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学课”,到底该怎么教?

2018年8月起,全国的1至6年级小学生将全部上科学课喽!

2017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一项影响千万学校的政策也开始正式施行。对于科学课,小学一、二年级要按照每周不少于1课时安排课程,这意味着学校师资配备、课程安排都将有大改动。


然而对于不少学校来说,学科教师配置不足、学校设备不全等都成了重点问题,学校该怎么做?教师该怎么教?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课程“拉长战线”,学校面临两大难题


科学学科教师短缺


学校现状:


目前,我国小学科学教师队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还远远不适应科学课程教学的需要。


且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高,超过2/3的小学科学教师都不具备理科或者工科专业背景,由于小学科学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不足,严重影响了小学科学教学质量。


就低年级段的师资配备情况看,学校采用较多的做法是从3-6年级调老师教低年级的课程或者增加原有科学老师的课时数。


北京市朝阳区兴隆小学应对策略:


学校从前没有固定的科学教师,而是由三位老师共同负责3-6年级的科学、综合实践和信息技术三门课程,交叉进行讲授。一、二年级增设科学课后,学校计划将三位老师中的一位固定下来,专门负责科学课。


建议:建立专兼职结合的教研人员队伍


很多学校的科学课老师都是数学或者其他老师兼职,专职的老师很多也缺乏一定的专业培训。而校外科学机构的老师因为长期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所以更加专业。


课程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老师,政府在购买社会资源方面在近几年已经形成一种常态。由兼职老师到学校去教授科学在目前阶段将会极大的促进学校内老师的提升同时满足教师不足的尴尬。


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科教师特别是新上岗的专兼职学科教师的专题培训。



实验室建设资源不足


学校现状:


教育部要求学校加大经费投入,保证实验室建设、仪器设施设备和耗材等需要。也就是学校要建立科学探究馆、丰富实验室器材学校。


但多年来学校繁琐的采购环节与素质教育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很多学校想买的东西买不到,上面的发下来的东西用不了。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更重要是阻碍了优质教育的正常进行。


建议:鼓励使用生活材料开展教学,并积极利用外界资源


学校应依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摒弃高大上和华而不实的教学仪器。并鼓励教师在科学课上做的科学器材和实验器材,尽量要采用身边的材料,易于获取。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发明创造的欲望,更可以培养孩子环保的理念。


同时推动家庭、社区、校外青少年活动基地等共同参与进来,填补学校资源不足的情况。


科学课怎么上?一定要避开这几个误区


上海市科学特级教师:


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关键点在于科学探究,然而教师普遍认为课堂教学轰轰烈烈的活动就是科学探究课。


什么是真正的科学探究活动?什么是观察活动?什么又是实验活动?没有真正认识清楚这些问题,就还不能理解“科学探究活动”。


现在大家普遍存在以下误区:


01、把“观察活动”误认为是科学探究活动


如在课堂教学中反映出来的学生加热试管中的水,直到试管中的水沸腾。学生观察到了水的蒸发,观察到了水的沸腾,完成了加热实验。


很多教师错误地认为这也是探究活动。这是探究活动吗?其实这只是一个水的加热的实验活动或者说只是一个蒸发与沸腾的观察活动,这时的学生还没有真正的探究。


02、把“实验活动”误认为是科学探究活动


如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例子:在教学溶解时,老师分工明确,请甲同学把一勺食盐加入水杯,请乙同学搅拌,请丙同学观察,请丁同学记录;再请甲同学加盐……最后请丁同学汇报溶解了几勺食盐。


这是探究活动吗?这些孩子所经历的不是科学探究过程,他们所做的也只是一个经历实验的过程。


造成误区的原因就是教师们把观察、实验与科学探究活动划了等号,把普通的科学观察活动和实验活动当成了科学探究,实际上阻碍了真正的科学探究活动进入到我们的课堂。



如何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


那么,如何在科学课上以科学探究活动为核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呢?


