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水流域郡县考

清水流域郡县考

一、清水概况

  清江河的位置及水系分布图

今广元市西部的清江河(又名青竹江、清江、清水江、清水河、清溪河、黄沙河、下寺河),古称清水(又名黄沙江、青川溪、啼狐水、醍醐水),为嘉陵江右岸支流白龙江(古称桓水、白水、葭萌水)的右岸支流。清江河发源于广元市青川县西北边缘摩天岭南麓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海拨3837米的大草坪,东南流,经青川县青溪镇、桥楼乡、曲河乡、前进乡、红光乡、关庄镇、苏河乡、凉水镇、七佛乡、马鹿乡、竹园镇,剑阁县上寺乡、下寺镇,广元市利州区赤化镇、宝轮镇,注入白龙江。清江河全长201公里流域面积2846平方公里。自源头至竹园镇西雁门河口为上游,长139公里,今称青竹江;自雁门河口至今剑阁县城下寺镇凉水沟河口为中游,长36公里,今称黄沙河;自凉水沟河口至白龙江为下游,长26公里,今称下寺河。

清江河上源今称唐家河,有二源。其西源发源于摩天岭南麓青川县与平武县、文县三县交界处的大草坪,古称啼狐山,故称其水为啼狐水,又作醍醐水。其东源发源于摩天岭之北雄关下,即邓艾伐蜀出阴平邪径翻越摩天岭处,称青川溪。康熙《龙安府志》记载“醍醐水:治东。源出清潭岭。接青川,流入巴陵江。……青川溪:源出西番界北雄关,合醍醐水,接嘉陵江合流。二水会合后,南流至青溪古镇,过古镇东,在古镇南右纳自南而北的南河以后,乃称青竹江(古代也通称青川溪)。南河古称南溪水,其上源魏坝河发源于青溪镇西魏坝村北,南流转东再转东北流,汇入南河;其支流(古代认为是正源)南溪水发源于青川县与平武县之界山轿子顶山岭北坡。轿子顶山岭即古之左担山,主峰轿子顶海拔3045米。轿子顶西南方的观摩顶(民间习称官帽顶),即古之箐青山(又称靖军山),就是邓艾伐蜀时出阴平邪径偷袭江油戍翻越左担山的地方。道光《龙安府志·舆地志·山川》记载“箐青山:在县东南六十里。重峰叠嶂,树木森郁,北通青川。南溪水出此,注入白水。又名靖军山。蜀汉孔明曾置军于此,遗址尚存。

青竹江自青溪镇南转东北流,过桥楼乡,于青石村左纳西阳河(三锅石沟、兔子河、东阳沟);急折东南流至曲河乡,于双龙村右纳大路河(大石河,溯此河西南行为105省道,经房石镇,越分水垭,即至平武县水观乡,再西南即蜀汉江油关、古龙州江油关镇);再转东北至前进乡,于古城村左纳寨子河(乐安河、古城沟);又转东南至红光乡境,于东河口村(青川县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在此)右纳红石河(石坝沟、陶龙河);过关庄镇,于镇东南右纳干河子(樟河沟);过苏河乡境,右纳苏河沟;又折东北过凉水镇,于凉山村左纳茅坝沟(白石河、龙门沟),于场镇东何家坝左纳大院河(何家沟、两河沟、大茅沟);又转东南至七佛乡(大佛滩),于芙蓉村左纳鱼洞河(楼子河、天井河);转南过至马鹿乡,于菜溪村右纳干沟(菜溪河);又南入至竹园镇境,于镇境西南黄沙村菜麻渠附近右纳自西而来的雁门河(清江、青江),转东北流,于镇境东北左纳建峰沟后,进入剑阁县境;经剑阁县上寺乡,于剑门关北今剑阁县城下寺镇右纳凉水沟(大剑溪、小剑水),进入广元市利州区,经赤化镇、宝轮镇,在宝轮镇安全村注入白龙江。入河口为广元市利州区宝轮镇与广元市昭化区(原元坝区)昭化镇之分界线。

雁门河也称青江(清江),全长46.7公里,流域面积625平方公里,主体在江油市境内。流域内有江油市石元乡、雁门镇(即汉德阳亭,为邓艾出阴平邪径伐蜀时最初计划要经过的战略要地)、敬元乡、六合乡、枫顺乡。雁门河有二源,南源六合沟,北源五道河。南源六合沟为正源,亦分二支。南支发源于六合乡西南龙池村纱帽岩北坡秦家院子,北支发源于枫顺乡西南小坝村海拔2356米的南轿子顶东坡。两支流于六合场西汇合后东北流,至河石坝,与发源于青川县马公乡流经枫顺乡的北源五道河汇合,东北流,至敬元乡西南,先后左纳熊家沟、拦坝河(敬家沟),转东南流,至雁门坝东会二小河,至石元乡里园坝又转向东北流,在阴泉坝流入青川县境,在竹园镇黄沙村菜麻渠附近注入清江河(黄沙河)。

二、古代文献关于清水的记载

关于此清水的文献资料很多,选其要者罗列如下:

