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懂了这部电影,就看懂了姜文

十年前的9月21日,姜文导演新作《太阳照常升起》上映。

十年前亮哥家乡的那个唯一的小电影院还没有重新装修,踩的是冰凉凉的水泥地面,坐的是硬邦邦的木头椅子,椅子后背上,用油漆写着号码。

十年前的亮哥,还没有看过《阳光灿烂的日子》,没有看过《鬼子来了》,不懂得左派右派,不懂得什么叫做电影语言,对文革的了解也仅仅限于历史课本上不到一页的标准答案。那时候的姜文对于我,还只是《北京人在纽约》中憨厚的中年男子,和黄土高原上晒成古铜色的赤裸上身。

就是这样的状态下,我在电影院看了《太阳照常升起》。可以想象,走出电影院的时候我脸上写着多少懵逼。

其实2010年看《让子弹飞》和2014年看《一步之遥》时,我的懵逼并没有丝毫减少。从《太阳》开始,初看姜文导演作品的不解,不会因为你人生经历稍增或者知识水平稍涨而有什么变化,每个人第一次都会傻掉,大家都一样。

对此姜文说:“我的电影就是要看两遍三遍才能看懂的。”

对此网友说:“你看不懂,就是智商低,别说姜文拍得不好,他是中国最牛逼的导演。”

全中国敢这么任性拍电影的,只有他一个。敢这么任性地拍,又诱着所有人不得不看、看完不得不懵逼、懵逼完了又不得不拍手叫好的,也只有他一个。

姜文,是一个太特殊的电影人。

2007年,经过《鬼子来了》被禁风波,7年雪藏之后的姜文,带来了全新的导演作品《太阳照常升起》。

电影的名字来源于海明威的同名小说。在那部小说里,海明威以1924年至1925年期间,一群生活在巴黎的年轻人的情感故事为线。这群人都经历过战争,在心理和生理上或多或少都带着战争留下的创伤。他们放浪形骸,却又痛苦不堪。他们意识觉醒,却又无路可走。从这部小说里,人们首次知道了一个名字——“迷惘的一代”

任何一场重大集体灾难的幸存者,其实或多或少都会带着一种迷茫的情绪,这个现象在20世纪被反复印证。海明威自己就经历了一战,所以他写了《太阳照常升起》,成了“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而同样的情形发生在30年后,约瑟夫·海勒写了《第二十二条军规》,杰克·凯鲁亚克写了《在路上》,成了“垮掉的一代”的代言人。

集体的灾难总会集体的冲动,当人们面对共同的敌人团结起来,投入到一种近乎癫狂的集体情绪中,“打破一切旧世界”的时候,他们体会不到苦痛,反而是燃烧的激情。

战争就是如此。

而当战争过去,生活重回平静的时候,团结起来的人重回散沙,一切的癫狂也失去了意义,幸存者们都要面对内心的如此挣扎——“接下来我们该去哪,该干什么?”

《太阳照常升起》,讲的就是这样的故事。

其实《太阳》是由三个简单故事组成的。一个女人(周韵饰演的疯妈)年轻时爱上了“最可爱的人”——志愿军战士,为他生下了儿子,战士却因公牺牲。女人带着遗腹子来到了战士的家乡,却无法接受乡间平静的生活,最后用自杀向自己的青春致敬。

一个男人(黄秋生饰演的梁老师)是个知识分子,文革期间在一家学校教书。老实本分的他招惹上那个年代绝不能招惹的麻烦——被诬告耍流氓,为了保命他承认了罪行。

虽然最后被平反,但作为知识分子失去了最后一点尊严,他不得不用自杀的方式来找回。

另一个男人(姜文饰演的唐老师)原来在南洋,后来为了响应“建设祖国”回了国,没成想祖国没建设成,反被打倒下放到偏远的南部山村。

在山沟沟里整日无事,他只能靠打猎度日,自己的老婆却和山里的小伙子通奸。人生全面失败的他,举起枪,崩了那个山里小伙。

三个故事,三场死亡。

但是每个故事讲的又不仅是死亡,因为每个主角,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段“阳光灿烂”。

疯妈的阳光是“在几千人里面只看到我,只对我一个人作报告,作完报告,只跟我一个人握手;”梁老师的阳光是无忧无虑地在台阶前弹琴,唱着《美丽的梭罗河》,屋子里一整排的姑娘给自己伴舞;而唐老师的阳光,是跟南洋的姑娘约定三年后在大漠的尽头结婚,在约定那天到的时候,姑娘真的来了。

《太阳》真正讲的,是三个人经过了人生的高光时刻,就无法再忍受生活的平庸的故事。

而这三个人生的高光时刻,都与那个年代密不可分。那个冲动、暴躁、集体主义的年代,那个所有人都活在火中的年代。从抗美援朝,到打黑除害,到上山下乡。这不止是人生的关键词,更是关于一个时代的命题。三场死亡,都发生在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日子,也是人们赴死之时。

这三个人,只不过是中国的“迷惘一代”而已。

姜文为什么要拍这个主题?很简单,60年代生人的他也是其中一员。而且,他的银幕首秀——《芙蓉镇》,就是讲文革的电影。所以,这下就顺了吧?

所以问题来了:这样一个简单的批判主义电影,为什么让姜文拍起来,就成了晦涩难懂的了?

