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练一物不为
祖师禅讲记第一讲节选
大家好,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学习禅宗灯录里的一些关于祖师禅的开示。
希望大家都珍惜这个机会。在学习祖师禅的过程中,我们一直进行着一些实修。我带着大家行脚,在行脚过程中我们都处于收摄身心的状态,就是心不外驰,不打妄想,不染六尘。不是不接触六尘,是不染六尘,这个功夫需要做大量的练习。
在行脚过程中,行住坐卧这四威仪的禅修都能训练。昨天我们在上香古道那边,大家对于这四种禅修方法都练习了一段时间,有的人坐着,有的人河边站着,有的人半躺着,行住坐卧都是保持昨天那个状态,也即牧牛的状态。类似于发呆,但又不是发呆,类似于聚精会神,但又不用心力。偶尔走个神,立刻拉回来。反正什么也不做。
也就是一会儿我们开示的祖师禅里边,药山禅师和石头禅师的一段公案。药山在一块石头上坐着,石头禅师问他,“你在干嘛呢”?药山禅师说:“一物不为”。没说我干吗,也没说我没干嘛,用咱们的俗话来讲,我没干嘛?我在一物不为,我什么也没做。石头禅师问:“那么就是闲坐了?”药山说:“若闲坐,就是为也。”石头问:“你说不为,不为个什么呢?”
石头考药山,说,你一物不为就是闲坐着了,给药山禅师定了个义。药山说,闲坐也是坐,是一种为。昨天给大家开示,在草地上坐着,卧那,侧身躺那,或者在河边站着,来回踱步溜达,做这些事本来都是修行,但你不要生我做这些事的想。这里有个重要的前提,是不要生我在这打坐想,什么也不要想。不要说我在河边行禅,也不要说我在立禅,也不要生一个我在发呆,千万不能说我坐在这儿睁着眼打坐。你一生打坐想就坏了,就变成打坐。有一个东西定义,有一个概念生了出来。
禅宗不讲打坐,什么都不讲。于一切时一切处,一切的状态都不生心,不去定义它,不去生住着想。禅宗所谓的坐禅是另一个层面上,不讲我要打坐,没有一个有为的概念,整个身心是一种不现身意的状态,也即解脱的状态,没有任何一种收或者放,自然就心不外驰了,没有不外驰的概念,连打坐的概念都没有。
平时我要上座了,我要打坐了,发现没有,当你一坐住的时候,立刻比散乱的时候要清净,刚才可能还有些妄想还有些浮躁,坐两分钟,五分钟,十分钟,就会安静下来。功夫好的马上就静下来了,为什么,因为有个打坐的念,这就是有为。靠这个弄出来的静,不稳固,不长久,不是真实的,它不是自性之定,它不是通达实相的定,它不是功夫熟了自然而然的定。这是通过意识和环境的改变打造出来的静,还有身体的姿势的改变,还有一些潜意识里的东西的改变,导致的安静。禅宗所要达到的静是任何时候,在做任何事,不用心力,不用改变什么,自然就处在定中。在这刷着碗,做着饭,扫着地,在那儿发呆坐着,也没有打坐的概念,心自然不外驰,自然的清净,自然的定,这个定就是行住坐卧都是定,这个定没有出入,没有说我身体没了,我根尘脱落了,这些全都没有,这样的定才是真正的如来定。而这样的定是要通过长年息虑忘缘,在生活中练习牧牛和一物不为才能长养出来,而不是仅仅靠坐禅或某一特定的功课练出来的。
这就是永嘉大师所说的“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也就是六祖大师所说的“身去身来本三昧”,“心地无乱自性定”。这不是靠修出来的,是靠通达实相,不施功,心无妄,而长养出来的。这虽然也是一种修,但不是从外而得,是本性本有的能力。永嘉大师云:觉即了,不施功,一切有为法不同。觉悟了本性之后,就不在本性上做任何功夫,这就是自然的定慧之用。悟后的修就是不做功,就是不修,不修是不染。说不修就是无为的层面,说不染就是修的层面。也不是不修,是不染着而修,修而不修。练习的就是这种无为禅,是无为法。古人所说的,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这个学无为,不是真有个无为可学,只是保护,保任,不让自己起妄想心去修行。
