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礼章


怨在不舍小过,患在不预定谋;福在积善,祸在积恶;饥在贱农,寒在堕织;安在得人,危在失上;富在迎来,贫在弃时;上无常躁,下多疑心;轻上生罪,侮下无亲;近臣不重,远臣轻之;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枉士无正友,曲上无直下;危国无贤人,乱政无善人;爱人深者求贤急,乐得贤者养人厚;国将霸者士皆归,邦将亡者贤先避;地薄者大物不产,水浅者大鱼不游;树秃者大禽不栖,林疏者大兽不居;山峭者崩,泽满者溢;弃玉取石者盲,羊质虎皮者辱;衣不举领者倒,走不视地者颠;柱弱者屋坏,辅弱者国倾;足寒伤心,人怨伤国;山将崩者,下先隳;国将衰者,人先弊;根枯枝朽,人困国残;与覆车同轨者倾,与亡国同事者灭;见已往,慎将来;恶其迹者,预避之;畏危者安,畏亡者存;夫人之所行,有道则吉,无道则凶;吉者,百福所归;凶者,百祸所攻;非其神圣,自然所钟;务善策者,无恶事;无远虑者,有近忧;重可使守固,不可使临阵;贪可使攻取,不可使分阵;廉可使守主,不可使应机;五者各随其材而用之。同志相得,同仁相忧,同恶相党,同爱相求,同美相妒,同智相谋,同贵相害,同利相忌,同声相应,同气相感,同类相依,同义相亲,同难相济,同道相成,同艺相规,同巧相胜。此乃数之所得,不可与理违。释己以教人者逆,正己以化人者顺。逆者难从,顺者易行;难从则乱,易行则理。详体而行,理身、理家、理国可也。
修远之思
真正的大师永远怀着一颗学徒的心
452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怨在不舍小过,患在不预定谋。

(修远之思评:招人怨恨往往在于不能宽容别人的小过错。凡是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也必然有他的缺点。所以,待人处世应该常怀宽容之心。《尚书》说:领导和驾驭众人应该有宽容的胸怀。祸患是由于没有事先谋划好。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在做事之前没有对未来的预测,那么,事情的发展变幻莫测,到了危机出现的时候,就会因为没有准备而仓促应付,就难以成事。所以,必须记住“凡事预则立”的道理。)

福在积善,祸在积恶。

(修远之思评:幸福是善行的积累,祸患则是恶行的积累。一个人行善还是作恶,并非总是报应在眼前,它的后果一般常在将来体现出来。孔子说:“一个对别人有恩德的人,其福报是在泽被三代人之后才会消失。”周朝由于文王的先人和子孙累世积德,才会有八百多年的江山。秦始皇以霸道得天下,政权只维持十五年。国家大事是这样,个人、家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所以,做人做事应该有长远的眼光、大度的胸怀,不能只看眼前,争一时的小利,不顾未来。《淮南子》说:君子不认为善小不足以为之就不为,小善可以积累成大善;也不认为恶小做了没什么就去做,小恶积累起来就是大恶。羽毛积累起来可以沉船,轻的东西多了也可以压断车轴。所以,君子对小事都很慎重。)

饥在贱农,寒在堕织。


(修远之思评:勤奋是财富的来源,幸福的保证。饥饿是因为不重视务农。冬天寒冷,是因为不勤于纺织。懒惰耕种之家,必受其饥。不勤养织之人,必有其寒。)

安在得人,危在失上。


(修远之思评:组织的安定在于善于用人,组织的危机在于用人不当、错失人才。周用姜太公,汉用张良、韩信、英布、彭越,都是得人。项羽不用韩信、英布、彭越,罢黜范增,都是失士。总之,不论治国,还是经营企业、谋划事业,得到人才就能成功,失去人才就会失败。)

富在迎来,贫在弃时。


(修远之思评:富裕在于有长远的打算,着眼于未来。贫穷是因为不善于把握时机,抓不住机遇。尧提倡节俭,魏国的李悝变法,越王勾践十年生养积累,都是着眼于将来的谋略。所以,富与贫的根本还是在于眼光和努力。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就可以致富,而懒惰奢侈,不务正业,必然贫困。)