这就是姜文的淘气之处,也可以说,是他的无奈之处。

姜文浑身满身遒肉,头皮锃光,充满了雄性力量。但人呢,越是看上去强悍无敌,实则就越脆弱而敏感。

在明目张胆唱反调的《鬼子来了》被红头文件明确定性为“不尊重国家历史”,连上映的机会都没有的时候。

7年之后的姜文,选择花大把的精力把自己的电影“真事隐去,假语充言”,用一些小花招骗过了审查机构,也把观众们骗得蒙头转向。

最明显的花招,就是把那个通奸的山里小伙设定为疯妈的儿子,由此一来,三个故事就变成了一个。姜文清楚地知道,那些爱钻研的影迷们一定会被这个设定迷得神魂颠倒。

当人们连电影真正要讲的东西都没看懂,却津津乐道地分析姜文玩的那些花招——循环叙事、离奇画面、象征主义的时候,其实也就正中了他的圈套。

部队大院子弟姜文一定从小就是孩子王,因为他从《阳光灿烂的日子》开始就一直以戏谑的态度在拍电影。《阳光》中在床底下偷看宁静内裤的马小军,《鬼子来了》里被砍下了头还要眨巴眼的马大三,《一步之遥》中春晚风格的选美大赛,全都弥漫着“玩乐”的气氛。

大院里的孩子王就是有这样的癖好,他们从小生存在粗糙的真实世界里,不缺吃不缺穿,同样不缺对世界的思考。

他们介于左右两派之间,既不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又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下里巴人,他们有话要说,却不愿意说得怨天尤人,哼哼唧唧。如果可以,他们愿意对一切事情开玩笑。

姜文还擅长用性、暴力和颜色来转移注意力。人们喜欢讨论姜文电影中天马行空的场景,和无处不在的性隐喻,也喜欢看姜文在片子中男性激素爆发,威震八方的样子。但姜文真实的内心,却无人知晓。

姜文曾经对《纽约客》的记者彼得·海斯勒说,他最想拍的其实是毛泽东。因为“他是一个悲剧人物,他本应该是诗人,是搞艺术的,却去搞了政治。”当时势把毛泽东推到了那个位置,“他无法战胜他的土地。”姜文最想讲的,是只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悲剧。

“你必须改变土壤”,姜文说。他的野心,很大。

《太阳照常升起》后的两部作品,似乎更加印证了这样的姜文。《让子弹飞》里藏着财阀干预政治的揶揄,《让子弹飞》则几乎在指名道姓地批判大众媒体。但是在我个人看来,后两部作品在艺术上的处理,谁都比不上《太阳》,因为他们都太“显”了。

对比后两部作品,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似乎姜文越“显”,就越成功。我说的当然就是《让子弹飞》。

豆瓣网友给了《让子弹飞》8.7分的高分,被誉为那年“最牛逼的中国电影”,看着爽,看着痛快!

为什么?因为这个“打土豪、分田地”的故事,人们看懂了,人们就嗨了。2010年的中国观众,和1953年的中国农民,真的没什么两样。

相比之下,《一步之遥》姜文又回归了象征主义和无厘头的老路,他可以开着车直接开上月亮,也可以被打死后还在空中长篇大论。所以,《一步之遥》被称为姜文最失败的作品。

对于姜文自己来说,《让子弹飞》究竟是一次畅快的创作,还是一次违背本性的妥协?这也许只有他自己知道。

我猜姜文一定是痛苦的,他有话想说,却不能直接说。想用自己的方式说呢,大众不喜欢。想用大众的方式说呢,又总觉得自降了身份。

他既不是张艺谋冯小刚,拍些大众喜闻乐见的东西,就算插一些自己的想法,也会和那条红线保持着礼貌的距离。他也不是娄烨贾樟柯,就是要把冰冷冷的社会现实直白地告诉你们,被禁也好被剪也罢,爷就拍个高兴。

姜文呢?总想碰碰红线,又总怕造出第二个《鬼子来了》,只能选择用自己的方式,将文章藏在嬉笑怒骂里。他太痛苦了。

可以说《鬼子来了》既成了姜文,又毁了姜文。《太阳照常升起》是他被击垮后拿出的态度,也是最能代表姜文内心痛苦的一部戏。看懂了这部,你就看懂了姜文。

十年了,这十年中,中国电影经历了巨大的发展高潮,年票房从100亿变成了500亿。这十年,我们喜欢喜剧,喜欢动作,喜欢大场面。这十年,我们为《捉妖记》贡献了20亿,为《美人鱼》贡献了30亿,为《战狼2》贡献了50亿。这十年,姜文只拍了三部电影,最后的一部,被人骂得很惨。

但是,我们依然记得,姜文是中国最牛逼的导演。就算姜文的新片《侠隐》也许还是那么晦涩难懂,我们也一定会去看看,看看这个大男孩又会玩些什么把戏。在我们的心里,姜文是杆旗子,他倒不了,他也不会倒。

所以,take it easy,姜文导演。

明天,太阳不还是照常升起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姜文:看懂这5部电影,你就能理解我说的中年后孤独
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除非有人回避他的孤独
姜文为什么总在自己的电影里姓马?
好「色」之徒,姜文
姜文到底有多野?
任性30年,究竟谁能让姜文认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