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血战常州3

血战常州(长篇历史小说连载)

第三章 文天祥毁家纾难 散家财赣州募军

宋恭帝德佑元年(1275年)正月初一,文天祥在江西赣州得悉朝廷发送的战报,元军已渡过长江。正月十三接到了朝廷的圣旨“哀痛诏”,另外还有一道下达给她的专旨。文天祥时任江西提刑使,提刑使衙门设在赣州城。文天祥在大堂上摆设香案,跪接圣旨。

几名朝廷来的禁军,抬着一个十字御封的红箱子步入大堂,钦差跟着来到香案前,取出圣旨,立于正中,文天祥三跪九叩,钦差高声宣读:“天承运,皇帝诏曰……”声泪俱下钦差念完“哀痛诏”,接着又宣读专旨:“文天祥江西提刑,照已降旨,疾速起发勤王义士,前赴行在……”文天祥再拜接专旨谢恩时,已是,在场官员无不流泪,感慨万千。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江西吉水人氏。体貌伟岸,相貌堂堂,面如白王,丹凤长目,五络美鬚。二十岁举进士,理宗在位时,文天祥对策集英殿,万余言一挥而就。理宗大喜“真是天之祥,宋之瑞也!”当殿钦点为头名状元。主考官王应麟,上表奏曰:“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

寒风凛凛,雪花飘飘,愈下越大的春雪,花朵格外松软而肥大,绵绵散散飞洒下来。如此大雪,几十年才有一次。德佑元年的春节正月,天气奇冷史上少见。蒙蒙的雪雾,笼罩着远山近岫,笼罩着赣江北岸的郁孤台。 郁孤台上,顶风冒雪矗立着一个伟岸身影,他就是江西提刑使兼赣州知州的文天祥。他满怀激情地写下了《题郁孤台》一诗:

城郭春声阔,楼台昼影迟。 并天浮雪界,盖海出云旗。

风雨十年梦,江湖湖城思。 倚阑时北顾,空翠湿朝曦。

回顾了他多年来为实现振兴国家所曾作过的斗争,现在已是一场梦了,他幻想云旗盖海,兴师北伐日子的来临。然而万万没有料到,当他在郁孤台倚栏北顾时,望来的不是云旗,而是一纸勤王诏书。

咸淳五年三月,江万里升任左相兼枢密使,马廷鸾任右相兼枢密使。这二人都是有名的直臣,文天祥得到了出山的机会。咸淳九年,文天祥任湖南提刑,因事见到了老相爷江万里。

老丞相素知文天祥是一个有志气有作为的青年官员,二人谈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现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无数,往后国家社稷之责任,就在你的身上了。”老相爷对文天祥多有勉励。不久,文天祥被任命为江西提刑使兼赣州知州。

咸淳六年六月,贾似道故伎重演,又托疾要回故乡绍兴,度宗命右相马廷鸾和吏部侍朗赵顺孙挽留他,旨令学士院草拟不允。诏书由学士院权直起草,恰巧轮到文天祥当制,他看不惯

贾似道耍尽花招,利用起身制书,给他当头一棒。文天祥为度宗拟了二个批示:《拟进御笔》和《又拟》,语气冷淡,无一句褒意。第一个批示要求贾似道“尚鉴时忱,水绥在位”,

第二个批示,则用质问的语气:“胡为以疾,而欲告休?”结尾是“所请宜不允。”

时间一天过去,“挽留诏”却一直没有下来,为了消磨时光,贾似道带着爱姬美妾,乘了一艘高贵华丽的画舫,亲驾轻舟左右扶持,在西湖游乐。他醉醺醺地举起一只手,止住歌舞,鼓着肉泡眼问道:“文天祥来了吗?”站在甲板上的待卫手搭凉棚,朝湖岸左眺右望了一气,回复说:“没有。”“呃!他到底干吗去啦?”贾似道拧着眉头,一语双关地说:“等着瞧吧!”

宋朝内制相承,凡是敕书都是必须先送给丞相过目后,再呈皇上御批。而一经丞相过目后,往往便有御批。文天祥起草诏书后,一反常规,未呈贾似道看,而直接呈交皇上。这是明目张胆地反内制,反贾似道。贾似道对文天祥不满并非一日,心里火烧火燎的很是难受。

文天祥到!”贾似道静了片刻,指令游船靠岸,文天祥彬彬有礼叩见参拜贾似道,贾似道看他样子虔诚,以为他把诏书稿子送来了,便大模大样地问:“怎么老不见你来见老夫?”

起草制诰诏书去了”,文天祥一个一个字地回答。

写好了吗?”

写好了!”

给老夫看看!”

已呈皇上。”

你说什么?”

下官已把诏书稿送御前去了。”

贾似道从太师椅上霍然跃起,暴跳如雷,他酷似一头发狂的野兽,冲到舱口又返回来,气急败坏地吼道:“文天祥,真有你的!”

相爷,怒气伤肝啊!”文天祥异常沉静,振振有词往下说:“我与你同在天子脚下为臣,是我们为天子出力,还是天子为我们出力?是我们听天子的,还是天子听我们的?”

好大的口气,你竟敢在老夫面前耍威!”

岂敢!”

文天祥呀文天祥,你有眼不识泰山,老是和我过不去,我劝你放明白些,鸡蛋硬还是石头硬?”

我一切都无所谓,只求公道和直道行事。”

贾似道还是看到了文天祥代拟的两份草诏稿子,按理文天祥当制,应当采用,然而度宗只能用贾似道指定的直院官起草的诏书。文天祥十分懊恼,上书亟求解除自己的职务。七月,文天祥被挤出官场。

咸淳九年正月,元将阿术、刘整攻破襄阳、樊城,危急中朝廷想到了文天祥,起用他为湖南提刑使。贾似道照例具状辞免,

诏书不允。三月十七日,襄阳吕文焕降元。文天祥深知襄阳的战略地位,战争形势恶化,他性急如火,心里如滚油煎熬一般,他告别家人,二月初八带着义子文杰(字瑞生)启程赴任,途经长沙,文天祥见到了任湖南安抚大使的老丞相江万里。江万里一向器重文天祥,文天祥也很敬佩老相爷。二人都很高兴,谈到国事感慨万千,江万里见文天祥英武俊伟,目光炯炯,不禁叹道:“吾老矣!观天时有变,挽救局势之责要落到你肩上了。”“恩公大人,晚辈虽有心报国,就怕无力回天啊!”独孤台上,文天祥回忆自己的经历,现在“勤王诏”特别是文天祥的专诏到来,文天祥把以前的坎坷遭遇都丢了,他激动万分,皇上没有忘掉天祥,想到此他眼睛湿润了,在他看来,勤王便是救国,事关重大,不能拖延。他今天特别约了江西制置使黄万石来独孤台进行磋商。

文知州,文知州,你来好久了吗?”听到黄万石的声音,

文天祥才从迷惘中解脱出来。黄万石缩着头,抽动着冻得通红的酒糟鼻子揶揄说道:“老弟,真有你的,正月大冷天,你约我到这儿干什么呀?是不是想喝西北风?”