上无常躁,下多疑心。


(修远之思评:做领导的做事没有准则,变化无常,不讲操守,下面的人就产生疑心。《左传》说:在上面的没有一定之规,在下面的就无所适从,这是产生疑惑和混乱的根源。所谓:上行下效,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所以,大到国家的治理,小到企业、单位的管理,当领导的都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稳重谨慎,要为下面的人树立好的榜样,而不能随便轻浮、朝令夕改。老子说:厚重是轻率的根本,安静是躁动的主帅,因此君子每天行走,都离不开载重的车辆,虽然过着华丽的生活,却处之泰然。为什么作为大国的君主,治理天下却轻率躁动呢?轻率就失去了根本,躁动就失去了主体。)

轻上生罪,侮下无亲。


(修远之思评:对待上司或者上级要尊重,轻视或者不尊重他们对自己没有好处。做领导或者上级的,也要尊重属下的人格,不能有欺侮或慢待的言行。领导和下属之间都应该以平等和理解的心态对待彼此。能做领导的人,自然有他的长处,他的地位也需要受到尊重。做下属的,也不一定久居人下,也有自己的人格和才能。轻视领导就失去了礼节,慢待下属就失去了恩惠。没了礼节就产生恶感,而没了恩惠也就没人亲近。所以,上下之道,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礼节。)

近臣不重,远臣轻之。


(修远之思评:这里有两层含义。其一是说中央领导人身边的大臣如果得不到信任、重用,远离中央的地方官吏也会看不起他们。这样一来,中央的高官就没有威信,就不好办事。所以,中央的领导要敢于用人。齐桓公放权于管仲,称霸一世;刘玄德委政于孔明,终成鼎立;唐太宗以魏征为鉴,才有贞观之治……这都是历史的明证。另一层含义是相反的,是说中央领导身边的大臣如果不尊重中央政府,那么地方的领导就会对中央政府产生轻视的心理。中央的大臣不执行中央的政策指示,地方上就更不尊重中央政府了。这样一来,中央政府就失去了威信。)

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


(修远之思评:没有自信的人,对自己都疑神疑鬼,就不可能相信别人,也听不进人家的忠告良言,这就是昏庸糊涂。有自信的人,绝不会轻易怀疑别人。自疑同时又怀疑他人,是由于对局势看不清、情况摸不透,没有把握。自信还能相信别人,是由于全局在胸,先机在手,胜算在握。)

枉士无直友。

(修远之思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喜欢阿谀谄媚、行事奸邪的小人,就不会有真诚善良的朋友。做领导的喜欢听好话,就自然会有吹捧奉承之徒来接近他。喜欢美色,就自然有人投其所好,送来美女。所以,要交到真诚的朋友,有忠心的下属,自己首先应该做人正直。)

曲上无直下。

(修远之思评:常言说:“上有所好,下有所效。”居高位者品德不端,邪癖放浪,身边就会聚集投其所好的奸佞小人或臭味相同的怪诞之徒。楚王好细腰,国人尽饿死;汉元帝庸弱无能,才导致弘恭、石显这两个奸宦专权误国;宋徽宗爱踢球,因重用高俅而客死他乡;唐敬宗的宰相李逢吉死党有八人,另有八人为其附庸,凡有求于他的,必先通过这十六人,故被称为“八关”、“十六子”……一部中国历史,如此类事例,俯拾皆是。所以,不讲仁义、没有德行的领导,就没有敢说真话的部下。人没有好朋友的帮助,不能立身于天下。做领导的没有贤德的部下,也一定会失败。)

危国无贤人,乱政无善人。


(修远之思评:在危机四伏、动荡不安的国家,找不到德才兼备的贤人。在政治腐败、治理混乱的国家,没有善良的人。不是说真的没有贤人和善人,而是因为在那样的局面和社会风气之下,奸人和小人才吃得开;善良的人不愿意同流合污,必然受到迫害,真正有才干的人也不会受到重用,所以,只能选择逃避了。)

爱人深者求贤急,
乐得贤者养人厚。

修远之思评:这里讲的依然是人才对于事业的重要性。做领导的,不但要有求贤若渴之心,而且要有厚禄高薪养才之意。只要是人才,他的才干必然不同于普通人,他的要求也自然不能和普通人一样对待,没有优厚的待遇,留不住人才。《吕氏春秋》说:最高明的人发现人才,中等的人善于做事,最差的人才着眼于发财。得到十匹好马不如得到一个伯乐,得到十把宝剑,不如得到一个高明的铸剑人。)

