世今生”。藏馆中陈列着学校自建立以来的近千幅荣誉奖章、近百张师生合照,还有无数的教学笔记,无一不透露着学校蕴藏的厚重历史感。在这里,每一件藏品都刻画着特定时代的烙印。

孩子们在听善轩晨读

01

解放前,宜昌曾是鄂西教育中心

回顾宜昌教育,不得不提民国时期。

据《宜昌教育志》记载,民国时期的宜昌教育,刚从旧式教育中挣脱出来,各类学校如雨后春笋,纷纷建立。

宜昌城区除了有大量官方所办的公立学校,还有不少西方多国教会人士开办的教会学校。有呼吁妇女解放、激发妇女自立自强的女子学校,有借鉴西方幼儿教育理念的学龄前幼儿学校,还有很多挽救民族危亡的开明之士所创办的平民学校。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或自觉或被动地走进了学校,拿起了书和笔,学起了历史、国文、数学,甚至英语、西方科学。

《宜昌志》记载,1929年,湖北省教育厅定宜昌为义务教育实验区,随后,增设十余所省立初小。至1937年,宜昌城有公私立中等学校(含示范、护校)8所,在校学生1870人,公私立小学共36所,学生5475人。宜昌城区中小学校教育居全省各县之首,一度成为鄂西教育中心。

但随着战争的炮火蔓延到宜昌,学校也受到重创。1940年,宜昌沦陷时,教育停办,在日本侵略军占领宜昌期间,先后仅有小学数所,在校学生约1100人,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奴化教育。

就在当时为数不多的学校中,宜昌市救济院附小(宜昌市实验小学前身),于1946年春诞生了。

上世纪五十年代学生成绩单

宜昌市实验小学校办主任杨德强告诉记者,当时的学校是三排土屋,分别是孤儿院宿舍区和学生教室。教室窄小,阴暗潮湿,课桌凳是用砖头、木板搭成的。当时的老师渠道主要有三种:救济院职工,教育部门委派,义务教员。

1949年7月,宜昌全面解放。宜昌军管会采取“维持现状,立即开学”的方针恢复教育,接收原国民党政府的中小学,私立学校不变,废除学校训育制度,中学分设高中和初中。同年8月,救济院附小更名为宜昌市二小。宜昌的新中国教育事业翻开了新的一页。

02

除了文化课,劳动教育是主要课程

在宜昌市实验小学校史馆里,记者看见,宜昌市二小的第一任校长是雷春畴。根据史料记载,雷春畴率领12位教工组成建校班子,组织孤儿和贫困子女204人,发扬老解放区光荣传统,土改学习,清匪剿霸,同时还开展教学。

1950年春,由宜昌市教育局拨款,修建平房10间,改造教室6间,学校终于“土房变砖房”,教育教学条件有所改善。

次年,闫文娣担任学校第二任校长,由于办学经费紧张,宜昌市教育局指定,学校合并私立阳夏、路德两所小学,实行在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952年,学校再度更名为宜昌市中山路小学,并被确定为宜昌市重点小学。

三年后,从该校走出去的不到18岁的宜昌姑娘饶慕兰,在宜昌市初级师范学校师范班学习了4年后,回到中山路小学实习。“当时非常缺老师,所以国家大力培养师范生,上学全免费,还管饭。”饶慕兰说。

实习的半年里,饶慕兰是语文课和音乐课的助教。她回忆,当时学校根本没有什么硬件,算盘就算是硬件了。1956年7月,饶慕兰毕业后,先后到当时的学院街小学、市八中、市六中工作,1962年,她又回到了中山路小学。

1957年宜昌中山路小学第十届六年一班毕业合影

她说,当时学校的校舍和学生的课桌凳已经改善了不少,从双人课桌变成了单人课桌,粉笔也从之前的白粉笔,变成了彩色粉笔,让老师能用不同的颜色区分上课重点,极大促进了教学。在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广泛学习苏联模式,开展“红领巾教学法”,提高了基础教育教学水平。

根据当时“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教育方针,学校教导学生“不要成为寄生虫的知识分子”,经常开展劳动教育,包括刺绣、缝纫、炒菜。饶慕兰还记得,学生经常带着炉子、锅和柴火,到学校做饭,大家一起聚餐,特别有意思。

03

买回投影仪,全省首创电化教育

在宜昌市实验小学的校史馆里,被放置在显著位置的,有一套老式的幻灯机,它的故事,是市实验小学校史中的“重要一环”。

杨德强介绍,70年代前后,老师们的学习劲头非常足,经常看报刊、杂志,从全国的同行身上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其中,自然科学老师陈咸询就特别热爱钻研。

上世纪七十年代校园

饶慕兰告诉记者,陈咸询从报刊上得知有一种叫“投影仪”的设备,可以把图片投影到黑板上,配合教学内容,让学生们看,十分有趣,就立即向校长汇报。不久后,学校就派他前往广西,买回了两台投影仪。