文天祥瞧了瞧他缩得似乌龟模样说:“这地方好。”

看来你已打定主意勤王喽!”

不错。”

你全家老小怎么办?”

或回老家,或到文壁弟那儿去。”

嗨,你也太执拗了,他们跟你到赣州不是一年,你母亲、妻子没享到你几天清福,你们又要分开了。”

自古以来,忠孝不能两全,有国才有家,我们理应先国后

家吗!”

大厦将倾,独木难支。”不知是天冷还是心里冷,黄万石浑身瑟瑟发抖。“如果按照你的意思我们都起兵,元兵得到消息后,岂不是火上浇油么?”他不停地挪动着脚步,又道:“勤王之事,非同小可,不容易啊,要谨慎从事。我劝你睡觉时把枕头垫得高一点,想清楚了再作决定。”

文天祥看透了黄万石的内心,他不但不打算勤王,而且还要阻挠勤王,和他没有什么好说的了。黄万石也了解文天祥的脾气,他下了决心的事,十头牛也拉不转的,两个人的观点好比是戴斗笠亲嘴_碰不到一起了。他们谁也说服不了谁,礼节性地相互拱手道别,不欢而散,离开了独孤台。

起兵勤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朝廷给了文天祥一纸空文,一个江西提刑的头衔,命他起兵勤王,一时间兵将哪里去找?粮饷如何筹措?

文天祥在赣州的人脉还是不错的,为人仗义且正气凛然。朝廷给文天祥专旨勤王,天下英雄豪杰、爱国志士尽皆来投,一时文天祥府中门庭若市,大浪淘沙,不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

是忠是奸,谁也说不清楚,但勤王军中还是有忠有奸。此是后话,暂且不提。

招募勤王军,老将王辅佐带领一支人马到赣州,文天祥很是感动,亲自赴城外迎接。文天祥自知文官出身,必须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将军统领勤王军,文天祥看好这位王将军。

文天祥遣方兴、金应等将分赴吉水、桐溪等县募军。广军将领朱华,跨黑骝马,使方天铁戟,弓马娴熟,武艺出众,率二千广军投勤王军。文天祥委朱华为勤王军典军司马,负责操练勤王军。

招募勤王军告示在赣州各县张贴,各县募军兵站相继建立。文天祥先从自己家乡吉州庐陵开始招兵,没几天就招募到三千义士。退职州官陈继周和他儿子太学生陈逢父敬重文天祥之举,对于招兵买马和军队编制,操练新兵,兵械及粮食军饷筹措等事宜提出了许多有参考价值的建议。文天祥任其父子为勤王军参军,把赣州各县的豪杰义士乃至山区峒溪的少数民族都动员起来参加勤王军。

文天祥考虑到动员赣州周边洪州(今南昌市),江州(今九江市)等县勤王募军筹粮饷事宜,遣赣州军将领尹玉、麻士龙随带文天祥写给洪州知州及江州通判好友夏倚的亲笔书信,分赴洪州江州。

赣州勤王募军不到一月,有四万余志士报名参军,声势浩大,救国激情高涨。新军组织起来了,军需是一个大难题。文天祥知道朝廷是没有拨款的,而他是举旗人,众人的眼睛都盯着他,他的行止举动不但起着榜样感召的作用,而且具有强大的号召力。于是毅然决然毁家纾国难,捐献全部家产解决军费所需。

夫人欧阳静娴觉得此举会使一家老小失去生计,一时焦灼不安,想着如何劝阻文天祥。趁着文天祥回家歇息,她悄悄地把黄氏、颜氏和八个孩子都唤到自己房中。立时房内热闹起来了。

二个儿子道生、佛生;六个女儿柳娘、环娘、定娘、寿娘、监娘、奉娘。文天祥抱起幼女寿娘,亲了亲她红红的小脸,寿娘伸出两只白胖胖的小手,搂着爹爹的脖子不肯下来。次女柳娘和三女环娘一边一个抱住文天祥大腿,其余几个孩子睁大圆溜溜的眼睛围着父亲,文天祥又高兴又不知对孩子说些什么,呆了好久才吐出一句话来;“唉!我哪有心思享受天伦之乐呀。”

你没有时间为我们操心”,欧阳夫人接过话头道:“我们可不能不吃饭哪!”

文天祥知道夫人的话是冲着他来的,皱了皱眉头,把寿娘递给颜氏。他知道夫人知书达礼贤慧秀中,不可言语冲撞,他拉过一把椅子,示意妻妾都坐下来,耐着性子温言软语道:元军“大兵压境,国家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我不得不豁去。”

好汉知进退,黄万石像缩头乌龟一样退缩了,而你偏要带头干到底。”欧阳静娴头一扭,没好气地顶了一句。

带头干的不止我一个人,如张世杰将军一直在前线跟元军拼命,李芾也在招兵买马。”

不管你有多少理由,总不能断了我们的生路。”

我已经给壁弟写了书信,叫他们把你们接到他那儿去。”

兄弟分家立业,分居各产如邻舍,何况他也有一家子要生活呢,还有母亲呢?”

也跟你们一起走,我在信中写明了,他尽孝,我尽忠。兄弟这样分工,我看也可以。”

我真佩服你会说话,摇唇鼓舌,口吐莲花。”欧阳夫人苦笑了一下,用眼色暗示颜氏和黄氏出面帮帮腔,颜氏和黄氏从不当家理事,不知说什么好,动了动嘴唇,什么也没说。

入夜,州府衙门的后院,细雨飘零的院墙内显得格外静谧。东厢房的窗纸透出摇曳不定的灯光。夜深了,老夫人曾德慈还没有上床睡觉。大柜的门、箱笼的盖都敞开着,她在把自己的日常用品和衣物一样一样取出来整理。灯光映着她那斑白的头发和布满皱纹的脸。她表情严肃,动作稳健,俨然在做一项神圣的事业。

笃笃”,响起轻轻的叩门声,老夫人感觉到是儿子来了。文天祥一边往里面走,一边用衣袖揩抹脸上的雨水,他消瘦了许多,身躯显得颀长,饱满的脸庞有些发绀,眼里布满血丝,刚毅的嘴角低垂,显然是由于夜以继日操劳过渡的缘故。母亲见儿子这样憔悴,心疼地埋怨道:“深更半夜还不歇息,看你都快把身体拖垮了。”

母亲,您老人家怎么也没有安寝?”