(一)《水经注》《水经注疏》的记载

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漾水

白水又东南,清水左注之。庚仲雍曰清水自祁山来,合白水斯为孟浪也。水出于平武郡东北,瞩累亘下,南迳平武城东,屈迳其城南。又西历平洛郡东南,屈而南,迳南阳侨郡东北。又东南,迳新巴县东北。又东南,迳始平侨郡南。又东南,迳小剑戍北。西去大剑三十里,连山绝险,飞阁通衢,故谓之剑阁也。张载铭曰:“一人守险,万夫趑趄。”信然。故李特至剑阁而叹曰:“刘氏有如此地,而面缚于人,岂不奴才也小剑水西南出剑谷,东北流,迳其戍下,入清水。清水又东南,注白水。

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卷二十漾水

白水又东南,清水左注之。庚仲雍曰:“清水自祁山来,合白水。”斯为孟浪也。〔赵改。守敬按:非也。祁山详前。庚仲雍有《江水》《汉水》等《记》,脉水功深,何至谓清水自祁山来合白水?《汉志》,西汉水出蟠冢山,南入广汉白水。西汉水亦称汉水,祁山与蟠冢相接,此盖仲雍所指,传抄者误汉为清,郦氏亦沿其误耳。〕水出于平武郡东北,瞩累亘下,〔赵云:按《隋志》,平武郡,西魏置。守敬按:《隋志》平武郡,西魏置龙州,大业初置郡,不言西魏置郡也。考晋、宋、齐《志》,并有平武县,在今平武县东北。当是魏因以置郡,而《地形志》脱此郡。《寰宇记》清川县有清水,今曰黄沙江,出平武县东北摩天岭。〕南迳平武城东,屈迳其城南。〔守敬按:此屈西迳城南也,疑脱西字。〕又西历平洛郡东南。〔守敬按:《涪水注》亦云“建始水发平洛郡西溪”,而《地形志》脱此郡,当在今平武县东北。〕屈而南,迳南阳侨郡东北。守敬按:《地形志》脱此郡,当在今平武县东。〕又东南,〔朱作北,《笺》曰:宋本作东南。戴、赵改。守敬按:《大典》本、明抄本并作东南。〕迳新巴县东北。〔守敬按:宋县,为南新巴郡治,齐为新巴郡治,梁、魏因,在今剑州西北。〕又东南,迳始平侨郡南。〔守敬按:《一统志》宋置郡,在今剑州北。〕又东南,迳小剑戍北。〔守敬按:《魏书·肃宗纪》孝昌元年,萧衍益州刺史萧渊猷遣将围小剑戍。〕西去大剑三十里。〔守敬按:《寰宇记》,大剑山亦曰梁山,《山海经》,高梁之山,西接岷崌,东接荆衡,又有小剑山,在其西三十里。《明一统志》,大剑山在剑州北二十五里,其山削壁中断,两崖相嵌,如门之阙,如剑之植,又名剑门山。〕连山绝险,飞阁通衢,〔朱作涌,《笺》曰:一作通。赵、戴改通。守敬按:《文选·魏都赋》注引此作通。〕故谓之剑阁也。张载铭曰:“一人守险,万夫趑趄。”信然。〔守敬按:《寰宇记》引王隐《晋书》,张载随父入蜀,作《剑阁铭》,益州刺史张勉见其文,乃表天子,刻石剑阁。《晋书》本传载全文,守险作荷戟。〕故李特至剑阁而叹曰:“刘氏有如此地,而面缚于人,岂不奴才也!”小剑水西南出剑谷,东北流,迳其戍下,入清水。〔守敬按:今小剑溪出小剑山,东流合大剑溪,下入清水。据《元和志》,大剑水出普安县西北四十九里空冢山下。《剑州志》所谓大剑溪出大剑山,由剑门关流出北折者也。此《注》失载剑水。〕清水又东南,注白水。〔守敬按:今白水江自徼外,东南流,经文县、剑州,至昭化县东入嘉陵江。〕

(二)其他史志典籍记载

《太平寰宇记》卷八十四龙州清川县:“清水出啼胡山,阔五丈,东流入利州地界。其水清美,亦曰啼胡水。”

《元丰九域志》卷八龙州:“下,清川。州北七十里。一乡。有啼胡山,清水。”

《方舆胜览》卷七十龙州:“醍醐水,在清川县北。”

《文献通考·舆地考七》龙州:“清川,唐县。有柘溪、清水。”

《蜀中广记》卷五十一龙安府:“青川所,有青川溪,源出番界。又啼胡山,水出清美,谓之清水也。天宝中置清川县于此,国朝洪武四年置所。在龙安府东百二十里,隶焉。”

《明史·地理志》龙安府平武县:“有青川溪,下流合白水,入嘉陵江。”

