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姜丰收价低难销愁坏姜农

时下正是生姜收获接近尾声的季节,但盛产生姜的兴义市清水河镇的姜农们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全镇种植的约2万亩生姜价格从去年的每斤1.8-2.5元,跌到如今的每斤0.7-0.8元,即便是这个价格,也没有多少外地客商前来收购。

生姜丰收农民却发愁

昨日,贵州都市报记者来到清水河镇双桥村看到,村子里到处摆放着生姜。

“再不收就烂在地里了。”地边几名农妇正在姜地里采收,不断从地里拔出大串的鲜嫩生姜,一股清香的姜味扑鼻而来;

其中一名农户告诉记者,今年风调雨顺,生姜的长势也喜人,生姜迎来了大丰收。但是在销售上却特别困难。“以前这个时候,外地客商早把生姜收完了。”农户黄永珍介绍,今年客商来得很少,就算来的人给出的价格也很低。

“没办法,没有人来收购,我们只能挖地窖收起来了。”黄永珍说,所谓的地窖,其实就是挖一个约2米多的大深坑,将挖出来的生姜放入大坑中,用干燥的玉米秆把生姜盖好,覆盖上一层塑料袋,再用泥土盖上,等待来年再销售。

但是这样的地窖也非常讲技术和运气,如果封存得不好,来年打开将变成一摊污水。

万吨生姜难销售

随后,记者来到清水河镇新丰村的强光生姜制品厂,老板易梅告诉记者,清水河镇盛产的小黄姜品质很好,近几年卖价也在1.8元-2.5元/斤,但是今年最多也只能卖到0.8元/斤;

易梅介绍,今年各地供应的姜种很多,不仅是清水河镇的小黄姜。还有兴仁、安龙、贞丰等地的生姜都拉到这里来销售。

“今年生姜的种植面变广,黔西南州多个地方都有种植。”易梅分析,此外有一些专业合作社、大型种植基地及微型企业,得到政府扶贫种植生姜,导致姜农们一哄而上不断扩大种植规模。“今年生姜的确是丰收,但是批量上市、产品积压,加上外地客商较少,导致现在的市场供大于求,是生姜价格变低的主要原因。”

今年很多加工厂都忙得不可开交。易梅说,到目前为止,仅是她的加工厂就已经收购了几百吨生姜进行加工,即便是这样,也很难消化掉这么多的生姜。易梅称,总不能看到姜农们的生姜烂在地里颗粒无收,接下来,加工厂还会继续收购,为姜农们挽回一点损失。

政府:努力联系外地经销商

清水河镇党政办的工作人员李凤堂介绍,由于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种植生姜成为了姜农们的主要经济来源;而且种植出来的姜味浓,同一品种,比其他地方种植出来的口感要好,功效上面,都比其他地方占优势。

“今年全镇农民种植了2万亩生姜,预计可收获4万余吨。”李凤堂说,生姜是有季节性的调料品,今年姜农遇到了回收生姜价格偏低的情况;不少姜农都选择挖地窖来收藏,希望碰碰明年的运气。

李凤堂表示,初步估计今年有部分姜农连成本都难以收回,甚至还要亏掉买种子的本钱;对此,政府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目前,清水镇政府已深入种植户调查了解,多渠道发布销售信息,帮助姜农联系外地经销商,以拓宽生姜的销售渠道,破解姜农丰产不丰收的困局;同时,希望各地客商能够来实地考察,帮助当地姜农解决一些实际的困难;如果客商有意愿,可以与清水河党委政府联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众菜齐涨它独跌,“降落伞”式下滑,产地5毛1斤,寒潮后更难卖了
姜贱伤农!5元降至5毛,为何冻烂地里不去收?姜农:不够人工费
看图:生姜收获季将至,平度农民忙着收拾地窖准备储藏
安顺关岭坡贡镇:生姜产业劲头足
大姜种植20年姜农分享生姜种植技术,不用化肥也能亩产过万斤
生姜暴跌为哪般?姜农们该怎么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