我们妇道人家的事是家事,不用费心尽管忙你的国事。”

您知道啦!”

什么?”老夫人当然知道文天祥指的是招兵勤王的事,但她佯装聋哑,故意反问。

我的意思是……”文天祥难以启齿,半天才慢吞吞地说:“我们将起兵入卫京畿临安勤王,行军打仗多有不便,只能先送你们回老家。”

我不回老家。”老夫人态度生硬。

送你们去壁弟那儿呢?”

也不去。”

惠州地方好,濒临大海……”弟文壁任惠州知州。

反正再好我也不去。”曾德慈转换了话题:“你接为娘来赣州差不多一年了,从来没有陪过我,我想去通天岩游一游,听说那里的山石嵯峨,曲径幽深,广福寺的大雄宝殿十分壮观,壁上有苏东坡题词的真迹。”

只怕时间来不及了。”

时间多得很,只怕你没有这份孝心。”

母亲呀,天祥不是没有孝心,而是没有闲心。

怎么你老是忙不完?”

眼下可不同寻常”文天祥深深吸了一口气说:“元军二十万人马大举南侵,鄂州又失陷,临安危在旦夕。太皇太后下了哀痛诏,还向我下了专旨,国事、家事、天下事,我只能舍小家为大家了。”

我看大家小家都得要。”

如今不可两全其美啊!”

老夫人脸一沉,转背面壁而坐。事情总不是那么尽如人意。文天祥心乱如麻,心里非常难受,郁孤台与黄万石见面,各持己见,不欢而散;知书达礼的欧阳夫人也一反常态,担心一家子失去生计,竭力阻止捐出田产家财;现在想送走家眷,早日起兵勤王,母亲又执意不肯离开,看来是我没有把道理讲清楚。于是他喊了一声“母亲”,拜倒在地。

您老人家经常教诲儿子忧国忧民,如今国难当头,我等岂可袖手旁观?”

行啦,行啦!”老夫人打断了他的话道:“你不负朝廷,而朝廷却老是亏待于你,唉!亏已是吃足了,苦也受得多了,我随便帮你算一算:董宋臣权奸误国,你冒死直谏,上书乞斩,理宗皇帝并没有动他一根毫毛;你写奏本建议仿方镇以建守,抵御外侮,理宗不理睬你,奏章如石沉大海;贾似道欺君罔上,穷奢极欲,将你挤出京畿,事实明摆着,可是理宗、度宗、德佑三代皇帝再加上一个太皇太后,都竭力袒护恭维他,宁可牺牲你而不得罪他,把你当儿戏,一会儿起用,一会儿罢官,三起三落,如此打击谁也没有比你重的,幸亏你骨头硬,否则怎么承受得了啊?如今事情急了,专旨召你,等危局过去,只怕

又将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老办法对付你。你想清楚了吗?看透了吗?朝廷对你,历来如此呀!”

文天祥道:“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众人之天下也,宁可朝廷负我,我不可负朝廷、只怪皇帝昏庸,不知人善任,而不可迁怒于天下人,老母亲!一旦国土沦陷,宋室灭亡,受苦受难的最终还是黎民百姓。”

你当真是一心报国?”

当真。”

既然如此,快快起来,为娘我成全你。”曾德慈转过身来,抿嘴一笑,扯起了文天祥。

文天祥惊喜交集:“娘,您为何发笑?”

我有你这样的儿子,感到自豪和欣慰,从内心为你高兴。”

您老人家理解我啦?”

知子莫若母,我岂是鼠目寸光之人?早已看到你的所作所为,刚才我是故意为难你,看你坚定与否,能否经得住考验。”

您老人家的题目,比那年集英殿对策还要难啊!”

集英殿主要考你的文才,我今天是考你的肝胆。”

您老人家如此贤德,天下人都会感激您的。”

你在外面忙,忘记了家里,现在我们都在做搬家的准备。”

文天祥祖上在吉州庐陵的家业也称得上是一富户豪宅,田地房产命老总管在当地变卖成现银。文天祥平时喜好收藏古董、古籍、古玩、书画,只要他得知有古董,古籍、名人书画,他不惜重金购得。现在国家有难,复巢之下安有完卵?哪有闲情欣赏这些。母亲把首饰、陪嫁、银子都献出了,还有什么东西不能割舍?以前文天祥喜爱穿戴打份,衣着考究,又善词曲琴棋,家中歌妓成群,喜排场爱结交朋友,行侠仗义,挥金如土。现在的文天祥判若两人,他将古董、古玩、琴棋书画等物全部变卖以充军资。他平时交游很广,也熟悉吉州地方有哪些人喜好古董古玩收藏,他平时经常以诗文会友,他吩咐家丁将这些好友请来,办酒席招待他们。赣州府花厅内热闹非凡,门庭若市。

文天祥在府门外迎候这班朋友。文天祥双手抱拳行礼,坐下后,他作了一番慷慨激昂的讲话,表明自毁家以作勤王军军资的决心。然后道:“卑职家中收藏古董等物变卖,不定价格,喜爱的都是业内行家,知晓价格行情,不搞拍卖,自己愿出多少就是多少,交付银两即可拿走,出多了就算是爱国之心意。”仅二个时辰后这些古董收藏就全部卖完,得资总额超出预计许多。有许多地方乡绅、豪门巨贾,乘此机会出银资助勤王军,文天祥令军需官登记造册,开出收据。文天祥代表赣州府和勤王军向众人长揖行大礼道:“诚谢父老乡亲和各位兄弟对勤王军和天祥的厚爱,天祥一定不辜负大家的期望,英勇杀敌,尽忠报国,保卫乡。”

  在文天祥和赣州爱国志士、乡贤的动员和感召下,勤王军募军在各县进展迅速,抗元救国激情感天动地,勤王军整装待发。

文天祥每天在赣州府内花厅或书房接待一批又一批的亲朋好友,当客人一一离去之后,文天祥回到书房整理行装。书房外传来一声“文山兄”的呼唤,文天祥抬头细看,立即叫了一声:

劲夫兄,你还没走?”

萧劲夫走进书房,一脸严肃道:“文山兄,花厅中已无人了,小弟尚有几句话要说,人多时小弟怕说了伤了文山兄的面子,特留下来两人叙真心话,不知兄长允否?”

劲夫兄,我们是至交好友,有什么话不可说?尽说无妨。”

萧劲夫在书桌旁坐下,不说话,只顾抽水烟袋,满屋烟雾腾。

文天祥知道萧劲夫有重要话说,两人师出同门,又是同窗好友,

志趣相投,而且知识渊博,平时在一起议论国是,萧劲夫有独到的见解。文天祥催促道:“你有什么不好说的嘛?怕我受不了?”萧劲夫只才说话了“就是怕你受不住。”

文天祥哈哈大笑道:“你这个爽直的萧劲夫,我文天祥是个心胸狹窄的人吗?什么时候我听不进不同意见了?”

