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后背总发凉的朋友们请注意,这是阳气在报警!快来找这个中成药!
有一些朋友,有时候突然就感觉自己后背凉嗖嗖的,那我们首先要排除的就是受寒感冒,这种情况排除了,我们就得考虑是不是阳气不足了。
如果是阳气不足了,那是哪里的阳气不足了?一种是肾阳不足,一种是心阳不足,我们今天就重点介绍这个心阳不足。
大家都知道在自然界当中,最大的阳气之源是太阳,可以说是太阳的光芒不出不到,而我们人体的心阳,就好比自然界的太阳,所以心阳可以温煦后背。
如果是心阳不足了,它亏虚了,自然也就不能温煦后背,那后背可不就是凉嗖嗖了,所以中成药里边有一个叫参附强心丸的,它针对的就是这个情况。
参附强心丸:人参、制附子、猪苓、大黄、桑白皮、葶苈子。
大家都知道人参是个补气的药物,在补气的药物里边人参和黄芪,还有党参都是比较好的,就很适合那种疲劳乏力,然后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的人。
有的朋友就好奇了,为什么后背发凉要补气呢?就像我们上边说的,心中的阳气它可以温煦我们的人体,而且气本身它也具有着阳的属性。

如果气虚严重了,那肯定就成了阳虚,所以气虚和阳虚的人,身上都会有着发凉的感觉。
比如说有些人手脚发凉,有的人是小肚子发凉,还有些人是后背发凉,或者这几种情况这个人都有,只不过是当患者有了阳虚之后,这种发凉的感觉会更强烈。
而且从气到阳的虚这个阶段,只能说明气是真的不够用了,这也是在这里用到人参的原因,它其中的作用,是那普通的中药望尘莫及的。
这个作用就是强心,它在心功能衰竭的时候,可以给心脏提供动能,来促进心脏的跳动,而人参的这个作用,就是通过补气来完成的。
这里的附子是辛热的,它能够温阳,而且附子除了入肾,它还能入心,振奋阳气,针对是上焦的阳气不足。
所以当心阳往下走的时候,就能把阴寒之气给散开,把温热之气带到后背,这也就解决了后背凉嗖嗖的感觉。
而当心阳不足的时候,血液流动的速度就不顺畅了,所以这里用到了大黄来活血祛瘀,这样就能让血液正常的流动了。
说白了血液中的绝大部分物质都是水,血不利则为水,所以折旧导致患者出现了另一种情况——水液运行不畅。
当水液运行不畅的时候,它就会停聚在上焦的胸肺,也会遮蔽心阳,导致心阳的越发微弱,所以在这里就需要用点利水的药物了。
如葶苈子、桑白皮、猪苓,这三味药物的作用在胸肺,可以把淤积在上焦的水液,向下引到膀胱,然后小便的时候,水液也就随着排走了。
葶苈子这味药物比较峻猛,可以说是一味猛药了,桑白皮这味药物,它也可以把水液往下降,猪苓的功效有点类似于茯苓,它俩都是甘淡之品,但是猪苓的利水效果更大。

如果后背发凉,同时还版有着容易心慌、胸闷、心悸,那这个中成药就非常的适合。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适合用来代茶饮的方子:黄芪9g、肉桂2g、人参或者党参3g、炙甘草3g,此方名为保元汤。
上面说到,这个气虚和阳虚的患者,身上都会出现身上发凉的症状,用黄芪和人参补气,肉桂来温阳。
要知道的是肉桂和附子一样的都入脾肾二经,而且还能入心经,把心脏的阳气也振奋起来,炙甘草在这里补脾胃。
这个茶饮方的使用方法就是用沸水冲泡,然后等水温稍微冷却一点就可以喝了,不管是心阳不足,还是肾阳不足,都可以用来补一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后背总发凉是阳气不足了,一个中成药补补,后背又热回来了
3药从心衰病根出发,提高心肺功能,改善心悸气短、胸闷喘促,增加运动耐量
解毒泻水汤
48.水肿常用药
一味毒药,也是救命神丹,更是扶阳大将,还能提高免疫力
葶苈子桑白皮治心力衰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