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丁元英在王庙村的首次座谈都谈了些什么?
userphoto

2023.05.13 湖北

关注

上辑解析到“王庙村'神话’进入摸排阶段,'扒井沿三人组’全面登场,丁元英随即首访王庙村实地调研感受了所谓'贫困县里的贫困村’”,随着首次实地调研的不断展开,丁元英忽然问冯世杰:

这村子里有没有在哪方面有技术专长的人?

——此即开始展开“条件”梳理,“想做什么”靠“想”即可,而“能做什么以及能不能做成”则要看“条件”,这也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重点。切记:“条件”,很关键。

冯世杰答道:“不多,能说得上话的就更少了。周国正、吴志明和李铁军几个人会点木匠活儿,志明的技术好一点。国正以前在县里的翻砂厂干过,后来厂子倒闭就回来了,就是你刚才在院子里见到的那个小伙子,听说技术不错,当时在厂里是生产骨干。再有就是村东头的刘大爷以前在古城机械修造厂干车工,早就退休了,现在也是在家里种地。”
  丁元英问:“这几个人跟你都是什么关系?”
  冯世杰回答:“远近都沾点亲,农村差不多都这样。丁哥的意思我明白,我说的这几个人都是我很了解也比较说得来的人,都是实实在在的庄稼人。”
  丁元英点点头,说:“一会儿把刘大爷也请来。”

——“不多”及“能说得上话的就更少了”实则反映出“真正很有技术专长的大多离开这座贫困村了”。丁元英特别问的那句“这几个人跟你都是什么关系?”即是指事是人来做的,所以要做事先得有人。而冯世杰作为王庙村的链接者与组织者,若他自己都无法组织、调动相关关键人员,那这事就根本不具备展开的条件。

一会儿把刘大爷也请来”即: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关键部位必须亲自一一夯实,不能只听对方介绍。即便对方所说不假,但由于视角不同、格局不同,对相同情况的判断自然也就不同,所以必须亲自查证后再做判断。

冯世杰等人都坐齐了,端起酒杯说:“丁哥是我朋友,今天能到家里来我特别高兴。丁哥想找人喝酒聊天,我就把大伙儿请来了,没别的意思,喝酒闲聊,能喝的多喝,不能喝的少喝,喝好就行。来,先干一杯。”

——冯世杰的开场白可谓“一语多关”不仅彰显出他在村子里的地位,而且也显示出他对这些人的影响、组织与调动能力,实质是借此夯实他刚刚对丁元英的回答。

 丁元英像唠家常一样问:“听说刘大爷是车工,干了多少年头?”

——“像唠家常一样”值得重点关注在现实中,高人往往极为平易,他们更为平等、没有架子且懂得尊重;而“华而不实的伪高人”则喜欢故弄玄虚,云里雾里,给人树立一种“高人”的表象,实则反而说明他根本不是高人。只是世人往往只信表象,所以骗子与忽悠才能屡屡得手。

所以有句“笑谈”话糙理不糙:在江湖上,一般都是“高人装孙子,孙子装高人”。

吴志明一杯啤酒下肚话头就来了,放下筷子说:“够种又能咋样?就算有地,现在种地哪还有赚头,这费那费一扣,能落个填饱肚子就不错了,真不如出去打工。”
  李铁军摇摇头说:“我出去打了3年工,落住啥了?你也得能找到活儿呀,就算找到了活儿你也得能拿到工钱哪,等好不容易拿到了工钱,路费吃住一除你还能剩几个?打工的太多了,你要找不到活儿还得往里赔呢。”
  半天不吭声的周国正冒了一句:“妈的,一膀子力气没地儿使,这是啥事呀。”

——吴志明与李铁军说的虽是实际情况,可也全部都是“外因”。全国贫困村多了,像他们这种条件的也多了,难道冯世杰不是与他们曾在同一起跑线上?为何冯世杰能在城市立足,而他们却一事无成?只是因为运气?

这也是丁元英断定“肯定是个错误”的主要原因之一。马哲有言:决定事物最终结果的是内因,外因只是影响。所以吴志明与李铁军们的问题恰在于他们将现实全部归咎于外因,而不去找“决定性的内因”。弱势文化的“靠”,不只是指“依赖”,“逃避、不直面、找理由、怨天尤人等甩锅之举”都是弱势文化的直接表现与“内因”所在。

丁元英问道:“世杰说你在县里的翻砂厂干过,那厂子为什么关了?”
  周国正不屑地一笑说:“县里的国营翻砂厂生产普通农机具怎么能跟人家私人的翻砂厂竞争?又不是精密铸造,也不是高技术,人家私人当院搭个棚立个灶,凑个一两万块钱就干上了。国营厂的摊子多大?本来就是当官儿的多干活儿的少,干活儿的再出工不出力,你想那会是啥成本?谁来买你的东西?不关门才怪呢。”