萧劲夫说:“倒也是,就是担心这一回你会听不进。”文天祥目光炯炯盯住萧劲夫道:“你这意见有这么厉害?”

萧劲夫严肃地道:“刚才众人的议论和决定并不是不对,只是觉得还太欠思考。”

文天祥不解问:“为什么刚才不提出来?”

萧劲夫道:“我本想提出来,但看到你跟大家一样抗敌激情高着哩,怕提出后扫了大家的兴,泼了冷水。文山兄想到没有,勤王军虽有四万余众,但都是些未经军事训练的乌合之众,而元军,现在正乘胜顺流东下,势如破竹,你率领这帮兵丁去迎击元军,不等于是赶羊群去与虎狼抗争吗?”

文天祥十分平静地说:“劲夫兄,你说的是实在话,我听得进,弟何尝不知我带的是一群无法与元军抗击争雄的散兵,但我仍然要奔赴前线,拼死一战。”萧劲夫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又是为何?”文天祥沉声道:“现在不是靠我们打胜仗抵挡元军的进攻,更重要的是振奋军心民心,从精神上唤起国人的家国情怀,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树立全国上下军民抗元的信心和决心。

萧劲夫点头道:“是这个道理,不过你这支军队能鼓起全民抗元的信心吗?”

文天祥一脸坚毅道:“大宋三百多年来,皇恩浩荡,养育一代又一代臣民,而今国运垂危,朝廷把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征召天下兵丁勤王,如果天下百姓都不响应,这是一件多么寒心的事啊!那些不抵抗献城降元的守将,他们受朝廷俸禄,朝廷要他们忠于国家抵御外侮时,这些人贪生怕死,卖国求荣,当了元朝的走狗,反而领兵杀向宋朝。”讲到这些投降派,文天祥一改往日出口斯文,满口珠玑的风度,破囗大骂这些人是汉奸走狗,人人得而诛之。”

文天祥一番话痛快淋漓,说得萧劲夫茅塞顿开,他激动地站了起来,拱手叹道:“文山兄山高海深,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不愧是先皇钦点的状元。我怕你是一时兴起的作派,怕你面对强敌不能坚持,怕你面对刀枪的一介文弱书生是否不怕死!小弟听到你对朝廷对国家的一片赤胆忠心和誓死抵抗元军的坚强决心,不是心血来潮,不是书生,纸上谈兵,小弟佩服得五体投地,此次跟从文山兄左右,定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文天祥赣州庐陵家乡的同窗好友萧劲夫、刘渊伯、邓中甫、金应等追随文天祥, 忠于文天祥募军勤王,在大量的募军组织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厅堂里的议事一直到三更时分才散,送走王老将军和方兴、萧劲夫、邓中甫他们,一直处在亢奋状态中的文天祥毫无睡意,东方已发白时近黎明,他想到的是习惯舞剑,便折回书房取剑,面对那寒光闪闪的剑锋,禁不住心头的激动,默默在心里叨念道:“剑呀剑,相伴二十余载,现在是该用得上你的时候了。”他正要出门,却听门外一声“相公”的呼唤,妻子欧阳夫人走进书房来了。文天祥轻声问道:“你还没睡呀!”欧阳夫人微笑着说:“家里有国家大事,你说我还能睡得落心吗?何只是我,就是我那二位妹妹,也是睡不落心呀!”

以文天祥的宽厚,欧阳夫人的贤惠慈祥,使得文天祥的妻妾之间相处如同亲妹一样和睦融合。听妻子这么一说,他觉得不该让妻妾为自己这么操心,该好好跟她们说说了。

他便将剑放在书桌上,自己坐下来同时道:“夫人坐!”欧阳夫人说:“奶奶都跟我们说了,你为国去打仗,这是一个朝臣应尽的责任,'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我家受国家皇恩浩荡,国家有难,怎能不去勤王?老奶奶都舍得你去,难道我们姐妹几个拉你后腿不成,你尽管放心的去,我们祖孙三代都可

活命。家里过多的闲杂佣人丫鬟等,我打算给他们盘缠银两,让他们各自回家谋生,年轻的后生,愿意跟相公去从军的,可加入勤王军。”

文天祥站在妻子面前,好觉惭愧。虽说有几个妻妾在宦人家是平常事,无伤大雅,也无损教化,但毕竟自己给她们温暖太少了,过多的冷落了她。她通情达理,善解人意,对丈夫何等忠诚,把这个家交给她,是最放心的了。

看到妻子额上的几丝皱纹,他无限感慨,这都是为这个家操劳留下的,她为他生儿育女,为他侍奉老人。她的秀丽曾是文山远近闻名的一支花,为了他而失去了花样年华,他有愧于她。他情不自禁将她一把搂在自己怀里。

【注释】

①:宋史本纪第四十七瀛国公二王附二月癸酉……

张世杰起兵入卫临安,江西提刑文天祥起兵勤王。丙寅,以天祥为江西安抚副使,知赣州。

曾德慈,嘉定七年(公元1215年)生于江西泰和梅溪。她的一生,对文天祥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南宋后期,元朝统治者穷兵黩武,大举吞并南宋疆土,国家风雨飘摇,人民流离失所。就在这样一个战乱频仍、多灾多难的时代,曾德慈生下了文天祥。
  她教子尽忠,向儿子讲述了“岳母刺字”,激励儿子精忠报国,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啊,长大以后,要做像岳元帅那样的英雄,千万不能做像秦桧那样的罪人啊!死不足惜,只是生死关头,切莫失了气节!”

清油灯下,曾德慈正在缝补衣裳,文天祥坐在桌旁看书。看着儿子,曾德慈不禁陷入沉思:'唉,这孩子运气不好,赶上这样一个战乱年代。“想到这,曾德慈情不自禁地又长吧一声。

“母亲,您为何叹息?”文天祥抬头问道。“我叹你没有生在一个太平年代。”曾德慈不无忧伤地说:“孩子啊,不管怎样,你现在要好好读书,要好好学本领,长大以后,像岳元帅那样精忠报国!”
 
