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雾化比输液还可怕?一次和你说清楚

网上曾流传着一些关于“雾化”的说法,如:雾化还是别轻易做,有激素;雾化就是滥用抗生素,它比输液更伤害孩子身体……


雾化,真的有这么可怕吗?我们详细说一说。


(以上在朋友圈流传的内容纯属谣言,请不要相信)


一、雾化就是滥用抗菌药吗?


目前中国尚无专供雾化吸入的抗菌药物制剂,不推荐用静脉的抗菌药物作为雾化抗菌药。所以合理、规范地使用雾化,就不会出现抗菌药滥用的情形。


二、雾化比输液伤害更大吗?


雾化

直接到达肺

起效速度快

用药量小

孩子无不适感

输液

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肺

起效速度慢

用药量大

孩子有疼痛感


输液治疗是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然后经由血液带到病灶部位而发生作用。而雾化是将药物制成直径为几微米的小液滴或小颗粒,也就是气溶胶,随着呼吸,药物直接进入呼吸道和肺部,不需要通过血液循环直接到达病灶部位,因此全身不良反应小,并且给药剂量低,安全性高,而且孩子更容易配合。


三、雾化的药物有哪些?


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2016)》,将常用雾化吸入药物的药理学特性和安全性相关内容整理如下:


1.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

ICS 是目前最强的气道局部抗炎药物,它通过对炎症反应所必需的细胞和分子产生影响而发挥抗炎作用。国内已上市的 ICS 为布地奈德(BUD)和丙酸倍氯米松(BDP)。其他如丙酸氟替卡松、环索奈德等雾化剂型尚未在国内上市。


(1)布地奈德(BUD)


BUD 是第二代吸入性不含卤素的糖皮质激素。其适度的脂溶性和水溶性,能更容易通过气道上皮表面的黏液层和细胞膜,快速发挥抗炎作用,尤其适合急性期时与短效 β2 受体激动剂(SABA)联用。


常用药物及推荐剂量:

备注:BUD 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可用于 4 岁以下儿童使用的雾化吸入激素,也是妊娠安全分级为 B 类的糖皮质激素(包括鼻用和吸入制剂)。

(2)丙酸倍氯米松(BDP)

BDP 是人工合成的第一代局部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BDP 为前体药物,在酯酶作用下活化裂解,部分生成具有活性的 17-单 BDP(BMP)而发挥其药理作用,部分生成无活性的 21-单 BDP。BDP 的水溶性较低,导致其在支气管黏膜的黏液层溶解缓慢,因此其肺部吸收过程受限于黏液溶解速率。

常用药物及推荐剂量:

2. 支气管舒张剂

(1)选择性 β2 受体激动剂

根据其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的不同可分为 SABA 与长效 β2 受体激动剂(LABA)两种。

目前临床上雾化吸入所用制剂主要为 SABA。SABA 制剂的共同特点是起效迅速、维持时间短,代表药物有特布他林和沙丁胺醇。

有文献报道,特布他林对 β2 受体选择性及对肥大细胞膜的稳定作用均强于沙丁胺醇。

常用药物及推荐剂量:

(2)胆碱受体拮抗剂

根据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的不同可分为短效胆碱受体拮抗剂(SAMA)与长效胆碱受体拮抗剂(LAMA)两种。

目前临床上的雾化吸入制剂主要为 SAMA。异丙托溴铵为常用的 SAMA 吸入制剂,该药为非选择性胆碱 M 受体拮抗剂,由于其阻断突触前膜上 M2 受体可促使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因而部分削弱了阻断 M3 受体所带来的支气管舒张作用。

常用药物及推荐剂量:

另外,临床有吸入性复方异丙托溴铵制剂,其 2.5 mL 溶液内含有异丙托溴铵 0.5 mg 和硫酸沙丁胺醇 3.0 mg(相当于沙丁胺醇碱 2.5 mg)。


备注:剂量及用法均来源于相关产品说明书,不同疾病的使用推荐剂量请参考疾病部分。

3. 祛痰药

(1)N-乙酰半胱氨酸

可降低痰的黏滞性,并使之液化而易于排出。近年来,多项研究结果提示,雾化吸入 N-乙酰半胱氨酸可用于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治疗,可改善患者肺功能,尤其适用于早期患者。

适应证、用法用量参考用药说明书。

(2)盐酸氨溴索

可降低痰液黏稠度,增强支气管上皮纤毛运动,增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使痰容易咳出。此外,还有镇咳作用。

四、雾化药物中的激素对孩子有害吗?


以前治疗咳喘的激素类药物,给药方式为口服、肌肉注射以及输液,换言之都是全身给药。这些给药方式用药量大,全身副作用多。


随着医学进步,雾化用到的“布地奈德”是新型的表面糖皮质激素,局部抗炎作用强,激素用量仅为全身几十分之一,并迅速被肝脏灭活而几乎不产生全身副作用。


举一个形象的例子:就好像手划伤化脓了,需要抗生素治疗。如果通过口服,经过胃肠吸收,药物作用于受伤处,就需要吃大量的抗生素,才能让其中的一小部分作用到破损处。而局部涂抗生素药膏,用量少且作用直接有效。现在的雾化就好比是给破溃处涂抹药膏。


五、雾化常用于哪些疾病?


1.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症、慢性咳嗽、肺部感染性疾病等;


2.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相关疾病:急性会厌炎、急性喉炎、急性咽炎、咽部手术等;


3.儿科相关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急性发作期和非急性发作期、咳嗽变异性哮喘、感染后咳嗽、婴幼儿喘息急性期和缓解期、肺炎支原体肺炎急性期和感染后恢复期、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气管插管术中和术后等。


4.围手术期气道管理:围手术期气道管理是加速康复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5%-10%的外科手术患者会发生术后肺部并发症, 而在胸外科手术患者中更是高达37.8%。而对于具有术后肺部并发症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气道管理可显著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此外,围手术期进行气道管理可提高肺功能、扩大手术人群、缩短住院时间。临床上常用的围手术期雾化吸入药物主要包括ICS、支气管舒张剂。



六、孩子雾化时要注意哪些细节?


(来源:雾化吸入疗法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中国急救医学.2018.38(7):565-57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哮喘用药
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二)
专题笔谈│雾化吸入药物药理学特性
支气管哮喘的定义和药物治疗
雾化吸入怎么用?
7种肺部常见病的雾化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