——谈完“弱势文化的个体”,这又过渡到了“弱势文化的集体(组织)”了国营企业的问题在于人浮于事、效率底下,但究其深层原因还是源于“弱势文化体系下的集体认知”,因为国营意味着旱涝保收的铁饭碗、大锅饭,即靠国家而不是市场生存,所以国营企业人员的思维重心在于“铁饭碗”,而不是如何创造价值。

与此同时,由于说不清真正的“主人”究竟是谁,所以大家所畏惧的不是“老板”,而是“顶头上司”(因为国企太大了,根本碰不着所谓“大领导”);而“老板”最为关注的是业绩,“顶头上司”关注的则是“听不听话”,所以国企员工更重视“怎么做人”,而不是“如何成事”,最后导致官僚文化、山头文化愈发浓厚,做事的人越来越少,“做人”的人越来越多,怎能不出问题?

 这天晚上酒桌上的气氛很热烈,大家围绕着农村的现状、各自的家庭、各人的苦恼以及思变的愿望等等话题谈了很多,丁元英从大家无拘无束的牢骚、议论和无可奈何的叹息里了解到了许多情况,离开王庙村回到古城的时候已经是夜里11点多钟了,冯世杰把丁元英送回嘉禾园小区,一直送到楼下。

——丁元英了解到的“不仅是外部条件,更重要的在于内因问题,这从作者的“牢骚、议论、无可奈何的叹息”等用词则可一览无余。

丁元英在楼下临分手时说:“想干什么和能干什么是两码事,得根据条件判断,但有一点现在就可以肯定,无论从哪儿拉资金都会有个投资方的风险控制和资本权利问题,如果与你们的期望距离太大,现在的工作可能就没有意义。”

——此即马哲的“条件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能做什么”须结合实际条件实事求是的做判断。

叶晓明问:“丁哥的意思是不是说投资方需要控股?”
  丁元英说:“投资方至少应该持有51%有的股权,以保证投资方在决策权上最大限度规避投资风险,在这个基础上才有可能给你们的股份垫资,或者叫借给你们资金入股,这就意味着无论给你们垫资多少,你们的股份总和不会超过49%,我不知道这会与你们的期望值有多大距离。”

——从这部分则可发现:丁元英其实早已预料到后续会出现的问题,这也反映出他对后续“杀富济贫的一系列规划已经基本成型”,而这些正是基于文化属性与主要矛盾做出的判断——

·对于冯世杰三人而言:开始时的主要矛盾在于“能否引入资源”,解决不了这个主要矛盾则不会有后续事项,所以他们此刻根本不会去想后续会发生什么,聚焦于“如何引入资源并实现破局”

·而当实现“破局”之后,主要矛盾则由“引入资源”转向了“自身利益”如此则“一旦影响到他们的切身利益、甚至是严重损害他们的利益(如后续与乐圣的官司)”之时,他们三人则定会联手对抗

因此,既然后续的计划必然会触动他们的“切身利益”,换言之,他们必将会“联手对抗”,所以就不能让他们的总股权超过51%。只要不控股,他们就无法影响大局,如此才能确保全盘计划的顺利进行。

当然,这也正是对他们能否“成功升井”的关键考验,进则逆袭,退则凡尘。

冯世杰立刻表态说:“这还想啥?求之不得呢!”
  叶晓明说:“我也没意见,起码有资金、有事业了。”

——从这部分也可看出“冯世杰与叶晓明在立场方面的差异”:

·冯世杰是真心想为王庙村做点事——利他

·叶晓明则是为了自己的事业——利己

不同的立场、不同的格局决定了不同的判断标准与行为方式,所以自然会有不同的结果。

丁元英点点头,说:“我对音响市场的情况不了解,这几天先到网上看看,你们也把掌握的资料汇总一下送来。股份的事怎么分配,你们商量着拿个意见。”

——此即“不打无把握之仗”,要做就须先“知己知彼”,尽可能的掌握各方面条件王庙村的实地走访是为了“知己”,而后续的资料研究则是为了“知彼”。孙子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也是丁元英对“商场如战场”的真实理解与诠释。

好了,这期就到这吧。下期重点预告,仅两字或一个人名:

“刘冰”。

欢迎指导指正,期待交流共进!下期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遥远的救世主》评赏之五:鬼才丁元英的经营策略
天道:男人'穷惯了',先别着急挣钱,做好这两件事,迟早出人头地
《天道》生存法则,读懂这些,生意再也不难做
《天道》—别人委托办事正确的应对方法(六)
​赵小楼《天道》解读(79)享受大于付出这样可笑的逻辑认知,佛陀看到也会直摇头
高人为什么“愿意帮”《天道》冯世杰?因有“值得帮”的文化属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