《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八保宁府剑州:“黄沙江,在州北百五十里,即白水江也。自青川所流入州界,经黄沙坝,因名。又折而东至昭化县入嘉陵江。……大剑溪在州北。出大剑山,由剑门关流出,北折为渔子溪。又北至大仓岭入黄沙江。又小剑溪,在大剑溪北。源出小剑山,东过凉水沟瀑布崖至两溪口,合于大剑溪。《志》云:州北八十里有水会渡,亦曰水回渡,即二剑水回合处。”

⒏《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八保宁府昭化县:“清水江,在县西北二十里。自青川千户所东流入县境,至县北合白水江,又东南流,合嘉陵江。其水清涟滢碧,因名。”

⒐《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三龙安府平武县“青川溪,府东百二十里。源出西蕃界,经青川所下流合白水入嘉陵江。又醍醐水,源出府东清潭岭,接青川溪,流入嘉陵江。《图经》云:清水出啼胡山,阔五丈,东流入利州界。其水清美,亦云啼胡水。《志》作醍醐,美其名也。”

《明一统志》卷七十龙安府:“青川溪,在府城东一百二十里。源出西番界,流入嘉陵江。醍醐水,在府城东。源出青潭岭,接青川溪,流入嘉陵江。”

《清史稿·地理志》剑州“清水江即黄沙江,自平武流入,迳城北,又东入昭化。”

《清史稿·地理志》龙安府平武县:“又东青川溪,东流入剑州。县丞驻青山(川)镇。”

《大清一统志·山川》龙安府:“青川溪,在平武县东,又东迳剑州入昭化县界,即古清水也。《水经注》:清水,出平武郡东北。南迳平武城东,屈迳其城南。又西历平乐郡东南。屈而南,迳南阳侨郡东北。又东南,迳新巴县东北。又南迳始平侨郡南。又东南,迳小剑戍北。《寰宇记》:青川县有清水,出啼胡山,阔五丈,东流入利州界。其水清美,亦曰啼胡水。《方舆胜览》:醍醐水,在清川县北。《明统志》:青川溪,在府城东一百二十里。源出西番界,流入嘉陵江。又醍醐水,源出府东清潭岭,接青川溪,入嘉陵江。《旧志》:源出清潭岭,合白雄关山溪,下流二十里至青川城,东转南又一百里至昭化县界入白水。

清《皇朝通志》卷二十六:“(白龙江)又南入四川界,经昭化县北,有黄沙江来会。又东南,入于嘉陵江。”

《水道提纲》卷十一:“(白龙江)又东南数十里至昭化县城北,有黄沙江西北自摩天岭合青川及剑门水来,而嘉陵江合诸水东北自朝天关来并会。〔黄沙江源出摩天岭。南流百余里,有青川所,二水自西合来会。又南折东南流百里,受南北二小水。又东流经剑阁山北,有水西南自剑门驿来会。又东至昭化城北,入白水(龙)江。西十度六分,极三十二度五分。〕”

《四川通志·山川》龙安府:“青川溪,在县东。又东经剑州入昭化县界。《水经注》:清水出平武东北,南流经平武城东,屈经其城南,又经平乐郡东南,屈而南,经南阳侨郡东北,又东南,经新巴、始平二郡,至小剑北。《寰宇记》:清水,出啼狐山,阔五丈,自青川县东南入利州界。其水清美,亦曰啼狐水。《方舆胜览》又作醍醐水,在青川县。元、明《一统志》:青川溪,源出西番界,东南流经青川所南,又东南经府东一百二十里,下流合白水,入嘉陵江。又醍醐水,源出府东清潭岭,接青川溪,入嘉陵江。醍醐,即啼狐也。”

康熙《龙安府志》:“醍醐水:治东。源出清潭岭。接青川,流入巴陵江。……青川溪:源出西番界北雄关,合醍醐水,接嘉陵江合流。”

道光《龙安府志·舆地志·山川》:“青川溪:在县东。又东经剑州入昭化县界。即古清水也。《水经注》:清水出平武郡东北,南经平武城,而屈经其城南。又经平乐郡东南。屈而南,经南阳侨郡东北。又东南,经新巴郡东北。又东南,经始平郡南。又东南,经小剑戍北。《寰宇记》:青川县有清水,出啼狐山,阔五丈,东南入利州界。其水清美,亦曰醍醐水。《方舆胜览》:又作醍醐水,在青川县北。《元统志》:源出西番界。东南流,经青川所南,又东南,经府东一百二十里,下流合白水,入嘉陵江。醍醐,即啼狐也。《旧志》:源出清潭岭,合北雄关山溪,下流二十里,至青川城东。转南,又由昭化县界入白水。”

三、清水流域古郡县

上述关于清水的文献资料,最早见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漾水篇》的“白水”部分,原文如前所引。关于《水经注》和它的作者郦道元,大家都很熟悉,不用多作介绍。历代研究《水经注》之集大成者,是清末民初杰出的历史地理学家杨守敬与其门人熊会贞共同完成的《水经注疏》,其关于《水经注》清水部分的注疏原文也见前文。在《水经注》关于清水的记载中,提及的地名和郡县有“平武郡”“平武城”“平洛郡”“南阳侨郡”“新巴县”“始平侨郡”“小剑戍”“剑阁”等,说明在清水流域,古代曾有过这些郡县建置。这些记载有的正确,有的错误,个别错误还很严重,并长期误导后人。至于其他有关清水的文献资料所涉及的政区建置,主要有龙州、马盘郡、马盘县、清川县、青川守御千户所以及龙安府、平武县等,沿革都较为清楚。

