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防御机制,个人行走于世间的护身衣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我们的行为是由各种非理性力量,如潜意识动机及生命前六年在口欲期、肛欲期、性蕾期三个心性发展的关键时期所演变出来的生物与本能驱力所决定的。

潜意识储存了个体全部的经验、记忆与被压抑的题材。潜意识历程是形成所有精神官能症症状及行为的根源所在,依据此观点,所谓“治愈”就是以揭露症状的意义、行为的肇因,及妨碍健康功能的被压抑题材为何作为基础的工作。

精神分析对人格的理解是结构化的,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内在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本我是人格的原初系统。由享乐原则所支配,目的就是要解除紧张以避苦求乐。自我接触外在世界,是人格的执行者,扮演统筹、控制与调整角色,由现实原则所支配。自我有现实感与逻辑思考能力,能形成可用来满足需求的行动计划。超我是人格的仲裁者,包括个体的道德戒律与是非善恶的判断标准。

防御是一种心理活动,它通常是用以防止各种各样的念头、强烈欲望、情绪,甚至是其它防御进入意识中。防御机制是个体心灵对内外压力和情绪冲突做出的无意识和自动化反应的方式,指从意识层面消除被禁止的、不愉快的情感成分的一种心理操作。这些情感包括焦虑、抑郁和愤怒。焦虑是由不愉快的感受加上对可怕事情的猜想构成。抑郁是由不愉快的感受加上对可怕事件的发生的看法构成。愤怒则是由不愉快的感受加上想毁灭某人或某事的想法构成。自我利用防御机制解决内心深处源自四个方面的冲突:本能、现实世界、重要客体、道德禁忌。随着个体生理、认知、心理阶段的不断发展,所使用的防御机制也趋于成熟。

防御本身是一种折衷行为,避免自我崩溃。它的使用可能适应于环境或高度不适,甚至是病理性的。防御机制体现了个体自我功能的高低,成为理解其人格结构的核心。因此,对防御机制的理解成为精神分析治疗最重要的部分。

防御机制分精神病性、人格障碍、神经症性以及成熟性。精神病性的防御有妄想性投射、否认、歪曲、幻觉等,严重影响个体的自我功能;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常见于人格障碍者,是基于分裂的,有投射、分裂样幻想、解离、见诸行动等,不成熟的防御机制会导致个体与现实脱节,破坏人际关系,心智化发展水平处在心灵等同模式。较成熟的防御机制常见于神经症和处于急性应激时候的个体,是基于压抑的,有理智化、情感隔离、认同等。使用这种防御机制的个体对现实的适应性较强,但是容易产生不能灵活使用防御机制,或者情绪、感受无法和思维统整的状况,心智化发展水平处于假扮模式。成熟的防御机制能够把现实、人际关系和个人情感结合在一起,具有正向的建设性的作用,有升华、幽默、利他等,并且个体会根据场景不同、阶段不同灵活使用不同的防御机制,呈现出成熟的心智化水平。但是当个体遭遇创伤,自我力量不足时,也会出现退行,使用不成熟的防御。

由内在冲突引发的焦虑,促使个体用防御达成妥协。这些妥协就表现为一个人的防御群,形成自己的典型问题和行为模式。防御是对自体的一种保护,我很喜欢台湾的同行把防御机制翻译为防卫机转,“防卫”体现了个体为了自保在潜意识中采用某种方式,使其在有限的环境中得以生存下来。“机转”从客观角度描述了内心无法解决的冲突,如何转化为个体的行为或症状,影响其自我成长、现实功能,以及人际关系。

防御机制是我们理解来访者的一个重要线索,帮助我们评估其人格水平、自我功能、人际关系,在咨询过程中决定使用支持性或揭露性技术。我们要尊重一个人在当前使用的防御机制,如果个体处在自我功能较弱的阶段,应该给予支持性的技术,避免急于改变不具适应性的防御方式,而在其自我功能逐渐增强的前提下,逐步让来访者掌握较成熟的防御机制,将内驱力导向被社会允许的、促进其社会适应、人际和谐的方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理防御机制(一)
细数那些人皆有之的心理情结
三种类型的焦虑动机与人格形成
心理学流派之精神分析理论
心理治疗总结(皖南医学院)
资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