残酷的战争环境,使得文天祥无暇侍奉母亲,连母亲及家人的生命安全

都无法保证。景炎二年(公元1277)八月十七日,文天祥军队在永丰空坑被元军击败,当时曾德慈与孙子道生险遭元军俘虏获。面对这兵纷扰的战争年代,为了使母亲少受颠沛流离之苦,文天祥让在惠州任职的弟弟文壁将母亲接去赡养。

祥举元年(公元1278)八月,朝延加封文天祥的为少保信国公,封曾德慈为齐魏国夫人。消息传来,已在病中的曾德慈感到无比欣慰,她为儿子而高兴。 九月初七,曾德慈不幸病逝,享年65岁。当时,文天祥正处在抗元的紧急关头,无暇为母亲服丧,只能由弟弟文壁、文璋奉母亲灵柩往惠州安葬。母亲去世,儿子却不能亲往料里丧事,为此,他在《哭母大祥》这首诗中写道:

前年惠州哭母敛,去年邳州哭母期。今年飘泊在何处,燕山狱里菊花时。

哀哀黄花如昨日,两度星周俄箭疾。人间送死一大事,生儿富贵不得力。

只今谁人守坟墓,零落瘴乡一堆土。大儿狼狈勿复道,下有二儿并二女。

一儿一女亦在燕,佛庐设供捐金钱。一儿一女家下祭,病脱麻衣日晏眠。

夜来好梦归故国,忽然海上见颜色。一声鸡叫泪满床,化为清血衣裳湿。

当年嫠纬意谓何,亲曾抚我夜枕戈。古来全忠不全孝,世事至此甘滂沱。

夫人开国分齐魏,生荣死哀送天地。悠悠国破与家亡,平生无憾惟此事。

二郎已作门户谋,江南葬母麦满舟。不知何日归兄骨,狐死犹应正首丘。

“母亲教我忠,我不讳母志”。文天祥壮烈的一生,确实是在履行着母亲对他的殷切期望和谆谆教诲。 曾德慈,平凡的女性,不凡的母亲!


第四章 回龙叽众侠举义 岳师门祭拜武穆

  德佑元年的春节,素有吴头楚尾之称的江州城,失去了以往一派繁华热热闹闹过年的太平盛世景象。元宵节浔阳楼上的花灯也少了许多,往年楼上饮酒猜字谜灯的,大多是地方上的名人雅士,可今年十分冷清。江州知府衙门没有参加灯会,因知府钱真荪夫人是赵家王室,靠山牌头虽硬,但胆子很小,贪生怕死。听闻北兵攻下鄂州,伯颜率领二十万水陆大军顺长江而下,马上要打安庆、江州、池州等城,吓得他带领一家跑了。

江州,历史上曾名浔阳郡、柴桑郡、九江郡,长江支流九条江河汇入,故名九江。江州宋时合辖四州(洪州、信州、池州、饶州)。南宋绍兴二年称江州为江南西路,设督府。九江,山拥千嶂,江环九派,“士高气清,富有佳境”,自古以来就舟车辐辏,商贾云集的大邑。九江地处赣、鄂、湘、皖四省交界,素称天险长江的心脏-鄱阳湖就在境内,襟江带湖,背倚庐山,是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历史上江州柴桑口三国时,东吴大都督周瑜驻军在这里,《草船借箭》诸葛亮和鲁肃就在柴桑口江面上,对面就是北魏曹操的水军大营战船。诸葛亮《卧龙吊孝》这出戏,说的是东吴周瑜死了,诸葛亮从荆州乘船到柴桑吊孝,柴桑有周瑜操练水军的甘棠湖,湖中有烟水亭,原名浸月亭,相传为三国时东吴都督周瑜点将台旧址。唐诗人白居易贬为江州司马时,建亭于其上。后人因其《琵琶行》诗中有“别时茫茫江浸月”之句,遂命名为浸月亭。前朝熙宁年间理学家周敦颐来九江讲学,其子在甘棠湖堤上建楼筑亭,取“山头水色薄笼烟”之意,而取名烟水亭。

江州通判夏倚,江苏常州府晋陵县人,元宵节应周绮、周繐两兄弟之邀,带着一双儿女,子夏士林号文远,女夏凤至,前来烟水亭,与宋理学家周敦颐后裔柴桑周家湾的抗元义士聚会。

夏氏兄妹与周氏兄弟是同乡人,祖籍晋陵县安尚乡,夏家为横林南五里夏家头村;周家为横林东南五里殷坂村,两村相隔不到五里路程。

 周绮、周繐先祖周孚先、周恭先二贤为殷坂周氏二贤堂宗祠始迁祖,与周敦颐同是周氏一脉,在北宋年间周孚先、周恭先、周敦颐、杨时同在理学始创人二程门下听讲学。宋崇宁年间(1102-1106),周孚先、周恭先回到常州郡,在城东夹城图创为常州府最早的书院〔城东书屋〕,各地学生慕名而来,又在阖闾城西,建〔城西书屋〕,由弟周恭先主持。该书院由杨时(龟山)接任,杨时在常州教学十七年,后改名〔龟山书院〕,书院移至无锡后,改名为〔东林书院〕。①

理学家周敦颐晚年退隐江州,在庐山脚下莲花峰(今莲花镇)建濂溪书院讲学,创《爱莲说》,墓葬周家湾之栗树岭。周敦颐生有二子,长子“寿”,次子“焘”,长子寿回湖南老家道县;次子焘在江州周家湾守墓。周家湾与常州殷坂周氏两家是世交,理学同门,周氏同宗,世代来往。

周氏兄弟与夏氏兄妹每年结伴去江州,夏倚在江州任通判,他们与江州周家湾的兄弟自然很熟。理学的家国情怀学说世代熏陶,使他们的后裔成为爱国志士。先有国再有家,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理学创始人二程和朱熹其学说是“修身治家平天下。”文天祥是朱熹的三传弟子,他二十岁中进士,殿试状元,名声很大,同榜进士皆以文天祥为荣,有许多进士是理学弟子。

德佑元年元宵节,理学弟子约定在柴桑囗烟水亭聚会,商讨举旗抗元之事。因事关重大,不宜在江州城中门市区聚会,因大兵压境,元军与投降派奸细活动很是频繁,所以夏倚选择在烟水亭。

 烟水亭茶室内坐着众兄弟,因大战在即,风声鹤唳,烟水亭

已没有平时赏花灯的人群,柳堤上冷冷清清,今年一盏孔明灯也没有放甘棠湖边,仅是周家湾的人他们年年要来放莲花灯了,可今年放的莲花灯少了,花灯式样品种也不多,百姓已无闲情逸致看花灯了。

茶室内的众侠急切等待着赣州的尹玉、麻士龙二位师父的到来,他们会带来文天祥起兵勤王的消息和江州举义勤王的行动计划。江州举义也是以赣州文天祥文状元起兵勤王为名义的,因为他有勤王专诏,名头大影响也大。