(一)平武郡、平武城

《水经注》记清水上源:水出于平武郡东北,瞩累亘下。南迳平武城东,屈迳其城南。”似乎认定今青川县青溪镇就是当时的平武郡城,清水发源于其东北。这句话对于不了解当地历史、地理的人而言,看不出什么毛病。但对于了解当地历史、地理实际情况的人来说,其中问题就多了去了。《水经注疏》对这句话的疏解是:〔赵云:按《隋志》,平武郡,西魏置。守敬按:《隋志》:平武郡,西魏置龙州,大业初置郡,不言西魏置郡也。考晋、宋、齐《志》,并有平武县,在今平武县东北。当是魏因以置郡,而《地形志》脱此郡。《寰宇记》,清川县有清水,今曰黄沙江,出平武县东北摩天岭。〕南迳平武城东,屈迳其城南。〔守敬按:此屈西迳城南也,疑脱西字。〕杨守敬疏解的文字,也没有说清楚这个问题。

经反复查阅各种文献资料,可知平武郡系隋大业三年(607)改龙州所置,治所在江油县(今四川平武县江油关镇)。辖境相当今四川平武、青川二县及松潘、北川、江油部分地方。隋义宁二年初(618)正月,改为龙门郡(又称西龙门郡)。唐武德元年初(618)五月,改为龙州。隋代所设的这个平武郡共存在了近11年时间,除此以外,中国历史上再无名为平武郡的政区建置。而《水经注》的作者郦道元是北魏人,死于北魏孝昌三年(527)。他在世之时,龙州尚未改称平武郡,因此他不可能说出“水出于平武郡东北”这样的话。当然也就更不可能是《水经》的作者汉代的桑钦(或晋代的郭璞)所说了。也就是说,“水出于平武郡东北”这句话并不是《水经注》的原文,而是隋唐以后研究整理《水经注》的某人所言,后来又混入《水经注》的正文了。清王先谦《合校水经注》的“出版说明”中说:“早在宋代,已经阙佚五卷。而且从传世宋刻残本中可以看出,当时即出现有严重的错简、文字夺落以及《水经》经文与郦道元所撰注文相混淆的问题。”据平武县文史专家曾维益先生考证,“水出于平武郡东北”这句话,出自明人朱谋㙔之口。朱谋㙔(1552~1624),字明父,一字郁仪,号海岳,江西南昌人,祖籍直隶凤阳(今安徽),明朝宗室、镇国中尉。朱谋㙔长期致力于《水经注》的研究,与谢兆坤、孙汝澄等人合著有《水经注笺》,并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刊印,这是开启郦学的“考据学派”之先河,顾炎武称之为“三百年来一部书”。“水出于平武郡东北”之说即出自于该书。朱谋㙔在世之时,龙州已由龙州宣抚司改为龙安府,并已第三次建置平武县,平武县作为龙安府的附郭县,与龙安府同治今平武县县城龙安镇,其境域包括今平武、青川两县。明洪武四年(1371)设于青溪的青川守御千户所也已划归龙安府管辖,并于清顺治十六年(1659)废入平武县。如果按当时的平武县城(龙安府城)来看,说清水出于平武县东北确实没错,但当时只有平武县而没有平武郡,而且清水也不可能流经当时的平武县城(即今平武县县城龙安镇)。

那么,《水经注》中“水出于平武郡东北”中的“平武郡”是不是“平武县”之误呢?与“平武郡”短短十一年的历史相比,“平武县”的历史毕竟要早很多,且更为久远。今平武县境域,历史曾三次以“平武”为名建县。第一次是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改广武县为平武县(治今平武县江油关镇),至南北朝萧梁时的梁武帝普通三年(522)被“氐豪”李龙迁占领,建立割据政权“称藩于梁”;第二次是西魏废帝二年(553),于旧刚氐道(县)故址(今平武县古城镇)重建平武县,至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并入江油县(治今平武县江油关镇);第三次是明神宗万历十九年(1591),改龙安府附郭县宁武县为平武县(治今平武县县城龙安镇),至今未变。三者之中,只有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由广武县改置之平武县可能与《水经注》所说“水出于平武郡东北”中的“平武”产生关联。此平武县系由广武县改置,其治地自然是继承广武县治地。据平武文史专家曾维益先生《李白〈蜀道难〉研究》一书中的《江油关研究》部分考证,广武县是蜀汉后主建兴七年(229)从江油戍(即江油关)分置而来,其治地与江油戍同在今平武县江油关镇。