1、变学生被动参与为主动参与


科学课为全体学生提供适合的、公平的学习和发展机会。作为教师除了要关注学生的前概念,还要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即时性想法。


要让学生有机会充分展示他们的所思、所想、他们的对话、追问和操作表现,提升学生主动性和对教学活动的兴趣、态度。教师组织好科学探究,一定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让学生真正进入到“探究”层面,就要改变学生被动参与的局面。


不能老师说什么就做什么,课堂上不是老师把一切都安排好,而是要让孩子动脑筋,鼓励学生寻找证据,以证据为基础,运用各种信息分析和逻辑推理归纳结论,交流自己的探究发现,接受同学们的质疑。


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滋生新动机、新想法,以积极的思维参与到科学活动中来,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以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道理、学习科学方法的学习方式。


2、拓宽学生自由活动内涵空间和价值意义


在科学课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充分利用教学内容、活动过程,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还要重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总结与反思,使学生能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

科学教师要创造条件,要改变活动本身欠缺的探究过程,要动脑筋丰富探究过程、充实探究问题,重视课堂教学活动设计、预留给学生足够的活动空间。


3、注重观察实验活动结果并加强交流研讨


学生与生俱来对周围世界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对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科学教学要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尊重学生的经验差异和个性特点,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开展探究活动是十分必要的。


可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认识停留在传统的教学内容目标上。


其实,交流研讨活动很重要,取消了交流研讨,相当于取消了探究过程。


交流研讨是对信息进行比对、甄别、整理、处理、加工。整个过程是一个思维参与的过程,是科学探究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


教师要多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强调相互学习、深入思考。


学生只有交流了、思考了、实践了,才会越来越聪明,他们的探究能力才会越来越强,科学素养才能有所提高。


课堂上科学教师一定要多鼓励学生:发现了什么?还发现了什么?这组数据有什么不同?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总之,我们的科学教师要真正把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作为教学目标。



小学科学如何教?一线教师来支招!


01、注重培养科学思维、科学精神


湘教版科学教材主编彭香:


看似热闹的课堂教学引发的只是学生表层的兴趣,并不能持久,重要的是挖掘科学知识、科学概念与兴趣之间的内在联系,以知识为载体渗透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科学精神的培养,让孩子对科学自然而然地产生兴趣。


02、小学科学重在接触和体验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


动手做,玩中学,一、二年级不侧重原理性的东西,重在接触和体验。


在我们学校的课程设计中,每节课都有动手环节,且占到整堂课的一半以上,包括实验、种植、绘画等。科学课的教学一定要结合孩子的兴趣、接受能力和成长规律进行。


除此之外,在教学中,教师要用生动的语言让孩子听得懂,能演示的就不空口说,以便孩子理解和记忆。


比如,讲细菌繁殖,老师会指定教室最中间的一个孩子为“最开始的细菌”,当老师喊细菌时,中间的孩子站起来,喊菌落时,全班同学站起来。通过这样的小游戏,加深孩子对细菌和菌落概念的理解。


03、多采用实验和情境式教学


北京崇文小学:


实验和情境式教学是崇文小学科学课经常采用的形式。以学习动物进食为例,老师会创设情境,如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动物牙齿化石,与学生们一同讨论该动物是杂食性还是肉食性,在共同体验中学习知识。


对一、二年级学生也会采用类似的教学模式,但是会降低难度,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不过分强调知识点教学。同时,老师会针对一年级学生好动坐不住的问题,在课程中增加游戏等环节,匹配孩子的年龄特点。


对一、二年级的教学中要使用儿童的语言,注重趣味性,同时也要注意科学规范和标准用语,真正培养孩子的科学习惯,锻炼孩子的科学思维,而不是看热闹。

文章转自教研网  编辑:刘中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村小学科学教师的困扰
展风采,促成长--市六中开展 “新教师汇报课”活动来源:市六中 张翠媛 发布时间:2019-09-19 08:45
柳河县朝鲜族学校青年教师说课大赛圆满结束
结束,是新的开始――赴杭州跟岗学习活动总结
转帖:与年轻朋友聊教育科研
【奋斗者】他仙之石 可以攻玉‖牟联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