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精品资源】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一课一练【可复制编辑打印】
第五课
第5课《地球》习题一:
一、记忆大比拼。
1.最初,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的猜想,我国古代人认为,天像一个(),地像一个(),是()的。
2.古希腊学者()通过对()分析以及人们对(出海的帆船)长期观察提出地球是()的假设。
3.1961年,苏联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首次从太空看到地球是一个()的星球。
4.1519年,葡萄牙的航海家())带领他的船队从()出发,一直朝一个方向航行,1522年,船以又回到了()。他的首次坏球航行验证了一个伟大的猜想——地球是()的。
5.2003年我国宁航员()乘半“()”飞船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了14圈。
6.我们看到的()是地球的模型。
二、火眼辨真伪。
1.古代人认为地球的形状是方形的。()
2.人们一开始就知道地球是球形。()
3.人们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时间。()
4.从太空中观看地球,发现地球是一个萧蓝色的星球。()
5.地球很大,但它的大小可以测算出来。()
6.地球是一个非常标准的圆球。()
三、快乐选一选。
1.我国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
A.被四头大象驮着
B.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
C.认为地球是球形的
2.从太空遥望地球的第一位中国人是()。
A.费俊龙B.杨利伟C.聂海胜
四、智慧问答。
1.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猜想都有哪些?
2.在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可以推测出地球是球形的?
参考答案:
一、记忆大比拼。
1.天圆地方、锅、方形的棋盘、平;2.亚里士多德、月食的景象、球形;3.尤里·加加林、东方1号、蔚蓝色;4.麦哲伦、西班牙、西班牙、球形;5.杨利伟、神舟五号;6.地球仪。
二、火眼辨真伪。
1.(√);2.(×);3.(√);4.(√);5.(√);6.(×)。
三、快乐选一选。
1.(B)。2.(B)。
四、智慧问答。
1.答:在古代,由于科技不发达,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探究只能凭想象去猜测,于是有了古中国的“天圆地方说”,古印度的“龟象说”,古埃及的“神话说”。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地球的形状有了新的认识,2300多年前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推断出地球是球体或近似球体。1800多年前,张衡认识到了地球与宇宙之间的关系,500多年前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400多年前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
2.答:人们站在海岸边看远处的航船,发现总是先看见进港船只的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出港的船只,则总是船身先消失,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海平面下,据此,人们推测地球是球形的。

第5课《地球》习题二【无答案】:
1.填空
(1)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像一口()地像一个方形的棋盘,是()的。
(2)我国汉代()在他的《浑天仪注》写了有关地球形状。
(3)()年,人类发射了第一艘宇宙飞船。
(4)像地球这样自身不发光,围绕太阳运行的星叫()。
(5)()上目前已知唯一有生物的行星。
(6)()的航行是第一次的环球航行。
(7)古希腊学者()根据月食推测地球是球形的。
(8)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发现,当帆船回港时总是先看到(),后看到()。
2.判断
(1)地球的表面是平的。()
(2)伽利略的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3)地球上的照片白色表示是沙漠。()
(4)郑和下西洋的航行是第一次的环球航行。()
(5)航天员在太空看地球是绿色的。()
(6)在太空看地球的面积绿色最大。()
3.选择题
(1)地球仪上黄色表示()。
A、草原
B、高原
C、平原
(2)()年,人类发射了第一艘宇宙飞船。
A、1961
B、1962
C、1963
2.简答题
(1)科学家是如何证明地球的形状的?
(2)为什么地球能适合人类生活?
三、提高题
地球图片各颜色所表示的含义。
四、实验题
请你设计一个证明地球的形状实验。
实验材料:
实验假设: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第六课