如此看来,平武县与其前身广武县都与清水无关。当然其境域可能包括清水流域,但其治地不在清水流域。然而,1986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四川政区沿革与治地今释》(蒲孝荣著)却认定,西晋至萧齐时期,曾在今广元市青川县青溪镇建置过平武县。该书第41页:“平武县——本蜀汉广武县,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改置。因取阴平、广武二名而成。今青川县西青溪公社。”按《四川政区沿革与治地今释》一书的行文惯例,“今青川县西青溪公社”即是作者对晋代平武县治地的认定。1984年由巴蜀书社出版的《华阳国志校注》(刘琳校注)一书在《汉中志》部分注阴平郡平武县时,引用《水经注・漾水》中关于清水的记载,也认定“平武故城在今青川县西南、清江河西岸,即今之青溪镇。”但刘琳先生的注文也有矛盾之处,因为他在同一条注文中又认定平武郡“治今平武县东南”。此前,历代正史与地方志书,除《水经注》以外,均没有今青川县青溪镇在西晋至萧梁时期曾建置平武郡、平武县或广武县的记载。

今青川县青溪镇见于古代文献记载的最早的政区建置,是后魏(实际应该是西魏)所设马盘郡与马盘县。王仲荦《北周地理志》龙州条记载:“马盘郡,治马盘。西魏置。《隋书・地理志》:马盘,后魏置马盘郡。开皇三年,郡废。《元和郡县志》:清水〔川〕县,本后魏之马盘郡,领马盘一县,属龙州。开皇三年罢郡。《寰宇记》:以界内马盘山名郡邑。领县一。马盘,今四川青川县西南青溪镇。西魏置。《寰宇记》:清川县,后魏于此置马盘县及马盘郡。《读史方舆纪要》:青川守御千户所:龙安府东百二十里。后魏置马盘县,兼置马盘郡。隋初郡废,县属龙州。唐因之。天宝初,改青〔清〕川县。宋端平以后,兵乱县废。”《明史・志第十九・地理四》在龙安府“附见”条记载:“青川守御千户所,府东百二十里。汉刚氐道地。后魏置马盘县,兼置马盘郡。隋初郡废,县属龙州。唐因之。天宝初,改为青〔清〕川县。宋仍隶龙州。端平以后兵乱,县废。元初复置。至元二十二年(1285),省入龙州。明洪武四年(1371),置守御千户所,隶四川都司。其地当白草番之后路。东抵白水、阳平关,接陕西宁羌州界;西通白马路,转古城驿而抵龙安;南至树园堡,丛林密箐,多盗贼;北通青塘岭,直达阶文。秦蜀间襟要处也。嘉靖四十五年(1566),改属龙安府。所城洪武四年筑,周二里。”清道光《龙安府志》卷之二《舆地・沿革》记载“青川分驻县丞”:“汉刚氐道地,(后魏)置马盘县,兼置马盘郡。隋初郡废,县属平武郡。唐属龙州。天宝初,改为青〔清〕川县。宋初因之,端平后废。元初复立。至元二十一年(1284),省入龙州。明洪武四年(1371),改置青川守御千户所。皇清顺治十六年(1659),裁千户所与儒学,并入平武。雍正九年(1731),设县丞分驻焉。”中华民国建立后,改前清县丞为县佐。民国25年(1936)6月后,为平武县第三区(治青溪场)。民国31年(1942),以平武县第三区和昭化县天隍、凉葛二乡建立青川县,县治青溪乡(1951年迁治今县城乔庄镇)。

综上所述,今青川县西部青溪镇一带,历代建置历史脉络是非常清楚的:后魏马盘郡、马盘县——唐宋马盘县、清川县——明代青川宁御千户所——清代平武县县丞(民国县佐)分驻地(即俗称青川分县)——民国平武县第三区——现代青川县。在1980年代之前,从未有人明言,也没有文献资料证明其地曾建置过平武郡、平武县或广武县。我们有足够多的证据可以证明,《水经注》关于“清水”的记载中“水出于平武郡东北”的描述是错误的。1980年代以来,以《四川政区沿革与治地今释》《华阳国志校注》作者为代表的部分学者,单以《水经注》的记载为证据,未进行深入考证,就认定西晋至萧梁时期,在今青川县青溪镇曾建置过平武郡或平武县,《水经注》所提到的“平武郡”治地“平武城”就在今青川县青溪镇,这种观点是不够严谨的。

就当地山水地形的实际来看,“水出于平武郡东北”这句话也经不起推敲。因为以今青川县青溪镇场镇为基点,清水上源也是出于青溪场镇西北,而不是东北。以隋代平武郡的实际治地今平武县江油关镇为基点,青溪镇位于江油关镇正北,清水也不是出于“平武郡东北”。只有以西魏所建平武县治地今平武县古城镇,或今平武县治地龙安镇为基点,“水出于平武郡东北”这句话才讲得通。但清水却不可能翻山越岭流到涪江流域来。因此《水经注・漾水》“白水”部分关于“清水”的记载中的“水出于平武郡东北”这句话,实实在在是错误的。蜀汉广武县、晋代至南朝萧梁平武县的境域,可能包括清水流域,但清水流域没有设置过平武郡。隋大业三年(607)由龙州所改置而来的平武郡,治地在江油县(今四川平武县江油关镇),而今青川县青溪镇那时是马盘郡、马盘县治地。所以,清水流域没有“平武郡”,也没有“平武城”。