江州通判夏倚,与赣州知州文天祥是莫逆之交,江西督府有会,州级官员经常会在洪州(今南昌市)、江州(今九江市)、饶州(今上饶市)会面,他们为什么会成至交好友?有一段理学的恩怨,使他们走到一起成为爱国抗元义士。目前宋廷有难,为救国家危亡,使他们早已有书信联络,在元宵节派人到江州聚义,商讨举义勤王大计。

夏倚,常州府晋陵县人,先祖父夏忠为南宋明远将军,不满朝权臣弄权陷害忠良,辞官退隐。原籍江西德兴,宋枢密使英国公夏竦后裔。

后夏竦去世,夏府中落,夏忠云游江湖,行至常州东门外虞桥,信步北行,見一地风水极好,方圆二里,东西北三面环水,南面有一古庙关帝庙。夏忠卜居建房置地,命村名为夏家头,因村中有八个小潭,又俗称八潭夏家头,以示晋陵县有许多夏家头之区别。宋宁宗时,权臣韩侂胄专权,他抨击理学为“伪学”,将理学家朱熹,贬出朝廷,这就是历史上的庆元党禁,庆元六年,朱熹去世,享年七十一岁。

 宁宗和杨太后渐渐对韩侂胄专权不满,出谋除去韩侂胄。殿前指挥使夏震奉杨太后密旨在玉津园除奸。

 韩侂胄登车行至六部桥,见前面有禁军阻路,便问有何事故?

    夏震挺身应道:“有诏罢太师平章军国事,特令震赉诏前来。”

侂冑道:“既有诏命,我为何不知?莫非有人假传诏命么?夏震不由分说,指挥郑发、王斌等将,引禁军拥了侂胄之车,竟由玉津园夹墙内,把侂胄拖出了车。夏震即取出御批官诏念道:“韩侂胄久任国柄,轻启兵端,使南北生灵枉遭罹害,可罢平章军国事。陈自強阿附充位,可罢右丞相。……”

夏震还未读毕,堂弟夏挺已举铁鞭,向侂胄背上力击,那知侂胄因预防刺客,身裹软甲,中了一鞭,虽然倒地,仍未受伤,夏挺又以铁鞭力捣阴囊,方才身死。当侂胄被禁军拥往玉津园时,宁宗闻信,忙出御批,命殿司速往追回韩太师,杨后连忙出阻手持御批,且泣且言道:“陛下若下旨追回他,妾请先死于此。”宁宗始拭泪而止。

当夏震率兵邀截韩侂胄,史弥远等一干朝臣久未得信,恐事不成,惊惶异常,几欲易服逃走,恰值夏震驰马前来,告知事已了当,于是众臣大喜。

侂胄既诛,宁宗立荣王为太子,钱象祖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史弥远同知枢密院事,夏震升任福州观察使。宋廷“伪学逆党”这一冤案,九年后得到昭雪,朝廷为朱熹平反恢复名誉。宋理宗发布诏书,追赠朱熹为“太师”“信国公”。受打击排挤出京的理学子弟,络续诏回京城,他们在白鹿洞设宴庆贺。

理学子弟大部分在江西、湖南等地,文天祥是朱熹三传弟子,夏震的儿子夏倚任江州通判。江西庐山脚下江州的周敦颐是朱熹理学子弟,与夏倚是世交,他们的先祖与权奸作过殊死搏斗,结下不世深情厚谊,白鹿洞书院理学弟子将夏倚尊为上宾。

英国公夏竦在江西德兴车桥的后裔,在夏倚通判的作用下响应朝廷勤王,加入文天祥家乡吉州庐陵勤王军。

烟水亭聚义,周家湾周氏家族尽地主之谊,各路英雄豪杰的到来,他们负责接待。柳堤那头有周府家丁报:“江西德兴夏府夏小姐率队到!”

夏小姐步上台阶踏进亭中,见众侠齐刷刷地抱拳站立道:“欢迎夏小姐!”众侠目光齐看夏小姐:

发挽垂云髻斜插,如雪玉钗,肤若凝脂,明眸皓齿。上穿白羽纱袖衣,下着束腰散花裙,好一个冷艳的女子,雪光萦绕的肌肤,高挺的鼻子,显出凌厉的线条,寒梅的风姿,透出刚烈和凛然。外披红色披风,足登红色长筒皮靴,喜欢骑一匹红色宝马。

夏小姐身背鸳鸯双剑,跶、跶、跶上前三步,抱拳向众侠施礼,目光扫视厅内众侠,未见师父麻士龙到来,只见师兄夏士林和师妹夏凤至,见面后十分高兴。与师父在峒溪募军分手已有月余未见,今日在此聚义,见师兄弟队伍越来越多,兴慰之余,急切询问师父为什么未到?夏氏兄妹安慰道:“快到了吧!”柳堤尽头,隐隐传来马嘶声,周府家丁报:“赣州勤王军尹玉、麻士龙二将军到,文状元文知府义子文杰公子到。”

尹玉、麻士龙将军,他们早就认识,麻士龙是夏府兄妹的师父,倒是文天祥新收的一名义子文杰,大家还不熟悉。年青人好结交朋友,文杰与夏氏兄妹、周氏兄弟都是二十岁上下年纪,他们抗元志向坚定,志趣相同,意味相投,喜好习武,又是师兄妹,更加有机会在一起切磋武艺。

  文杰年方十八岁,三年前被文天祥在苏州松鹤楼收为义子。文天祥有二子:长子佛生,次子道生,义子取名杰,号瑞生,与二子排名。当年文天祥在集英殿对策,钦点状元,帝曰:“宋之瑞,国之祥也。”文天祥将义子叫到面前道:“宋之瑞,国之祥是皇上御口所封,我赐你瑞生这个名字也不没你吧。”文杰十分高兴义父起这样好的名字,激动得满脸泪水,双膝拜倒在文天祥面前,行三拜大礼道:“谢义父赐名。”从此文天祥有了一个义子。三年前在苏州时文杰才十五岁,父母早亡,从小成孤儿,混迹江湖,练就一身武艺,但未得名师传授。可很是聪明机灵,人长得白净,文天祥喜欢这样的小孩做书僮。

文天祥闻鸡起舞,他早晨随义父练武,平时给天祥当书僮,天祥每天教他习文练字。三年后文瑞生出落得一表人才,皮肤白哲,目若朗星,唇红齿白。人们说文杰是文天祥亲生儿子,长得非常像。