第6课《月球》习题一:
一、记忆大比拼。
1.月球是()的卫星,它是距离我们最()的天体。
2.17世纪,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发现月球表面是()的。
3.月球上没有(),也没有();月球表面温差(),最高可达()最低可降至零下()。
4.1969年7月16日,美国3个字航员乘坐“()”飞船奔向月球,3天后,()第1个登上月球。
5.月球表面的环形山是由于米自宇宙的()和()撞击而成的。
二、火眼辨真伪。
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绕着地球运动。()
2.月球的引力大约是地球的1/6。()
3.月球上没有空气但是有液休水。()
4.人到月球上和在地球上的感觉是一样的。()
5.人类可以检测到月球上有生命存在。()
6.月球不能发光发热,但能反射太阳光。()
三、快乐选一选。
1.()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人们盼望登月的梦想。
A.精卫填海
B.女娲补天
C.嫦娥奔月
2.月球上的山大多是()。
A.环形山
B.圆形山
C.锥形山
3.宇航员在月球上要用无线电对话,是因为月球上()。
A.没有水
B.引力小
C.没有空气
4.人在月球上可以不费力地举起大石头,这是因为()。
A.月球上没有引力
B.人的力量增大了
C.月球上的引力很小
四、智慧问答。
1.月球表面是什么景象?
2.说说在探索月球的历程中,人类观察月球的工具和手段发生了哪些变化?
3.你想去月球旅行吗?设想一下,去月球旅行需要做哪些准备?
第6课《月球》习题一参考答案:
一、记忆大比拼。
1.地球;2.伽利略、月球、凸不平。3.空气、液态水、很大、100℃、170℃;4.阿波罗号、阿姆斯特朗;5.流星、陨石。
二、火眼辨真伪。
1.(√);2.(√);3.(×);4.(×);5.(×);6.(√)。
三、快乐选一选。
1.C;2. A;3. C;4.C。
四、智慧问答。
1.答:月球表面高低不平,有平原,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液态水,没有动植物,月球表面温差很大,最高可达100摄氏度,最低可降至零下170摄氏度。
2.答:从远古开始的用肉眼观察月球,用石头、木炭等来做观月记录;用天文望远镜来观察月球到无人探测飞行器近距离对月球进行科学探测;人类登月进行科学考察与试验。人类探月的技术与工具越来越先进;人类对月球的数据勘测越来越精确;人类对月球奥妙的了解越来越多。
3.答:需要带上氧气、水和食物,而且由于月球昼夜温差大,还要带上防寒服等。 

第6课《月球》习题二【无答案】:
1.填空
(1)意大利天文学家()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看到了月球表面有众多的()、()和()。
(2)许多年来,科学家一直认为环形山是由于()形成的。
(3)环形山是由来自宇宙的()撞击形成的。
(4)在宇宙中,环绕行星运行的天体被称为()如()。
(5)()围绕地球运行,是地球的()也是距地球最近的天体。
(6)举出几个月相名称的例子,()、()、()等。
2.判断
(1)月相就是用球的形状在变。()
(2)月球在晚上是自东向西运动的。()
(3)月球自己能够发光。()
(4)月球上有生物。()
(5)农历三十,能看到月亮。()
3.选择题
(1)许多年来,科学家一直认为环形山是由于()形成的。
A、火山喷发
B、流星体
C、行星
(2)月球是()。
A、行星
B、卫星
C、恒星
2.简答题
(1)如果到月球旅行,你会观察到什么?需要带哪些东西?
(2)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有什么规律?
三、提高题
如何模拟月球的公转,观察月相的变化?
四、实验题
请你设计一个环形山的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
实验假设: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第七课

第7课《太阳》习题(无答案)
1.填空
(1)()是一颗自身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它的体积相当于()万个地球那么大。
(2)太阳是()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3)太阳与()之间的距离约为1.5亿千米,光在()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0万千米、秒。
(4)阳光照射到地面,光线与地面的夹角就是()。用它可以表示太阳的()。
(5)太阳表面温度约(),内部温度可达()。
2.判断
(1)太阳发光也是反射别的星球光。()
(2)太阳是一颗行星。()
(3)太阳的体积比地球小,因为在天上看起来很小。()
(4)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很快的。()
(5)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太阳。()
3.选择题
(1)许多年来,科学家一直认为环形山是由于()形成的。
A、火山喷发
B、流星体
C、行星
(2)太阳是一颗()。
A、行星
B、卫星
C、恒星
(3)太阳表面温度约为()度。
A、5700
B、570
C、5600
2.简答题
(1)怎样才能清楚地表示太阳的高度在一日内的变化?
(2)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约为1.5亿千米,光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0万千米/秒,此刻照在你身上的阳光是什么时候从太阳发出的。
三、实验题
用量角器测量太阳高度的方法是什么?
实验材料:
实验假设: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第八课 