国将霸者士皆归。


(修远之思评:国家有了称霸的迹象和打算的时候,有才能的人就争相来归附。因为当一个国家处在上升过程中时,需要大批的人才,而那些有才能的人看见了建功立业、施展抱负的机会,就会前来投奔。所以,在历史上,每个处于兴盛中的国家,无一不人才辈出,群星灿烂。《吕氏春秋》说:土地从属于城市,城市从属于人民,人民从属于贤者。)

邦将亡者贤先避。


(修远之思评:和上面的情形相反,一个国家正在走下坡路的、将要灭亡的话,贤明的人将纷纷逃离故园,避难他乡。正在衰败中的国家,真正的人才都得不到重视和使用,奸臣当道,小人横行,他们只有选择离开或者装糊涂了。所以,历史上正在走向灭亡的国家,大都人才凋零。)

地薄者,大物不产。

水浅者,大鱼不游。

树秃者,大禽不栖。

林疏者,大兽不居。


(修远之思评:这里继续引申吸引人才的道理,如果做领导的自身无德无才,气量狭窄,就无法吸引人才,有了人才也不会利用。正如:土壤不肥沃,生产不出甘美之物。水浅的地方,游不来大鱼。没有枝叶的树木,引不来大鸟。树林不茂盛,藏不住虎狼之类的大野兽。)

山峭者崩,泽满者溢。


(修远之思评:山太高了容易崩裂,水太满了容易外溢。这里的意思是,做人不能骄傲自满,应该谦虚为怀。骄傲的人气量狭小,谦虚的人恢弘大度。所谓“满招损、谦受益”。当人处在危难困苦之时,大多数人会警策奋发、励精图治,一旦发达,便放纵骄横。因此古今英雄,善始者多,善终者少,创业者众,守成者鲜。这也是人性之常有的弱点。《淮南子》说:物盛则衰,乐极则悲,日中而移,月盈而亏。所以,聪明睿智的人应该谦虚,多闻善辩的人应该知道自己的无知,勇敢而有毅力的人应该知道有所畏惧,富贵的人应该节俭,德施天下的人应该礼让。如果违反了以上五个方面就有危险。)

弃玉取石者盲。

(修远之思评:抛弃美玉,怀抱顽石的,实在是有眼无珠的瞎子。虽然有用人的打算,但不能区分人才的高下优劣,甚至宠信奸佞而远离贤臣,这就和扔了美玉、留下顽石一样的愚昧无知。)

羊质虎皮者辱。

(修远之思评:本来是羊,却披上一张虎皮,装出老虎的威严,但伪装迟早会揭穿。这里的意思紧接上文,就是要善于观察人,不能被人的外表所迷惑。有些人善于伪装,外表冠冕堂皇,但内心是虚弱的,所谓色厉内荏是也。有些人样子像谦谦君子,满口的仁义道德,但行为却改不了小人的猥琐和卑鄙,因为人的本性难以改变。)

衣不举领者倒。


(修远之思评:这里有两层含义。其一是说,做事情要有章法,讲规矩,不能乱来,就像穿衣服的时候,应该让领子在上,如果把领子弄到下面,就穿乱套了。同样的道理,治理国家、经营企业也要有规则、有法度,分清上下先后,才会秩序井然、有条有理。其二是说,做事情应该分清主次,区别纲目,抓住中心和关键。领子就是衣服的纲,抓住了领子衣服才齐整,所谓纲举目张,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鬼谷子》说:做事情成功的关键在于控制别人,而不能被人家控制。控制人就要掌握权力,被人控制就失去了命脉。《韩非子》说:救火的时候,如果领导一个人拿着水壶去救火的话力量很小,但如果他拿着鞭子驱使人就可能有一万人来救火。《淮南子》说:虽然占据了优势的人,他所拥有的看上去不多,但实际上却很多。他所持守的很简单,但所控制的范围却很广阔。所以,一根木头可以支撑起一个千钧重的屋子,不足五寸的钥匙可以打开厚重的城门。这和材料的大小没关系,是因为所处的地位关键啊。)