这时文天祥任赣州知府,尹玉是三寨教头,在知府衙门当差,与文天祥成莫逆之交。

尹玉,江西宁都人氏,宁都县衙都头,武艺高强,善使两柄金装锏,出神入化,且臂力过人,擒拿格斗,无人能及。骑黄骠马,人称“赛秦琼”。任宁都县都头,抓捕窃贼江洋大盗。因尹玉武功超群,盗贼畏之如虎。因连破杀人越货重案有功,朝廷提升尹玉为三寨巡检,在赣州府衙门任职,现文天祥组织义军勤王,尹玉和麻士龙是勤王军麾下将领。文天祥将义子文杰交给尹玉将军,拜尹玉为师。根据文杰的特长,教文杰近战的拳脚功夫:擒拿格斗,摔打的巧劲。文杰原来轻功根底好,接受能力强。一年光景,文杰功力徒增,且散打格斗,近战功夫无人能及,又善使金镖,腰缠缅刀,刀法出神入化。

麻士龙,赣州峒溪人氏,身高丈二,环眼虬髯,善使重六十二斤镔铁长枪,性豪爽仁义,武艺超群,在江湖上行侠仗义,喜结交朋友,在赣州城开峒溪会馆,以武会友,结交天下英雄好汉。

夏倚二年前在赣州祝贺宋廷重新起用文天祥任赣州知府,遇麻士龙邀请夏倚、文天祥、尹玉等在峒溪会馆饮酒,夏倚将一双子女士林、凤至兄妹拜麻士龙为师,行师父大礼。尹玉、麻士龙两人在会馆结为异姓兄弟,同在文天祥勤王军中为将。这次江州聚义,是夏倚所安排,数日前,夏倚写下给文天祥一封书信:

瑞履兄如晤: 江州危矣!钱知府遁,弟无力回天,与江州城同存亡,是弟唯一归宿也!江州本是军事重镇,前朝武穆公镇守江州岳师门十载,持回龙矶长江天险,拒江北来犯之敌。伯颜已渡过长江天险,鄂州城失守,南宋长江防线崩溃,水军沿江而下,步军已在江南跟进,江州已无险可守。江州募军五千,望贤弟派将前来领兵,在回龙矶可作短期军训,归入吉州勤王大军。江州危若累卵,愚兄有负皇恩,不能带兵勤王。吾儿士林、凤至兄妹,托弟照应,收入麾下,报效朝廷。

岁在德佑元年元月

愚兄夏倚绝筆

尹玉、麻士龙两将及文杰公子,受文天祥所遣,三匹快马,风驰电掣般往柴桑口而来,与众义士会合,见面之后,自然是英雄惜英雄,周家湾栗树岭周氏请众位义士至周氏大宗祠祠堂,留宿和招待众位义士。国家危难,小家服从大家。周敦颐的后裔在江州是名门望族,周家湾族中推举文龙、文虎、文彪兄弟三人为江州义军首领,分赴饶州、信州、池州、洪州等县募军。

二月底,时值清明令节,义军首领组织勤王军义士到栗树岭周敦颐墓前祭扫。已有周氏宗祠备齐香烛、纸钱、供品、鸡鱼三牲、蔬盘等一应用品。周敦颐墓占地4.3万平方米,墓地周围苍松翠柏环绕,中间坟体修得很整洁,墓后有弧形照壁为靠,照壁嵌二米高的石碑三块,碑文是名人用魏碑体书镌刻。三篇碑文是周敦颐的传世名著:《爱莲说》、《通书》、《太极图说》。祭扫周敦颐墓后,尹麻二将、文杰率江州五千义军开拔至柴桑镇回龙矶扎营,作临时的编队,进行列队列阵和基础刺杀等军事训练。

回龙矶,突入江中,江岸三面环水,崖陡峭,矶高出江面三十余米,可扼守江面来犯之敌。南宋高宗绍兴三年(公元1132年)岳飞镇守江州,兵驻回龙矶。矶上锁江楼塔高耸入云,与岳师门遥相呼应。锁江楼下四只硕大铸铁牛护卫,镇锁江中蛟龙,训服汛期汹涌江水。锁江楼又高出江面数十米,登楼俯瞰江面,大江一览无余,为长江天险雄关。上矶仅一条道,道两边为石驳岸,抵挡江水冲击。上矶有寨门扼守,勤王军在此扎营安全,可攻可守,又不扰民。

矶上兵营房屋略作修整后,可容纳数千军士。尹玉将军文韬武略,管辖过地方军警,将五千余人编成七个中队,由周家湾三兄弟、周绮周繐二兄弟、夏士林兄妹等各带一队。士林兄姝所带的是江西德兴县的义军。

尹玉任新军队长,麻士龙任总教头,军训在回龙矶悄然进行。闲暇之余,周绮周繐兄弟提议:江州义军去岳师门和岳母坟祭拜岳武穆和岳母,配合勤王军进行战前保家卫国,尽忠报国的鼓动宣传。此议众首领一致赞同,择日备祭扫供品、瓜果物品、烧化用品后,众人往岳师门而去。

岳飞在江州军事重镇守十年,扎营回龙矶,岳师门就是当年兵营的辕门,后人为纪念他,故称为岳师门。

岳飞驻军江州,曾数次游庐山,与当时主持慧海和尚交好,并赠诗首《寄浮图慧海》

湓浦庐山几度秋,长江万折向东流。

男儿立志扶王室,圣主专征灭土酋。

功业要燕石上,归林终作赤松游。

殷勤寄语东林老,莲社从今着力修。

    在宋代,这首诗曾刻在白云亭(又名望江亭),史书记载此亭建于庐山仙人洞右侧不远的地方,妙观亭附近。诗中“东林”指东林寺,“莲社”指周敦颐《爱莲说》濂溪书院学生办的“莲社”。岳飞很崇敬理学鼻祖周敦颐。

岳母去世,岳飞即奏明朝廷,请求将其母安葬庐山。宋高宗准奏,赐葬庐山。岳飞携家眷赤足扶灵,从鄂州乘船,沿长江东下江州往庐山而来。岳飞择地将母葬在庐山下株岭(今九江市柴桑区狮子岭珠岭村。)

  回龙矶和狮子镇同在柴桑,相距不远,众人骑马半个时辰已到珠岭。岳母坟保存完好,绍兴二年(1132年),岳飞迎母到江州奉养,六年后母病逝鄂州。岳飞扶柩归葬珠岭,已距一百余年。岳母坟碑文刻:“宋岳忠武王母姚太夫人之墓。”墓用湖广石块砌成圆形拱顶,坐东南朝西北,长9.1米,宽3.2米,高1.7米,墓前有拜台石、祭器。众人列队有序向岳母行三跪九叩之大礼。墓旁有叠翠亭、享殿、岳母祠、石翁仲、石仪门。众人见到岳母在岳飞背上刺“尽忠报国”字的塑像,不由肃然起敬,正气浩然。 在株岭西北端安葬着岳飞的续弦李氏夫人墓,与岳母坟遥遥相对。