顺便提及,《水经注》关于“清水”的记载,第一句话就是错误的:“白水又东南,清水左注之。”描述一条河流的“左岸”“右岸”,是站在其发源地,面向河口方向而言。清水实际上是在白水的右岸,应该说“清水右注之”才对。其第二句“水出于平武郡东北”后面的“瞩累亘下”四字也令人费解,历代《水经注》的研究者,都没有对这四字作出注释。连贯起来看,“水出于平武郡东北瞩累亘下”似乎说的是清水的发源地,即今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青溪镇西北的摩天岭大草坪。如果断为“水出于平武郡东北,瞩累亘下”,则“瞩累亘下”四字,似乎又可理解为是对清水由高山奔流而下的势态的描述。但两种解释都只是从语境上来理解,从字面上却无法一一对应。本人期待能有真正的专家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

(二)平洛郡

《水经注・漾水》“白水”部分关于“清水”的记载中提到的第二个地名是平洛郡,原文是“又西历平洛郡东南”。《水经注疏》对此的疏解是:〔守敬按:《涪水注》亦云“建始水发平洛郡西溪”,而《地形志》脱此郡,当在今平武县东北。〕杨守敬的疏解,不仅没有给我们解惑,其《涪水注》亦云“建始水发平洛郡西溪”一语,反而还把问题复杂化了。杨守敬认为,平洛郡“当在今平武县东北”,是《地形志》漏记了此郡。杨守敬所处时代,平武县的境域包括今青川县,他所说“今平武县东北”,就是今青川县。考诸史籍,今青川县境内,并未设置过“平洛郡”。再扩大范围,在今四川省乃至全国,都没有“平洛郡”这一建置。提及“平洛郡”的典籍,只有《水经注》和《水经注疏》,其他典籍中出现“平洛郡”的,都是引用《水经注》和《水经注疏》,和前面的“水出于平武郡东北”一样,这又陷入了孤证难立的尴尬境地。

查名为“平洛”的政区建置,与青川县相近者仅有一处,在今甘肃康县西北平洛镇,其地历史上曾建置过平乐道和平洛县。平乐道,西汉置,属武都郡,东汉废。平洛县,北魏太和四年(480)置,属修城郡,北周废。北宋于其地置平洛镇,属将利县。流经平洛镇的平洛河为嘉陵江二级支流,发源于武都区米仓山体,于望关镇叶湾入境康县,流经望关、平洛、周家坝三镇,于周家坝汇入西汉水。本文所讨论的清水,在今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境内,显然不可能流经此地。

所谓“平洛郡”,疑是“东洛郡”之误。西魏恭帝二年(555)分西晋寿郡置东洛郡,隶利州,治义城县,治所东洛城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昭化镇西北四十里,(一说在今四川旺苍县东河镇冯家坝)。辖境相当今四川广元市西南部地。北周废入平兴郡。王仲荦《北周地理志》龙州平兴郡条记载:“北周改曰平兴,有旧置东洛郡,郡治在今四川广元县西南旧昭化县城之西北四十里。北周省废。《隋书・地理志》:景谷,旧曰白水,置平兴郡,后周省东洛郡入。《读史方舆纪要》:东洛城:在昭化县西北四十里,东晋时置戍于此。宋元嘉十八年,氐王杨难当谋据蜀,遣其党苻冲出东洛。梁天监十四年,魏人侵蜀,诏任大洪入晋寿。会魏军北还,大洪破魏东洛、除口二戍,进围关城,为魏将傅竖眼所败而还。西魏置东洛郡,后周省入平兴郡。关城,白水关城也。”

“平洛郡”是“东洛郡”之误,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若细论方位与距离,则又显得不太合理了。东洛郡治地东洛城的位置,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昭化区昭化镇西北四十里,至多到今广元市利州区白朝乡一带。而按《水经注》的描述,清水是在流过今青溪镇(即《水经注》所谓平武郡治地平武城)后,“又西历平洛郡东南”。这就让人费解了。首先,清水过青溪镇后,流向是由西北向东南,不可能大范围地向西流。其次,清水所要经过“平洛郡”,位置在今广元市利州区宝轮镇至白朝乡一带,其“东南”则在今广元市宝轮镇至今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一带,已经在清水入白水(白龙江)入口以下了。即使是其“西南”,也在今广元市剑阁县县城下寺镇一带了。不管是平洛郡“东南”还是“西南”,距离今青溪镇都太远。