走不视地者颠。


(修远之思评:这里也有两层含义。其一是,走路的时候,眼不看地,而是仰面望天,没有不栽跟头的。这句话是说应该看下面的时候,就不应该看上面,上下的顺序不能颠倒了。其二是,做事情应该脚踏实地,早打基础,早做谋划,扎扎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才能无往而不胜。《淮南子》说:成就一件事情很难,失败很容易。建立好名声很难,而毁了自己很容易。千里长堤,可以毁于小小的蝼蚁,很大的屋宇可以被烟囱里的火焚烧。所以,尧告诫自己:战战兢兢,日慎一日。)

柱弱者屋坏,辅弱者国倾。


(修远之思评:房子的梁柱不坚固,房子就容易毁坏。辅佐国家的大臣软弱无能,国家就会衰败倾覆。这里强调的,还是人才对于国家或者事业的重要性。《易经》说:德行很薄位置却很尊贵、智慧不够图谋却很大、力量不大负担却很沉重,这种人没有不失败的。《管子》说:大木头不能放到薄墙上。)

足寒伤心,人怨伤国。


(修远之思评:脚底下寒冷就会伤害全身心。老百姓有了怨恨之心,国家就要衰败了。中医的理论,人感应天地之气最直接的部位是脚,因为双脚天天与大地接触。地气是通过脚流注全身的,人若中气充和,则身心安泰。中气不足,则易受伤害。脚之于人,犹民之于君。人无脚不立,国无民不成。足为人之根,民为国之本。可惜人们往往尊贵其头面、轻慢其手足,就像昏君尊贵其权势、轻慢其臣民一样。)

山将崩者,下先隳。

国将衰者,人先弊。


(修远之思评:山要崩溃的时候,下面的根基先毁坏。国家要衰弱的时候,民生必先凋敝。古今中外,使人民富裕安乐的国家没有遭遇灭亡的。所以,天下大治之道在于养民、安民,欲国强必先富民。与民争利,横征暴敛,国家就危险了。)

根枯枝朽,人困国残。


(修远之思评:树根枯烂,树干和树枝必然朽坏。百姓贫困,国家必然残破。)

与覆车同轨者倾,

与亡国同事者灭。


(修远之思评:历史的经验必须借鉴,历史的教训必须铭记,不能重蹈覆辙。跟随前面翻车的人走同一条轨道,也要翻车。与前代亡国之君做同样的事,也要灭亡。汉武帝不记取秦始皇因求仙而死于途中的教训,几乎使国家遭殃,幸亏他在晚年有所悔悟。唐昭宗不以汉末宦官专权为鉴,同样导致了唐王朝的灭亡和“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

见已往,慎将来。

恶其迹者,预避之。


(修远之思评:这里依然是警告人们要以史为鉴,注意吸取前人失败的经验教训,谨慎地做出重要的决策,对已经出现失败迹象的事情,早做预防,趋吉避凶。《淮南子》说:圣人谨小慎微,行动不失时机。又说:一般人都知道预防灾患,却不知道怎么样防止灾患发生,实际上,避免灾患发生,要比事后救灾容易。又说:好的医生在没病的时候就治疗了,所以,病就不发作;圣人在没有祸患的时候就着手治理了,所以,国家就没有祸患。)

畏危者安,畏亡者存。

夫人之所行,有道则吉,无道则凶。

吉者,百福所归。

凶者,百祸所攻。

非其神圣,自然所钟。


(修远之思评:正反相生,祸福相依。危机往往潜伏在成功的背后,所以,人要有忧患意识,担心危险的才能安全,害怕灭亡的才能生存。一个人的行为只要合乎道义,就会吉祥喜庆,否则凶险莫测。有道德的人,无心求福,福报自来。多行不义的人,有心避祸,祸从天降。只要所作所为上合天道、下合人道,自然百福眷顾,吉祥长随。反之,百祸齐攻,百凶缠身。这里并没有神灵主宰,实为自然之理、因果之律。所以说,成败在谋,安危在道,祸福无门,唯人自招。只有居安思危、处逸思劳、心存善念,才能无往而不利。《淮南子》说:圣人为善,不是为了出名,但名就随之而来,不是为利,但利也自然来到,这就是“有道则吉”。《吕氏春秋》说:自己的行为失去了德行,名声自然就不好了。所以百丈高的松树先被伤了根,然后上面才枯槁,这就是“无道则凶”。《淮南子》又说:了解自己的不埋怨别人,了解命运的不埋怨天,祸福都是自己造成的,这就是“非其神圣,自然所钟”。)