傍晚时分,众义士回到岳师门,站在城楼上遥望长江,江流笼罩在灰苍苍的寒露和纷飞的雪花中。早春二月,乍暖还寒。德佑元年,从年初开始下雪,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春寒,登一百余级石阶爬上城头,喘着粗气,也成雾了,江风刺骨冷,他们的胸膛是热的。

周绮周繐两兄弟总是走在队伍前领路,凡到一处,兄弟两人当义务讲解员,因为岳飞的故事娴熟于胸,说到动情处泪水满眶。周绮文口才比周繐好,武艺没有周繐强。

满江红”这首气吞山河的诗,是岳飞三十岁时在江州城楼上所作,周绮唱起“满江红”诗词: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回龙矶上建有文峰塔,也称回龙塔。锁江楼共有七层,高三十五米,每层塔的翘角檐边都悬一铜质风铃,极为坚固。每层檐有小型空龛及远眺拱门。塔内每层有梯,可上塔顶远眺。登上塔顶拱门,只见匡庐巍巍,古城丽丽,正如古人和其诗云:“望中吴楚穷千里,楼下波涛聚九江”。

   而今元军已渡过长江,到达南岸,塔顶上可隐隐约约见到柴桑口外元军战船的桅杆和旌旗,战火已烧到江州家门口。


【注释】

①周孚先、周恭先传(宋)

  周孚先,字伯忱。偕弟恭先从程伊川学,与杨龟山友善。伊川每谓:“孚先兄弟气质纯明,可与人道”。在门十七年,闻父病,兄弟驰归,五日抵家,父已卒,哀甚,行路者皆为之泪下。既葬,于墓。闻伊川讣,驰至洛哭之。归为城东书院,以祀二程。生徒自远至者众,不能客。又于城西创书院。孚先主教于东,恭先主教于西。龟山至郡,遂以城西书院馆焉。谓诸生曰:“先生实过于兄弟百倍,真尔师也。”孚先由乡荐入太学,调四明盐场,改建德尉,皆不就。朝廷命白衣上殿,赐承仕郎,改奉议丐祠,

后为临安教授,所著有《伊川语录》,《论语解》,绍熙间,郡守黄颐奉孚先兄弟赴飨城东书院。

《宋咸淳毗陵志》卷十七·人物传

《武阳合志》卷二十六·人物志五·儒林传

《武阳合志》卷十四庙坛志二·安尚乡:

  周孚先恭先祠在殷坂村前墓旁,宋宝庆元年奉敕建。国朝康熙间,裔孙公冕重建於村北,后又移村西。有宋理宗御制碑文。

周恭先,字伯温,伯忱弟也。气质谆厚,笃信于道。初见伊川,伊川曰:“学者要自得,从事觉,有所得否。”问如何可以得?曰:“思作睿,睿作圣,须是于思虑间得之。”又问如何可以有所有得?“但将圣人言沉味久,则自有所得。当深求于《论语》,将诸弟子问处,便作为己问,将圣人答处,便作今日耳闻,自然有得。”又问颜子如何学孔子到此深邃?曰:“颜子所以大过人者,只是得一善则拳拳服膺与能屡空耳”。又问心术最

难,如何执持?曰:“敬共一生得力,率不处此。”由乡人太学,释谒,受抗冶干官,每以沽名为戒。终身恬于进取,谓子孙曰:“吾没后,毋为志文碑铭,以重吾不德。”与杨龟山、唐彦思为深交云。

《宋咸淳毗陵志》卷十七·人物传

《武阳合志》卷二十六·人物志五·儒林传

②夏竦(685-1051)字子乔,别称文庄、英公。

江西德安县人(今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原白水街乡长庄村人)。生于北宋太宗雍熙乙酉二年(公元985)。太宗至道丙申年(公元996)拜进士姚铉为师,为水赋,姚铉认为“可教矣”;北宋真宗景德甲辰年(公元1004)以父夏承皓死忠,录官润州(今镇江市)丹阳县主簿;景德乙已年举贤良方正,擢光禄寺丞,通判台州(今浙江省天台县),赋“国清寺”,“石梁”,“琼台双阙铭”等诗词;真宗大中祥符庚戍年为国史编修官,后与王旦等同修《起居注》;真宗天禧年间出知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知邓州,又徙襄州(今湖北省襄樊市),遇大饥,劝令大姓出粟,得二万斛,救活贫者四十余万人;北宋仁宗天圣年间知寿州(今安徽省寿县),又徙安州(今湖北省安陆县),再知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勒令巫觋(男巫)一千九百余家还农,毁其淫词;天圣五年,为枢密副使;天圣己乙年官参知政事;天圣辛未年进兵部待郎,兵部尚书左丞;仁宗景佑年间知青州(今山东省青州),任青州时,支持守城卒子修建青州南阳桥,被大多数科学家认定为我国最早出现的虹桥;后迁刑部尚书;仁宗宝元年间官户部尚书;仁宗康定年间兼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知永兴军(今陕西省西安一带);改判河中府;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大名府;仁宗庆历丁亥年(公元1047)召为宰相,因谏官,御史认为夏竦与陈执中论议不合,不可使二人共事,遂改枢密使,封英国公;次年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仁宗皇佑己丑年进郑国公;仁宗皇佑辛卯年(公元1051年)奉诏监修黄河决堤,躬冒淫雨,以疾归京师,遂不起,农历九月薨,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赐谥“文庄”,御葬河南许州阳翟县三封乡洪长源(今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境内),建有旌贤院。

《宋史》夏竦传·卷二百八十三·列传笫四十二

夏竦知人善任,范仲淹不得志时,夏竦任陕西四路经略按抚招讨使,保荐范仲淹、韩琦任副使,成为他的左右手。

 钦定四库全书《文庄集》宋·夏竦三十六卷

③夏震:宋常州府晋陵县人,宁宗时主管殿前指挥公事,杨太后传出御批由史弥远交于钱象祖,象祖将御批交给夏震,命他统兵三百秉势除奸。夏震率兵伏于六部桥,阴图韩侂冑,突出邀截。夏震读御批官诏,部将夏挺鞭打韩侂胄致死。韩侂胄既诛,宁宗立荣王为太子,以钱象祖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卫湿、雷孝友参知政事,史弥远同知枢密院事,夏震升任福州观察使。

《宋史》第四百七十四卷·列传二百二十三·奸臣四

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十一月三日,“礼部侍朗史弥远等以密旨命权主官殿前司公事夏震诛杀韩侂胄于玉津园”

宋史·《宁宗本纪》卷三十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句漫谈: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十大历史名人与赣州,揭开赣州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
粤东桃花源记
文天祥被俘后,战将王炎午为何极力劝说他早点自尽?
惶恐滩头忆英雄,千秋正气仰文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