不过,《水经注》所记江河沿途城邑,很多时候都是次序颠倒。比如《水经注》卷三十二《涪水篇》:“涪水出广汉属国刚氐道徼外,东南流迳涪县西,王莽之统睦矣。臧宫进破涪城,斩公孙恢于涪,自此水上。县有潺水出潺山,水源有金银矿,洗取火合之,以成金银。潺水历潺亭而下注涪水。涪水又东南迳绵竹县北,臧宫溯涪至平阳,公孙述将王元降,遂拔绵竹。涪水又东南与建始水合,水发平洛郡西溪,西南流屈而东南流,入于涪。涪水又东南迳江油戍北,邓艾自阴平景谷步道,悬兵束马入蜀,迳江油、广汉者也。涪水又东南迳南安郡南,又南与金堂水会,水出广汉新都县,东南流入涪。涪水又南,枝津出焉,西迳广汉五城县为五城水,又西至成都入于江。”其记述顺序是先“涪县”(今绵阳市区),再“绵竹县北”,再“平洛郡西”,再“江油戍北”,再“南安郡南”,其错讹混乱显而易见。

《水经注疏》根据熊会贞的理解,对这段“错简”做了相应调整,从而形成以下新的文本涪水出广汉属国刚氐道徼外,东南流【与建始水合,水发平洛郡西溪,西南流屈而东南流,入于涪。涪水又东南迳江油戍北,邓艾自阴平景谷步道,悬兵束马入蜀,迳江油、广汉者也。】【涪水又东南】迳涪县西,王莽之统睦矣。臧宫进破涪城,斩公孙恢于涪,自此水上。县有潺水,出潺山,水源有金银矿,洗取火合之,以成金银。潺水历潺亭而下注涪水。涪水又东南迳绵竹县北,臧宫溯涪至平阳,公孙述将王元降,遂拔绵竹。涪水又东南,迳南安郡南,又南与金堂水会,水出广汉新都县,东南流入涪。涪水又南,枝津出焉,西迳广汉五城县,为五城水,又西至成都入于江。”明清以来各本《水经注》所叙涪水先经涪县,再与建始水合,然后流经江油戍,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符,当因错简所致,《水经注疏》根据这一带山川形势和城邑沿革,对这段注文加以调整复原,应该是可信的。

如此看来,“平洛郡”是“东洛郡”之误,也是能够说得通的。《水经注・涪水篇》这段文字也提到了“平洛郡”。“涪水出广汉属国刚氐道徼外,东南流与建始水合。水发平洛郡西溪,西南流屈而东南流,入于涪。”建始水,杨守敬认为“惟今白马河足以当之”。白马河又称火溪河,发源于平武县西北与九寨沟县交界的摩天岭,东南流屈而西南流,在今平武县西北与涪江正源虎牙河(实际应该是发源于雪宝顶东麓的小河)相会,为涪江上游的主要源头之一。《水经注・涪水篇》说“(建始)水发平洛郡西溪”,说明“平洛郡”就在涪江支流白马河(火溪河)流域,至少是很近。那么,说清水“又西历平洛郡东南”,就很难解释了。因为清水没有,也不可能翻山越岭流到涪江流域来。孰是孰非,殊难判定。而且至今也未发现在今平武县境内白马河一带曾经设置过“平洛郡”的证据。

(三)南阳侨郡

《水经注疏》接着记述:“(清水)屈而南,迳南阳侨郡东北。守敬按:《地形志》脱此郡,当在今平武县东。〕郭守敬推断“南阳侨郡”当在今平武县东,是《地形志》漏记了此郡。查阅史料,古代称为南阳郡(含侨置或与南阳有关的郡)有如下11处:

⒈南阳郡。战国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置,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市)。《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一:“以在中国之南,而有阳地,故曰南阳。”西汉辖境相当今河南桐柏县以西,湖北丹江口市以东,河南鲁山县以南,河南邓州市及湖北广水市以北地。西晋改为南阳国,辖境缩小。南朝宋复为南阳郡。隋开皇初改为邓州。大业初复为南阳郡,移治穰县(今邓州市)。唐武德二年(619)改为邓州,天宝元年(742)复为南阳郡,乾元元年(758)复改邓州。

⒉晋侨置南阳郡,属梁州。治所在南阳县(在今四川什邡市西二十三里南泉镇)。西魏废。

⒊北魏置南阳郡,属广州。治所在南阳县(今河南郏县西北)。隋开皇三年(583)废。

⒋南朝梁侨置南阳郡,治所在今湖北谷城县东南。西魏改为山都郡。

南梁时天监十年(511)析武陵郡侨置南阳郡,以安置河南等地南下的流民。治建昌县(今湖南辰溪县西北),属卢州。隋开皇九年(589),废南阳郡置寿州。

⒍西魏改北随郡置南阳郡,属顺州。治所在顺义县(今湖北随州市北八十里)。隋开皇初废。

⒎东魏武定中侨置南阳郡,属南广州。治所在南阳县(今河南襄城县境)。北周废。

⒏南朝梁置南阳郡,治所在建昌县(陈改辰阳县,今湖南辰溪县西北)。隋开皇初废。

隋大业三年(607)改邓州置南阳郡,治穰县(今河南邓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南南阳、邓州、新野、内乡、镇平等市县地。唐初复为邓州。天宝元年(742)又改南阳郡。辖境扩大至今南召、西峡、浙川等县地。乾元元年(758)复改邓州。