务善策者,无恶事。

无远虑者,有近忧。


(修远之思评:决策正确,才没有祸患。而没有深谋远虑,就不能避免眼前的担忧。这里还是接着上文,讲述立身处世的大原则,阐述祸福存亡的道理。人生在世,立身为本,处世为用。立身要以仁德为根基,处事要以谋略为手段。若以仁德为出发点,同时又善用权谋,有了机遇,可保成功。如若时运不至,亦可谋身自保,不至于有什么险恶的事发生。只图眼前利益,没有长远谋虑的人,就连眼前的忧患也无法避免。俗语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说的也正是这个意思。)

同志相得,同仁相忧,
同恶相党,同爱相求,
同美相妒,同智相谋,
同贵相害,同利相忌,
同声相应,同气相感,
同类相依,同义相亲,
同难相济,同道相成。
同艺相规,同巧相胜。

(修远之思评:此十六句是总结人与人的利害分合、相争相斗、贵贱胜败的道理。无论结交朋友、谋划事业,领导属下都不可不深刻领会。志向相同的人,自然情投意合,也必定能患难与共。为非作歹、作恶多端的恶人肯定要党同伐异,勾结在一起。有相同爱好的人,自然会互相访求。晋惠帝爱财,身边的官吏全是巧取豪夺的贪官污吏。秦武王好武,大力士任鄙、孟贲加官晋爵。燕王喜欢贤德之人,就筑黄金台,招纳英雄豪杰,国家因而富强。隋炀帝喜欢美女,就建摘星楼宠爱萧妃,导致国破家亡。大凡有所痴爱的人,性情一般都比较偏激怪诞。这种人往往会情被物牵、智为欲迷,这是人性的弊病。都是美人,就相互嫉妒,同为倾城倾国之貌的佳丽,彼此总要争风吃醋。都是有才干的大臣,就相互争宠,相互倾轧。“一山不容二虎”,智谋和权术相当的人,一定会视对方为敌手,相互谋划算计对方。同样的富贵发达,具有同等权势地位的人,往往相互排挤,甚至不择手段,相互残杀。追逐共同的利益就相互疑忌,甚至相互迫害。气韵、旋律相同的就会相互感应,发生共鸣。金、木、水、火、土五种自然元素和宫、商、角、徵、羽五种韵律,融合在自然界的各种物质中,有相同属性的则相互感应。人也一样,有共同志向和爱好的人会团结在一起。同一类人相互依存,主义和信仰相同的人相互亲近,灾难相同则相互帮助。这里揭示了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关系残酷而势力的一面:他们的相互救济和支援,并非出于内心的仁义,而纯粹是共同的利害关系使然。所以,只有永远的利益,而没有永远的朋友。道不同者不相与谋。)

此乃数之所得,不可与理违。

(修远之思评:上述种种人事兴衰成败的经验,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或因形势所逼,或因人性使然。真正有智慧的人应对这些道理有深刻的洞察,凡符合这些道理的,就顺势发展。凡违背这些道理的,就因势利导,随机应变。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释己以教人者逆,

正己以化人者顺。


(修远之思评:自己做不到,却要求他人做到,对自己放松,却对他人严格,这就违背了常理,成不了事。只有自己先以身作则,才能诱导和感化别人去做,这样就事事顺遂。)

逆者难从,顺者易行。

难从则乱,易行则理。


(修远之思评:如果违背天地人世的常理,就不能领导别人,也难以让人家跟从你,而顺着常理去做,什么事情都简单易行。)

详体而行,理身、理家、理国可也。


(修远之思评:如果能够按照上面说的去做,无论是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还是经营家庭、事业,或者治理国家,都可以办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方法很多,但道理都是一样的。只是人的性格和感情深不可测、变化多端,或者智谋不够,或者缺乏见识,或者为物欲迷惑,或者顽固偏执,或者迷于虚名,或者贪恋权钱,所以阻塞了聪明,蒙蔽了心智,从而随波逐流、听天由命,这是很可悲的。)

(修远之思评:素书六章,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阐述得完备而精详。读懂素书可以洞察时事,领会事物的发展趋势,了解祸福得失的法则,明确进退成败之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80.《素书》第六章:安礼
十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活在当下”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何协调看待?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经典导读】远虑近忧
一日禅: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