这在当时上课就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老师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各个学科的老师,都在美术老师的帮助下,在玻璃板、塑料片、玻璃纸上画画,让学生们看动物、植物”。饶慕兰说,电化教学的尝试,不仅是宜昌首创,也是湖北首次,极大提高了学生们上课的兴趣,几乎没人上课开小差,教学质量跃居全市第一。省内不少学校慕名前来学习参观,省教育厅为了推广这一做法,又给学校添置了多台投影设备,学校办学实力快速提升。

后来,省教育厅还专门奖励了小型电影机,放在教室里,学生不仅可以看到投影的图像,还可以看到动画效果的学习内容,这在当时看电影都是个稀奇的年代,十分高大上。

不仅如此,在陈咸询的影响下,学校内外的“科技氛围”日益浓厚。八十年代,宜昌市实验小学开始推行科技教育。在三十多年以前,一所学校能够拥有一个全职的科技老师并非易事。有两个小故事,至今被师生们津津乐道。

上世纪八十年代校门

70年代,学校师生历时一年多,用稻谷、秸秆、水泥等原材料制作的葛洲坝仿真模型《万里长江第一坝》,参加全国科技作品展,获得特等奖,省内轰动;1985年,陈咸询带领“天文爱好小组”的10名同学,在宜昌县鄢家河附近,观测到了“哈雷彗星”,让学校闻名全市。

除了科技教育外,时任学校副书记的饶慕兰说,学校的所有课程都开展得有声有色,上体育课时,体育老师也偶尔带队,把学生队伍拉到荷花池,围着椭圆环形小道跑几圈,几十个兴趣班让学生们任选,学校“全面开花”。一时间,家长们都想把孩子送进中山路小学,有的班班额甚至超过了70人。

04

首善文化,打造多个全国教育品牌

因为中山路小学的“一连串办学光环”,1989年,经湖北省教委考核批准,宜昌市中山路小学成为宜昌市实验小学,要求学校在教育教学上突出“实验性、示范性、推广性”。

1987年第一次校园改造

而这,也与学校之后提炼的“首善文化”一脉相承。“首善”一词出自《史记 西南夷列传》,指能够起到表率作用,最优秀的、最好的。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宜昌市实验小学再次率先确立了文化立校的办学策略,提炼出“首善文化”,并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并在学校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在全国创立了多个知名教育品牌。

杨德强介绍,上世纪九十年代,学校率先成立了宜昌市第一个校园艺术团“新芽艺术团”,让三峡地域文化艺术走进校园进入课程,一口气推出了三个全国五个一工程金奖节目,还两次与中央心连心艺术团同台演出,并应邀到东南亚访问。

上世纪末,学校又首创了全国“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著名文明创建和德育品牌。

承办全市京剧进校园活动

2011年,第八任校长黄荣走马上任。此时,校园里的电教设备再次升级,每间教室全部配备了高端的教学一体机,老师们不仅可以让学生们看图片,看动画,甚至可以借助网络,连通世界,和外地学生实现跨时空的“同上一节课”。

该校“全国课改先进个人”朱慧敏老师,曾执教了一节《再读“圆明园的毁灭”》“实景”课堂。朱慧敏作为内景老师带领孩子们,与北京圆明园遗址的外景老师分别连线,感受圆明园毁灭前的辉煌和毁灭后的残败,真情实景有效激发了孩子们强烈的学习兴趣。

学校硬件的不断升级,更需要“精神”的引领。黄荣告诉记者,实验小学到目前已经有七十多年办学历史了,师生们更需要的是一种精神的带动、凝聚。所以通过“首善文化”的提出,凝聚“首善”精神,让大家都有了共同的愿景、共同的追求。学校坚守首善文化立校的办学策略,经过八年艰辛努力,成功创办了一所全国知名的首善文化名校并荣登湖北省校园文化建设百强榜,荣获全国首届文明校园。

首善文化校园一角

黄荣说,学校在坚持首善文化立校的基础上,又导入国际最先进的卓越绩效管理工具。

今年1月10日,宜昌市实验小学荣获宜昌市人民政府设立的最高质量荣誉奖——三峡质量奖的提名奖,全市仅有3所学校获此殊荣。市实验小学的现代学校治理多项经验在全国多个学术会议和《教育发展研究》《教育名家》《湖北教育》等教育核心期刊推介,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央电视台等国家媒体到校进行了多个专题采访报道。目前,市实验小学多项办学指标在全国居先进水平。

校园一角——上善洲

面向新时代,市实验小学正奋力推进首善文化立校工程,在完成十三五规划的基础上,开展学校十四五规划建设,立足民族文化之根,插上信息化翅膀,实现创办全国基础教育品牌名校的发展愿景,到二十一世纪中叶,成功实现打造全国百年名校的首善教育梦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湖北宜昌市实力最强的5所小学
让孩子有光明的未来 宜昌入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
解读中心城区教育设施规划
《宜昌记忆》:儿童公园,梦里寻她千百度
[原创]第三届骨干教师述职报告 - 一室阳光 - 教师博客,中小学教师的精神家园!--全国...
农民工子女养成教育案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