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科学发现之八:本草学

 

中国古代科学发现之八

本草学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20180316第六版史鉴  作者:韩毅

本草学是研究药物名称、性质、效能、产地、采集时间、入药部位和主治病症的一门传统学科,是中国传统医学中药物学和方剂学的基础。

《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本草学专著,又称《神农本草》,简称《本草经》《本经》,托名神农氏撰。其成书年代约在东汉初期,书中载药365种,分上品、中品和下品三品,记述药物的名称、性味、主治、产地、别名等,尤其是提出的君臣佐使、四气五味、七情和合、阴阳配合等药学理论,奠定了中医药物学的基础理论。南朝梁陶弘景编著《本草经集注》载药730多种,分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无实等类,在分类学上较《神农本草经》有了巨大的进步。唐高宗显庆二年至四年(公元657—659年)苏敬等人奉敕编修的《新修本草》,也称《唐本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学著作,也是世界医学史上第一部国家颁布的药典,全书54卷,载药844种,首次增加了药图和图经的内容,成为后世本草学编撰的模本。唐末五代李珣所撰《海药本草》6卷,载药124种,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专门介绍和研究海外传入中国药物的著作。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民间医学家唐慎微所撰《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开本草附列医方的先河,收录单方3000余个。明万历六年(1578年)李时珍所撰《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本草学发展的集大成著作,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和“最伟大的本草学著作”。全书分16部,60类,收录药物1892种,药方11096个,药图1160幅,在药物分类、释名集解、药性气味、主治发明及随证用药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先后传播到朝鲜、日本和欧洲等地,被达尔文誉为“百科全书”,有多种译本面世。

近现代以来,本草学在内容和体例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一是编撰了大量新的本草学著作,如1931年赵燏黄编著《中国新本草图志》,1939年裴鉴编著《中国药用植物志》, 1996年中国文化研究会编辑出版《中国本草全书》等。199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编纂的《中华本草》,共34卷,共收载药物8980味,是迄今为止所收药物种类最多的一部本草专著;二是本草学分类进一步细化,出现了许多专门的本草学著作,如《海洋本草》《动物本草》《香药本草》等。

本草学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及成就,不仅丰富了传统药物学的内容,而且对于研究农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微生物学和化学等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料。(韩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早的药物学著作
《神农本草经》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草纲目
神农本草经(图文)上
历代本草著作简介
胡永盛教授谈学习中医重在强化基本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