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身体出现这类异常情况,当心是肠癌作祟

研究者发现,食用葱属蔬菜包括大蒜、韭菜、洋葱、韭黄和大葱等,能显著降低患结肠直肠癌的风险

研究人员发现,日常饮食中葱属蔬菜摄入量最多的人患结肠直肠癌的可能性比摄入量最少者低79%。每年至少吃约16公斤葱属蔬菜(每天约食用44克)即可显著降低患病风险,食用量越多,其保护效果越好。

排便异常要提防肠癌

以往大肠癌好发于中老年,高发年龄在50岁以后。但近年来30岁以下的青年白领患大肠癌的比例逐渐升高,占总患病率的10%。久坐少动、饮食不规律、饮食结构不合理是主要影响因素。

高危对象

  • 40岁以上有两周肛肠症状的人群;

  • 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

  • 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

  • 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

  • 大肠癌手术后的人群;

  • 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族史的20岁以上直系亲属;

  • 50岁以上无症状人群。

两周肛肠症状:大便习惯改变(慢性便秘、慢性腹泻等);大便形状改变(大便变细)、大便性质改变(黏液血便等);腹部固定部位疼痛。

筛查建议

1、40岁以上有症状高危对象,经两周对症治疗无缓解者,应及时做肛门直肠指检、大便隐血试验(FOBT)检查,任一指标阳性应进行钡剂灌肠检查或肠镜检查。FOBT阳性者亦可直接进行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如FOBT阳性者经肠镜检查仍未显示有异常,建议做胃镜检查,以排除上消化道出血。

2、40岁以上无症状高危对象,每年接受1次FOBT检查,如隐血试验阳性,则加钡剂灌肠检查或肠镜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如FOBT检查连续3次阴性者可适当延长筛查间隔,但不应超过3年。

3、年龄大于20岁的FAP和HNPCC家族成员,当家族中先发病例基因突变明确时,建议进行基因突变检测,阳性者每1~2年进行1次肠镜检查。如基因突变检测阴性,则按照40岁以上个体进行筛查。

4、50岁以上无症状筛检对象,每年接受1次FOBT检查,每5年接受1次大肠镜检查。

预防建议

  1. 运动可有效减少肿瘤发生,坚持体育锻炼,避免肥胖;

  2. 健康膳食,增加粗纤维、新鲜水果摄入,避免高脂高蛋白饮食;

  3. 适当服用膳食补充剂,如ω-3或钙剂;

  4. 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可能对预防肠癌有效,老年人可尝试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既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又预防肠癌发生,具体使用须咨询医生;

  5. 戒烟戒酒,避免烟酒对消化道的长期毒性和炎性刺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排便异常要警惕肠癌!
48岁男子被诊断出结肠癌晚期,如果做了这些筛查可预防的
十人九痔,你还真以为是痔疮?也可能是大肠癌!
一天做了16个肠镜发现2个癌,9个瘤!这概率有点吓人
恶性肿瘤早期发现之结直肠癌(大肠癌)
家人得肠癌,我需要做肠镜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