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篆刻中的意

中国艺术讲写意,讲“不似之似”,讲“忘形而得神”,讲“仅写大意”,中国画如此,书法如此,篆刻也如此。

著名戏剧家余上沅先生说:“写实派偏重内容,偏重理性;写意派偏重形式,偏重感情。”韩玉涛在《写意论》中提到“中国美学,主要讲的不是写意与写实的矛盾,而是写意内部,即大写意与小写意之间的矛盾大写,草书;小写,楷书。‘草’与‘楷’的矛盾,贯穿于整个艺术史,‘既济’‘未济’‘终焉’‘后虽百世可知焉’”。

中国画中工笔画也是写意,是小写意;篆刻中陈巨来的细朱文印也是小写意。

人们在谈到书法与篆刻的关系时,总是提到“七分篆三分刻”这个观点,它阐述了篆书在篆刻中的重要性。赵之谦对明代以来的篆刻中刀法表现力所存在的不良倾向写下了“古人有笔尤有墨,今人但有刀与石”的感慨,被后来的篆刻家所认同。

篆刻中如果对书法、对篆书没有丝毫的理解,不论是刻细朱文、满白文印还是大写意一路印风都会是空架子,是刻不好的。因为它表现不出细节,这些细节往往却又是对书廷理解的概括。但如果完全把篆书中的笔意方式移人篆刻中作为篆刻的真谛、不二法门,那也是极其愚蠢的,是很低级的。这是一种“写实”的表现,是以篆书为实物,对篆书的一种写实,显然这也不符合中国艺术的精神。

中国艺术重写意,这种写意我们还可不可以理解为是“虚”,这是艺术之虚,这种虚不是虚假,是虚实,庄子就曾提出“唯道集虚”这样的美学观点,这是一种似有若无,是一种境界。

虚是一种写意,“虚”是构成篆刻美的重要因素。中国传统文化讲究阴阳,讲究虚实。这种思想在篆刻中体现得更为深刻。借用锲刻古代文字的方式表现中国传统文化中虚实相生、阴阳合一的审美取向,具有抽象和神奇之美是篆刻最重要的特点之一。不仅字与字中间有虚实,笔画与笔画之间有虚实,一画中亦有虚实,或虚中有实,实中有虚。随之,这种“虚”所造成篆刻中的笔意是模糊的、不清晰的,正因为如此,这种笔意才更加耐人寻味,这似乎就是篆刻中的那点意思中的一点意思。“意”足了,“实”自然会出现了,这似乎也是大写意篆刻在篆刻史上的魅力所在。

简也是一种写意。黄休复讲“笔简形具”,简所表现的乃形的根源。恽格说:“画以简贵为上。简之入微,则洗尽尘滓,独存孤迥。”中国画这样,篆刻更是这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写意花鸟画-贵在笔墨结构之精
铁笔昌硕——传统&现代的坐标!
王传友 | 浅论齐白石的书法及书法入画
李志钦 | 福虎迎春·丹青贺岁——全国优秀书画名家作品展
篆刻研究 | 邓石冶:印从书法出 以刀传笔意--浅析马士达今体字写意印创作
陈半丁山水画【百家画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