⒑东南阳郡。北魏置,治所在今河南泌阳县境。西魏改为南郭郡。

⒒北南阳郡。北魏改宣义郡置,为襄州治。治所在北平县(今河南方城县东南)。北齐废。

上述11处与南阳郡有关的政区建置,均未在清水流域。仅有一处在四川境内,且治地远在今四川什邡市西。与清水流域相近,且与南阳郡(含南阳侨郡)相近者,唯有南安郡。南朝宋元嘉初,于故汉德县(四川剑阁汉阳镇境内)境内侨置南安郡,领桓道、中陶二侨置县。南朝宋大明中(457~464),南安郡始改侨置为实郡,领南安(今剑阁普安镇,为郡治)、白水(今剑阁店子乡)、华阳(今剑阁王河镇南)、梓潼(今梓潼县文昌镇)四县及寄治南秦州桓道、中陶二县。属益州。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始在境内立南梁州(州、郡县同治今普安镇),南安属之。梁末,武陵王萧纪据蜀称帝,改南梁州名安州,南安属之。北朝西魏废帝三年(554),因先下安州,始通巴蜀,遂改安州为始州、南安郡改名普安郡属之。北周时,始州隶于利州总管府,普安郡属之。隋开皇三年(583)废普安郡入始州(治所在今四川剑阁普安镇)。大业三年(607)改始州为普安郡(治所在今四川剑阁普安镇)。唐武德元年(618),普安郡复称始州,属利州总管(都督)府,贞观六年(632)罢,改属剑南道及东川节度。先天二年(713)改始州为剑州。天宝元年(742)改剑州为普安郡。乾元元年(758)复名剑州。“南阳侨郡”或为“南安侨郡”之误,但与《水经注》和《水经注疏》所记方位、里程不符。不过,依前文所引《水经注》卷三十二《涪水篇》之例,这种次序颠倒,方位、里程错误的情况也是较为常见的。

(四)新巴县

《水经注疏》接着记述:“(清水)又东南,〔朱作北,《笺》曰:宋本作东南。戴、赵改。守敬按:《大典》本、明抄本并作东南。〕迳新巴县东北。〔守敬按:宋县,为南新巴郡治,齐为新巴郡治,梁、魏因,在今剑州西北。〕查阅史料,新巴县有三处:

⒈东晋安帝时置,为新巴郡治。治所在今四川江油市东北雁门镇。隋开皇初废。

⒉南齐永元间侨置,为南新巴郡治。寄治阴平县(今四川德阳市西北柏隆镇东北)。梁废。

⒊北魏置,属广苌郡。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北境。后废。

上述三处新巴县,与清水流域相关的,是第一处,即东晋安帝时所置新巴县,在今四川江油市东北雁门镇,即汉德阳亭,为邓艾出阴平邪径伐蜀时最初计划要经过的战略要地。

(五)始平侨郡

《水经注疏》接着记述:“(清水)又东南,迳始平侨郡南。〔守敬按:《一统志》,宋置郡,在今剑州北。〕”查阅史料,始平郡有三处:

西晋泰始三年(267)分扶风郡置,属雍州。治所在槐里县(今陕西兴平市东南十里)。辖境相当今陕西咸阳市、户县以西,宝鸡、兴平二市以南,秦岭以北地。北魏太平真君中废。

东晋(一云宋)侨治,属雍州,始寄治襄阳(今湖北襄樊市汉水南襄阳城),南朝梁移治武当县(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北关门岩北)。《宋书·地理志》:“晋武帝泰始二年(265)分京兆扶风立。后分京兆、扶风侨立,治襄阳,今治武当”。《南齐书·地理志》:始平郡领武当、武阳、始平、平阳四县。西魏改为武当郡。

南朝齐建武三年(496)置始平僚郡于今四川三台县北境,无属县。南朝梁武陵王天正二年(502)改始平僚郡为始平郡,并分涪县地县置始平县为郡治,治地在今三台县北花园镇。西魏又改始平郡为涪城郡。北周改涪城郡为安城郡,改始平县为涪城县,郡治涪城县。隋开皇三年(583),撤安城郡,改涪城县为安城县。隋开皇十六年(596)改为涪城县。

上述三处始平郡,只有治所在今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花园镇的始平僚(獠)郡、始平郡距流域最近,但也远在涪江流域,与清水无关。也有人说晋安帝时,于今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县城下寺镇境置始平郡(僚郡)、始平县(僚县)。刘宋元嘉初,始平郡、县侨置迁移至三台县西北境。但此说所引用的证据只有《水经注》中“(清水)又东南,迳始平侨郡南”这句话,以此为依据的话,就成了循环论证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说说平武县的来历
阴平古道上青溪古城的前世今生
江油的古今疆域古江油不是今江油,乃是今天的平武县境地 以三国时蜀
四川省一个县,人口仅18万,建县历史超1700年!
三国邓艾偷渡江油(江由)之战考(原创)(四)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六百二十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