这即是虽然坐禅而不生坐禅想,以不打坐的心来坐禅。以后我们经常会带着大家训练,像药山禅师在石头上坐着一样,正好被石头禅师看见,两个石头,一个是坐着的石头,一个是师父叫石头,别搞混。像药山那样,就在那石头上一坐,也不是发呆,也不是闲坐,也不是坐禅,有点像等公共汽车的感觉,但是你手里不能玩手机,不能看热闹,不能听音乐,你可以四周看看风景,但不要以看风景的心去看,不经意的看,似看似不看,没看又是看,看吧又没看什么。睁着眼,但是没有什么入眼,但是又什么都看的到。就是这样的一种说似一物即不中的“状态”,便是药山禅师在石头上坐,他自称这是“一物不为。”
刚才的公案,就表明药山已经开悟,已经见性,对修行的见地和方法和结果已经非常的成熟了。药山说了一句,如果我说在这闲坐,就是为了。如果有个闲坐,还会有个心现出来,还会有个法相。我现在是不思善不思恶,那你已经思善思恶了。师父,我在坐禅。你坐禅就是有为。你只要给自己定义一个状态,那都是潜意识里造作出来的。我们训练一物不为,其实也是造作,但是通过这个有为的造作,让你领悟那个无为的东西,慢慢就契入无为。
石头考药山,非得逼药山给自己的状态下定义,用心意识给自己坐着的这样的一种姿态在心理上下个定义。药山说了,千圣亦不识。言外之意,没有人知道,包括他自己。这时候,石头禅师点头了,说了一个偈子赞叹他:“从来共住不知名,任运相将与么行。自古圣贤犹不识,造次凡流岂可明。”
从来共住不知名。我们的本性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一直都是自己和自己在一起,本性与本性在一起。行住坐卧,全都是本性,但你不知道他叫啥,没法给他命个名字,一命名就错,一说本性就不是本性,就变成了意识。任运相将与么行。你做任何事都带着他。他,是指你的本性,从来都没离开过他。自古圣贤犹不识。就是诸佛先圣都不知道他是什么东西,没法给他定义。所以说,菩提无是处,但有所是,即是妄念。三世诸佛全是众生妄想,捏个佛珠念佛,脑子里都是妄想。造次凡流岂可明?就是迷糊颠倒的凡夫,他怎么能明白这个东西呢?我们通过修行都很难悟得根本,更何况不修行的凡夫。石头禅师赞叹药山禅师,说药山已经明白了这个根本。公案到这告一个段落。
另一个段落,石头禅师说,言语动用没交涉。就是你一说就错,一形容就错。动用不做动用想。师父,起心动念,干什么都是。你这样说,就不是了。你言语了,错过了你正言语作用的当下。动用做动用想了,师父,我这举杯子就是佛性吧?你已经做举杯子想了,你在打妄想,这是意识,而不是真正的举杯子。真正的举杯子,诸佛都看不到,也做不到。举杯子的时候你根本不知道,但是你在举杯子,本性自然的在“举杯子”,不需要加个知,加个知就是无明了,知上立识。那为什么还要觉知“举杯子”呢?是因为你在举杯子的时候打妄想,不好好地举杯子,还在讲,这就是佛性吧?所以让你觉知。若无妄想,亦不需再加一个觉知举杯子。
现在我给你们讲,早已不是了,按照这个方向行,最后契人到无为里面。所以,祖师禅是没法讲的,一讲就不叫祖师禅了。我们也只是作为教学方便,给大家引导一下,演示一直如何修行。不然的话,祖师禅就被束之高阁,你不提他,根本没人知道。现在的时代人们也很少能悟到这一点,我们借助这个东西,来弥补自己修行上的巨大空缺。石头禅师最后下结论,言语动用没交涉。药山禅师回答:非言语动用亦无交涉。药山禅师和石头禅师两个人的对话,就像六组与永嘉大师之间有一段对话,永嘉大师句句不让,句句说在点上。药山觉悟的禅机非常敏捷,他说:非言语动用亦没交涉。石头禅师说:我这里针扎不入,连一点缝都没有。药山禅师,我这里如石头上栽花。石头上栽花不可能的,到我这里一切的理全都没有了。祖师禅破理,破意识,破分别,破一切的概念和知见。破这个你能够思维,能够理解的一切的路数。石头禅师一听药山禅师“石头上栽花”,点头了。这是石头禅师和药山禅师的一段公案,也是我们带着大家行脚休息的时候给大家的开示。然后我们练习坐在那里什么也不做,随时练习什么也不做。祖师禅的开端,我们要讲的就是一物不为,也叫千圣亦不识。
这个公案不像其他公案完全找不到一个入手处,这个公案,理与行全都具足,理事具足,告诉你怎么做,这个需要你自己去悟。虽然给你演示怎么做了,还是很难的。什么也不做,本身就是表达,先用大脑听,才能领会具体的操作方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青原拈偈-02 | 石头路滑
公案 | 蚊子叮铁牛
云在青天水在瓶
药山惟严升座偈
原创:公案分享《云门干屎橛》
公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