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哎…如果书法大家张瑞图不与魏忠贤合污,该有多好!

明中叶以后,随著商业城市的繁盛,在书法界,涌现出徐渭、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傅山等一批“狂怪”派书家。其中,张瑞图以其奇逸书风的形成,更是时代审美思潮转捩的产物。他从六朝北碑中汲取了雄劲峻厚的笔法,解散北碑以为行、草,结体非六朝,用笔之法则师六朝。登榜书法界极高地位。我们先看张瑞图两幅行书作品:




字是不错,但遗憾的是,他和魏忠贤混迹一道。


不管是圆滑投机,还是助纣为逆,或是畏惧权贵以求苟延,张瑞图步入仕途即依附魏忠贤,成为“魏家阁老”成员之一,有违圣贤之教,其行径为士林所不齿,《明史》将他列入“阉党”。人品问题始终是困扰张瑞图在书法史上取得更高评价的一个主要问题。


当然,很蔡京一样,也有不少后人因为推崇其书法,极力为张瑞图的“阉党”政治问题辩解。如:


丁明镜(1994):“书丹之事,对瑞图来说,因属白玉珪之玷,然与‘附逆’性质却全然不同。且书丹事,亦非瑞图所愿。”


陈存广(1994):“张未委身阉党,亦非依媚逢奸,至为生祠书丹,乃出顾忌难避,随缘不慎,挥毫应酬之,属一时失着,并非献谄取媚。”


有人认为政治上的道德评判跟艺术上的评判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也有人认为是是丧失价值观的体现。


“书以人重”、“书如其人”,是建立在儒家思想基础上的一种书法艺术观。汉·杨雄《法言·问神》曰:“书,心画也;心画形,君子小人见矣。”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唐·张怀瓘《文字论》曰:“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这个观点,到明代已是根深蒂固。晚明·项穆提出的“心相”说更强调“人正则书正”,“正书法,所以正人也;正人心,所以闲圣道也。”其在《书法雅言》中认为:“论书如论相,观书如观人。”


大部分书家认可人品影响书品的格调,他们夸大了书法表现中人的主体精神投射作用,书法理论界也有相当部分人把人品问题作为书法的一个审美范畴提出来,认为对书法的品评必须对书法家人品作审视。认为人品不好的,道德败坏的,一定会在他的笔端表现出来;相反,人品高尚的,精神强健的,也一定会流露在他的字里行间。

故而,在中国书法史上,颜真卿的艺术水准被其人品拔高了,宋四家中的蔡京的艺术水准总被其人品所累,元·赵孟頫也因气节问题影响了人们对他们书法价值的认可程度。


但张瑞图和王铎却是很特殊的例外,书法艺术的建树为时人所公认,《明史》并称曰“邢、张、米、董”。清·吴德璇《初月楼论书随笔》评:“张果亭(张瑞图)、王觉斯(王铎)人品颓丧,而作字居然有北宋大家之风,岂得以其人而废之。”


前清书家翁方纲在〈倪文正画〉一诗结句云“艸书肯似张二水?诗句来题王遂东。”对倪之书法与张之人格作了评价。也可看出他作为一大书法家对书法审美与书家品格之衡鉴。下面,我们继续看看是什么样的作品水准,让本身有污点的张瑞图,却被后人称赞。


张瑞图草书册页(局部):


行书册页:

行书扇面:


行书手札:

我们再看看张瑞图大字细节:


回顾历史,也有与张瑞图“污点论”不同的研究发现。刘恒(1992)研究说:“种种迹象表明,张瑞图进入阉党后,并未参与任何重大的事件。相反,在魏党与东林斗得你死我活的关键时候,特别是魏忠贤据上风,气焰最盛之际,张瑞图却抽身而退,远远的躲到晋江去了。很显然,张瑞图采取的是节身自好的立身原则。”这点,倒是让很多喜欢张瑞图书法的后人,有些欣慰。


我们再看看后人临张瑞图的味道:


张瑞图的书法,姿态奇逸,峻峭劲利,笔势生动,奇姿横生,开钟繇、王羲之之外另辟蹊径,为明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甚至与同一时期的王铎等一起,同时被后人列入中国书法发展史20人之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吉平:人品书品关系论
爱看
明代书法:张瑞图行书《前赤壁赋》书法欣赏
明张瑞图行书书法《乐志论》
碑帖欣赏:晚明书法墨迹,张瑞图行书《论书...
张瑞图《草书千字文》 放大版 66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