第8课《太阳钟》习题一:
一、记忆大比拼。
1.很久以前,人们就注意到太阳的()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们就利用这个规律来计算()。
2.随着时间的变化,物体在阳光下影子的()和()也会慢慢发生变化,而这样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3.使用手掌日时要注意:面向(),()向上,平端()在胸前;上午用()手,下午用()手。
4.选择一个有阳光的地方,在地上垂直插一根小棍。当你的手表到达某一个整点时,就在木棍的()处放一块()作为记号,并把时间记录下来。这就是著名的()。
二、火眼辨真伪。
1.虽然世界各地有许多不同类型的日晷,但是基本的构造却是相同的。()
2.太阳钟是利用日影的运动来指示时间的,不过阴天和夜晚,它就不起作用了。()
3.日晏是古代的计时工具,现在早就弃之不用了。()
4.日是古人的计时工具,它随意摆放,不影响计时。()
5.利用手表、三角板、卡纸、指南针和硬纸板可以做一个较精确的太阳钟。()
三、快乐选一选。
1.下列三种仪器中,利用光影来计时的是()。
A.指南针
B.日晷
C.地动仪
2.日是测量()的工具。
A.体积
B.时间
C.长度
3.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日属于()。
A.垂直日晷
B.地平日晷
C.赤道日晷
四、智慧问答。
1.日是用来观测什么的仪器?是根据什么规律制成的?怎样测定时间?
2.人们利用什么知识来制造不同形状的日晷?
第8课《太阳钟》习题一参考答案:
一、记忆大比拼。
1.运动、投影、时间。2.方向、长短、太阳钟。3.正南方、掌心、左、右。4.投影、石头、牛顿钟。
二、火眼辨真伪。
1.√;2.√;3.×;4.×;5.√。
三、快乐选一选。
1.B。2. B。3.C。
四、智慧问答。
1.答:日容是用来观测计算时间的仪器。是根据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规律制成的。日晷晷针的影子投在晷面上,并随着太阳在空中的方向移动,人们根据暑针影子在晷面上的位置来确定时间。
2.答:人们利用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规律来制造不同形状的日晷,例如三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代石晷,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赤道日晷和欧洲人沿用至今的日晷等。 

 

第8课《太阳钟》习题二(无答案):
1.填空
(1)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轨迹呈()。
(2)影子的形成需要的条件是()。
(3)古代人注意到太阳的移动和影子的变化有关系而且这种变化是有(),于是制造出了()工具,这一类工具在西方被称为(),在中国被称为()。
(4)太阳在东边,物体的影子朝向()。
(5)在()影子是最短的。
2.判断
(1)太阳发光也是反射别的星球光。()
(2)太阳是一颗行星。()
(3)太阳的体积比地球小,因为在天上看起来很小。()
(4)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很快的。()
(5)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太阳。()
3.选择题
(1)许多年来,科学家一直认为环形山是由于()形成的。
A火山喷发
B流星体
C行星
(2)太阳是一颗()。
A行星
B卫星
C恒星
(3)太阳表面温度约为()度。
A、5700
B、570
C、5600
2.简答题
(1)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太阳的位置变化有什么关系?
(2)你知道有哪些日晷?都是怎么工作的、它们有什么不同?(举出二个例子)
三、提高题
如何用硬卡纸和指南针制作一个地平日晷?
四、实验题
物体影子长短、方向是怎样随“太阳”的位置变化而改变的? 
实验材料:
实验假设: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 太阳、月球和地球》单元检测卷及答案(教科版)
小学科学六年级第三单元(下册)教参
六年级科学知识汇总
《月球——地球的卫星》教学设计
六下科学教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